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结尾能组哪些词
1 . 百炼鉴
1.见"百炼镜"。
2 . 冰鉴
①光洁如冰的镜子,比喻明察秋毫。 ②指明月:绛河冰鉴朗。
3 . 宝鉴
1.宝镜。镜子的美称,亦以喻月亮。常用作书名,取可以借鉴之意。如唐卫嵩有《医门宝鉴》三卷,元夏文彦有《图绘宝鉴》五卷。
4 . 裁鉴
1.谓品评﹑鉴赏。 2.特指鉴识人才。 3.裁断鉴别。
5 . 丙鉴
1.明察。丙,通"炳"。
6 . 秉鉴
1.持镜。比喻明察。
7 . 标鉴
1.谓自我炫耀﹑标榜。 2.谓识鉴。
8 . 彻鉴
1.明鉴;洞察。
9 . 辰鉴
1.犹宸鉴,御览。
10 . 宸鉴
1.谓皇帝审阅,鉴察。
11 . 成鉴
1.犹殷鉴。指可借鉴的往事。
12 . 澄鉴
1.明察。
13 . 垂鉴
1.留作鉴戒。 2.犹言俯察。
14 . 达鉴
1.明察;透彻了解。
15 . 聪鉴
1.谓明于识察。
16 . 淬鉴
1.同"淬镜"。
17 . 大鉴
1.重要的鉴戒。 2.书信套语。用在开头的称呼之后﹐表示请人看信。大﹐敬辞。
18 . 电鉴
1.犹明察。
19 . 洞鉴
1.亦作"洞监"。 2.明察;透彻了解。
20 . 风鉴
1.亦作"风鑒"。亦作"风鉴"。 2.风度和鉴识。 3.相面术。 4.指以谈相论命为职业的人。
21 . 耳鉴
1.谓鉴藏书画﹐但凭耳闻﹐并无真识。
22 . 纲鉴
1.明清人采用朱熹《通鉴纲目》体例编写通史,于"纲目"﹑"通鉴"各摘一字,称为纲鉴。如明王世贞《纲鉴会纂》﹑袁黄《袁了凡纲鉴》,清吴乘权《纲鉴易知录》等。
23 . 高鉴
1.亦作"高鉴"。 2.敬词。称他人对事物的明察。
24 . 俯鉴
1.低头照视。 2.下察。书信或公文中敬词。
25 . 覆车之鉴
覆:倾覆;鉴:镜子。把翻车作为镜子。比喻先前的失败,可以作为以后的教训。
26 . 丰鉴
1.犹赏识。
27 . 干鉴
1.上天的鉴察。
28 . 公鉴
1.请求对方共同鉴察的敬词。旧时常用为书信套语。
29 . 规鉴
1.谓规箴之言可作鉴戒。
30 . 寒鉴
1.寒光闪烁的镜子。 2.比喻清澈闪光的水面。
31 . 龟鉴
比喻借鉴(龟:占卜用的龟甲;鉴:镜子)。
32 . 火鉴
1.见"火镜"。
33 . 衡鉴
1.见"衡鉴"。
34 . 皇鉴
1.皇帝的明察。 2.皇帝的鉴赏。
35 . 机鉴
1.明察;鉴识。
36 . 霁鉴
1.犹明察。为书信套语。
37 . 慧鉴
1.见"慧镜"。
38 . 魂鉴
1.精神理智。
39 . 降鉴
1.犹俯察。
40 . 简鉴
1.犹明察。
41 . 精鉴
1.见"精鉴"。
42 . 戒鉴
1.见"戒鉴"。
43 . 儆鉴
1.鉴戒。
44 . 借鉴
跟别的人或事相对照,以便取长补短或吸取教训:可资~。
45 . 金鉴
1.见"金鉴"。
46 . 矜鉴
1.怜悯体察。
47 . 镜鉴
1.照镜子。 2.鉴察﹔警戒。 3.光亮﹔明亮。
48 . 可鉴
1.可以照物。
49 . 炯鉴
1.亦作"烱鉴"。 2.明显的鉴戒。
50 . 怜鉴
1.犹怜察。
51 . 钧鉴
书信中敬请收信人阅知的敬辞,用于尊长或上级:军座钧鉴。
52 . 考鉴
1.查考借鉴。
53 . 临鉴
1.对镜。
54 . 朗鉴
1.明镜。
55 . 理鉴
1.犹见识。
56 . 冥鉴
1.指神灵的鉴戒。
57 . 料戾彻鉴
料戾:小窗隙。孔洞虽小,却可以把外面看得清清楚楚。
58 . 灵鉴
1.英明的识见。 2.犹灵应。
59 . 菱鉴
1.菱镜。
60 . 领鉴
1.鉴识,精辟的见识。
61 . 伦鉴
1.品评鉴定。
62 . 鸾鉴
1.即鸾镜。
63 . 摩挲赏鉴
摩挲:用手抚摸;赏鉴:欣赏鉴别。。用手抚摸着欣赏鉴别。形容对古董、书画、工艺美术品等的喜爱和欣赏。
64 . 民鉴
1.见"民监"。
65 . 明鉴
1.见"明鉴"。
66 . 缅鉴
1.远察。
67 . 内鉴
1.犹内省。
68 . 年鉴
汇集一年度内各个方面或某一方面资料,逐年编纂出版的工具书。按性质可分为综合性的(如《中国百科年鉴》)、专科性的(如《中国电影年鉴》)、地区性的(如《广州年鉴》)等。
69 . 前车可鉴
鉴:引申为教训。指用前人的失败作为教训。
70 . 前车之鉴
鉴:镜子,为教训。前面车子翻倒的教训。比喻先前的失败,可以做为以后的教训。
71 . 品花宝鉴
长篇小说。清代陈森作。六十回。以青年公子梅子玉和男伶杜琴言同性相恋的故事为中心线索,描写乾隆以来北京梨园界的生活及狎优的社会风气。
72 . 品鉴
1.亦作"品鉴"。 2.评定鉴别。
73 . 破鉴
1.破镜。喻残月。
74 . 情鉴
1.鉴谅,原谅。
75 . 偏鉴
1.特别明察。
76 . 秦鉴
1.见"秦镜"。
77 . 清洌可鉴
洌:水清。鉴:照。清澈得可以照见人影。
78 . 器鉴
1.犹器识。
79 . 前鉴
1.见"前车之鉴"。
80 . 前辙可鉴
比喻先前的失败,可以做为以后的教训。同“前车之鉴”。
81 . 穷鉴
1.详察。
82 . 睿鉴
1.亦作"睿监"。 2.御览;圣鉴。
83 . 清鉴
1.亦作"清监"。 2.明察;高明的鉴别力。 3.请对方鉴察的敬语。用于书信。
84 . 青鉴
1.见"青鉴"。
85 . 取鉴
1.为人所借鉴。
86 . 鹊鉴
1.即鹊镜。亦比喻满月。
87 . 人鉴
1.见"人鉴"。
88 . 商鉴
1.犹殷鉴。原意是殷人灭夏,殷人的子孙应该以夏的灭亡作为鉴戒。后来泛指可以作为后人鉴戒的往事。宋人讳太祖父弘殷之名,改殷作商。
89 . 审鉴
1.审察借鉴。 2.仔细鉴别。
90 . 三鉴
1.谓以镜﹑以古﹑以人为鉴。指正人心身的标准。
91 . 申鉴
1.引为借鉴。
92 . 省鉴
1.审察。
93 . 赏鉴
1.亦作"赏鑒"。亦作"赏鉴"。 2.赏识鉴别。 3.欣赏品评。
94 . 深鉴
1.高明的识见。 2.细加体察。
95 . 圣鉴
1.见"圣鉴"。
96 . 世鉴
1.世人的鉴戒。 2.犹世镜。
97 . 识鉴
1.亦作"识鉴"。 2.见地和鉴别人材能力。
98 . 神鉴
1.亦作"神鉴"。 2.英明的鉴察力。
99 . 通鉴
1.共通的鉴定。
100 . 史鉴
1.泛称史籍。《史记》与《资治通鉴》为我国史书代表著作,故用二者为我国史籍的代称。
101 . 水鉴
1.见"水鉴"。
102 . 台鉴
1.亦作"台鉴"。 2.请对方审察﹑裁夺的敬辞。后常用于书信。
103 . 图鉴
1.以图画为主并附以文字说明的著作(多用做书名)。
104 . 宋文鉴
原名《皇朝文鉴》。总集名。南宋吕祖谦编。一百五十卷。分六十一类,选录北宋时期诗、赋、文二千五百余首(篇),收录作家二百余人。所选诗文,有不少为人传诵之作;所载奏议,保存了当时政治斗争的一些材料。流传颇广。
105 . 透光鉴
1.一种能透过光线的古铜镜。宋沈括《梦溪笔谈.器用》有科学的记载。当镜面受日光或灯的聚光照射时,镜背的铭文或纹饰便可投映在白壁上。上海博物馆藏有西汉时代的这种古镜。我国现已掌握透光鉴的铸造技术。
106 . 天人共鉴
鉴:审察。天公、众人皆可审察。表示诚实无欺。
107 . 往鉴
1.亦作"往鉴"。 2.往事可资鉴戒者。
108 . 瓮鉴
1.糖霜(冰糖)的品级名。
109 . 伟鉴
1.远大的见识。
110 . 写鉴
1.照镜。
111 . 雄鉴
1.谓杰出的鉴察力。
112 . 玄鉴
1.亦作"玄鉴"。 2.犹明镜,喻高明的见解。 3.明察;洞察。
113 . 以人为鉴
指将别人的成败得失作为自己的鉴戒。
114 . 歆鉴
1.鉴察。多用于鬼神。
115 . 轩鉴
1.即轩辕镜。
116 . 永鉴
1.亦作"永监"。 2.长久鉴戒。
117 . 训鉴
1.训典龟鉴。
118 . 阳鉴
1.亦作"阳鉴"。 2.古代利用日光取火的凹面铜镜。亦喻指光亮耀眼之物。
119 . 雅鉴
1.敬词。犹明察。
120 . 引鉴
1.谓持镜照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