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组词
  3. 象组词
  4. 【象】在中间组哪些词

【象】在中间组哪些词

更新:
  • 1 . 北京古观

    原名“观象台”、“瞻象台”。世界现存最完整的古观象台之一。在北京建国门南泡子河旁。于明朝正统年间(1436-1449)兴建。至今留有清制的八件仪象:天体仪、赤道经纬仪、黄道经纬仪、地平经纬仪、象限仪、纪限仪、地平经仪和玑衡抚辰仪。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2 . 白

    1.象牙做的朝笏。

  • 3 . 不

    1.指言语行动不合情理。 2.形容坏得没法说。

  • 4 . 不

    1.犹言不象样子。形容非常糟糕。

  • 5 . 不

    1.形容情况异常。 2.形容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平。

  • 6 . 超然

    以:用法等同“于”。超脱于物象以外。指诗文的意境雄浑、超脱。也比喻置身世外,脱离现实的空想。

  • 7 . 超以

    以:用法等同“于”。超脱于物象之外。形容诗文意境雄浑、超脱。也比喻置身世外,脱离现实的空想。

  • 8 . 抽概念

    “具体概念”的对称。传统逻辑指反映事物的某种属性或事物与事物之间的某种关系的概念。如“正确”、“善良”、“大于”、“相等”等。

  • 9 . 抽劳动

    “具体劳动”的对称。撇开具体形式的一般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即人的脑力、体力在生产中的耗费。与具体劳动不同,它的质是相同的,量是可以比较的。在商品生产条件下,是劳动两重性的一个方面,形成商品的价值,体现人们相互交换劳动的社会关系。

  • 10 . 抽思维

    即“逻辑思维”(645页)。

  • 11 . 抽艺术

    1. 现代西方流行的主要存在于绘画中的一种艺术派别,主张脱离现实,用抽象符号来反映纯精神世界。

  • 12 . 抽主义

    20世纪初产生于西方国家的美术流派。他们反对用具体形象反映现实,主张以色彩、线条、形状等抽象形式来表现艺术家的主观心灵。一般分为两大体系:一为几何抽象,即画面运用抽象的几何形体或线条构成。代表人物有俄国的马列维奇、荷兰的蒙德里安。一为抒情抽象,用色彩、线条、各类形体的构成直接抒发感情。代表人物有俄国的康定斯基。

  • 13 . 大口里拔生牙

    1.从象口中拔牙。比喻不好惹;惹不起。

  • 14 . 大

    1.一种巨大的木制象棋模型。进行棋赛时﹐将大象棋盘悬挂于壁﹐通过移动和悬挂棋子﹐反映双方走子的情况﹐供观众观看。常用于表演赛。

  • 15 . 干

    1.我国古代的一种历法。东汉末刘洪所制。自三国吴黄武二年颁行,采用至吴亡。参阅《晋书.律历志中》。

  • 16 . 干

    1.饰有天象图纹的皇家车驾。

  • 17 . 狗口里生不出

    比喻坏人说不出好话。同“狗口里吐不出象牙”。

  • 18 . 狗口里吐不出

    比喻坏人说不出好话。

  • 19 . 狗嘴里吐不出

    比喻坏人嘴里说不出好话来。

  • 20 . 狗嘴吐不出

    比喻坏人嘴里说不出好话来。也说狗嘴长不出象牙。

  • 21 . 观

    观测天文、气象、地磁、地震等现象的机构,按其任务的不同,现已分别采用天文台、气象台、地磁台、地震台等名称。

  • 22 . 光的波粒二

    光的基本属性。光既有波动性,又有粒子性。一般说来,大量光子产生的效果往往显示波动性,如光的干涉、衍射、偏振等现象。个别光子产生的效果往往显示出粒子性,如光电效应。

  • 23 . 国际

    棋类运行的一种,黑白棋子各十六个,分成六种,一王、一后、两象、两车、两马、八兵。棋盘为正方形,由六十四个黑白小方格相间排列而成。两人对下,按规则移动棋子,将(jiāng)死对方的王为胜。

  • 24 . 后印画派

    19世纪末20世纪初流行于法国。他们反对印象画派的客观主义表现和片面追求外光与色彩,强调主观感受的表达,重视形和构成形的线条、色块和体积。代表人物有塞尚、凡·高、高更等。

  • 25 . 假

    赛璐珞的旧称。

  • 26 . 九牛万之力

    1.比喻极大的力量。

  • 27 . 龙

    1.高僧说法供佛的集会。

  • 28 . 龙

    1.即龙象会。

  • 29 . 蛮笺

    蜀地生产的纸,以象牙为杆的毛笔。泛指精美的纸笔。

  • 30 . 面向对的语言

    以对象和对象上的操作进行程序设计的语言。现实问题是由一些相互间存在一定联系的事物所组成的,这些事物称为“对象”。进行程序设计时,先分解问题,按人们习惯的思维方式建立模型,模拟客观世界,设计出求解方法的程序。其典型的代表是c++,smalltalk等语言。

  • 31 . 气

    由气象因素(如风、气压、降水和蒸发等)所引起的海面振动现象。振动周期从几分钟到几天,振幅为几厘米到几十厘米,甚至一米以上。以近海海区为显著。特大的气象潮称“风暴潮”,是由热带气旋、温带气旋或寒潮过境时所引起的海面异常升高或降低,振幅高达数米。当海面迅速升高,超过沿岸警戒水位时,常会招致海水外溢,造成灾害,这种现象又称“风暴海啸”或“气象海啸”。

  • 32 . 气观测场

    观测地面气象要素变化的场所。必须建立在空旷平坦的地方,大小通常为25米×25米,场地平整,有草皮覆盖,四周有不高的稀疏栅栏,以保持空气流通。场内仪器布置,高的安置在北面,低的顺次安置在南面,仪器之间应有适当间距。

  • 33 . 气火箭

    探测高层大气的物理特征(如气压、温度、湿度等)和现象的探空火箭。通常为小型无控制火箭,重10~100千克。探测高度30~100千米。

  • 34 . 气

    1. 在某些国家、从事精确和详细的气象观测,并有特殊科学设备从事大气现象研究的一种科学机构。

  • 35 . 气万千

    气象:情景。形容景象或事物壮丽而多变化。

  • 36 . 气卫星

    专门从事气象观测的人造地球卫星。可选用几百至一千千米左右高的极地太阳同步轨道或约35800千米的地球同步轨道。这两种轨道的卫星可组成全球大气观测网,能自动地将全球云图和大气的垂直温度与水汽分布,云层中含水量以及风等气象资料传输到地面,供气象预报和大气科学研究应用。

  • 37 . 气

    研究大气的各种物理、化学的性质、现象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内容广泛,有许多分支。按研究对象、方法,可分为天气学、气候学、大气物理学、动力气象学、高空气象学等;按专业应用,可分为农业气象学、水文气象学、海洋气象学、航空气象学等。

  • 38 . 气要素

    表明大气状态的基本物理量和基本天气现象。主要有:气温、气压、湿度、风向和风速、能见度、云、降水、雷暴、雾、辐射、蒸发、日照等。

  • 39 . 气一新

    形容出现崭新的面貌,显得很光彩。

  • 40 . 气

    以天然或人为的气象条件服务于战争的作战行动。人为气象条件包括人工降雨、人造干旱、人工引导台风、人工诱发闪电等。

  • 41 . 气

    1.取得、记录和报告气象观测的台(站)。2.进行气象观测所需设备、建筑物、场地、仪器等的综合。

  • 42 . 狮搏兔,皆用全力

    比喻对小事情也拿出全部力量认真对付。

  • 43 . 狮子搏兔,皆用全力

    狮子不论与大象或是兔子搏斗,都会用尽全力。形容事情无论大小都认真对待,决不掉以轻心。

  • 44 . 水运仪

    由浑仪、浑象和报时装置组合成的大型天文仪器。1086年由北宋天文学家苏颂和韩公廉设计制成。整座仪器高12米,宽约7米。分三层,上层放置浑仪,中层放浑象,下层放报时装置和动力设备。

  • 45 . 像模

    1.郑重;隆重。 2.合格。 3.体面好看。

  • 46 . 天

    一种可演示日月星辰和多种天文现象的精密光学仪器。工作原理是通过若干能表示众多星体位置和亮度的打孔板,用特殊的放映机把星体映现在半球型天幕上,形成仿真的人造星空。

  • 47 . 微气

    1. 研究一个通常是小范围地区的而且常局限于邻近地面的一薄层空气的气象特点的学科。

  • 48 . 万更新

    万象:宇宙间一切景象;更:变更。事物或景象改换了样子,出现了一番新气象。

  • 49 . 万森罗

    指天地间纷纷罗列的各种各样的景象。

  • 50 . 忘得意

    忘记物象,得到真谛。

  • 51 . 犀

    1.用犀角﹑象牙制成的笔管。

  • 52 . 香渡河

    佛教用语。比喻悟道精深。也形容评论文字精辟透彻。

  • 53 . 香绝流

    佛教用语。比喻悟道精深。也形容评论文字精辟透彻。同“香象渡河”。

  • 54 . 香絶流

    1.见"香象渡河"。

  • 55 . 险环生

    危险的局面不断产生。

  • 56 . 想

    1.指人的思维在知觉材料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能力。

  • 57 . 新印画派

    也称“点彩派”。19世纪末从法国印象画派发展而来。该派认为印象画派表现光色效果的方法不够严格,主张用不同的色点排列组合作画,具有镶嵌装饰画的效果,但画法机械。代表人物有修拉、西涅克等。

  • 58 . 形思维

    用直观形象和表象解决问题的思维。其特点是具体形象性。按发展水平分三种形态:(1)学龄前儿童(三至六七岁)的思维,只反映同类事物中一般的东西,不是事物所有的本质特点。(2)成人在接触大量事物的基础上,对表象进行加工的思维。(3)也称“艺术思维”。作家、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对大量表象进行高度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形成典型性形象的过程。

  • 59 . 养

    1.宋代太仆寺所属掌豢养驯象的机构。

  • 60 . 印画派

    19世纪末期流行于法国。名称源于1874年评论家路易·勒鲁瓦对莫奈所作《日出印象》一画的嘲笑而来。该派把光和色看作画家追求的主要目的,强调画家应该走出画室,面对真实的自然物象进行写生。代表人物有莫奈、毕沙罗、西斯莱、雷诺阿、德加等。

  • 61 . 印

    1.西方的一个重要画派,十九世纪下半叶产生于法国,因莫奈的《日出印象》一画遭到学院派攻击而得名。印象派在绘画技法上进行了革新,对光和色进行了探讨,研究出用外光描写对象的方法,对欧洲绘画技法的改进有一定贡献。代表画家有莫奈﹑毕沙罗﹑西斯莱﹑雷诺阿等。

  • 62 . 中国

    1.中国传统棋种。由古代博戏发展而成。《楚辞.招魂》即有"象棊"一语。唐宝应年间(762--763)出现的宝应象棋,与现行的体制已经接近,至南宋便完全相同。宋刘克庄有《象弈一首呈叶潜仲》诗,叙述象棋各子的弈法特点和战略战术。明清两代名家辈出,有大量棋谱刊印。解放后,列为我国体育运动比赛项目。

  • 63 . 拽拖犀

    能徒手拉住大象拖动犀牛。形容勇力过人。

  • 64 . 猪嘴里吐不出

    1.比喻坏人说不出好话。

  • 65 . 铸鼎

    鼎:古代炊具,三足两耳。原指禹收九州之金铸九鼎并铸上各种牲口的图像。旧时用此称颂君王有德。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