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结尾能组哪些词
- 1 . 宝券- 1.金代的一种纸币名。 
- 2 . 必操胜券- 操:持,拿;券:凭证;胜券:胜利的把握。一定有胜利的把握。 
- 3 . 逋券- 1.债券。 
- 4 . 本券- 1.契据。 
- 5 . 别券- 1.契据。契据分两半,双方各执一半,故称。 
- 6 . 彩券- 彩票。 
- 7 . 操券- 1.见"操左券"。 
- 8 . 操右券- 1.即操左券。 
- 9 . 操左券- 1.古代契约分左右两片﹐双方各执其一﹐作为凭据﹐左券由债权人收执﹐右券由债务人收执。但亦有相反之说。"操左券"比喻事成有把握。 
- 10 . 操必胜之券- 操:持有;券:凭证。手里拿着兑现的凭证。比喻所办的事情有必定成功的把握。 
- 11 . 成券- 1.订立契据。 
- 12 . 楮券- 1.宋﹑金﹑元时发行的纸币。 
- 13 . 贷券- 1.债券。 
- 14 . 丹书铁券- 丹书:用朱砂写字;铁契:用铁制的凭证。古代帝王赐给功臣世代享受优遇或免罪的凭证。文凭用丹书写铁板上,故名。 
- 15 . 地券- 1.旧时买卖或典当土地所立的契约。载明土地的面积﹑价格及坐落﹑四至等。已经纳税并由政府盖印的称"红契";未经政府盖印的为"白契"。 
- 16 . 短券- 1.古代买卖交易的一种凭据。 
- 17 . 俸券- 1.领取俸禄的凭证。 
- 18 . 兑换券- 旧时地方政府或没有纸币发行权的银行,以及银号、钱庄、商号为了资金周转或补助市面货币不足而发行的周转券或流通券,可以向发行处兑换现金。 
- 19 . 符券- 1.符信;票券。 
- 20 . 公债券- 公债债权人取本息的证券。 
- 21 . 诰券- 1.皇帝赐封臣下所颁发的文书。 
- 22 . 焚券- 1.指烧毁债券买得人心的典故。战国齐冯谖为孟尝君往薛地收债,临行前问:"责收毕,以何市而反?"孟尝君曰:"视吾家所寡有者。"于是冯谖矫命以债赐百姓,尽烧其券,民称万岁。见《战国策.齐策四》。 2.南朝宋顾绰私财甚丰,乡里士庶多负其债。父觊之设谋,焚烧文券,并宣语远近:"负三郞债,皆不须还。"见《宋书.顾觊之传》。 3.唐宋清售药债券堆积如山,岁终,度不能报,辄焚券,终不复言,积四十年,所焚券者百数十人。见唐柳宗元《宋清传》。 4.后汉常思献宋地丝息十万两债券,太祖即焚其券,诏悉蠲除之。见《新五代史. 
- 23 . 冯歡券- 1.见"冯歡折券"。 
- 24 . 冯歡折券- 1.指冯驩为孟尝君市义焚烧债券之事。 
- 25 . 负券- 1.负债字据。 
- 26 . 顾券- 1.旧时指临时雇佣的工役。 
- 27 . 关金券- 1.国民党中央银行于1931年5月发行的缴纳关税用的证券。全称为"海关金单位兑换券"。1942年4月,以一关金券折合法币二十元的比率投入流通,作为纸币的一种,与法币并行流通。亦简称"关金"。 
- 28 . 公司债券- 股份公司为取得追加资本而发行的借款凭证。债券持有人是公司的债权人,无权参加公司的管理,但收取利息可先于股东分红,公司破产清理时,亦可优先收回本金。 
- 29 . 拱券- 桥梁、门窗等建筑物上筑成弧形的部分。也叫券(xuàn)。 
- 30 . 公券- 1.古代官府颁发的一种差旅费证券。 
- 31 . 馆券- 1.宋代政府发放的免费供给官员食宿的凭证。 
- 32 . 故券- 1.指旧时的契约。 
- 33 . 官券- 1.旧时政府发行的钱票。 
- 34 . 国库券- 国家银行发行的一种债券。简称库券。 
- 35 . 合券- 1.核验契据。 
- 36 . 金券- 1.铁券的美称。帝王赐大臣的信物。 2.能直接兑换黄金的票证。 
- 37 . 奖券- 一种证券,上面编着号码,按票面价格出售。开奖后,持有中奖号码奖券的,可按规定领奖。 
- 38 . 奬券- 1.即彩票。金融企业等发售的一种证券﹐上面编着号码。奖券按票面价格出售﹐发售者从售款中提出一部分为奖金﹐分做若干等﹐中奖的按等级领奖﹐不中的完全作废。 
- 39 . 金书铁券- 1.即丹书铁券。古时帝王赐给功臣世代享有免罪等特权的证件。 
- 40 . 解券- 1.解送钱票。 
- 41 . 借券- 1.借据。 2.指国家或企业为筹款而发行的有价证券。 
- 42 . 金边债券- 原指英国政府发行的中长期债券。因这种债券带有金黄边,信誉可靠,故称。现用来泛指信用好,风险小,投资价值高的各种债券。 
- 43 . 金圆券- 国民党政府在1948年发行的一种纸币。 
- 44 . 库券- 国库券的简称。 
- 45 . 矩券- 1.刻在竹木简上的契约。 
- 46 . 可操左券- 操:掌握;左券:古代契约分为左右两联,双方各执其一,左券即左联,常用为索偿的凭证。比喻成功有把握。 
- 47 . 礼券- 由商店发行的一种代替礼物的凭证,持券人可到发券商店选购与券面指明的或与券面标出的金额等价的物品。 
- 48 . 垃圾债券- 泛指投资风险大,安全性低的债券。一般由规模较小、知名度不高、经营业绩不良的公司发行。在美国,由权威信用评级机构评定信用在bbb级以下公司发行的债券均属垃圾债券。 
- 49 . 立券- 1.订立契约。 
- 50 . 卖券- 1.出卖货物时留下的凭证。 
- 51 . 绫券- 1.一种用绫制的通货。 
- 52 . 流通券- 1.市场上流通的纸币。 
- 53 . 买地券- 1.古代置于墓中的地契。用石﹑砖﹑铁﹑木等刻写。内容是记死者所买墓地的四至﹑价钱﹑证人和不许侵占等语。 
- 54 . 旅券- 1.指护照。 
- 55 . 驴券- 1.语出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问一言輒酬数百,责其指归,或无要会。邺下谚云:博士买驴,书券三纸,未有驴字。"后用以比喻文字﹑语言繁冗,不及要旨。 
- 56 . 马券- 1.即马票。 
- 57 . 木券- 1.古代木制的契据。 
- 58 . 牛券- 1.买卖牛的契约。 
- 59 . 凭券- 1.犹凭证。 
- 60 . 破券- 1.破钞,花钱。 
- 61 . 契券- 1.契据﹐证券。 
- 62 . 钱券- 1.指纸币。 
- 63 . 入场券- 1.进入比赛﹑演出﹑会议﹑展览会等公共活动场所的入门凭证。一般都印有或注明时间﹑座次﹑票价或持券者应注意的事项。 2.喻指参加某种比赛的资格。 
- 64 . 上券- 1.右券,右契。券,指契约。券分左右,订约双方各执其一,而以右券为上。 
- 65 . 世券- 1.犹铁券。明代赐予功臣,使其世代享有特权的凭证。形制如瓦,其大小依官爵高低分为九等,外刻其功,中镌其过。每副各分左右,左存功臣,右藏内府。若子孙犯罪,取券勘合,折其功过予以赦减。 
- 66 . 如操左券- 比喻很有把握。同“如持左券”。 
- 67 . 如持左券- 左券:古代契约分左右两片,双方各执其一,左片叫左券,由债权人收藏,作为凭据。好像手里执有左券。比喻把握住了事情的结局。 
- 68 . 繻券- 1.古代作通行证用的符帛。 
- 69 . 上市证券- 被批准在证券交易所内挂牌公开买卖的各种有价证券。主要是大公司的股票和公司债券。通常由发行证券的公司向证券交易监督机构提出申请,经审查合格后,公司的证券才能在交易所挂牌上市。 
- 70 . 胜券- 取胜的凭据。指取胜的把握:稳操胜券|胜券在握。 
- 71 . 赊券- 1.欠账的字据。 
- 72 . 市券- 1.官方发给买卖双方的券契。 
- 73 . 诗券- 1.犹诗债。 
- 74 . 田券- 1.即田契。 
- 75 . 誓券- 1.天子颁赐功臣世代享受某种特权的文书。 
- 76 . 誓书铁券- 1.即誓券。又称丹书铁券。 
- 77 . 书券- 1.书写契约。 2.指购书的证券。 
- 78 . 铁券- 古代一种铁制的契据,帝王颁予有功之臣,功臣或子孙犯罪,可以铁券抵减:丹书铁券,传于无穷。 
- 79 . 私券- 1.私人间互立的契约。 
- 80 . 稳操胜券- 稳:有把握;操:掌握;胜券:能够制胜的计谋。指有把握取得胜利。 
- 81 . 稳操左券- 左券:古代契约分左右两联,双方挌执一联,左券就是左联,常用作索偿的凭证。比喻有充分的把握。 
- 82 . 文券- 1.文契﹐契约。 2.公文案卷。 
- 83 . 削券- 1.谓签定条约。 
- 84 . 押券- 1.木匣藏券。 
- 85 . 悬券- 1.以物抵押贷款的文券。 
- 86 . 印券- 1.指盖有官印的凭证。 
- 87 . 优待券- 1.可得到优惠待遇的证券。 
- 88 . 驿券- 1.凭以乘用驿站车马﹑使用夫役的纸券。 
- 89 . 遗券- 1.前人遗留下来的凭证。 
- 90 . 优惠券- 1. 给持券人的某种特殊权利的优待券(如赊购物品或享受客人的优惠)。 
- 91 . 有价证券- 1.表示对货币﹑资本﹑商品或其他资产等有价物具有一定权利的凭证﹐如股票﹑公债券﹑各种票据﹑提货单﹑仓库营业者出具的存货栈单等。 
- 92 . 右券- 契约的右半联。古代刻木为契,分左右两半,双方各执其一,作为凭信:且虞卿操其两权,事成,操右券以责,事不成,以虚名德君,君必勿听也。 
- 93 . 邮券- 1.方言。即邮票。详"邮票"。 
- 94 . 邮资券- 1.方言。邮票。 
- 95 . 宅券- 1.房契。 
- 96 . 责券- 1.求取凭据。 
- 97 . 债券- 证明持券人(债权人)有权按期取得固定利息,到期取回本金的证券。是有价证券的一种。有国家发行的公债券、国库券和股份公司发行的公司债券。 
- 98 . 证券- 用以设定或证明具有一定权利或价值的凭证。有有价证券和无价证券。前者代表一定的财产所有权、债权或货币持有权,如股票、公债券、公司债券、栈单、提单、本票、汇票等,通常可以在一定条件下流通和转让。后者往往是在市场商品供应不足的情况下,国家为保证居民生活基本需要而发给的定量配给票证,如粮票、布票、油票等。 
- 99 . 折券- 1.谓毁弃债券,不再索取。《汉书.高帝纪上》:"﹝高祖﹞常从王媪﹑武负贳酒……岁竟﹐此两家常折券弃责。"颜师古注:"以简牍为契券﹐既不征索﹐故折毁之﹐弃其所负。"唐李肇《唐国史补》卷中:"宋清卖药于长安西市……贫士请药﹐常多折券。"宋郭彖《睽车志》卷一:"﹝林灵素﹞尝从旗亭贳酒﹐久不归直。其人督之﹐灵素计窘﹐即举手自扪其面……其人惊怖﹐竟为折券。"后亦以"折券"指沽酒。 
- 100 . 主券- 1.坟墓的正穴。 
- 101 . 质券- 1.典押借贷的契券。 
- 102 . 佐券- 1.左券。债权人所执的左片债券。左﹑佐,古今字。 
- 103 . 左券- 古时契约分为左右二片,双方各执一片,合在一起为信。左券由债权人收执,用为索债的凭证。后常以比喻有充分的把握:操左券|左券在握|左券之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