【垢】结尾能组哪些词
1 . 埃垢
1.灰尘污垢。
2 . 八垢
1.佛教语。谓八种妄想﹐即念烦恼﹑不念烦恼﹑念不念烦恼﹑我烦恼﹑我所烦恼﹑自性烦恼﹑差别烦恼﹑摄受烦恼。
3 . 藏污纳垢
污、垢:肮脏的东西。比喻隐藏或包容坏人坏事。
4 . 尘垢
1.灰尘和污垢。 2.犹世俗。 3.比喻微末卑污的事物。 4.犹污染;污损。 5.佛教谓烦恼。
5 . 齿垢
1.齿上的积垢。
6 . 疵垢
1.瑕斑和污垢。亦单指污垢。 2.引申为错误﹐邪恶。
7 . 吹毛索垢
吹开皮上的毛寻疤痕。比喻故意挑剔别人的缺点,寻找差错。
8 . 吹毛洗垢
吹开皮上的毛而洗去所藏的污垢。比喻一意寻找他人的过失或缺点。
9 . 除尘涤垢
涤:涤荡;垢:污垢。清除灰尘,涤荡污垢。比喻扫除一切黑暗势力。也比喻清除旧的不合理的事物。
10 . 涤瑕荡垢
指清除旧的恶习。同“涤瑕荡秽”。
11 . 打骸垢
1.见"打颏歌"。
12 . 耳垢
外耳道内皮脂腺分泌的蜡状物质,黄色,有湿润耳内细毛和防止昆虫进入耳内的作用。也叫耵聍(dīng-níng),俗称耳屎。
13 . 氛垢
1.尘雾。 2.借指尘世。 3.比喻叛乱。
14 . 汗垢
1.混和污垢的汗。
15 . 攻瑕索垢
批评不足,寻找缺点。
16 . 含污忍垢
指忍受屈辱。
17 . 含瑕积垢
比喻蒙受耻辱。
18 . 含垢
1.包容污垢;容忍耻辱。
19 . 积垢
1.累积的污垢。多用以比喻旧事物的污浊。
20 . 灰垢
1.尘垢。
21 . 秽垢
1.污浊。比喻过失﹑缺点。
22 . 解垢
1.诡诈之辞。
23 . 偻垢
1.犹言丑恶肮脏。
24 . 口垢
1. 持续低热的消耗性疾病中聚集在齿、唇上的痂。
25 . 离垢
1.佛教语。谓远离尘世烦恼。
26 . 面垢
1.谓面色灰暗﹐如沾染尘垢;或脸部似有油垢,呈现一种病状。
27 . 蓬垢
1.见"蓬头垢面"。
28 . 蒙垢
1. 受到污辱耻笑。
29 . 匿瑕含垢
比喻为长远利益而能包容大度。
30 . 纳污藏垢
纳:容纳;垢:污秽。比喻包容坏人坏事。
31 . 纳污含垢
1.包藏容纳污秽之物。比喻包容坏人坏事。语出《左传.宣公十五年》:"川泽纳污,山薮藏疾,瑾瑜匿瑕,国君含垢,天之道也。"
32 . 腻垢
1.污垢。
33 . 泥垢
1.污泥。
34 . 七垢
1.佛教认为欲﹑见﹑疑﹑慢﹑憍﹑随眠﹑悭,都能污染人心,故称"七垢"。
35 . 秦垢
1.秦朝的尘垢。对秦朝暴政的贬斥之辞。
36 . 轻垢
1.佛教语。指犯轻戒之罪。
37 . 去垢
1.指从某物表面清除脏物。2.(如从牙齿或金属上)去掉污垢或水锈的动作或过程。
38 . 忍耻含垢
含忍耻辱。同“忍辱含垢”。
39 . 忍垢
1.见"忍诟"。 2.忍受污垢。
40 . 忍辱含垢
忍、含:忍受。忍受耻辱。
41 . 忍尤含垢
遭受怨谤耻辱而忍耐着。
42 . 三垢
1.佛教语。即三毒。
43 . 水垢
俗称“水锈”。固结于锅炉等热交换设备中与水或蒸汽接触的金属表面上的沉淀物。多呈白色,因水中部分盐类受热析出所致。结于受热面上的水垢,会恶化传热效率,使金属材料因局部过热而烧坏。
44 . 宿垢
1.所积的污垢。
45 . 贪垢
1.佛教语。佛教以贪﹑嗔﹑痴为"三毒"或"三垢",即三种烦恼。贪垢尤为毒害众生产生烦恼的根本。
46 . 痛湔宿垢
犹痛改前非。彻底改正以前所犯的错误。湔,洗。
47 . 头垢
1.头皮上的污垢。
48 . 瑕垢
1.耻辱;污点。 2.指玉石的斑疵。亦喻人的缺点﹑毛病。
49 . 污垢
积聚在身上或物体上的脏东西:清除污垢|满身污垢|汤沐所以洗去污垢。
50 . 无垢
1.佛教语。谓清净无垢染。多指心地洁净。
51 . 嚣垢
1.犹嚣尘。
52 . 纤垢
1.犹微尘。
53 . 心垢
1.佛教语。烦恼。
54 . 牙垢
1.附着于牙齿冠部﹑颈部及牙缝等处的污垢。多为食物残渣经唾液作用而成。积久可硬化为牙石。
55 . 杨妃垢
1.铜镜上生成的氧化物的俗称。
56 . 油垢
1.谓沾有含油的污垢。
57 . 有垢
1.佛教语。谓有烦恼垢染。与"无垢"相对。
58 . 中垢
1.隐暗,污秽。《诗·大雅·桑柔》:"维彼不顺﹐征以中垢。"毛传:"中垢,言闇冥也。"朱熹集传:"中﹐隐暗也;垢﹐污秽也。"一说﹐蒙受耻辱。王引之《经义述闻·诗经下》:"中,得也。垢当读为诟。诟,耻辱也。不顺之人,行不顺之事以得耻辱,故曰:'征以中垢。'"
59 . 眦垢
1.亦作"眦垢"。 2.眼眵。俗称眼屎。
60 . 滋垢
1.犹污垢。
61 . 滓垢
1.污垢。
62 . 罪垢
1.佛教语。指罪孽。盖以其如污垢玷人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