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结尾能组哪些词
- 1 . 鼻祖- 〈书〉始祖,比喻创始人。 
- 2 . 霸祖- 1.指南朝陈的开国君主陈霸先。陈霸先庙号高祖﹐故称。 
- 3 . 本祖- 1.根源﹑根由。 
- 4 . 妣祖- 1.先妣和先祖。 
- 5 . 伯祖- 1.父亲的伯父。 
- 6 . 不挑之祖- 比喻创立某种事业而受到尊崇的人。 
- 7 . 不祧之祖- 祧:古代帝王的远祖的祠堂。不迁入祧庙的祖先。比喻创立某种事业而受到尊崇的人。 
- 8 . 禅祖- 1.佛教宗派始祖或传人的尊称。 
- 9 . 长祖- 1.北周宣帝时改称高祖为"长祖"。 
- 10 . 成佛作祖- 佛教语。指修成佛道,成为祖师。比喻获得杰出成就。 
- 11 . 出祖- 1.古人外出时祭路神。 2.引申为饯行送别。 
- 12 . 初祖- 1.始祖。 2.佛教称某一宗派的开创者。 3.泛指创始人。 
- 13 . 大祖- 1.见"太祖"。 
- 14 . 次长祖- 1.北周宣帝对曾祖的改称。 
- 15 . 次祖- 1.列祖。《管子.侈靡》:"祀谭次祖。"尹知章注:"谭﹐延也。国败絶祀之事﹐延及次相。"于省吾《双剑誃诸子新证.管子二》:"注谓'延及次祖'﹐是读'谭'为'覃'﹐训延也。'次祖'犹言列祖。《吕氏春秋.季冬》'次诸侯之列'注:'次﹐列也。'《晋语》'失次犯令死'注:'次﹐行列也。'然则'祀覃次祖'﹐即祀延列祖也。"一说﹐次祖者﹐即趑趄﹑次且﹑次雎。见郭沫若等《管子集校.侈靡》。 
- 16 . 东土九祖- 1.佛教天台宗在中国承传的九位祖师。对西天二十四祖而言。九祖为:龙树﹑慧文﹑慧思﹑智顗﹑灌顶﹑智威﹑惠威﹑玄朗﹑湛然。参阅范文澜蔡美彪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七章第一节。 
- 17 . 东土六祖- 1.佛教禅宗在中国衣钵相传的六位祖师。依次是:达摩﹑慧可﹑僧璨﹑道信﹑弘忍﹑慧能。参阅范文澜蔡美彪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七章第二节。 
- 18 . 二祖- 1.指汉高祖与汉世祖光武帝。 2.指晋太祖文帝司马昭与晋世祖武帝司马炎。 3.指唐高宗与玄宗。 4.指曾祖父与祖父。 5.佛家指中国禅宗第二代祖师慧可。 
- 19 . 道祖- 1.道家的始祖,即老子。 
- 20 . 大公祖- 1.明清时士绅对府以上官员的尊称。 
- 21 . 帝祖- 1.天帝和先祖。 
- 22 . 父祖- 1.父亲和祖父。泛指祖先。 
- 23 . 返祖- 物种在相隔若干代以后又出现与祖先相似性状的遗传现象。 
- 24 . 公祖- 1.旧时士绅对知府以上地方官的尊称。对地位较高者﹐亦称老公祖﹑大公祖和公祖父母。流行于明清。 2.复姓。孔子弟子有公祖句兹。见《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 25 . 法祖- 1.教主。 2.效法先祖。 
- 26 . 佛祖- 佛教徒指佛和开创宗派的祖师,也专指释迦牟尼。 
- 27 . 汉祖- 1.即汉高祖刘邦。 
- 28 . 高祖- ①曾祖的父亲。 ②〈书〉指始祖或远祖。 
- 29 . 根祖- 1.犹祖宗。 
- 30 . 黄连祖- 1.淫羊藿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一.淫羊藿》。 
- 31 . 徽祖- 1.指宋徽宗。 
- 32 . 光宗耀祖- 宗:宗族;祖:祖先。指子孙做了官出了名,使祖先和家族都荣耀。 
- 33 . 汉高祖- (才256或前247-前195)即“刘邦”。西汉王朝的建立者。字季,沛县(今属江苏)人。曾任泗水亭长。公元前209年陈胜起义后,他起兵响应,称沛公。前206年率军攻占咸阳,推翻秦朝统治,被项羽封为汉王。不久与项羽进行将近五年的楚汉战争。前202年战胜项羽,即皇帝位,建立汉朝。在位期间实行中央集权统治,先后消灭韩信、彭越、英布等异姓诸侯王;将六国旧贵族和地方豪强迁到关中以加强控制;发展农业生产,打击商贾,并以秦律为依据,制定《汉律》九章。 
- 34 . 后祖- 1.谓事后告祭祖庙。 
- 35 . 皇祖- 1.君主的祖父或远祖。 2.对已故祖父的敬称。 
- 36 . 诃佛骂祖- 佛教语,斥骂佛祖,比喻不受前人束缚。 
- 37 . 呵佛骂祖- 原指如果不受前人拘束,就可以突破前人。后比喻没有顾虑,敢做敢为。 
- 38 . 呵佛祖- 1.犹呵佛骂祖。 
- 39 . 皇曾祖- 1.对已故曾祖父的敬称。 
- 40 . 黄祖- 1.树神名。 2.指三国魏的国运。 
- 41 . 家祖- 1.对人称自己的祖父为家祖。 
- 42 . 火祖- 1.火神。 
- 43 . 积祖- 1.犹累世﹐世代。 2.素来;一向。 
- 44 . 金太祖- 即“完颜阿骨打”。金王朝的建立者。女真族完颜部首领。领导女真人起兵抗辽,以寡击众,屡获胜利。1115年称帝,国号金,都城会宁(今黑龙江阿城南)。命人创制女真文字。后遣金兵攻入长城,占领辽国西京(今山西大同市),并约宋联合攻辽。1123年西逐辽天祚帝,于途中病死。 
- 45 . 祭祖- 1. 为避灾得福而对亡祖灵魂之敬拜与祭奠仪式。 
- 46 . 近祖- 1.代数相隔不多的祖先。和"远祖"相对。 
- 47 . 舅祖- 1.称父之舅。 
- 48 . 累祖- 1.历代祖先。 
- 49 . 九宗七祖- 泛指祖宗。 
- 50 . 九祖- 1.泛指历代祖宗。 
- 51 . 开山鼻祖- 比喻一个学术流派、技艺的开创者。 
- 52 . 开山老祖- 开山:指在名山创立寺院;老祖:第一代创业的人。原指开创寺院的和尚。后借指某一事业的创始人。 
- 53 . 开山始祖- 原指开创寺院的和尚。后借指某一事业的创始人。同“开山祖师”。 
- 54 . 开山祖- 1.见"开山祖师"。 
- 55 . 乐祖- 1.先师。礼乐之先贤。 
- 56 . 雷祖- 1.传说中的黄帝妻。 2.雷神。 
- 57 . 嫘祖- 一作“累祖”。传说西陵氏之女,黄帝轩辕氏(公元前2550年)的元妃。被后人推崇为中国养蚕治丝方法的创始者。北周以后被祀为“先蚕”(蚕神)。据考古资料,中国利用蚕丝时代应比嫘祖更早。 
- 58 . 老公祖- 1.明清官场中对地方长官的尊称。 
- 59 . 辽太祖- 即“耶律阿保机”。辽王朝的建立者。契丹族。公元10世纪初统一契丹八部,控制邻近女真、室韦等族,任部落联盟首领,任用汉人,改革习俗,建筑城郭,制作文字,发展农商。916年称帝,建立契丹国。 
- 60 . 老祖- 1.对道教祖师的尊称﹐如陈抟老祖﹑纯阳老祖。亦泛称古圣先贤。 2.特指老子。 
- 61 . 马祖- 1.星宿名。即房星(天驷星)。 2.海神名。 3.马祖列岛的简称。在福建省东部闽江口外,主要有马祖岛﹑长屿山等岛。 
- 62 . 辽祖- 1.指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 63 . 烈祖- 1.指建立功业的祖先。古多称开基创业的帝王。 2.用于对远祖的美称。 
- 64 . 灵祖- 1.对祖先的敬称。 
- 65 . 六祖- 1.佛家称禅宗的第六代祖师慧能。他师承五祖弘忍﹐主张直澈心源﹐顿悟成佛。慧能起初弘法岭南﹐是为南宗﹐其后蔚为"五家七宗"﹐影响深远。有《坛经》传世。见宋志盘《佛祖统纪·达磨禅宗》。 
- 66 . 卖祖- 1.谓忘掉祖先。 
- 67 . 祢祖- 1.父与祖的庙。 
- 68 . 吕祖- 1.见"吕祖师"。 
- 69 . 明成祖- 即“朱棣”。明朝皇帝。朱元璋四子。初封燕王,镇守北平(今北京)。1399年以“清君侧”为名起兵“靖难”,1402年攻破京师(今江苏南京),夺取帝位,年号永乐。为加强北部边防,防范蒙古势力南下,迁都北京,改南京为留都。在位时解除藩王兵权,巩固中央集权;重用宦官,设置东厂,开宦官干政之始。曾派郑和出使南洋等地,并命人编纂《永乐大典》。 
- 70 . 明太祖- 即“朱元璋”。明王朝的建立者。字国瑞,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东)人。贫农出身。少年时曾在皇觉寺当和尚。后参加郭子兴部红巾军,郭死后自为统帅。1356年攻下集庆(今江苏南京)。接受朱升“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建议。先后击败并消灭陈友谅、张士诚及其余部,又杀害红巾军首领韩林儿。不久出师北伐。1368年在应天(今江苏南京)称帝,建立明朝。同年攻克大都(今北京),推翻元朝,以后逐步统一全国。在位期间普查户口,奖励农桑,减轻赋税,兴修水利,移民屯田,使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发展。又实行一系列加强皇权的措施,分封诸子为各 
- 71 . 毛虫祖- 1.指老虎。 
- 72 . 南祖- 1.分居在南边的祖先。 2.佛教禅家南宗之祖,即慧能禅师。 
- 73 . 彭祖- 中国传说人物。姓名铿,颛顼玄孙。殷王任为大夫,他托病不问政事。自夏代至殷末,活七百六十七岁(一说八百余岁),旧时视为长寿的象征。 
- 74 . 南五祖- 1.指道教全真道所尊的南方五位祖师,即北宋张用成(号紫阳)﹑石泰(号杏林)﹑南宋薛道光(号紫贤)﹑陈楠(号翠虚)和白玉蟾(号海琼子),与道教全真道的创立者北五祖相对而称。参阅明王圻《续文献通考》。 
- 75 . 七祖- 1.七代祖先。 2.佛教称传法相承的七代。华严宗以马鸣﹑龙树﹑杜顺﹑智俨﹑法藏﹑澄观﹑宗密为七祖。禅宗南宗以达摩﹑慧可﹑僧璨﹑道信﹑弘忍﹑慧能﹑神会为七祖。禅宗北宗以弘忍的另一弟子神秀为六祖,普寂为七祖。 
- 76 . 启祖- 1.告庙。告于祖庙。 
- 77 . 荣宗耀祖- 为祖先增添光荣。旧指光耀门庭。 
- 78 . 蛇祖- 1.亦作"虵祖"。 2.竹的别名。 
- 79 . 睿祖- 1.神圣的祖先。 
- 80 . 三祖- 1.指三位祖先。 2.指三国魏武帝曹操﹑文帝曹丕﹑明帝曹睿。 
- 81 . 世祖- 1.帝王的庙号之一。一般用于开国之君。 2.指祖先。 
- 82 . 叔祖- 1.父亲的叔父。 
- 83 . 绳祖- 1.谓继承祖先业迹。语出《诗.大雅.下武》:"昭兹来许,绳其祖武。"朱熹集传:"绳,继;武,迹。" 
- 84 . 述祖- 1.遵循祖训。 2.称述祖德。 
- 85 . 书祖- 1.指某种书体的创始者。亦指成就很高的书法家。 
- 86 . 上祖- 1.先祖。 2.先祖师。 3.尊崇父祖。上,通"尚"。 
- 87 . 设祖- 1.设祭。 
- 88 . 诗祖- 1.诗的某一流派的创始人。 
- 89 . 始迁祖- 1.晋皇甫谧《帝王世纪》:"握登见大虹,意感而生舜于姚墟……始迁于负夏。"后世谓最初迁居之祖为始迁祖。 
- 90 . 始祖- ①最初得姓的祖先。后用以称有世系可考的最早的祖先。 ②比喻学派或行业的创始者:鲁班,相传是木匠的始祖。 ③指原始的(动物):始祖马。 
- 91 . 泰祖- 1.即太祖。 
- 92 . 圣祖- 1.帝王的先祖。多特指开国的高祖。 2.对老子的尊称。道教本称老子为太上老君。唐高宗时追尊为太上玄元皇帝﹐至玄宗时又加号为大圣祖玄元皇帝。宋真宗时﹐因唐故事﹐上徽号为九天司命天尊﹐后又追尊为圣祖天尊大帝。世因简称"圣祖"。 
- 93 . 师祖- 1.师承;效法。 2.即祖师。 3.称老师的父亲或师父的老师。 
- 94 . 石祖- 1.奇石之祖。谓奇石中之最奇者。 
- 95 . 史达祖- 南宋词人。字邦卿,号梅溪,汴(今河南开封)人。曾当过权相韩侂胄的属吏。其词以咏物词成就较大,在描写细致方面有超越前人的独到之处。有《梅溪词》。 
- 96 . 外祖- 1.母之父。俗称外公。 
- 97 . 数典忘祖- 数:数着说;典:指历来的制度、事迹。谈论历来的制度、事迹时,把自己祖先的职守都忘了。比喻忘本。也比喻对于本国历史的无知。 
- 98 . 数典忘祖- 《左传·昭公十五年》记载:春秋时晋国大夫籍谈出使周朝,说晋国从未受过周天子的赏赐,所以无物进贡周。周王对籍谈说,你是晋国司典的后代,竟然不知道周王一直对晋有赏赐,这是“数典而忘其祖”。后以“数典忘祖”比喻忘记了自己国家或祖先的历史。也比喻忘本。 
- 99 . 田祖- 1.传说中始耕田者。指神农氏。 
- 100 . 汤显祖- 1. (1550—1616) 中国明代戏曲作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清远道人,晚号若士。临川(今属江西)人,所居曰玉茗堂。著有传奇《紫箫记》、《紫钗记》、《牡丹亭》、《南柯记》、《邯郸记》,诗文《玉茗堂四梦》、《玉茗堂文集》、《玉茗堂尺牍》、《赋》、《红泉逸草》、《问棘邮草》,小说《续虞初新志》。 
- 101 . 宋太祖- 即“赵匡胤”。宋王朝的建立者。涿州(治今河北涿州)人。后周时任殿前都点检,执掌兵权。公元960年发动陈桥兵变,即帝位,国号宋,都东京(河南开封)。先后攻灭荆南、湖南、后蜀、南汉、南唐等割据政权,并加强对北方契丹的防御。削夺禁军将领和藩镇兵权,派文臣带京官衔到各州去做长官,遣使臣分掌地方财政以加强中央集权。设副相(参知政事),由枢密使掌兵,三司使理财,以分散宰相权力。选精壮地方兵为中央禁军,以削弱地方兵力。立更戍法,使兵将不相知,以防将领拥兵自重,结束了唐朝后期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 
- 102 . 唐高祖- 即“李渊”。唐朝建立者。字叔德。袭唐国公爵。公元617年任太原留守。乘隋朝在农民起义打击下土崩瓦解之机起兵,攻取长安,立炀帝孙杨侑为帝。次年又逼杨侑让位,建立唐朝。626年玄武门之变后传位次子李世民,自称太上皇。 
- 103 . 太祖- 1.亦作"大祖"。《诗.周颂.雝序》:"《雝》﹐禘大祖也。"郑玄笺:"大祖﹐谓文王。"后世通称开国皇帝曰太祖。如三国魏追尊曹操曰太祖武皇帝﹐晋追尊司马昭为太祖文皇帝。宋以后封建王朝﹐皆追尊王朝的始建者为太祖。如赵匡胤称宋太祖﹐朱元璋为明太祖等。 2.事物的原始。 
- 104 . 文祖- 1.帝尧始祖之庙。 2.泛指太祖庙。 3.继业守文之祖。 
- 105 . 外曾祖- 1.母亲的祖父。宋苏轼有《跋外曾祖程公逸事》文。 
- 106 . 物祖- 1.万物之祖。 
- 107 . 吾祖- 1.我的祖先。 2.我的祖父。 3.宋时西夏主元昊自号。 
- 108 . 五祖- 1.佛教禅宗指"东土第五祖"唐代弘忍禅师。弘忍俗姓周,七岁出家,改用《金刚经》传法,开"东山法门"。下传慧能﹑神秀,衍生南﹑北二宗。 
- 109 . 先祖- 1.祖先。 2.称已故的祖父。 
- 110 . 香祖- 1.兰花的别称。 2.指早于众花开放的花。 
- 111 . 显祖- 1.旧时对祖先的美称。 
- 112 . 严祖- 1.祖父。 
- 113 . 宪祖- 1.谓遵循祖宗成法。 
- 114 . 小祖- 1.高祖以下之庙。 
- 115 . 玄元圣祖- 1.指老子。 
- 116 . 玄祖- 1.犹玄圣。指老子。 
- 117 . 艺祖- 1.亦作"萟祖"。 2.有文德之祖。《书.舜典》:"归,格于艺祖,用特。"孔传:"巡守四岳,然后归告至文祖之庙。艺,文也。"孔颖达疏:"才艺文德,其义相通,故蓺为文也。"后用以为开国帝王的通称。 
- 118 . 元祖- 1.始祖。 
- 119 . 昭祖- 1.显扬祖先。 
- 120 . 曾祖- 1.祖父的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