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组词
  3. 梦组词
  4. 【梦】结尾能组哪些词

【梦】结尾能组哪些词

更新:
  • 1 . 白昼做

    大白天做起梦来。比喻幻想根本不能实现。

  • 2 . 白日

    在非睡眠状态下产生的幻想活动。白日梦者借幻想满足自己的某些愿望。做白日梦时伴有一定程度的欣快感,意识轻度模糊但仍能对客观环境作出适当反应。

  • 3 . 白日说

    大白天说梦话。比喻毫无根据地说话。

  • 4 . 白日作

    比喻幻想不可能实现。同“白日做梦”。

  • 5 . 白日做

    大白天做梦。比喻根本不能实现的梦想。

  • 6 . 白鸡

    1.见"白鸡之梦"。

  • 7 . 白鸡之

    1.《晋书.谢安传》:"﹝安﹞自以本志不遂﹐深自慨失﹐因怅然谓所亲曰:'昔桓温在时﹐吾常惧不全。忽梦乘温舆行十六里﹐见一白鸡而止。乘温舆者﹐代其位也。十六里﹐止今十六年矣。白鸡主酉﹐今太岁在酉﹐吾病殆不起乎!'……寻薨﹐时年六十六。"后用以泛指不祥之兆。

  • 8 . 别

    1.离别后思念之梦。

  • 9 . 残

    1.谓零乱不全之梦。

  • 10 . 传笔

    1.南朝梁纪少瑜曾梦见陆倕把一束青镂管笔送给他,从此,文章大进。又南朝梁江淹晩年梦郭璞索还五色笔,自后为诗绝无美句。俱见《南史》本传。后人因以"传笔梦"为文思精进之典。

  • 11 . 尘

    1.尘世的梦幻。

  • 12 . 酲

    1.醉梦。

  • 13 . 春

    1.春天的梦。 2.喻易逝的荣华和无常的世事。 3.喻虚幻不可实现的愿望。

  • 14 . 痴儿说

    痴:呆,傻。原指对傻子说梦话而傻子信以为真。比喻凭妄想说不可靠或根本办不到的话。

  • 15 . 痴

    1.亦作"痴梦"。 2.犹迷梦。 3.指不切合实际的想法。 4.见"痴人说梦"。

  • 16 . 痴人说

    痴:傻。原指对痴人说梦话而痴人信以为真。比喻凭借荒唐的想象胡言乱语。

  • 17 . 虫薨同

    1.《诗.齐风.鸡鸣》:"虫飞薨薨﹐甘与子同梦。"《诗》序谓:"《鸡鸣》思贤妃也。哀公荒淫怠慢﹐故陈贤妃贞女夙夜警戒相成之道焉。"后以"虫薨同梦"为警戒人君勿荒淫于女色之典。

  • 18 . 楚国

    1.指楚襄王梦遇巫山神女事。

  • 19 . 楚

    1.指楚国云梦泽。 2.本指楚王游阳台梦遇巫山神女事。后借指短暂的美梦。多指男女欢会。

  • 20 . 丹漆随

    指追随前哲。

  • 21 . 刀

    1.见"刀州梦"。

  • 22 . 蝶

    1.《庄子.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后因以"蝶梦"喻迷离惝恍的梦境。 2.指超然物外的玄想心境。

  • 23 . 东堂

    1.谓梦想考试及第。

  • 24 . 大

    1.古人用以喻人生。 2.古大泽名﹐即云梦泽。

  • 25 . 刀州

    1.谓入蜀任职。典出《晋书.王浚传》。刀州指益州,益州为蜀地。

  • 26 . 恶

    1.迷信认为不祥的梦。亦指梦境为恐怖﹑失意等情况的梦。

  • 27 . 噩

    可怕的梦。

  • 28 . 断

    1.中断的梦;消失的梦。

  • 29 . 飞

    1.指梦中飞越。

  • 30 . 繁华

    1.繁盛美好的梦。

  • 31 . 分床同

    比喻虽所做之事不同,但打算一样。

  • 32 . 愕

    1.惊愕而梦。后指可怖不祥之梦。

  • 33 . 飞熊入

    原指周文王梦飞熊而得太公望。后比喻圣主得贤臣的征兆。

  • 34 . 发

    1.显现梦境。

  • 35 . 浮生若

    浮生:空虚不实的人生;若:象。把人生当作短暂虚幻的梦境。

  • 36 . 感

    1.谓受梦的启发。 2.谓感应于梦中。

  • 37 . 高唐

    1.借指男女交欢之事。

  • 38 . 酣

    酣畅的睡梦;熟睡。

  • 39 . 酣然入

    很舒适地进入梦乡

  • 40 . 黄梁美

    黄米饭尚未蒸熟,一场好梦已经做醒。原比喻人生虚幻。后比喻不能实现的梦想。

  • 41 . 黄梁一

    黄米饭尚未蒸熟,一场好梦已经做醒。原比喻人生虚幻。后比喻不能实现的梦想。

  • 42 . 黄粱美

    黄粱:小米。比喻虚幻不能实现的梦想。

  • 43 . 黄粱

    有个卢生,在邯郸旅店中遇见一个道士吕翁,卢生自叹穷困。道士借给他一个枕头,要他枕着睡觉。这时店家正煮小米饭。卢生在梦中享尽了一生荣华富贵。一觉醒来,小米饭还没有熟(见于唐沈既济《枕中记》)。后用来比喻想要实现的好事落得一场空。也说黄粱美梦、一枕黄粱。

  • 44 . 黄粱一

    黄粱:小米。比喻虚幻不能实现的梦想。

  • 45 . 红尘客

    旧时比喻尘世虚幻或在官场追名逐利的无聊生涯。

  • 46 . 寒

    1.寒夜的梦。

  • 47 . 归

    1.归乡之梦。

  • 48 . 邯郸

    1.唐沈既济《枕中记》载:卢生在邯郸客店中遇道士吕翁,用其所授瓷枕,睡梦中历数十年富贵荣华。及醒,店主炊黄粱未熟。后因以"邯郸梦"喻虚幻之事。

  • 49 . 槐根

    1.即槐安梦。

  • 50 . 鹤

    1.谓超凡脱俗的向往。

  • 51 . 蝴蝶

    美国故事片。华纳影片公司1940年摄制。莫利埃编剧,希区柯克导演,劳伦斯·奥立佛、琼·芳登主演。少女“我”与曼德利庄园主德文特一见钟情,结为夫妻。但遭到忠于德文特前妻丽贝卡的总管家丹佛斯太太的嫉恨,深受精神折磨。原来丽贝卡放荡成性,常在海滨小屋约会情夫,后因病身死。其情夫捏造证据诬陷德文特未逞,丹佛斯太太纵火泄恨,烧毁了豪华庄园。

  • 52 . 槐安

    1.唐李公佐《南柯太守传》载,淳于棼饮酒古槐树下,醉后入梦,见一城楼题大槐安国。槐安国王招其为驸马,任南柯太守三十年,享尽富贵荣华。醒后见槐下有一大蚁穴,南枝又有一小穴,即梦中的槐安国和南柯郡。后因用"槐安梦"比喻人生如梦,富贵得失无常。

  • 53 . 魂

    1.梦;梦魂。

  • 54 . 胡蝶

    1.语本《庄子.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后因称梦为"胡蝶梦"﹐以喻物我两忘的境地。

  • 55 . 红楼

    原名《石头记》,清末书坊重印时曾改名为《金玉缘》。长篇小说。一百二十回。前八十回为清代曹雪芹作。后四十回一般认为系高鹗续补。主要描写封建世家大族贾府由盛到衰的过程及贾宝玉、林黛玉等青年男女的婚姻爱情悲剧,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和精神文化生活。作品结构宏大,语言优美、生动、传神,刻画人物尤为成功,塑造了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晴雯等艺术形象。是中国古代优秀长篇小说中的杰出作品。

  • 56 . 华胥

    1.泛言入梦。

  • 57 . 华胥之

    华胥:传说中的国名。指黄帝梦游华胥国,而后天下大治的传说。

  • 58 . 槐

    1.见"槐安梦"。

  • 59 . 槐南一

    比喻人生如梦,富贵得失无常。

  • 60 . 幻

    虚幻的梦;幻想:一场~ㄧ从~中醒悟过来。

  • 61 . 觭

    1.怪异的梦。

  • 62 . 蕙兰

    1.《左传.宣公三年》:"初,郑文公有贱妾曰燕姞,梦天使与己兰,曰:'余为伯鯈,余,而祖也,以是为而子。'……生穆公,名之曰兰。"后因以"蕙兰梦"谓妇女怀孕,望得贵子。

  • 63 . 荐

    1.同"荐枕"。

  • 64 . 鸡

    1.《晋书.谢安传》﹕"﹝谢安﹞雅志未就﹐遂遇疾笃……因怅然谓所亲曰﹕'昔桓温在时﹐吾常惧不全。忽梦乘温舆行十六里﹐见一白鸡而止。乘温舆者﹐代其位也。十六里﹐止今十六年矣。白鸡主酉﹐今太岁在酉﹐吾病殆不起乎!'"后以鸡梦指死亡之兆。

  • 65 . 吉

    1.吉祥的梦。 2.指生男育女的喜梦。

  • 66 . 见

    1.犹托梦。

  • 67 . 蕉鹿之

    蕉:同“樵”,柴。比喻把真事看作梦幻。

  • 68 . 解

    1.解说梦兆。

  • 69 . 钧天

    1.谓梦闻钧天广乐。

  • 70 . 旧

    比喻过去经历过的事:重温~。

  • 71 . 惊

    1.惊醒睡梦。

  • 72 . 空

    1.幻梦。

  • 73 . 客

    1.异乡游子的梦。

  • 74 . 临川四

    即“玉茗堂四梦”(985页)。

  • 75 . 六

    1.古代把梦分为六类﹐根据日月星辰以占其吉凶。

  • 76 . 狂

    1.荒诞之梦。

  • 77 . 冷

    1.含有孤寂﹑凄凉意味的梦。

  • 78 . 梨云

    1.指梦境。用唐王建梦见梨花云事典。

  • 79 .

    1.昏乱,不明。

  • 80 . 兰

    《左传·宣公三年》载:郑文公的贱妾燕fd37梦见天使给自己兰,遂生郑穆公。后因以“兰梦”为得子之兆:谁令兰梦感衰翁|夜夜生兰梦。

  • 81 . 梨花

    1.亦作"梨花梦"。 2.指梦境。

  • 82 . 离

    1.离人的梦。

  • 83 . 两楹

    1.典出《礼记.檀弓上》。言孔子梦见自己坐在两楹之间而见馈食,知道自己不久人世,寝疾七日而没。后因以"两楹梦"借指孔子之死。

  • 84 . 灵

    1.能应验的梦﹐好梦。

  • 85 . 龄

    1.语本《礼记.文王世子》:"文王谓武王曰:'女何梦矣?'武王对曰:'梦帝与我九龄。'"后用"龄梦"指寿命。

  • 86 .

    1.喻幻境。极言虚幻。语本《庄子.齐物论》:"方其梦也,不知其梦也。梦之中又占其梦焉,觉而后知其梦也。"

  • 87 . 中说

    原为佛家语,比喻虚幻无凭。后也比喻胡言乱语。

  • 88 . 旅

    1.旅人思乡之梦。

  • 89 . 南柯

    1.见"南柯一梦"。

  • 90 . 南柯一

    形容一场大梦,或比喻一场空欢喜。

  • 91 . 鹿

    1.据《列子.周穆王》载,春秋时,郑国樵夫打死一只鹿,怕被别人看见,就把它藏在坑中,盖上蕉叶,后来他去取鹿时,忘了所藏的地方,于是就以为是一场梦。后以"鹿梦"比喻得失荣辱如梦幻。

  • 92 . 罗浮

    1.传说隋开皇中﹐赵师雄于罗浮山遇一女郎。与之语﹐则芳香袭人﹐语言清丽﹐遂相饮竟醉﹐及觉﹐乃在大梅树下。见旧题唐柳宗元《龙城录》。因以为咏梅典实。

  • 93 . 眠

    1.犹睡梦。形容睡熟时的状态。

  • 94 . 明王

    1.指殷高宗武丁因梦得傅说为相,使摄政事。

  • 95 . 眯

    1.梦魇。

  • 96 . 迷

    1.沉迷不悟的梦想。

  • 97 . 鸥

    1.指隐逸的志趣。

  • 98 . 鹏游蝶

    指变幻夸诞之谈。

  • 99 . 南华

    1.指庄周的蝴蝶梦。庄周,后世别称南华真人。典出《庄子.齐物论》。

  • 100 . 沤

    1.泡影般的梦。

  • 101 . 如醉如

    形容处于不清醒、迷糊状态中。

  • 102 . 祈

    1.向神祈求从梦境中预知祸福。

  • 103 . 绮

    1.美梦。

  • 104 . 浅

    1.谓睡得不沉。与"酣睡"相对。

  • 105 . 牵

    1.萦于梦寐。

  • 106 . 寝

    1.犹睡梦。

  • 107 . 清

    1.犹美梦。

  • 108 . 青衣

    1.《南史.宋纪上.武帝》﹕"﹝帝﹞后伐荻新洲见大蛇长数丈﹐射之﹐伤。明日复至洲﹐里闻有杵臼声﹐往觇之﹐见童子数人皆青衣﹐于榛中捣药。问其故﹐答曰﹕'我王为刘寄奴所射﹐合散傅之。'帝曰﹕'王神何不杀之?'答曰﹕'刘寄奴王者不死﹐不可杀。'帝叱之﹐皆散﹐仍收药而反。"后遂以"青衣梦"指刘裕所创帝业。

  • 109 . 瑞

    1.吉祥之梦。

  • 110 . 青管

    1.《南史.文学传.纪少瑜》﹕"少瑜尝梦陆倕以一束青镂管笔授之……其文因此遒进。"后因以"青管梦"誉非凡的文才。

  • 111 . 人生如

    人生如同一场梦。形容世事无定,人生短促。

  • 112 . 如痴如

    形容处于不清醒、迷糊状态中。同“如醉如梦”。

  • 113 . 入

    1.进入梦境。指睡着。 2.指别人或事物出现在自己的梦中。

  • 114 . 三刀

    1.高升的梦兆。

  • 115 . 三

    1.古代相传有致梦﹑觭梦﹑咸陟三种占梦之法。

  • 116 . 沈

    1.亦作"沉梦"。 2.犹酣梦。

  • 117 . 伤鳞入

    1.谓受恩不忘报。典出《艺文类聚》卷九六引《辛氏三秦记》:"昆明池人钓鱼,纶絶而去。梦于汉武帝,求去其钩。明日,帝游于池,见大鱼衔索。帝曰:'昨所梦也。'取而去之。帝后得明珠。"

  • 118 . 生死醉

    形容非常专心。

  • 119 . 诗

    1.如诗一般的梦境﹐美梦。

  • 120 . 示

    1.谓灵魂在梦中以事示人。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