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开头能组哪些词
- 1 . 贴板- 1. 用以组合成大梁或叠层梁的几块部件之一(如厚木板或铁板)。 
- 2 . 贴本- 1.亏本。 
- 3 . 贴边- 1.缝于衣服或其它织物制品里子边缘处的窄条。 
- 4 . 贴标签- 1.贴在盛器上的样品名称或检验合格标签。如:用一个星期时间给店中的每一件商品贴标签。2.比喻对问题不作具体分析,只根据教条对人或事物生搬硬套地加上一个名目。 
- 5 . 贴饼子- 1.玉米面或小米面做成长圆形的厚饼,贴在锅的周围烤熟。2.这样烤熟的饼子。 
- 6 . 贴补- 用钱给以帮助:贴补家用|用救济款贴补受灾人家。 
- 7 . 贴钞- 1.贴换钱钞。 
- 8 . 贴衬- 1.垫衬。 2.指垫衬的东西。 
- 9 . 贴承- 1.贴紧承接。 
- 10 . 贴出- 1.科举考试时,凡有夹带﹑冒名顶替及试卷违式者被摈斥场外,不准考试。 2.商业用语。因买卖而产生的差额,须找出的款项,称为贴出。 
- 11 . 贴旦- 1.戏剧脚色名。指同一剧中扮演次要角色的旦角。 
- 12 . 贴地- 1.谓贴近地面。 
- 13 . 贴典- 1.典质;典押。 
- 14 . 贴调- 1.犹合拍。不走调。 
- 15 . 贴断- 1.对于量刑失当而轻判者,加重处罚或罚款以结案。 
- 16 . 贴兑- 1.明宣德六年,因江南农民运粮到北方各仓,往返需时几近一年,有误生产,改令农民送粮至淮安﹑瓜州,交付卫所官军北运。农民向官军补贴路费和耗米,称贴兑。 
- 17 . 贴耳- 1.贴着耳朵。 2.垂着耳朵。驯服顺从的样子。 
- 18 . 贴方- 1.古代门两旁的长木。 
- 19 . 贴防- 1.佐助防守。 2.清绿营兵千把总的副职。 
- 20 . 贴费- 1.贴补耗费。 
- 21 . 贴夫- 1.旧时的一种陋俗。指女子在家人的纵容下私通男子以图钱财。 
- 22 . 贴伏- 1.紧贴着;黏附着。 2.服帖;顺从。 
- 23 . 贴服- 1.驯顺;服帖。 2.平贴,平服。 3.舒坦。 
- 24 . 贴改- 1.修改。 
- 25 . 贴膏药- 1. [东北方言]∶比喻把事情强加到别人头上。如:谁偷的你找谁,不能随便贴膏药。 
- 26 . 贴隔壁- 1.紧邻。 
- 27 . 贴梗海棠- 1.植物名。海棠的一种。 
- 28 . 贴挂- 1.张贴悬挂。 
- 29 . 贴怪- 1.谓拉拢男女双方作不正当的结合。 
- 30 . 贴合- 1.贴切吻合。 
- 31 . 贴河- 1.沿河;靠河。 
- 32 . 贴黑金- 1.喻自我夸耀。 
- 33 . 贴户- 1.见"贴军户"。 2.雇佣兵。 3.泛指替身。 
- 34 . 贴花- 1.古代妇女贴在额间﹑面部的装饰。 2.一种贴在商品上的小型装饰图片。特指贴在火柴盒上的画片。 3.一种零存整取储蓄的凭证。 
- 35 . 贴画- 1.贴在墙上的年画﹑宣传画等。 2.贴在火柴盒上的画片;火花。 
- 36 . 贴换- 1.双方兑换时,一方给另一方贴补价值差额。 
- 37 . 贴黄- 1.唐代诏敕用黄纸,凡有更改,仍用黄纸贴在上面,叫做"贴黄"。 2.宋代奏札意有未尽,摘要另书于后,叫做"贴黄"。 3.明清时摘取奏疏中要点,黏附在奏疏后面,叫做"贴黄"。 
- 38 . 贴鸡- 1.谓驯养斗鸡。 
- 39 . 贴己- 1.亲近的;贴心的。 2.私房。 
- 40 . 贴脚- 1.封建时代为逃避赋役而以田产伪托他人名下。 2.贴补漕粮运输费。 3.方言。谓道路泥泞,泥土黏脚。 
- 41 . 贴截银- 1.赠贴漕截的银两。清制,征收漕粮,皆随征贴赠银米,以付运丁费用,此项银米,浙江称为"漕截"。 
- 42 . 贴金- ①以薄金涂贴佛像表层:捐款给大佛贴金。 ②比喻装饰美化,常带贬义:给自己脸上贴金。 
- 43 . 贴近- 1.靠近;亲近。 
- 44 . 贴经- 1.犹帖经。科举时代的一种考试方式。 
- 45 . 贴凈- 1.戏剧脚色名。副净。 
- 46 . 贴就- 1.犹言随顺。 
- 47 . 贴军户- 1.元明兵制。元初,发民为兵,令贫富相兼应役,有正军户和贴军户,正军户合二三而出一人,贴军户贴出钱以津贴正军户。明时,贴军户则成为候补军户,正军死,贴户丁补。 
- 48 . 贴靠- 1.挨近;靠拢。 2.紧紧地挨着。 
- 49 . 贴库- 1.指管理钱库的人。 
- 50 . 贴里- 1.紧靠里面。 2.夹衣里子。 3.指夹衣。 
- 51 . 贴理- 1.合乎情理。 
- 52 . 贴力- 1.尽力;出力。 
- 53 . 贴利- 1.犹贴现。 
- 54 . 贴例- 1.贴出的条例。 
- 55 . 贴脸- 1.脸和脸相贴。 2.钉在门窗框和墙壁接合处的木条或木板。 
- 56 . 贴恋- 1.亲近爱恋。 
- 57 . 贴邻- 1.近邻;隔壁邻居。 
- 58 . 贴零- 1.书法用语。谓"零"字和与之相类似的字的最后一点要点得妥贴。 
- 59 . 贴律- 1.谓遵纪守法。 
- 60 . 贴落- 1.张挂的字画条幅之类。落,指垂挂之物。 
- 61 . 贴麻- 1.唐宋时任命大臣用黄白麻纸颁诏,如有改动,则须改贴重写,叫做"贴麻"。 
- 62 . 贴米- 1.因米的成色差而以米贴补。 
- 63 . 贴面砖- 1. 通常一面经特殊加工或处理(如美化外观,便于清洗或耐风化)作贴面用的砖。 
- 64 . 贴墨- 1.贴经和墨义。两者均为科举考试方式。 
- 65 . 贴纳- 1.谓补贴交纳(息钱)。 
- 66 . 贴赔- 1.贴补赔偿。 
- 67 . 贴配- 1.谓就近服刑。 
- 68 . 贴平- 1.平伏;平整。 
- 69 . 贴铺- 1.谓充实茶铺。铺,指茶铺,转运茶叶的驿站。 
- 70 . 贴谱- 1.合乎准则或实际。 
- 71 . 贴钱- 1.典钱;质钱。 2.找还的馀款。俗称找头。 3.贴补钱财。 
- 72 . 贴钱货- 1.犹言赔钱货。旧俗对女孩子的贬称。 
- 73 . 贴巧- 1.谓以桑叶巧盖蚕身,验其食否而决定其是否将登簇。 
- 74 . 贴切- 非常符合实际;确切:形容贴切|措辞贴切。 
- 75 . 贴亲- 1.亲近。 
- 76 . 贴权- 某只股票在除权、除息后交易价格低于除权、除息价格叫贴权。 
- 77 . 贴然- 1.安然;平静。 
- 78 . 贴染- 1.谓牢牢地着上颜色。 
- 79 . 贴绒- 1.工艺美术的一种。以绒布为原料,经剪裁后粘贴在白纸上,制成图画。 
- 80 . 贴肉- 1.紧贴肤体。 2.喻最亲近。 
- 81 . 贴润- 1.津贴;贴补。 
- 82 . 贴膳- 1.方言。指点心。 
- 83 . 贴射- 1.宋代所实行的一种有关茶叶买卖的税收制度。商人直接向园户买茶,茶官居中估价,以估定价与园户的实际售出价之间的差额入官。茶亦须先经官验定,园户不得私售。 
- 84 . 贴身- 1.媵妾;小妻。 2.指跟随在身边的;亲近的。 3.紧挨肤体。 4.合身。 5.骗局的一种。 
- 85 . 贴身子- 1.心腹之人。 
- 86 . 贴实- 1.切实,贴切。 2.安稳踏实。 3.方言。亲密;贴心。 4.方言。壮实;硬棒。 
- 87 . 贴书- 1.书贴;书信。 2.旧时的书吏助手。 
- 88 . 贴水- 1.贴着或贴近水面。 2.调换票据或兑换货币时,因比价的不同,比价低的一方补足一定的差额给另一方。 
- 89 . 贴说- 1.指附在图上的说明书。 
- 90 . 贴司- 1.宋时掌管文贴的行政组织。 
- 91 . 贴送- 1.严密押送。 
- 92 . 贴题- 1.切合题目。 
- 93 . 贴体- 1.紧贴肤体。 2.犹贴心。 3.方言。合身。 
- 94 . 贴贴- 1.安稳;平静。 
- 95 . 贴妥- 1.稳当;合适。 2.谓称身,合体。 3.平静;安稳。 
- 96 . 贴息- 1.用期票调换现款时付出利息。亦指用期票调换现款时所付出的利息。 
- 97 . 贴席- 1.安卧于席。喻安稳。 
- 98 . 贴现- 持票人以未到期票据向银行融通资金。银行按票面金额和市场贴现率计算,扣除自贴现日起至票据到期日止的贴现利息,以其余额将现款支付给持票人。票据到期时,银行凭票向发票人或最后背书人兑取票面面额的款项。 
- 99 . 贴现率- 贴现利息与票据到期时应得款项金额的比率。一般以年率(%)表示。参见“贴现”。 
- 100 . 贴写- 1.抄录文书的人员。 
- 101 . 贴燮- 1.亲近怜惜。 
- 102 . 贴心- 真心相交的;极可信任的:贴心之交|贴心仆从。 
- 103 . 贴役- 1.谓补足该服役的天数。 
- 104 . 贴意- 1.贴心,合意。 
- 105 . 贴用- 1.贴补动用。 
- 106 . 贴运- 1.贴补漕粮运输的损耗部分。 
- 107 . 贴晕- 1.红色靶心。贴﹑晕均指靶心。 2.指泛现黄色。晕,谓色彩四周模糊。 
- 108 . 贴赠- 1.封建时代,以漕运亏损为名,要民户补贴其损耗部分。 
- 109 . 贴征- 1.封建时代,以漕运亏损为名,加征其损耗部分。 
- 110 . 贴正- 1.方言。正巧,刚巧。 
- 111 . 贴职- 1.兼职。 
- 112 . 贴助- 1.贴补;补助。 
- 113 . 贴状- 1.被告口述的笔录。 
- 114 . 贴着- 1. 紧靠;贴近。如:这种喷射能使正常气流贴着襟翼周线流过。 
- 115 . 贴子- 1.典押儿子。 
- 116 . 贴子词- 1.指宋时遇佳节,命词臣撰写黏于宫中壁上的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