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在中间组哪些词
- 1 . 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 1922年9月14日,安源路矿工人为要求承认俱乐部有代表工人权利和增加工资举行罢工。路矿当局勾结军阀派兵企图镇压。在共产党人刘少奇、李立三等的领导下,一万七千多工人英勇斗争,迫使路矿当局承认工人提出的大部分条件,18日罢工取得了胜利。 
- 2 . 宝源局- 1.明清时管理铸造钱币的官署。元末至正二十一年(公元1361年),朱元璋于应天府设宝源局,掌管铸钱之事。至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在各行省设宝泉局,与宝源局同铸"洪武通宝"钱,并禁止私人铸钱。清承其制,以宝泉局属户部,宝源局属工部。参阅《续文献通考.钱币五》。 
- 3 . 帮源洞- 1.洞名。宋方腊起义的根据地。 
- 4 . 百源学派- 1.北宋邵雍学派。雍以皇极数证古今治乱﹐后言图书象数者多宗其说。世以雍居苏门山百源之上﹐故称"百源学派"。参阅清黄宗羲《宋元学案》卷九﹑卷十。 
- 5 . 本末源流- 源:水源。流:从水源向下游流去的水。比喻事物的主次、始末、先后。 
- 6 . 策源地- 1.战争﹑社会运动等策动﹑起源的地方。 
- 7 . 长源公- 1.古代淮河神的封号。 2.指长江之神。 
- 8 . 澄源正本- 澄:澄清。清理水的源头,扶正树的根。比喻从根本解决问题。 
- 9 . 地球资源卫星- 用于勘测和研究地球自然资源的人造地球卫星。采用太阳同步轨道。能获得分辨率较高的地球的多光谱像片,测定与区别具有1℃温差的全球各处的地表温度,获取海洋动力学各种数据等。 
- 10 . 法源寺- 1.著名古刹之一。在今北京市宣武区。创建于唐贞观十九年,时名悯忠寺。明正统二年重修,改称崇福寺。清雍正十二年重修,赐额"法源寺"。参阅《嘉庆一统志.顺天府四.寺观》。 
- 11 . 发源地- 1.河流开始流出的地方。 2.借指事物发端﹑起源的所在。 
- 12 . 广源公- 1.长江水神的封号。 
- 13 . 海源阁- 清代藏书楼。道光年间曾任江南河道总督的杨以增建于山东聊城。杨平生嗜书,多购求江南藏书家散失之书。后藏书屡有散佚,一部分现藏北京图书馆。有《海源阁丛书》和《海源阁书目》。 
- 14 . 叩源推委- 指追究其根源。 
- 15 . 开源节流- 开:劝课;源:水源。开发水源,节制水流。比喻增加收入,节省开支。 
- 16 . 辽源市- 在吉林省南部、四梅铁路线上。1948年设西安市,1952年改辽源市。人口444万(1995年)。盛产煤炭,有“煤城”之称。 【辽源市】在吉林省南部、四梅铁路线上。1948年设西安市,1952年改辽源市。人口444万(1995年)。盛产煤炭,有“煤城”之称。 
- 17 . 清源山- 又称“北山”、“泉山”。在福建省泉州市北郊。有三峰,中峰有清源洞、蜕岩、紫泽宫等名胜;左峰有瑞象岩、碧霄岩、赐恩岩;右峰有南台岩、弥陀岩、老君岩诸胜。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 
- 18 . 清源正本- 清源:从源头上清理;正本:从根本上整顿。从源头上清理,从根本上整顿。比喻从根本上加以整顿清理。 
- 19 . 穷源竟委- 穷、竟:彻底推求;源:水流的源头;委:水的下流。比喻彻底搞清楚事情的始末。 
- 20 . 穷源朔流- 比喻探究和追溯事物的原由。 
- 21 . 穷源溯流- 源:河流发源的地方;溯:逆流而上。原指逆流而上探寻河流的源头。现比喻探究和追溯事物的原由。 
- 22 . 穷源推本- 推究事物的本源。 
- 23 . 水源木本- 源:水的源头;木:树的根。水的源头,树的根本。比喻事物的根本或事情的原因。 
- 24 . 溯源穷流- 溯:逆流而上;源:河流发源的地方。原指逆流而上探寻河流的源头。现比喻探究和追溯事物的原由。 
- 25 . 探源溯流- 探:探索;溯:追寻;流:源流。探索和寻求事物的根源。 
- 26 . 桃花源记- 散文篇名。东晋陶渊明作。采用虚构的形式,寄托了作者的社会理想,同时也曲折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以及给人民带来的苦难。 
- 27 . 桃源洞- 1.洞名。在今浙江省天台县北。相传东汉时,刘晨﹑阮肇到天台山采药迷路,误入桃源洞遇见两个仙女,被邀至家中半年后回家,子孙已过七代。事见南朝宋刘义庆《幽冥录》。后因以指男女幽会的仙境。 2.在湖南省桃源县西南桃源山下,又名秦人洞,白马洞,相传是东晋陶渊明所记桃花源的遗址。 
- 28 . 桃源客- 1.指隐者。 2.称《桃花源记》中的渔人。 
- 29 . 桃源路- 1.通往理想境界之路。 2.指通往美人住处的路。 
- 30 . 桃源人- 1.借指隐士。 
- 31 . 桃源图- 1.指用晋陶潜《桃花源记》为题材的画。 
- 32 . 桃源想- 1.指隐居出世的念头。 
- 33 . 同源词- 1.音义相关,由同一语源孳生的词或词素。如"背"和"负"。在汉语中,有双声的,如"柔"和"弱"(同义),"明"和"灭"(反义);有叠韵的,如"刚"和"强"(同义),"寒"和"暖"(反义)。 
- 34 . 同源共流- 有同一源头、流向。比喻同一,统一。 
- 35 . 同源异流- 指起始、发端相同而趋向、终结不同。 
- 36 . 同源异派- 指起始、发端相同而趋向、终结不同。同“同源异流”。 
- 37 . 同源字- 1.音﹑义相同或相近,属同一语源的字,如"古"和"故","志"和"识"等。 
- 38 . 文源阁- 1.清代专藏《四库全书》的书阁之一。在北京圆明园内。乾隆四十年(1775年)修建﹐咸丰十年(1860年)﹐为英法联军焚毁。 
- 39 . 外源河- 1. 源出丰水地区穿过沙漠奔流入海的河流(如尼罗河)。 
- 40 . 温源谷- 1.见"温谷"。 
- 41 . 无源之水,无本之末- 没有源头的水,没有根的树。比喻没有基础的事物。 
- 42 . 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源:水源;本:树根。没有源头的水,没有根的树。比喻没有基础的事物。 
- 43 . 无根之木,无源之水- 比喻没有根据的事物。 
- 44 . 寻源使- 1.汉武帝派遣张骞等出使西域﹐寻黄河源头﹐后人称之为寻源使。事见《汉书.张骞传》。 
- 45 . 寻源讨本- 指穷本溯源。 
- 46 . 与山巨源绝交书- 散文篇名。三国魏嵇康作。作者与山涛(字巨源)名列“竹林七贤”,后山涛依附司马氏集团,并推荐嵇康做官,嵇康为此作书拒绝出仕并与山涛绝交。文章语言泼辣,多嬉笑怒骂之词,表达了作者狂放高傲的个性。文中对封建礼教公然表示轻蔑,自称“每非汤、武而薄周、孔”,后作者因此被司马昭杀害。 
- 47 . 疫源地- 1.病原体从传染源排出后可能散播到的地区。其范围大小和疾病的传播途径有关。如飞沫传播的疾病只限于传染源周围飞沫所能达到的范围﹐而病媒昆虫传播的疾病应包括它们的活动所能到达的地区。同一疾病疫源地的大小可因传染源活动情况而不同﹐如带伤寒菌的饮食从业人员其疫源地就较大。 
- 48 . 玉洞仙源图- 中国画。明代仇英作。绢本立轴。设色。画面峰峦嵯峨,楼阁掩映,苍松挺秀,白云成团,山麓溶洞轩敞,溪水潆洄;士人弹琴于岸边,童子烹茶于荫下,宛如世外桃源。为作者青绿山水画风的典型作品。 
- 49 . 语源学- 1.语言学的一个部门。研究语词声音和意义的演变﹐推求语词的最初的声音和意义。 
- 50 . 渊源有自- 亦作“渊源有自来”。①有根据,有来源。 ②指有根底。 
- 51 . 渊源有自来- 有根据,有来源。 
- 52 . 枝源派本- 指寻根究源,寻求和追究事物的根本。 
- 53 . 资源配置- 一国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在各经济部门、各地区、各种用途上的分配。资源的最优配置是要将资源用于生产消费者最需要的产品组合上,同时把资源分配给生产效率最高的使用者,以有限的资源生产出更多的符合社会需要的产品。实现资源配置的方式有计划机制和市场机制两种。在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市场机制是较为有效的方式。 
- 54 . 资源税- 以国家矿产资源的开采和利用为对象所课征的税。开征资源税,旨在使自然资源条件优越的级差收入归国家所有,排除因资源优劣造成企业利润分配上的不合理状况。中国资源税目前的征税范围包括矿产品和盐两大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