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组词
  3. 革组词
  4. 【革】结尾能组哪些词

【革】结尾能组哪些词

更新:
  • 1 . 变

    改变事物的本质(多指社会制度而言):~社会ㄧ伟大的历史~。

  • 2 . 闭

    1.谓因君臣乖背,上下隔塞而引起变革。

  • 3 . 裁

    1.裁汰革除。

  • 4 . 豹

    1.豹皮。

  • 5 . 兵

    ①武器铠甲装备: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②战争:民穷于兵革。

  • 6 . 病

    1.病势危急。语出《礼记.檀弓上》:"夫子之病革矣。"郑玄注﹕"革﹐急也。"

  • 7 . 不变不

    1.谓一切遵循旧规。

  • 8 . 不

    1.不改变。 2.未除。

  • 9 . 参

    1.旧时官吏因受弹劾而被革职。

  • 10 . 车

    1.兵车和甲胄。引申指军队。

  • 11 . 刬

    1.革除。

  • 12 . 创

    1.创立变革。

  • 13 . 铲

    1.铲除﹔革除。

  • 14 . 城镇住房制度改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组成部分。基本内容是:把住房建设投资由国家、单位统包的体制改变为国家、单位、个人三者合理负担的体制,把各单位建房分房和维修管理的机制改变为社会化、专业化运行的机制,把住房实物福利分配的方式改变为以按劳分配为主的货币工资分配方式。目标是加快住房建设,20世纪末使居民住房达到小康水平。

  • 15 . 惩

    1.谓鉴于前失而有所改变。

  • 16 . 棰

    1.杖鞭。泛指刑具。

  • 17 . 黜

    1.罢免;革除。

  • 18 . 鸱

    1.指用革囊浮之于江的春秋吴人伍子胥。

  • 19 . 齿

    1.上古特指象牙和犀牛皮。

  • 20 . 褫

    1.谓剥夺冠服,革除功名。

  • 21 . 从

    1.谓依从人的意愿而改变(其形状)。

  • 22 . 斥

    开除;革除:屡遭斥革|斥革功臣。

  • 23 . 除

    1.革除﹐废除。

  • 24 . 逮

    1.逮捕革职。

  • 25 . 鼎

    〈书〉除旧布新,指改朝换代。参看〖革故鼎新〗。

  • 26 . 大马士

    叙利亚首都。人口2736万(1991年)。世界著名古城,公元7-8世纪为阿拉伯帝国首都。以传统精巧的宝石镶嵌、金银器、锦缎等手工艺品著称。工业有食品、纺织、水泥等。市内有倭马亚清真寺、阿兹姆宫等。有著名的阿拉伯学院和大马士革博物馆。

  • 27 . 地板

    铺地面用的人造革,有各种图案花纹,坚固耐磨。

  • 28 . 调

    1.变革。

  • 29 . 德意志宗教改

    16世纪上半期德意志以改革天主教会为表现形式的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改革运动。是16世纪欧洲各国宗教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1517年10月由马丁·路德发动,得到德意志各阶层的广泛支持。反对天主教会的腐败和天主教的繁琐仪式,反对教皇对各国教会事务的干涉,要求建立民族教会。改革运动导致1524-1525年的德国农民战争。后信仰新教的诸侯与坚持天主教的诸侯发生宗教战争,新教诸侯获胜,1555年双方订立《奥格斯堡宗教和约》,确立了新教的合法地位。

  • 30 . 肤

    1.皮肤的表里;肌肤。 2.借喻事物的表面。

  • 31 . 俄国农奴制改

    俄国废除农奴制的改革。因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以及农民反抗运动,农奴制日益暴露出其腐朽落后性,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更促进了反农奴制运动的高涨。沙皇政府被迫于1861年3月发布废除农奴制的法令,规定农民有人身自由;全部土地归地主所有,农民获得份地要缴纳高额赎金。改革虽然废除了农奴制,但维护了地主阶级利益,具有很大的不彻底性。

  • 32 . 桴

    1.鼓槌与战甲。犹兵革。桴,通"枹"。

  • 33 . 感

    1.同"感格"。

  • 34 . 戈

    1.犹兵革。借指战争。

  • 35 . 废

    1.废除。

  • 36 .

    1.象声词。

  • 37 . 改

    把事物中旧的不合理的部分改成新的、能适应客观情况的:技术~ㄧ文字~ㄧ~经济管理体制。

  • 38 . 干

    1.干,盾;革,甲胄之类。泛指兵器武备。

  • 39 . 贯

    1.射穿甲铠。 2.兵器名。亦用作仪仗。

  • 40 . 鞈

    1.古代用皮革制的胸甲。

  • 41 . 更

    1.改革;变革。

  • 42 . 轨

    1.古占验术之一。以图画占吉凶。

  • 43 . 骨

    1.骨骼。指躯体。

  • 44 . 裹

    1.语出《后汉书.马援传》。谓战死沙场。

  • 45 . 裹尸马

    革:皮革。用马皮包裹尸体。形容将士战死沙场的英勇无畏的气慨。

  • 46 . 合成

    模拟天然革的结构并作为其代用材料的塑料制品。以耐磨的合成材料聚氨酯等制成底基后,经涂饰或贴膜制成。具有透气、柔韧、吸湿等性能。用以代替皮革制鞋、箱、包等。

  • 47 . 肌

    1.犹肌肤﹐皮肉。

  • 48 . 画

    1.在皮革上书写。

  • 49 . 检

    1.检察,纠正。

  • 50 . 击

    1.击鼓。

  • 51 . 疾

    1.病情危急。

  • 52 . 金

    1.谓军械和军装。 2.偏指武器。 3.借指战争。 4.车铃和车前革制的车饰。一说为缰绳上端的铜饰。

  • 53 . 矫

    1.矫正改变。

  • 54 . 枷

    1.处以枷刑并革职。

  • 55 . 筋

    1.弓与甲。

  • 56 . 甲

    1.皮革制的战甲。

  • 57 . 降

    1.降级免职。

  • 58 . 禁

    1.禁止革除。

  • 59 . 胶

    1.用皮革熬成的遇水能化的黏性物质。

  • 60 . 蛟

    1.鲨鱼皮。蛟﹐通"鲛"。

  • 61 . 鲛

    1.鲛鱼皮制成的革。

  • 62 . 经济体制改

    经济体制的调整和改造。在中国,大规模的经济体制改革起于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其基本目标是把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改革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所有制方面,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推行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在分配方面,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制度。在农村,进一步完善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基础的双层经营体制;在城市,以增强企业活力为中心环节,国有企业改革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方向。在宏观调控方面,对计划、财政、税收、金融、物价、劳动

  • 63 . 荆

    1.荆条皮鞭。鞭笞用的刑具。

  • 64 . 军

    1.犹兵甲。

  • 65 . 刊

    1.删改。

  • 66 . 厘

    1.亦作"?革"。 2.改革。

  • 67 . 开

    开除;除名。

  • 68 . 匡

    1.纠正,改正。

  • 69 . 老

    1.老兵。多用为詈词。

  • 70 . 马

    1.见"马革裹尸"。

  • 71 . 民主改

    泛指由政府组织和领导的反对封建主义的改革。特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所进行的反对封建主义的改革。主要是土地改革。还包括厂矿交通等企业中的民主改革,如反对封建把头和反动帮会头子,废除包工制、工头制、抄身制等,树立工人在企业中的主人翁地位,实现企业管理民主化。还包括废除包办强迫、男尊女卑、漠视子女利益的封建主义婚姻制度,实行男女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权利平等,保护妇女和子女合法利益的婚姻制度等。

  • 72 . 鹿

    1.鹿皮。

  • 73 . 鞔

    1.蒙鼓的皮。

  • 74 . 面

    1.谓脸色改变。

  • 75 . 南

    1.指清末活动于南方的革命党。

  • 76 . 磨揉迁

    迁革:变化。通过磨练引导使人的思想发生变化。

  • 77 . 皮

    1.带毛的兽皮和去毛的兽皮。 2.指用牛﹑羊﹑猪等动物的皮去毛加工的熟皮。具有柔韧和透气等性能﹐广泛用于机器轮带﹑皮鞋﹑皮箱等。 3.人体的皮肤。

  • 78 . 匏

    1.笙和鼓。皆八音之一。借指各种乐器。

  • 79 . 牛

    1.去毛加工过的牛皮。

  • 80 . 丕

    1.大变革。

  • 81 . 漆

    又称“漆皮”。原指用亚麻仁油漆涂饰的表面异常光亮的革。后采用硝化纤维漆或聚氨酯漆等合成材料涂饰。用于制鞋、制包等。

  • 82 . 迁

    1.变革,变化。

  • 83 . 清

    1.清除,革除。

  • 84 . 悛

    1.悔改。

  • 85 . 衽金

    1.以兵器﹑甲胄为卧席。形容时刻保持警惕,随时准备迎敌。《礼记.中庸》:"衽金革,死而不厌,北方之强也。"孔颖达疏:"衽,卧席也;金革,谓军戎器械也……以甲铠为席,寝宿于中。"明陆采《怀香记.受诏安边》:"念衰龄出镇西陲,衽金革身罹惊恐。"一说,犹言披坚执锐。

  • 86 . 柔

    1.柔软的皮革。 2.治皮革使之柔软。 3.指车轮外框包的皮革。

  • 87 . 揉

    1.用鞣料使兽皮柔韧。揉,通"鞣"。

  • 88 . 人造

    类似皮革的塑料制品。将塑料薄膜滚压于棉布上或将含有增塑剂的合成树脂均匀地涂于棉布上,再经加工而制得。性质柔软,颜色和花纹多样。

  • 89 . 鞣

    1. 用树皮、矿物盐、单宁或替代物通过浸泡将生皮制成革。亦称“硝皮”。

  • 90 . 三

    1.指甲﹑胄﹑盾,古时多用犀﹑兕﹑牛之皮革制成,故称。《国语.齐语》:"教大成,定三革,隐五刃,朝服以济河而无怵惕焉,文事胜矣。"韦昭注:"三革,甲﹑胄﹑盾也。"《荀子.儒效》:"反而定三革,偃五兵,合天下,立声乐,于是《武》《象》起而《韶》《护》废矣。"杨倞注:"三革,犀也,兕也,牛也。"一说,指用革甲装备的战车﹑战马和士兵。

  • 91 . 删

    1.删改;革除。

  • 92 . 生

    1. 制成革在未加工前的状态。

  • 93 . 书

    1.书写在皮革上。谓以皮革为书写材料。

  • 94 . 顺

    1.《易.革》:"小人革面,顺以从君也。"后因以"顺革"谓改变旧态而归顺。

  • 95 . 鞗

    1.马络头的下垂装饰。

  • 96 . 添

    1.增添和革除。

  • 97 . 梭伦改

    古希腊雅典城邦的一次重要政治改革。公元前594年,出身破落贵族的梭伦在平民支持下当选雅典执政官。为解决日益尖锐的贵族和平民之间的阶级矛盾,他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颁布“解负令”,禁止将欠债的平民变为奴隶;按收入多寡将公民分为四个等级,使富裕的平民能够参政;设立“四百人会议”等政治机构,削弱贵族权力。他的改革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

  • 98 . 体制改

    在我国,指克服现有体制中的弊端,使各种体制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包括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科技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等。是我国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保证。

  • 99 . 推

    1.推移变易。

  • 100 . 问

    1.问罪罢职。

  • 101 . 详

    1.谓报请革除功名。

  • 102 . 土地改

    ①即“土地革命”。 ②某些资本主义国家改革封建土地所有制以促进资本主义发展的措施。与无产阶级领导的土地革命在目的和方法上都有不同。

  • 103 . 危

    1.危急。多指病情。

  • 104 . 文字改

    1.一个国家或民族对其通用文字的改革。在我国﹐主要指对汉字的改革﹐有些少数民族也有文字改革问题。

  • 105 . 犀

    1.犀牛皮。

  • 106 . 韦

    1.熟皮革。

  • 107 . 魏孝文帝改

    北魏孝文帝(471-499年在位)进行的政治改革。孝文帝五岁即位,其祖母冯太后临朝,颁行俸禄制、三长制、均田制等。孝文帝亲政后,将国都由平城(今山西大同)迁往洛阳。继而禁鲜卑语改说汉语,改鲜卑姓为汉姓,鼓励鲜卑人与汉人通婚,改胡服为汉服,仿南朝典则定官制朝仪。这些改革有利于当时的经济发展、民族融合和北方的统一。

  • 108 . 洗削更

    清洗、削平、更改、变革。形容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

  • 109 . 希

    1.谓鸟兽毛羽稀少。

  • 110 . 朽

    1.腐烂﹑破旧的皮革。

  • 111 . 洗

    1.除去。

  • 112 . 兴

    1.创建和革除。

  • 113 . 修

    1.改正革新;改变。

  • 114 . 休

    1.罢免,革除。

  • 115 . 训

    1.训诫。

  • 116 . 偃

    1.指停止战争。

  • 117 . 沿

    指事物沿袭、发展、变革的历程:风俗习惯的沿革|其政典沿革,犹约略可考。

  • 118 . 议

    1.谋议革除﹑裁撤。

  • 119 . 因

    因袭沿革:废兴因革|晚岁喜观此书,间为子弟讲论因革,率至夜分。

  • 120 . 曳

    1.拖着鞋子。革,革履。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