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组词
  3. 绛组词
  4. 【绛】开头能组哪些词

【绛】开头能组哪些词

更新:
  • 1 .

    1.红色蜻蜓的别名。 2.穿红色戎装的导从骑士。

  • 2 .

    1.绛红色臂套。

  • 3 .

    1.红色文采。

  • 4 .

    1.见"绛唇"。

  • 5 . 都春

    1.词调名。有平仄两体。平韵九十八字,始见于宋陈允平《日湖渔唱》。仄韵一百字,始见于宋吴文英《梦窗词》。见清万树《词律》卷十六。 2.曲牌名。明汤显祖《南柯梦》﹑清李渔《奈何天》均有此曲。

  • 6 .

    1.赤色旗帜。

  • 7 .

    1.明矾之一种。由靑矾煅成,呈赤色,为透明结晶体。产于山西﹑安徽等地。可用于粉刷涂料及油漆。

  • 8 .

    1.指红色花朵。

  • 9 .

    1.亦作"绛氛"。 2.赤色雾气。

  • 10 .

    1.见"绛跗"。

  • 11 .

    1.亦作"绛趺"。 2.红色花萼。

  • 12 .

    1.赤色之服。古官服常用绛色。

  • 13 .

    1.道教用以召神驱鬼的红色符箓。

  • 14 .

    1.神话中仙人居住之所。

  • 15 .

    1.传说中神仙所住的宫殿。 2.道教称心为绛宫。

  • 16 .

    1.汉绛侯周勃与颍阴侯灌婴的并称。均佐汉高祖定天下,建功封侯。二人起自布衣,鄙朴无文,曾谗嫉陈平﹑贾谊等。

  • 17 .

    1.犹血汗。西域大宛产汗血马,一日千里,汗红如血。见《汉书.武帝纪》。

  • 18 .

    1.即银河。又称天河﹑天汉。古代观天象者以北极为基准,天河在北极之南,南方属火,尚赤,因借南方之色称之。 2.传说中南海河名。

  • 19 .

    1.汉周勃以布衣从高祖定天下,赐爵列侯,剖符世世勿绝。食绛八千一百八十户,号绛侯。勃为人朴质敦厚,高祖以为可托大事。高祖崩,勃与陈平定计诛诸吕,立文帝,以功为右丞相。见《史记.绛侯周勃世家》。后用为受遗诏辅国之典。

  • 20 .

    1.红色指挥旗。古代帝王仪仗之一。

  • 21 .

    1.即赤章。道教祀天奏章用"玉书绛简赤丹文"。见《黄庭内景经.仙人章》。以其用丹朱书写,故称。

  • 22 .

    1.古代使者持作凭证的红色符节。 2.传说中上帝或仙君的一种仪仗。

  • 23 .

    1.红色的蜡。 2.红烛。

  • 24 .

    1.见"绛县老人"。

  • 25 .

    1.红色灯笼。

  • 26 .

    1.红色丝线。

  • 27 .

    1.红色纱罗。

  • 28 .

    1.红色薄膜。多指果的内皮。

  • 29 .

    1.红色口袋。 2.喻草木之红色花果。

  • 30 .

    1.见"绛帕头"。

  • 31 . 帕头

    1.红色包发头巾。帕头为古代男子裹头巾帻。

  • 32 .

    1.赤色霞光。

  • 33 .

    1.见"绛虬"。

  • 34 .

    1.宫殿寺观前的朱色门阙。亦借指朝廷﹑寺庙﹑仙宫等。

  • 35 .

    1.红裙。 2.借指妇女。

  • 36 .

    1.见"绛县老人"。

  • 37 .

    1.红纱。纱,绢之轻细者。 2.犹绛帐。对师门﹑讲席之敬称。

  • 38 . 纱幔

    1.犹绛帐。

  • 39 . 纱袍

    1.深红色纱袍。古代常用为朝服。

  • 40 .

    1.红色头巾。汉代宿卫之士着绛帻,传鸡唱。见《汉官仪》。后泛指传更报晓者之服色。

  • 41 .

    1.红色缯帛。

  • 42 .

    1.《后汉书.马融传》:"融才高博洽,为世通儒,教养诸生,常有千数……居宇器服,多存侈饰。常坐高堂,施绛纱帐,前授生徒,后列女乐,弟子以次相传,鲜有入其室者。"后因以"绛帐"为师门﹑讲席之敬称。

  • 43 .

    暗紫中略带红的颜色。也作酱紫。

  • 44 . 纱系臂

    1.《晋书.后妃传上.胡贵嫔》:"泰始九年,帝(晋武帝)多简良家子女以充内职,自择其美者,以绛纱系臂。"后代亦有用作定亲标记者。

  • 45 .

    1.见"绛县老人"。

  • 46 .

    1.神话传说中的仙树。 2.古代歌女名。亦借指美女。 3.珊瑚的别名。

  • 47 .

    1.春秋晋平公在国都绛所建之高台。一说晋灵公所造。 2.指灯台。

  • 48 .

    1.把天空染为红色。

  • 49 .

    1.红色帷幕。 2.犹绛帐。对师门﹑讲席之敬称。

  • 50 .

    1.隋代美女名。吴姓,炀帝宫妃。炀帝每倚帘视绛仙,移时不去,顾内谒者云:"古人言秀色若可餐,如绛仙真可疗饥矣。"见唐颜师古《隋遗录上》。

  • 51 . 县老人

    1.《左传.襄公三十年》:"二月癸未,晋悼夫人食舆人之城杞者,绛县人或年长矣,无子而往,与于食。有与疑年,使之年。曰:'臣,小人也,不知纪年。臣生之岁,正月甲子朔,四百有四十五甲子矣,其季于今三之一也。'吏走问诸朝。师旷曰:'……七十三年矣。'史赵曰:'亥有二首六身,下二如身,是其日数也。'士文伯曰:'然则,二万六千六百有六旬也。'"后因称高寿之人为"绛县老人"。

  • 52 .

    1.红色绡绢。绡为生丝织成的薄纱﹑细绢。

  • 53 . 绡头

    1.红色包发头巾。

  • 54 .

    1.指天空极高处。天之色本为苍青,称之为"丹霄"﹑"绛霄"者,因古人观天象以北极为基准,仰首所见者皆在北极之南,故借南方之色以为喻。见明王逵《蠡海录.天文类》。

  • 55 . 霄楼

    1.古楼台名。指春秋晋平公(一说为晋灵公)建于国都绛之高台。 2.古楼台名。宋徽宗在汴梁所造"艮岳"中之楼。

  • 56 .

    1.炼丹家丹药名。 2.比喻红色花朵。

  • 57 .

    1.红色的烟霞。

  • 58 .

    1.深红色衣服。古代军服常用绛色。

  • 59 . 衣大冠

    1.深红色衣服﹑大帽子。古代武官之服。

  • 60 . 衣娘

    1.荔枝的别名。

  • 61 .

    1.见"绛引旛"。

  • 62 . 引幡

    1.见"绛引旛"。

  • 63 . 引旛

    1.亦作"绛引幡"。 2.旗帜名。古代帝王仪仗中之赤色引旛。旛为长幅下垂之旗。

  • 64 .

    1.红花。

  • 65 .

    1.红色的云。传说天帝所居常有红云拥之。 2.楼名。清初钱谦益藏书之所,后毁于火。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