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组词
  3. 际组词
  4. 【际】结尾能组哪些词

【际】结尾能组哪些词

更新:
  • 1 . 百

    1.犹百端。极言思绪多。

  • 2 . 北

    1.北部边疆。

  • 3 . 仓卒之

    仓卒:仓促,匆忙。匆忙之间。

  • 4 . 八

    1.八方边远之地。

  • 5 . 不切实

    指不符合实际。

  • 6 . 不落边

    指挨不上边,无着落。

  • 7 . 比

    1.犹此时,这时。

  • 8 . 不合实

    指想法、计划等不现实。

  • 9 . 边

    边缘;界限(多指地区或空间):一片绿油油的庄稼,望不到~ㄧ汪洋大海,漫无~。

  • 10 . 成天

    1.一天到晩。

  • 11 . 不着边

    着:接触;边际:边界,边缘。挨不着边儿。多指说话空泛,不接触实际。

  • 12 . 出没无

    没:隐没;际:时候。出现和隐藏都没有一定的时候。

  • 13 . 村

    1.村内。

  • 14 . 此

    1.此时,这时候。

  • 15 . 第三国

    又称“共产国际”。全世界共产党和共产主义组织的国际性组织。随着第二国际的破产和苏联十月革命的胜利,1919年3月在列宁领导下,三十个国家的工人政党和组织在莫斯科召开了国际共产主义代表大会。大会通过列宁起草的《共产国际宣言》、《共产国际行动纲领》等文件,宣告共产国际的成立。凡参加第三国际的各国共产党都是它的支部。第三国际在捍卫马克思列宁主义,推动国际工人运动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反对帝国主义和反法西斯战争方面都作出了重要贡献。但随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1943年6月经各国共产党同意,共产国际正式解散。

  • 16 . 第二半国

    即“社会党国际工人联合会”。也称“维也纳国际”。1921年2月由考茨基领导的德国独立社会民主党、英国独立工党等十三个国家的“中派”社会党在维也纳成立。由于它自称站在第二国际与第三国际之间,是“中派”,故又被称为第二半国际。它同黄色国际一起分裂工人阶级队伍。1923年与黄色国际合并为社会主义工人国际。

  • 17 . 第二国

    社会民主党和社会主义工人团体的国际联合组织。第一国际解散后,随着工人运动的兴起,来自欧美二十二个国家的三百多名国际社会主义者于1889年7月在法国巴黎召开了代表大会,宣告第二国际的成立。初期在恩格斯的领导和影响下,基本执行了马克思主义的路线。恩格斯去世后,逐渐分裂为左、中、右三派。因右派和中派占据领导地位,第二国际日趋堕落。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第二国际的大多数社会民主党支持帝国主义战争,第二国际从此不再是无产阶级的组织,最后陷于破产。

  • 18 . 分

    ①合适的界限;分寸:说话做事严守~。 ②地步:想不到他竟胡涂到这个~。

  • 19 . 第一国

    即“国际工人协会”。世界无产阶级第一个群众性国际组织。1864年9月在伦敦召开的国际工人会议上宣告成立。马克思出席了大会,并起草了《国际工人协会成立宣言》和《国际工人协会临时章程》,提出“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口号。1876年因组织形式不适应形势发展而宣布解散。1889年第二国际成立后,国际工人协会被称为第一国际。

  • 20 . 东不着边,西不着

    1.谓四处无着落,没有落脚处。

  • 21 . 耳

    1. 耳畔。如:一想到金牌,《国歌》就在我耳际回响。

  • 22 . 发

    1.头部皮肤生长头发的边缘部分。

  • 23 . 缝

    1.缝合之处;缝隙之处。

  • 24 . 遘

    1.犹遭际。

  • 25 . 贵

    1.贵在交际。

  • 26 . 共产国

    即“第三国际”(1147页)。

  • 27 . 根

    1.犹根据。

  • 28 . 国

    ①国与国之间;世界各国之间:~协定丨~地位丨~关系丨~足球锦标赛。 ②与世界各国有关的(事物):~音标。

  • 29 . 海

    1.海边。

  • 30 . 黄色国

    又称“伯尔尼国际”。1919年2月,由原第二国际中的二十六个社会党右翼和“中派”的代表在瑞士伯尔尼开会组成,试图恢复已破产的第二国际,但还是被人称为伯尔尼国际。因它维护资产阶级,反对无产阶级专政,被列宁指责为“黄色的、背叛的、变节的国际”。1923年与第二半国际合并为社会主义工人国际。

  • 31 . 极

    1.边际,尽头。

  • 32 . 交

    人与人之间的往来接触;社交:语言是人们的~工具 ㄧ他不善于~。

  • 33 . 津

    1.涯际;边际。

  • 34 . 江

    1.江边。

  • 35 . 苦

    1.佛教语。苦之最终。谓受生死之苦的最后之身。

  • 36 . 空

    空中:峰顶的纪念碑高耸~ㄧ广场上掌声和欢呼声洋溢~。

  • 37 . 礼

    1.按礼节交往;以礼应接。

  • 38 . 理论联系实

    对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原则的概括表述。其基本精神是达到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 39 . 漫无边

    形容非常广阔,一眼望不到边。也指谈话或写文章没有中心,离题很远。

  • 40 . 六

    1.犹六合。

  • 41 . 弥留之

    弥留:本指久病不愈,后多指病重将死;际:时候。病危将死的时候。

  • 42 . 脑

    脑子里:忧郁飘过脑际|往事从脑际闪过。

  • 43 . 茫无边

    辽阔浩渺而无边际。

  • 44 . 茫无涯

    辽阔浩渺而无边际。亦作“茫无边际”。

  • 45 . 倪

    1.分际。

  • 46 . 渺无边

    渺:邈远的样子。无边无际的样子。

  • 47 . 蟠

    1.见"蟠天际地"。

  • 48 . 畔

    1.界限;边际。

  • 49 . 人

    人与人之间:人际关系|人际交往。

  • 50 . 切合实

    指想法或做事合乎实际情况。

  • 51 . 穷

    1.尽头;边际。

  • 52 . 热

    1.谓盛暑。

  • 53 . 去就之

    就:接近。指进退的分寸。

  • 54 . 青年共产国

    又称“少共国际”。第三国际领导的各国革命青年的国际联合组织。1919年11月在柏林秘密成立。有十四个国家参加,后在五十六个国家建立支部。主要任务是,以马克思主义教育和团结广大青年,反对帝国主义发动的战争,改善资本主义国家青年的劳动条件,为实现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而斗争。1943年随着第三国际的解散而解散。

  • 55 . 日

    1.日所照临之区。亦指东方极远之地。

  • 56 . 山

    1.山边。 2.山中;山间。

  • 57 . 霜

    1.霜天的天际。

  • 58 . 盛

    1.犹盛时;盛世。

  • 59 . 赏

    1.欣赏的趣味相投合。

  • 60 . 实

    ①客观的事物和情形:不能闭门造车,要联系实际。 ②实有的;具体的:以实际行动报答老师的培养。 ③合乎事实的;确实的:这种想法不实际|身上的弹痕,是战争留给我最实际的纪念。

  • 61 . 沙

    1.沙洲或沙滩边。

  • 62 . 少共国

    即“青年共产国际”。

  • 63 . 少共国

    即“青年共产国际”(1210页)。

  • 64 . 水

    1.水边。

  • 65 . 十

    1.指封建社会中君臣﹑父子﹑兄弟﹑朋友﹑夫妻间的正当关系。

  • 66 . 市

    1. 连接或往来于城市之间或镇与镇间的。如:市际公路。

  • 67 . 事

    1.时会;情势。

  • 68 . 殊

    1.难得的际遇。

  • 69 . 天

    1.天边。

  • 70 . 天人

    1.见"天人之际"。

  • 71 . 天人之

    天:自然规律;人:人事;际:际遇。自然和人事之间的相互关系。

  • 72 . 椳

    1.指偏僻之处。

  • 73 . 未

    1.犹未遇。

  • 74 . 相

    1.互相关系。

  • 75 . 物

    1.事物的界限。

  • 76 . 霞

    1.云边。形容极高之处。

  • 77 . 五

    1.汉初《诗》有齐鲁韩三家。《齐诗》学者翼奉说诗,附会阴阳五行之说,以推论政治变化,认为每当卯﹑酉﹑午﹑戌﹑亥是阴阳终始际会之年,政治上必发生重大变动。

  • 78 . 谐

    1.交接﹐接触。

  • 79 . 无边无

    际:边缘处。形容范围极为广阔。

  • 80 . 无

    1.犹无边;无涯。 2.犹言没有间隙;没有间歇。 3.不能达到。

  • 81 . 午

    1.即午初。

  • 82 . 响彻云

    形容声音响亮,好象可以穿过云层,直达高空。同“响彻云霄”。

  • 83 . 心

    1.心中。

  • 84 . 星

    1.星与星之间。 2.今亦泛指太空。

  • 85 . 形

    1.形表。指举止行为。

  • 86 . 烟

    1.亦作"烟际"。 2.云烟迷茫之处。

  • 87 . 崖

    1.山崖的边侧。 2.边际。

  • 88 . 涯

    1.边际。 2.以喻指文章章节衔接处。

  • 89 . 一

    1.佛家语。谓彼此间无差别。 2.谓一次遇合。

  • 90 . 一望无

    际:边。一眼望不到边。形容非常辽阔。

  • 91 . 遭

    ①经历:生平遭际实堪伤|拜伏膝下,直陈遭际。 ②际遇:比之前贤,实为遭际|遭际晚了十年。 ③遇到;碰到:遭际不幸。

  • 92 . 垠

    1.边际。

  • 93 . 云

    1.云中。言其高远。 2.白云深处。亦指尘世之外。

  • 94 . 鱼

    1.中医穴位名。指手拇指(或足?指)后方的掌(或跖)骨处有明显肌肉隆起,状如鱼腹的部位。 2.特指手部鱼际。

  • 95 . 渊

    1.犹言深入交往。

  • 96 . 真

    1.佛教语。指宇宙本体﹐亦指成佛的境界。 2.真义;真谛。

  • 97 . 指顾之

    指:用手指;顾:回头看。比喻时间十分短促。

  • 98 . 中

    1.佛家以前际﹑中际﹑后际为三际,犹言三世。中际即现在世。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