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结尾能组哪些词
1 . 安止
1.犹安定。 2.安居;停留;安歇。
2 . 跸止
1.谓古代帝王驻跸时,禁止行人通行以警戒。
3 . 罢止
1.停止。
4 . 弊止
1.谦称自己栖止之所。
5 . 不随以止
不跟随别人而半途停止。
6 . 裁止
1.制止。
7 . 不止
1.不停。 2.不仅;不限于。
8 . 草止
1.谓栖身于草野中。 2.特指军队在草野宿息。
9 . 彻止
1.古代良犬名。
10 . 奉进止
1.唐代以来常称奉圣旨为奉进止。
11 . 辍止
1.停止。
12 . 次止
1.驻止;止宿。
13 . 萃止
1.聚集。止,语尾助词。
14 . 到此为止
以这里为界限。
15 . 底止
1.终止。 2.指休止的地方;住所。
16 . 道止
1.中道而止。
17 . 厎止
1.至;终。
18 . 抵止
1.终止。
19 . 定止
1.固定的处所;止息之处。 2.停顿;止息。 3.犹定准。
20 . 动止
1.动作与静止。 2.行动;举止。 3.起居作息。谓日常生活。多用作书信中的问候语。 4.古代监狱的别名。
21 . 奉止
1.犹阻止。
22 . 顿止
1.停留止息。
23 . 发止
1.行止;进退。
24 . 犯罪中止
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行为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如某甲故意杀人,刺了一刀未致死,忽然悔悟,弃刀而去;或更进而将被害人送往医院抢救。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在犯罪结果发生以前;二是自动的,不是被迫的,这一点区别于犯罪未遂。对于中止犯罪的犯罪分子,应当免除或者减轻处罚。
25 . 遏止
用力阻止:洪流滚滚,不可~。
26 . 方止
1.列方阵以驻守。
27 . 防止
预先设法制止(坏事发生):~煤气中毒ㄧ~交通事故。
28 . 废止
取消,不再行使(法令、制度):本条令公布后,以前的暂行条例即行~。
29 . 古文观止
总集名。清代康熙年间吴楚材、吴调侯编选。十二卷。收录先秦至明代散文、骈文作品二百二十二篇,在民间流传广泛,影响深远。
30 . 匪止
1.不仅。
31 . 风止
1.风度举止。
32 . 告止
1.要求停止。
33 . 跟止
1.见"跟趾"。
34 . 艮止
1.谓行止适时。语本《易.艮》:"《彖》曰:艮,止也。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
35 . 干止
1.犹作息。谓劳作和止息。
36 . 高山仰止
高山:比喻高尚的品德。比喻对高尚的品德的仰慕。
37 .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高山:比喻道德崇高;景行:大路,比喻行为正大光明。指值得效法的崇高德行。
38 . 觏止
1.相遇。语出《诗.召南.草虫》:"亦既觏止,我心则降。"毛传:"止,辞也。觏,遇。"
39 . 苟止
1.苟且行事。止,举止行动。 2.勉强停止。
40 . 钩止
1.亦作"钩止"。 2.拘留﹔扣留。
41 . 规行矩止
规、矩:圆规和角尺,引伸为准则。指严格按照规矩办事,毫不苟且。也指办事死板,不灵活。
42 . 观止
看到这里就可以不再看了,称赞所看到的事物好到极点:叹为~。参看〖叹观止矣〗。
43 . 归止
1.归宿。
44 . 诃止
1.呵斥使止。
45 . 呵止
1.呵喝阻止。
46 . 户止
1.阻止。
47 . 吉祥止止
第一个止字是留止的意思,第二个止字是助词。指喜庆。
48 . 何止
用反问的语气表示超出某个数目或范围:这个风景区方圆~十里丨厂里的先进人物~这几个?
49 . 戛然而止
戛:象声词。形容声音突然终止。
50 . 际止
1.边际﹔止境。
51 . 掎止
1.从后截获。
52 . 霁止
1.指雨雪停止﹐天气放晴。
53 . 降止
1.犹光临。
54 . 寄止
1.犹寄住,寄居。
55 . 谏止
1.劝阻。
56 . 解止
1.休止。
57 . 鉴止
1.亦作"鉴止"。 2.照察。止﹐语气助词。
58 . 节止
1.控制;协调。
59 . 进止
1.进退。 2.举止;行动。 3.意旨;命令。 4.指圣旨。
60 . 静止
物体不运动:一切物体都在不断地运动,它们的~和平衡只是暂时的,相对的。
61 . 截止
(到一定期限)停止:报名在昨天已经~。
62 . 禁止
不许可:厂房重地,~吸烟ㄧ~车辆通行。
63 . 尽止
1.尽头;止境。
64 . 景止
1.犹景仰。语本《诗.小雅.车舝》:"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65 . 届止
1.停留,止息。
66 . 居止
1.住所。 2.居住,停留。 3.犹言起居行动。
67 . 救止
1.纠正,阻止。
68 . 沮止
1.阻止;遏止。
69 . 惊叹不止
叹:感叹;止:终结。因为惊异而发出的感叹久久不止。形容感受至深。
70 . 敬止
1.敬仰。止,语词。
71 . 举止
指姿态和风度;举动:~大方ㄧ言谈~。
72 . 苛止
1.呵斥而禁阻。苛,通"诃"。
73 . 拒止
1.阻塞,遏止。
74 . 坎止
1.谓遇险而止。
75 . 匮止
1.穷尽。
76 . 劳止
1.辛劳;劳苦。
77 . 戾止
1.来到。
78 . 麟止
1.汉武帝至雍获白麟,司马迁作《史记》于此处止笔。后以"麟止"指绝笔。
79 . 莅止
来临:阳春莅止。
80 . 流行坎止
流:水顺势流;坎:低陷不平。顺流而行,遇险即止。比喻顺利时出仁,遇挫时退隐。
81 . 临止
1.犹莅止。
82 . 令行禁止
下令行动就立即行动,下令停止就立即停止。形容法令严正,执行认真。
83 . 留止
1.停留;居住。 2.挽留。
84 . 没行止
1.谓行为不正;不正派。
85 . 露止
1.露宿。
86 . 靡所底止
指没有止境。
87 . 靡止
1.没有礼制。《诗.小雅.小旻》:"国虽靡止﹐或圣或否。"郑玄笺:"靡﹐无。止﹐礼。言天下诸侯今虽无礼﹐其心性犹有通圣者。"一说谓小。毛传﹕"靡止﹐言小也。"
88 . 浼止
1.劝阻,阻止。
89 . 难止
1.驱逐鬼疫。
90 . 磨止
1.犹停止。
91 . 匿止
1.隐避休息。
92 . 譬止
1.劝阻。
93 . 憩止
1.歇息,休息。
94 . 尼止
1.阻止。
95 . 宁止
1.安乐。止,无实义。 2.安处。 3.谓所当止。
96 . 凝止
1.停止。
97 . 栖止
寄居;停留:栖止佛寺|几只麻雀栖止在树梢上。
98 . 攀止
1.牵拉阻止。
99 . 岂止
1.犹何止。
100 . 浅尝辄止
辄:就。略微尝试一下就停下来。指不深入钻研。
101 . 起止
1.举止,举动。 2.犹起迄。
102 . 谯止
1.责令停止。
103 . 寝止
1.住宿。
104 . 取进止
1.古代奏疏末所用的套语。犹言听候旨意,以决行止。
105 . 请止
1.请求停止﹐请求罢休。 2.犹言请允许中止交往。请﹐敬辞。 3.犹言请允许留下。请﹐敬辞。
106 . 劝止
1.犹劝阻。
107 . 曲止
1.委曲详尽。止,助词。 2.婉转阻止。
108 . 容止
神态举止:容止闲雅|容止可观。
109 . 如丘而止
如:到达;丘:丘陵;止:止步。指遇到困难则停下来,不求上进。
110 . 树欲静而风不止
树想要静下来,风却不停地刮着。原比喻事情不能如人的心愿。现也比喻阶级斗争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
111 . 杀止
1.截止﹐停止。
112 . 舍止
1.停驻;居留。
113 . 守止
1.犹言守静。
114 . 死而后止
形容为完成一种责任而奋斗终身。同“死而后已”。
115 . 仕止
1.指出仕或隐退。
116 . 适可而止
适可:恰好可以。到适当的程度就停下来,不要过头。
117 . 逝止
1.犹去留。
118 . 衰止
1.衰减而止息。
119 . 顺止
1.顺从礼法﹑礼仪。
120 . 停止
1.不再进行;不再实行。 2.住宿。 3.停留。 4.停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