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结尾能组哪些词
1 . 才辩
1.亦作"才辨"。 2.才智机辩。
2 . 百辞莫辩
用任何话语都无法辩白。
3 . 百口莫辩
莫:不能;辩:辩白。即使有一百张嘴也辩白不清。形容不管怎样辩白也说不清楚。
4 . 百喙莫辩
喙:嘴,借指人的嘴。指纵有众多的嘴也不能辩解。同“百口莫辩”。
5 . 百喙难辩
喙:嘴,借指人的嘴。指纵有众多百口也很难辩解。同“百口莫辩”。
6 . 博辩
1.亦作"博辨"。 2.从多方面论说;雄辩。
7 . 持辩
1.亦作"持辨"。 2.辩论。
8 . 笔辩
1.犹笔论。
9 . 辩辩
1.形容善于言谈。
10 . 不屑置辩
屑:认为值得;置辩:辩论,申辩。认为不值得分辩。
11 . 察辩
1.明察善辩。 2.指古代的"察士"和"辩者"。
12 . 材辩
1.谓杰出的辩才。
13 . 不容置辩
置:安放。不容许别人进行辩解。指没有辩护的余地。
14 . 陈辩
1.申述辩白。
15 . 逞辩
1.亦作"逞辨"。 2.犹雄辩。辩,通"辨"。
16 . 骋辩
1.亦作"骋辨"。 2.纵横辩论。
17 . 酬辩
1.对答;答辩。
18 . 辞辩
1.能言善辩。 2.巧妙的言辞。 3.言谈﹐谈吐。
19 . 驰辩
1.谓纵横雄辩。
20 . 词辩
1.亦作"词辨"。 2.能言善辩﹔能言善辩之才。
21 . 聪辩
1.聪慧明辩。
22 . 大辩
1.亦作"大辨"。 2.能言善辩。
23 . 答辩
①对别人的责难进行辩解:律师在法庭上为他答辩。 ②为自己的科研成果或论文进行解释并答覆专家等的提问:论文答辩。 ③诉讼法上指被告人或被上诉人对原告人或上诉人向法院提出的诉讼请求和理由所作的回答或辩解。如果被告人或被上诉人不作答辩,法院仍可审理,并作出判决。
24 . 诋辩
1.抵拒和辩解。诋﹐通"抵"。
25 . 斗辩
1.亦作"斗辩"。 2.争吵;争斗。
26 . 订辩
1.见"订辨"。
27 . 刚辩
1.犹雄辩。
28 . 飞辩
1.谓发挥口才,高谈阔论。
29 . 分辩
辩白:证据俱在,无需~ㄧ他们说什么就是什么,我不想~。
30 . 高谈雄辩
大发议论,长于说理。形容能言善辩。
31 . 丰辩
1.谓能言善辩。
32 . 伏辩
旧时指认罪的供状或悔过书。也作服辩。
33 . 服辩
同‘伏辩’。
34 . 浮辩
1.浮夸巧辩。
35 . 该辩
1.周遍。辩﹐通"徧"。
36 . 诡辩
①外表上、形式上好像是运用正确的推理手段,实际上违反逻辑规律,做出似是而非的推论。 ②无理狡辩。
37 . 弘辩
1.犹雄辩。
38 . 佹辩
1.诡辩。亦指诡辩之辞。
39 . 好辩
1.亦作"好辨"。 2.谓喜欢与人辩论。
40 . 华辩
1.谓善于辩论。
41 . 机辩
1.机智而长于言词。
42 . 和辩
1.温和而善辩。
43 . 核辩
1.审核判明。辩﹐通"辨"。
44 . 闳辩
1.亦作"闳辨"。 2.雄辩。 3.宏伟的议论。
45 . 宏辩
雄辩:听其议论之宏辩。
46 . 户辩
1.亦作"户辨"。 2.挨户说明。 3.家家明了。
47 . 激辩
1. 激烈的辩论。如:他们之间发生了一场激辩。
48 . 记丑言辩
1.谓所记怪异﹐所言辩给。
49 . 驾辩
1.古乐曲名。
50 . 讲辩
1.讲论辩别。
51 . 狡辩
狡猾地强辩:事实胜于~。
52 . 诘辩
1.刨根问底。 2.对质﹐辩论。
53 . 精辩
1.精洁治辩。
54 . 解辩
1.对受到的指责加以解释。
55 . 警辩
1.机警善辩。
56 . 九辩
《楚辞》篇名。战国楚人宋玉作。有人认为是哀悯屈原之作,一般认为其主题在于表现封建社会下层士人在政治上不得志的感伤。作品善于借景抒情,其开头一段以凄凉秋色的描绘表达愁苦之情,尤为出色,对后人的借景寄慨之作有很大影响。
57 . 口辩
1.亦作"口辨"。 2.能言善辩之才。 3.口才好;巧言善辩。 4.指争辩。
58 . 抗辩
不接受责难而作辩护 。
59 . 俊辩
1.亦作"俊辨"。 2.雄辩,辩才杰出。
60 . 夸辩
1.夸夸其谈﹐能言善辩。
61 . 了辩
1.形容对答清楚敏捷。
62 . 论辩
1.议论辩驳。 2.文体的一种。
63 . 能言巧辩
形容能说会道,善于言辩。
64 . 能言善辩
能:善于。形容能说会道,有辩才。
65 . 敏辩
1.亦作"敏辨"。 2.机敏善辩。
66 . 靡辩
1.犹雄辩。
67 . 米盐博辩
比喻议论广博细杂。
68 . 妙辩
1.亦作"妙辨"。 2.圆融无碍的论辩。
69 . 明辩
1.谓明显地区分开来。 2.明智辩给;明畅有条理。
70 . 名辩
1.对名实关系的辩论。
71 . 佞辩
1.谄媚善辩。
72 . 强辩
1.能言善辩。
73 . 曲辩
1.巧辩;诡辩。 2.详细辩驳。
74 . 剖辩
1.见"剖辨"。
75 . 七辩
1.佛教谓解说佛法的七种辩说之才。亦泛指种种无碍辩才。语本《大智度论》卷五五:"于一切法无碍故,得捷疾辩。有人虽能捷疾,钝根故,不能深入,以能深入故,是利辩。说诸法实相无边无尽故,名乐说无尽辩。般若中无诸戏论故,无能问难断絶者,名不可断辩。断法爱故,随众生所应而为说法,名随应辩。说趣涅盘利益之事故,名义辩。说一切世间第一之事,所谓大乘,是名世间最上辩。"
76 . 诠辩
1.解释和论辩。
77 . 清辩
1.清晰明辩。
78 . 衽席无辩
1.指帝王与后妃间生活上不注意礼仪。
79 . 思辩
1.见"思辨"。
80 . 饶辩
1.争讼辩论。饶,通"譊"。
81 . 申辩
申诉;辩白:不管怎样,总该给他一个申辩的机会。
82 . 舌辩
1.见"舌辨"。
83 . 声辩
公开辩白解释:再三声辩|没人听你声辩。
84 . 事实胜于雄辩
事情的真实情况比喻雄辩更有说服力。
85 . 设辩
1.见"设辨"。
86 . 识辩
1.识别辨认。辩﹐通"辨"。
87 . 饰辩
1.亦作"饰辨"。 2.粉饰巧言,说虚浮不实的话。
88 . 诉辩
1.亦作"诉辨"。 2.申诉并辩白。
89 . 讼辩
1.争辩。
90 . 谈辩
1.亦作"谈辨"。 2.谈论。
91 . 天人之辩
中国哲学中长期争论的重要问题。天,指天道或自然;人,指人道或人为。在两者关系上,唯心主义思想家通常把天解释为精神实体,认为天人感应,天能干预人事。唯物主义思想家则把天解释为物质的自然,认为天人的职能不同,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有不同的法则。
92 . 通辩
1.流畅而辩捷。 2.疏通辩析。
93 . 文辩
1.能文善辩。 2.指辩论的文章。
94 . 条辩
1.见"条辨"。
95 . 廷辩
1.亦作"廷辨"。 2.在朝廷上辩论。 3.指在公堂上辩论。
96 . 庭辩
1.在朝廷上辩论。庭,通"廷"。
97 . 伪辩
1.犹诡辩。
98 . 无可争辩
没有什么可争辨的。表示确实无疑。
99 . 无可置辩
置辩:辩论,申辩(用于否定)。没有什么可以争辩的。表示确凿无疑。
100 . 微辩
1.见"微辨"。
101 . 无庸置辩
事实明显或理由充足,用不着争辩。
102 . 谐辩
1.诙谐地论辩。
103 . 无辩
1.亦作"无辨"。 2.没有区别;混杂。
104 . 研辩
1.研究辨别。
105 . 逸辩
1.犹雄辩。
106 . 小辩
1.亦作"小辨"。 2.辩说琐碎小事。 3.犹巧言。 4.犹小说﹐指细碎琐语。
107 . 泻辩
1.滔滔不绝地辩论。
108 . 心辩
1.谓头脑清醒,明白事理。
109 . 雄辩
1.有力的辩论。 2.谓谈论具有说服力。
110 . 凶辩
1.犹言强辩。
111 . 讯辩
1.见"讯辨"。
112 . 遮辩
1.掩饰辩护。
113 . 英辩
1.精辟的论辩。
114 . 有口难辩
虽然有口,却难以分辩清楚。常指含冤受屈但又无处申诉。
115 . 折辩
1.亦作"折辨"。 2.争辩,分辩。
116 . 御辩
1.驾驭世变。辩,通"变"。语本《庄子.逍遥游》:"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郭象注:"御六气之变者,即是游变化之涂也。"
117 . 证辩
1.犹论证。
118 . 争辩
争论,辩驳:有理何急争辩|二人互相争辩,孔明只袖手冷笑。
119 . 责辩
1.责成治理。辩,通"办"。
120 . 展辩
1.申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