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在中间组哪些词
1 . 备安库
1.储粮以备荒的仓库。
2 . 备安钱
1.供购粮备荒用的款项。参见"备安库"。
3 . 保安队
旧时一种具有警察性质的地方武装部队。
4 . 保安团
1.旧中国地方上建的保安武装。2.奥地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地方组织。
5 . 保安语
1.中国保安族的语言。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其特点为:元音和谐已不存在;词首能出现复辅音。构词附加成分较少,没有反身附加成分。保安语受汉﹑藏语的影响较大,有相当多的汉语和藏语借词。
6 . 保安族
我国少数民族之一,分布在甘肃。
7 . 保国安民
保卫国家,使人民安居乐业。
8 . 壁里安柱
在墙壁里加安支柱。比喻加强锻炼,以增强体质。
9 . 不探虎穴,安得虎子
不进老虎洞,就捉不到小老虎。比喻不冒险进入危险境地,就不能取得必须的成果。同“不探虎穴,不得虎子”。
10 . 床上安床
床上安张床。比喻不必要的重复。
11 . 不安本分
本分:本身应尽的的职责和应守的规矩。指不甘于所处的地位和受到的待遇,思想言行越出正轨。
12 . 不安分
1.不守本分。
13 . 不安其室
指已婚妇女又乱搞男女关系。
14 . 不安小成
成:成就。不满足于自己已有的成就或职位。
15 . 不安于室
指已婚妇女又乱搞男女关系。
16 . 不安于位
指不喜欢自己的职业,不安心工作。
17 . 步履安详
步履:步行;安详:安稳。迈步走路,从容安稳。
18 . 长安道
1.汉乐府《横吹曲》名。内容多写长安道上的景象和客子的感受﹐故名。南朝陈后主﹑徐陵和唐代韦应物﹑白居易等均写有此曲。句式长短错落不一。参阅唐吴兢《乐府古题要解》。
19 . 长安道上
长安:古都名,在今陕西西安西北。旧喻名利场所。
20 . 长安居大不易
本为唐代诗人顾况以白居易的名字开玩笑。后比喻居住在大城市,生活不容易维持。
21 . 长安米贵
1.唐张固《幽闲鼓吹》﹕"白尚书(白居易)应举﹐初至京﹐以诗谒著作顾况﹐顾睹姓名﹐熟视白公﹐曰﹕'米价方贵﹐居亦弗易。'乃披卷﹐首篇曰﹕'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即嗟赏曰﹕'道得个语﹐居即易矣。'"旧题宋尤袤《全唐诗话》卷二记载此事﹐作"长安米贵﹐居大不易"。后用以指居大都市生活费用昂贵。
22 . 长安棋局
比喻动荡不定的政局。
23 . 不入兽穴,安得兽子
不进野兽窝,怎能捉到小野兽。比喻不冒险进入险境就不能取得成果。
24 . 床下安床
比喻无谓之重复。同“床上施床”。
25 . 长安日
1.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夙惠》﹕"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消息﹐澘然流涕。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东渡意告之。因问明帝﹕'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元帝异之。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乃答曰﹕'日近。'元帝失色﹐曰﹕'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答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后因以"长安日"指长安。 2.指代君王。
26 . 长安少年
旧指都城里豪奢轻狂的贵家子弟。
27 . 筹安会
袁世凯复辟帝制的御用团体。1915年8月由杨度出面,联络严复、孙毓筠、刘师培、李燮和、胡瑛等组成。宣称其目的为“筹一国之治安”,宣扬君主立宪,为袁世凯称帝进行鼓吹。遭到全国人民的谴责。后改为宪政协进会。
28 . 处安思危
犹居安思危。处在安乐的环境中,要想到可能会出现困难及危险。指随时有应付意外事件的思想准备。
29 . 出榜安民
榜:旧指官府的告示。贴出告示,安抚人民。
30 . 触电保安器
又称“触电保护器”、“漏电保护器”。当电器设备漏电或人体触电时,能自动、快速切断电源,减轻对人体伤害的一种保护装置。由检测元件、脱扣元件和开关装置等部分组成。常用在低压用电设备中。
31 . 道高益安,势高益危
益:更加;势:权势。道德越高尚,为人处事好,就越安全;权势越大,更容易滥用权力,刚愎自用,就越危险。
32 . 除暴安良
暴:暴徒;良:善良的人。铲除强暴,安抚善良的人民。
33 . 迩安远怀
迩:近处;怀:怀柔,安抚。使近处的百姓得到安定,使远处的百姓得到安抚。指全国各地人民都能安居乐业。
34 . 迩安远至
谓近居之民以政治清明而欢乐,远地之民则闻风而附。指政治清明。
35 . 存亡安危
使将要灭亡的保存下来,使极其危险的安定下来。形容在关键时刻起了决定作用。
36 . 错安头
1.宋时俚语。谓人无貌而有才。
37 . 大兴安岭
中国东北西南向主要山脉,地势二、三级阶梯的界线。除北端在黑龙江外,斜贯内蒙古东部。海拔1100~1500米。最高峰黄岗梁海拔2029米。山顶浑圆。西坡缓,逐渐向内蒙古高原过渡;东坡逐级下降到东北平原。南段为中国内、外流区分界。中国最大的林区。
38 . 东安公
1.沂山神的封号。
39 . 定国安邦
邦:国家。治理和保卫国家,使国家安定稳固。
40 . 佛罗安国
1.古国名。故地或以为在今马来半岛西岸。地当东西方水陆交通要冲,贸易繁盛。亦译作佛来安。
41 . 高枕安寝
垫高枕头安心地睡觉。形容无忧无虑。平安无事。同“高枕而卧”。
42 . 高枕安卧
垫高枕头安心地睡觉。形容无忧无虑。平安无事。
43 . 干安曲
1.宋代行大典,在帝王出入时所奏乐曲名。亦省作"干安"。
44 . 富国安民
使国家富强,人民安居乐业。
45 . 各安本业
本业:本职工作。各自安心从事自己的职业,过自己的生活。
46 . 各安生理
生理:指职业和日常生活。各自安心从事自己的职业,过自己的生活。
47 . 各安生业
各自安心从事自己的职业,过自己的生活。
48 . 公安派
明代后期的文学流派。以袁宏道及其兄宗道、弟中道为首。因三人是公安(在今湖北)人而得名。他们反对后七子的拟古风气,主张文学要“独抒性灵,不拘格套”。创作上以小品文成就最高。在当时很有影响。
49 . 公安体
1.明代后期公安派所倡导的文体。
50 . 苟安一隅
苟安:暂且偷生;一隅:一个角落。指一个小地方。暂且在一个小地方偷安。指统治者对外来侵略不进行抵抗。占据一个小地方以偷安。
51 . 怀安败名
怀安:心里想着安逸;名:名声。一心贪图安逸则会败坏自己的声誉。
52 . 怀安丧志
怀安:贪图安逸。贪图安逸会丧失志气。
53 . 槐安国
1.唐李公佐《南柯太守传》中的虚构之国。
54 . 槐安梦
1.唐李公佐《南柯太守传》载,淳于棼饮酒古槐树下,醉后入梦,见一城楼题大槐安国。槐安国王招其为驸马,任南柯太守三十年,享尽富贵荣华。醒后见槐下有一大蚁穴,南枝又有一小穴,即梦中的槐安国和南柯郡。后因用"槐安梦"比喻人生如梦,富贵得失无常。
55 . 荷属安的列斯群岛
荷兰在北美洲属地的总称。一组在委内瑞拉北部沿海,一组在小安的列斯群岛北部,两组岛屿相距约900千米。面积800平方千米。人口1889万(1993年)。首府威廉斯塔德。经济以石油提炼为主,有大型炼油厂。旅游业发达。
56 . 既来之,则安之
既:已经;来之:使之来;安之:使之安。原意是既然把他们招抚来,就要把他们安顿下来。后指既然来了,就要在这里安下必来。
57 . 淮安市
在江苏省北部,苏北灌溉总渠和京杭运河在境内交汇。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旧名射阳、山阳。1987年设市。人口1178万(1995年)。为江苏省北部新兴城市之一。是周恩来故乡,有周恩来同志旧居及纪念馆。名胜古迹有韩侯祠、梁红玉祠、文通塔、镇淮楼、关天培祠墓及青莲岗新石器时代遗址、汉古墓群等。
58 . 济世安邦
济:拯救;邦:国家。拯救时世,安定国家。
59 . 济世安民
使国家得到治理,百姓安居乐业。
60 . 济世安人
拯救时世,安定人民。
61 . 计将安出
计:计策,计谋;安:怎么,怎样。如何制定计谋呢?
62 . 建安骨
1.指汉魏之际曹操父子和建安七子等人诗文的刚健遒劲的风格。建安,汉献帝年号。
63 . 建安七子
建安,系汉献帝的年号。汉末建安时期(196-220)作家孔融、陈琳、王粲、徐b124、阮b125、应b126和刘桢七人,均以诗文有名于当时,曹丕《典论·论文》将他们并列予以赞扬,故称。
64 . 建安体
1.指汉魏之际曹操父子和建安七子等所作的诗文。其中不少作品(主要是诗歌),继承《诗经》及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反映了当时社会动乱和人民流离失所的痛苦生活,词情慷慨,风格刚健,受到后世的推崇。
65 . 建安文学
指汉末建安至魏初的文学。代表作家有曹操、曹丕、曹植和建安七子等。这时期的文学,以诗歌的成就最高。不少作品继承汉乐府民歌的优良传统,反映社会动乱的现实和人民遭受离乱的痛苦,表达渴望国家统一的要求。
66 . 静安寺
1.在上海市内。原名"沪渎重玄寺"。相传三国吴赤乌十年(公元247年)始建﹐在吴淞江滨﹐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改名静安寺﹐嘉定九年(1216年)移今址。清光绪六年(1880年)重建。
67 . 乐天安命
安于自己的处境,由命运安排。这是相信宿命论的人生观。同“乐天知命”
68 . 久安长治
形容国家长期安定、巩固。
69 . 居安虑危
指随时有应付意外事件的思想准备。同“居安思危”。
70 . 居安思危
居:处于;思:想。虽然处在平安的环境里,也想到有出现危险的可能。指随时有应付意外事件的思想准备。
71 . 居安资深
形容安心学习,造诣很深。
72 . 临安青
1.桑树名。
73 . 乐业安居
愉快地从事自己的职业,过着安定的生活。形容生活、生产、思想状况安定正常。
74 . 乐退安贫
指乐于逊退,安于贫穷。
75 . 立国安邦
建立国家,安定天下。亦作“立业安邦”。
76 . 乐道安命
乐守正道而安于天命。
77 . 乐道安贫
道:信念;乐道:以守道为乐;安贫:安于贫困。处在贫困的境地中,仍以守道作乐趣。
78 . 立命安身
立命:精神上安定;安身:指得以容身。指精神上有寄托,生活上有着落。
79 . 立业安邦
建立国家,安定天下。同“立国安邦”。
80 . 联合国安全理事会
简称“安理会”。联合国主要机构之一。由中、俄、美、英、法五个常任理事国和二年一期、轮流选出的十个非常任理事国组成。有权调查任何国际争端,并可采取和平谈判、强制性制裁,甚至军事手段等来解决争端,是联合国唯一有权采取行动来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的机构。
81 . 六安茶
1.茶名。产自安徽省霍山县的大蜀山。霍山旧属六安﹐故名。相传能消垢腻﹐去滞积。旧为贡品。解放后其种植﹑焙制工艺均有进一步发展。
82 . 弭盗安民
弭:平息;安:稳定。平息盗贼,稳定民生。
83 . 闾阎安堵
指平民安居。
84 . 吕安题凤
比喻造访不遇。
85 . 耄安稚嬉
1.犹言老幼安乐。
86 . 民安国泰
泰:平安,安定。国家太平,人民安乐。
87 . 民安物阜
阜:多。社会安定,物资丰富。形容太平盛世的景象。
88 . 民不安枕
安:安稳。人民不能安心睡觉。形容生活极不稳定。
89 . 偏安一隅
偏安:偷安;隅:角落。在残存的一片土地上苟且偷安。
90 . 穆安津
1.阿拉伯语Mu'adhdhin的音译﹐意为"宣告者"。伊斯兰教清真寺内按时召唤信徒作礼拜的专职人员。
91 . 潘安县
1.古代河阳县的别称。晋潘岳(字安仁)曾为河阳令,故称。
92 . 寝不安席
睡觉也不能安于枕席。形容心事重重,睡不着觉。
93 . 寝不安席,食不甘味
甘味:指吃出味道。睡觉也不能安于枕席,吃饭也没有滋味。形容心事重重,睡不着觉。
94 . 皮去毛安附
1.见"皮之不存﹐毛将安傅"。
95 . 皮之不存,毛将安傅
1.皮没有了﹐毛长在哪里?比喻事物失去了基础﹐就不能存在。
96 . 平安火
1.唐代每三十里置一堠,每日初夜举烽火报无事,谓之"平安火"。
97 . 平安家书
报告家人平安的书信。
98 . 平安醮
1.旧时为一般祈福消灾举行的"打醮"仪式,与因病或因丧事延请僧道诵经祈祷的"打醮"有别。
99 . 平安喏
1.古时军将官吏开营或排衙时,随从唱喏,祈望平安,谓之"平安喏"。常见于元曲。
100 . 平安时代
日本历史上指以平安京(今京都市)为首都的时代。从公元794年自长冈京(在今京都府)迁都平安京时开始,至1192年镰仓幕府建立时结束。这一时期,庄园制度不断发展,武士势力兴起。12世纪发生武士集团间争霸战争,导致幕府政权的建立。
101 . 平安无事
平平安安,没出什么事故。
102 . 平安信
1.报告平安的使者或书信。
103 . 平安纸
1.平安字。
104 . 平安字
1.报告平安的书信。
105 . 人无刚骨,安身不牢
人没有坚硬的骨头,身体就站不起来。比喻人无坚强的意志品格,就难以立身行事。
106 . 塞翁失马,安知非福
比喻一时虽然受到损失,也许反而因此能得到好处。也指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变为好事。同“塞翁失马”。
107 . 入安居
1.佛教语。古印度在每年约五月至八月的雨期内,禁僧尼外出,谓外出易伤草木虫蚁,应居在寺内坐禅讲经,安受供奉。这一阶段开始即称"入安居",又称"结夏"。古代佛徒一般均循此戒律。唯因雨季不同,"入安居"也各在不同时期开始。
108 . 日近长安远
长安:西安,古都城名,后为国都的统称。旧指向往帝都而不能达到。
109 . 舍安就危
就:靠。舍弃安逸而去接近危险。指为某种目的,甘愿面临危险。
110 . 攘外安内
攘:排除。原就药的疗效而言。后多指安定内部,排除外患。
111 . 容膝之安,一肉之味
形容生活条件并不好。
112 . 神安气定
内心十分安定。
113 . 神安气集
精神安定,气息凝集。
114 . 生知安行
“生而知之”、“安而行之”的省语。古以为圣人方能具有的资质。
115 . 稍安毋躁
暂且耐心等待一下,不要急躁。
116 . 少安无躁
稍稍安静,不要急躁。
117 . 少安毋躁
少:稍微,暂时;安:徐缓,不急;毋:不要;躁:急躁。暂且安心等一会儿,不要急躁。
118 . 少安勿躁
少:稍微,暂时;安:徐缓,不急;勿:不要;躁:急躁。暂且安心等一会儿,不要急躁。
119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指艰难使人奋进,安逸使人沉沦。
120 . 守分安常
信守本分,安于故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