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组词
  3. 条组词
  4. 【条】结尾能组哪些词

【条】结尾能组哪些词

更新:
  • 1 . 百业萧

    萧条:冷落、凋敝。指各行各业都很冷落、不兴旺。形容社会的衰败。

  • 2 . 报

    报单 ②。

  • 3 . 白

    1.见"白鲦"。 2.不符合财务制度和会计凭证手续的字条或单据。因一般系在白纸上填制﹐无红﹑蓝色的印章﹐故称。

  • 4 . 颁

    1.发布律条。

  • 5 . 摆

    1.摇动树枝。

  • 6 . 百品千

    指繁多的名目。

  • 7 . 便

    (~儿)写上简单事项的纸条;非正式的书信或通知。

  • 8 . 病假

    1. 针对病人所患疾病,医生开出的病情证明,供病人向所在单位请病假之用。

  • 9 . 长

    1.长的枝条。 2.特指柳枝。

  • 10 . 冰

    1.水在摄氏零度以下时凝结而成的条状物。

  • 11 . 被

    1.被子的别称。

  • 12 . 本

    1.本项。 2.谓判罪所依据的法律条款。

  • 13 . 倡

    1.杨柳轻柔多姿的枝条。 2.比喻妓女。

  • 14 . 陈

    1.犹条陈﹐向上级分条陈述意见的书面材料。

  • 15 . 垂

    1.低垂的枝条。

  • 16 . 查

    1.用山楂制成的条状食品。

  • 17 . 插

    1. 从植物采来的活枝条,插入土中生长。

  • 18 . 蛏

    1.蛏肉。

  • 19 . 春

    1.春天花木的枝条。 2.旧俗春节书写吉祥词句贴于门楹上的条形对联。

  • 20 . 椽

    1. 装于屋顶以支持屋顶盖材料的木杆。

  • 21 . 车

    1.辐条。

  • 22 . 赤

    1.光着身体,一丝不挂。 2.比喻空无所有。

  • 23 . 翠

    1.指植物的绿色枝条。

  • 24 . 抽藤

    1.用藤条抽打。

  • 25 . 抽

    1.长出枝条。 2.长身材。 3.形容长得瘦长。 4.体积缩小。多用于某些食品。

  • 26 . 齿

    1. 带齿的棒条,用于与齿轮、锥齿轮或蜗轮相啮合。

  • 27 . 敕

    1.朝廷所颁列的法律条款。

  • 28 . 辞

    1.犹文律。谓作文章的法则。 2.犹辞藻。 3.离开树枝。

  • 29 . 出

    1.见"出挑"。

  • 30 . 楮

    1.楮树的枝条。

  • 31 . 词

    1.犹辞章。 2.辞书学用语。指收列的词语及其释文。

  • 32 . 单

    1.单幅的条幅。

  • 33 . 粗线

    1.笔道画得较粗的线条。亦指用粗线条勾出的简略轮廓。 2.比喻粗率的性格和作风。

  • 34 . 风

    1.传说中的草名。 2.风中的枝条。

  • 35 . 粉

    (~儿)用绿豆、白薯等的淀粉制成的细条状的食品。

  • 36 . 订租威海卫专

    英国强迫清政府订立的关于租借威海卫(今山东威海市)的条约。1898年在北京签订。主要内容为:威海卫及其附近海面租给英国,租期二十五年,经双方同意可延长。本约于1930年废止。

  • 37 . 繁

    1.茂密的枝条。

  • 38 . 发

    1.发动机器的一种装置﹐卷紧片状钢条﹐利用其弹力逐渐松开时产生动力。机械钟﹑表和玩具里都装有发条。

  • 39 . 钢

    1. 条状的钢材。

  • 40 . 风不鸣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41 . 封皮

    1.封条。

  • 42 . 凤

    1.指梧桐枝。传说凤非梧不栖,因称。

  • 43 . 藩

    1.汉代州刺史以六条考察州郡官吏,后因以指刺史之职。

  • 44 . 二十一

    日本帝国主义妄图独占中国的秘密条款。1915年1月由日本驻华公使向袁世凯提出。主要内容为: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利,并加以扩大;延长旅顺、大连两港和南满、安奉两铁路的租借期限为九十九年,并承认日本在东三省南部和内蒙古东部的特权;中国警政和兵工厂由中日合办等。袁世凯为了做皇帝,几乎全部接受了日本的要求。由于中国人民的坚决反对,日本的侵略要求未能实现。

  • 45 . 二

    1.两头通达的道路。

  • 46 . 蕃

    1.同"藩条"。

  • 47 . 辐

    辐。

  • 48 . 飞

    1.犹匿名信。

  • 49 . 丰

    1.繁盛的枝条。 2.粗大的枝条。

  • 50 . 风雨萧

    萧条:寂寞。风雨交加,显出冷落的景象。

  • 51 . 封

    封闭门户或器物时粘贴的纸条,上面注明封闭日期并盖有印章。

  • 52 . 敷

    1.展枝。

  • 53 . 纲

    1.《书.盘庚上》:"若网在纲,有条而不紊。"后以"纲条"指法纪。

  • 54 . 干

    1.脱光了叶子的枝条。

  • 55 . 革

    1.即革带。

  • 56 . 滚

    1.滚边。

  • 57 . 刚

    1.坚硬的树枝。

  • 58 . 格

    1.法令条文。

  • 59 . 共贯同

    串在同一钱串上,长在同一枝条上。比喻脉络连贯,事理相通。

  • 60 . 隔

    1. 使两块镶板或几块玻璃连接或排成一行的构件或非构件。

  • 61 . 焊

    气焊或电焊时熔化填充在焊接工件的接合处的金属条。焊条的材料通常跟工件的材料相同。

  • 62 . 规

    1.规章条文。

  • 63 . 馆子门

    1.太平天国基层单位的招牌。

  • 64 . 瓜

    1.把冬瓜瓜肉切成条状﹐用糖腌制而成的食品。

  • 65 . 寒

    1.秋冬树木的枝条。

  • 66 . 光棍一

    光棍:没有配偶的人。指孤身一人。

  • 67 . 桂

    1.马名。古代名马。

  • 68 . 黄

    1.长有新叶的枝条。新叶多呈鹅黄色,故称。 2.条状黄烟丝。

  • 69 . 划

    1.旧中国银钱业同业间互相划拨款项的转账凭单。在天津称为"拨码"。 2.上海钱庄每日在汇划总会进行票据清算时,为轧平各庄间差额,由汇划总会开出的拨款凭单。 3.旧中国钱庄支票的一种。存户请求钱庄从自己存款中付款给持票人的一种转账票据。如持票人欲取现款,须由钱庄持条向出票人另盖回单,征得其同意后,方能照付。在天津称为"拨码"或"拨条"。

  • 70 . 鸿

    1.大枝条。

  • 71 . 皇

    1.比喻皇帝的子孙。

  • 72 . 桁

    1.架在屋架或山墙上用以支承椽子或屋面板的横木。也称檩子。

  • 73 . 后

    1.犹后文。

  • 74 . 回

    (~儿)收到信件或物品后交来人带回的收据。

  • 75 . 筋

    1.身体结实强健。

  • 76 . 金

    铸成长条状的黄金,一般每条重十两,也有五两或二十两的。

  • 77 . 假

    (~儿)写明请假理由和期限的纸条子。

  • 78 . 精赤

    1.完全裸露﹑一丝不挂的样子。

  • 79 . 揭

    1.揭短调唆。 2.张贴的启事。

  • 80 . 金科玉

    科、条:法律条文。原指完美的法律条文。后指不能更改、必须遵守的信条。

  • 81 . 教

    ①宗教上的信条,只要求信徒信从,不容许批评怀疑。 ②只凭信仰,不加思考而盲目接受或引用的原则、原理。 ③指教条主义。

  • 82 . 角

    1.转角处的加装饰的凸圆线脚,常带有柱头或柱基或二者兼有。2.见护角。

  • 83 . 荆

    荆的枝条,性柔韧,可编制筐篮、篱笆等。

  • 84 . 戒

    戒律。

  • 85 . 借

    (~儿)便条式的借据。

  • 86 . 井井有

    井井:形容有条理。形容说话办事有条有理。

  • 87 . 禁

    1.禁止某种事物的条例或规定。

  • 88 . 井然有

    犹言井井有条。形容说话办事有条有理。

  • 89 . 口

    用做食品的猪舌或牛舌:酱~。

  • 90 . 柯

    1.枝条。 2.比喻羽翼。

  • 91 . 宽

    1.宽大不苛刻的律条。

  • 92 . 锯

    锯的主要部分,长条形薄钢片,上面有许多尖齿。

  • 93 . 军

    1.军中的条规。

  • 94 . 科

    条例;章程:明定科条|科条如下。

  • 95 . 枯

    1.干枯的枝条。

  • 96 . 拉皮

    撮合男女发生不正当的关系。

  • 97 . 肋

    〈方〉①肋骨。 ②作为食品的带肉的肋骨:~肉。

  • 98 . 梨

    1.用梨子所做的条状果脯。

  • 99 . 檩

    1. 屋顶中由上弦支承并支承着椽子的水平构件——亦称“桁条”。

  • 100 . 六

    1.汉制﹐刺史班行六条诏书﹐以考察官吏。《汉书.百官公卿表上》"武帝元封五年初置部刺史"颜师古注引《汉官典职仪》云:"刺史班宣,周行郡国,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以六条问事,非条所问,即不省。一条,强宗豪右田宅逾制,以强凌弱,以众暴寡。二条,二千石不奉诏书遵承典制,倍公向私,旁诏守利,侵渔百姓,聚敛为奸。三条,二千石不恤疑狱,风厉杀人,怒则任刑,喜则淫赏,烦扰刻暴,剥截黎元,为百姓所疾,山崩石裂,祅祥讹言。四条,二千石选署不平,苟阿所爱,蔽贤宠顽。五条,二千石子弟恃怙荣势,请托所监。六条,二千﹝石﹞

  • 101 . 老油

    1.方言。指处世圆滑﹐作风疲沓的人。

  • 102 . 炉

    1. 炉膛与炉底之间承燃料的铁条,作用与炉箅子相同。

  • 103 . 路

    1.一种简便的通行凭证。

  • 104 . 领

    1.领取钱物的凭证。 2.缝在领窝上的窄条。

  • 105 . 链

    ①机械上传动用的链子。 ②〈方〉链子①。

  • 106 . 律

    1.法律条文。 2.引申指一般的规则或守则。 3.法则;规律。

  • 107 . 柳

    (~儿)柳树的枝条,特指杞柳的枝条,可以编筐、篮子等。

  • 108 . 苗

    细长柔美,多用以形容女子身材:身量苗条,体格风骚|一件蓝布棉袄裹着她苗条的身子。

  • 109 . 媌

    1.亦作"媌■"。 2.修长柔美。 3.指美女。

  • 110 . 马

    1.方言。小马。

  • 111 . 面

    1.亦作"面条"。 2.用面粉做的细条状的食品。

  • 112 . 麻

    1.条状的麻皮。

  • 113 . 木

    1. 木工用的木头。如:里面镶了半英寸的无节疤的松木条。

  • 114 . 毛

    1.用毛纺原料制成的条子。毛纺工艺中﹐先要将毛纤维加工成毛条﹐然后才能纺成毛线。 2.即毛茶。参见"毛茶"。

  • 115 . 没正

    1.方言。谓言行不合正理。

  • 116 . 篾

    1.用以编织篾器的薄竹片。

  • 117 . 囊箧萧

    箧:箱子之类;萧条:形容空虚。形容缺少钱财衣物,没有什么积蓄。

  • 118 . 鸣凤

    1.指梧桐。相传凤凰非梧桐不栖。

  • 119 . 鸣

    1.风吹树枝发声。 2.指随风动摇发声的树枝。 3.古地名。在今山西运城安邑镇北,相传商汤伐夏桀战于此地。又名高侯原。

  • 120 . 篇

    1.犹篇章。泛指文章。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