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结尾能组哪些词
1 . 宝藏
储藏的珍宝或财富,多指矿产:发掘地下的~◇民间艺术的~真是无穷无尽。
2 . 宝藏
①储藏的珍宝财富,多指矿产:地下宝藏。 ②储藏财宝的库房:太宗尝发宝藏令诸女择取之。
3 . 奥藏
1.室内隐秘之处。 2.犹奥府。物产聚藏之所。
4 . 别藏
1.另外贮存。 2.指另外贮存的钱。 3.指葬埋。
5 . 闭藏
1.亦作"?藏"。 2.闭塞掩藏。 3.收藏,保管。 4.藏伏,隐匿。
6 . 庇藏
1.犹隐藏。
7 . 百骸六藏
1.指整个躯体内外。
8 . 保纳舍藏
收容并窝藏。
9 . 安藏
1.窝藏。
10 . 暗藏
1.隐蔽或隐藏。
11 . 备藏
1.收藏。
12 . 辟藏
1.打开藏书之府。
13 . 白藏
1.指秋天。秋于五色为白﹐序属归藏﹐故称。 2.仓库名。 3.晋宫中阁名。
14 . 包藏
包含;隐藏在里面:~祸心ㄧ他的眼神~着抑郁之情。
15 . 苞藏
1.同"包藏"。 2.裹藏;隐藏。苞,通"包"。
16 . 保藏
把东西藏起来以免遗失或损坏:~手稿ㄧ把选好的种子好好~起来。
17 . 壁藏
1.收藏在夹墙中。多指藏书。
18 . 贝藏
1.指佛经。藏,佛教经典。古印度人书之于贝叶上,故称。
19 . 避藏
1.躲藏;躲避。
20 . 漕藏
1.指漕米仓库。
21 .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春天萌生,夏天滋长,秋天收获,冬天储藏。指农业生产的一般过程。亦比喻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
22 . 储藏
①存放;收藏:储藏衣物|粮食储藏柜。 ②蕴藏而未发掘:我国矿产的储藏量很丰富。
23 . 二藏
1.佛教大藏经的简单分类法。即声闻藏(小乘经)和菩萨藏(大乘经)。 2.指佛藏与道藏。
24 . 摧藏
①摧折心肝,形容极悲伤:摧藏马悲哀。 ②挫伤:拉捭摧藏。
25 . 窜藏
1.隐匿;潜藏。
26 . 冬藏
1.亦作"冬臧"。冬季农家把收获之物贮藏起来。 2.指某些鸟兽冬季迁徙或蛰伏。
27 . 大藏
1.指大藏经。
28 . 躲躲藏藏
躲:避开,隐藏。指遮遮掩掩,不敢正面面对。
29 . 地藏
1.埋葬于地。
30 . 椟藏
1.《论语.子罕》:"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椟同"椟"。后因以"椟藏"比喻怀才。 2.缄藏。 3.指缄藏之物。
31 . 道藏
中国道教经典的总集。道经从六朝开始汇集,唐代开元(713-741)中汇辑成“藏”,并编有《三洞琼纲》目录。宋初有《大宋天宫宝藏》和《崇宁重校道藏》。其刊印始于宋徽宗政和(1111-1117)中的《政和万寿道藏》。明代的《正统道藏》包括一千四百七十六种书,为现今通行本。内容十分广泛,除道教经书外,还涉及医学、化学、生物、体育、保健以及天文、地理等其他论著。
32 . 东躲西藏
形容为了逃避灾祸而到处躲藏。
33 . 佛藏
1.佛教经典的总称。通称"大藏经"﹑"一切经"。
34 . 遁藏
1.逃避隐藏。
35 . 法藏
1.佛教语。谓法性含藏的无量功德。 2.佛教语。佛所说的教法。佛法含藏无量妙义,故称"法藏"。
36 . 封藏
1.封闭收藏。
37 . 蜚鸟尽,良弓藏
1.比喻大功告成﹐出力的人就被抛弃。
38 . 蜚鸟尽,良弓藏
藏:收藏。飞鸟射尽,弹弓也就藏起来不用了。比喻事成之后,把曾经出过力的人一脚踢开或加以消灭。
39 . 府藏
1.旧时国家储存文书﹑财物之所。亦指贮藏的财物。 2.腑脏。五脏六腑的总称。府,通"腑",藏,通"脏"。
40 . 覆藏
1.遮掩隐藏。
41 . 伏藏
1.隐藏;潜藏。
42 . 富藏
1.指丰富的珍贵物件。
43 . 盖藏
1.储藏。 2.指储藏的财物。 3.掩盖;隐藏。 4.犹窝藏。
44 . 抚藏
1.安葬。
45 . 祔藏
1.为附祭而存放(先祖的神位)。
46 . 高举深藏
高高地举起,深深地躲藏。指避世隐居。
47 . 孤藏
1.指脾脏。古人用五脏配四时,肝配春,心配夏,肺配秋,肾配冬,独脾无所配,故称"孤藏"。藏,通"脏"。 2.指肾脏。藏,通"脏"。
48 . 高鸟尽,良弓藏
比喻功成事定之后,出力的人反而见弃,没有好下场。
49 . 高鸟尽良弓藏
1.比喻功成事定之后,出力的人反而见弃,没有好下场。
50 . 海藏
1.传说中大海龙宫的宝藏。
51 . 弓藏
1.《史记.淮阴侯列传》:"上令武士缚信,载后车。信曰:'果若人言,尽艀良狗亨;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天下已定,我固当亨!'"后因以"弓藏"指功成被弃。
52 . 鬼藏
1.玄参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一.玄参》。
53 . 光明藏
1.佛教语。指佛性佛法之所在。
54 . 锢藏
1.犹储藏。
55 . 宫崎寅藏
日本熊平县人。号白浪庵滔天。曾多次来中国调查、采访。后结识孙中山,同情中国革命。参与策划惠州起义,并撰文介绍孙中山的革命活动,宣传同盟会的革命主张。武昌起义后,参加策划成立南京临时政府。
56 . 怀藏
1.隐藏;收藏。
57 . 馆藏
①图书馆或博物馆等收藏:~中外书刊七十万册。 ②图书馆、博物馆等收藏的图书、器物等。
58 . 庋藏
1.收藏;置放。
59 . 归藏
1.三《易》之一,相传为黄帝所作。 2.敛藏。
60 . 含藏
1.包含;蕴藏。
61 . 函藏
1.封藏。
62 . 华藏
1.亦作"华臧"。 2.佛教语。莲华藏世界(或华藏世界)的略称。
63 . 厚藏
1.富裕。
64 . 火藏
1.指心脏。
65 . 缄藏
封存:严密缄藏。
66 . 后藏
1.西藏旧分康(喀木)﹑卫﹑藏﹑阿里四部。清雍正年间划康部宁静山以东地归四川省,以西与卫部合并称前藏;藏部称后藏。
67 . 晦藏
1.隐藏;隐秘。
68 . 积藏
1.亦作"积臧"。 2.积存储藏。 3.指积存储藏的物资或钱财。
69 . 积箧盈藏
1.物箱堆积﹐库藏充盈。形容积聚的财物多。
70 . 戢藏
1.亦作"戢臧"。 2.收藏。
71 . 寄藏
1.谓依制迁神主而藏于祖庙。 2.犹贮藏。
72 . 慧藏
1.佛教经典分经﹑律﹑论三部分,是为三藏,亦称慧藏。亦特指其中的论藏。
73 . 集藏
收集保藏;收藏:~品|明清家具~。
74 . 家藏
1.家中收藏的。
75 . 洁藏
1.使内脏清洁。藏,同"脏"。
76 . 禁藏
1.帝王宫中的库藏。
77 . 金刚藏
1.佛教语。金刚神之化身。
78 . 窖藏
1. 在窖里储藏。如:保存鲜薯的最好办法是窖藏。
79 . 经藏
1.梵文的意译。佛教经典的一大类。与律藏﹑论藏合称三藏。 2.寺院存放佛经处。
80 . 冷藏
把食物、药品等贮存在低温设备里,以免变质、腐烂:~库。
81 . 卷藏
1.收藏。
82 . 九藏
1.人体中的九种内脏。 2.泛指内脏。 3.形脏和神脏的合称。
83 . 酒藏
1.旧时专门为朝廷酿造和藏酒的机构。
84 . 亢藏
1.刚直孤僻。
85 . 库藏
库房里储藏:清点~物资ㄧ~图书三十万册。另见kùzàng。
86 . 口藏
1.口诵之经藏。
87 . 弆藏
1.收藏。
88 . 掘藏
1.发掘他人埋藏之物。谓得意外之财。
89 . 窟藏
1.隐匿之所。
90 . 里藏
1.即内脏。
91 . 谩藏
1.谓收藏东西不谨慎。谩﹐通"漫"。
92 . 矿藏
地下埋藏的各种矿物的总称:我国的~很丰富。
93 . 拉捭摧藏
拉:摧折;捭:两手排击;摧藏:挫伤。指摧伤挫折。
94 . 敛藏
1.犹殓葬。敛,通"殓"。 2.收购储藏。 3.收藏。 4.蕴藏。
95 . 匮藏
1.用柜子珍藏。
96 . 丽藏
1.高丽版《大藏经》。
97 . 廪藏
1.廪蓄。
98 . 慢藏
1.疏于治理或保管。
99 . 鳞藏
1.谓像鱼那样潜藏。
100 . 六藏
1.六腑。《庄子.齐物论》:"百骸,九窍,六藏,赅而存焉。"成玄英疏:"六藏,六腑也,谓大肠﹑小肠﹑膀胱﹑三焦也。"或以心﹑肝﹑脾﹑肺﹑肾﹑命门为"六藏"。
101 . 律藏
1.佛教经典中关于戒律的著作的总称。
102 . 良贾深藏
好的生意人常把贵重之物深藏而不显露。也多比喻有真本事的人往往不轻易显露。
103 . 轮藏
1.能旋转的藏置佛经的书架。设机轮,可旋转,故名。
104 . 留藏
1.犹储存。
105 . 龙藏
1.亦作"龙臧"。亦作"龙臧"。 2.《易.干》:"潜龙勿用,阳气潜藏。"后因以"龙臧"指潜藏勿用。
106 . 冥藏
1.指仙﹑道之书。
107 . 霾藏
1.埋藏﹔掩藏。
108 . 迷藏
1.游戏名。蒙目相捉或寻找躲藏者的游戏。也称捉迷藏。 2.犹退隐。 3.指底细。
109 . 论藏
1.佛教三藏之一。指佛以自问答的方式论辨法相为经﹐佛弟子及诸菩萨又据此解释经义﹑论辨法相的有关著作。梵名阿毘达磨藏﹐义译为"论藏"。
110 . 瞒藏
1.隐匿。
111 . 埋藏
1.掩埋尸体。 2.藏在泥土或其他细碎物体之中。 3.隐藏。
112 . 密藏
1.暗中收藏;秘密收藏。
113 . 秘藏
1.亦作"秘臧"。亦作"秘臧"。 2.指隐藏或珍藏的大宗之物。 3.比喻奥秘。 4.即秘密藏。佛教语。谓非凡常所可了知的秘密法门。
114 . 秘密藏
1.佛教语。谓奥秘而不可思议的境界。 2.引申指奥秘之处。
115 . 匿藏
1.隐藏。
116 . 内藏
1.内库。多指宫内的仓库。 2.内脏。藏,脏。
117 . 鸟得弓藏
比喻事情成功之后,把曾经出过力的人一脚踢开。同“鸟尽弓藏”。
118 . 鸟尽弓藏
鸟没有了,弓也就藏起来不用了。比喻事情成功之后,把曾经出过力的人一脚踢开。
119 . 窍藏
1.人体九窍和五脏的并称。
120 . 屏藏
1.犹隐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