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开头能组哪些词
- 1 . 鹅包- 1.鹅额部的肉瘤。泛指突起之物。 
- 2 . 鹅抱- 1.草名。附石而生,作蔓,叶似大豆,其根形似莱菔。可入药。参阅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七.鹅抱》。 
- 3 . 鹅鞴- 1.用鹅毛制成的车絥。 
- 4 . 鹅鼻- 1.山谷名。在浙江秦望山。 
- 5 . 鹅不食草- 1.石胡荽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九.石胡荽》。 
- 6 . 鹅步- 1.缓慢而斯文的步态。 
- 7 . 鹅肠- 1.草名。繁缕的别称。 
- 8 . 鹅车- 1.亦作"鹅车"。 2.攻城用的战车。 
- 9 . 鹅陈- 1.战阵名。亦指列阵参战。 
- 10 . 鹅城- 1.地名。广东惠州的别称。 
- 11 . 鹅池- 1.相传为晋王羲之养鹅处。在浙江绍兴戒珠寺前。寺即羲之旧宅。 2.《旧唐书.李愬传》:"自张柴行七十里,比至悬瓠城,夜半,雪愈甚。近城有鹅鸭池,訴令惊击之,以杂其声。"后以"鹅池"为掩袭的典实。 
- 12 . 鹅雏- 1.小鹅。毛色浅黄。借指酒的颜色。 
- 13 . 鹅雏酒- 1.酒名。 
- 14 . 鹅毳- 1.鹅绒;鹅毛。 
- 15 . 鹅存礼废- 存:保存。指古代礼节形式已经消亡,仅存食物。 
- 16 . 鹅蛋脸- 指微长而丰满,上部略圆,下部略尖的脸庞。 
- 17 . 鹅蛋石- 1.鹅卵石。 
- 18 . 鹅儿- 1.雏鹅。 2.指鹅黄酒。 3.鹅黄色。 
- 19 . 鹅儿肠- 1.草名。繁缕的别称。 
- 20 . 鹅儿黄- 1.亦作"鹅儿黄"。 2.鹅黄色。 3.指鹅黄酒。 
- 21 . 鹅肪- 1.亦作"鹅肪"。 2.鹅脂。亦形容白润。 
- 22 . 鹅膏蕈- 1.一种香菌。 
- 23 . 鹅观草- 1.多年生草本植物。茎和叶子带紫色﹐有香气﹐花紫色或绿色。 
- 24 . 鹅管- 1.指鹅管石。即石钟乳。 2.指笙。因笙上之管状如鹅毛管,故称。 
- 25 . 鹅管冰- 1.鹅管石。 
- 26 . 鹅管石- 1.石钟乳的别名。因其中空轻薄如鹅翎管,故称。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金石三.石锺乳》。 
- 27 . 鹅管玉- 1.鹅管石。 
- 28 . 鹅鹳- 1.亦作"鹅鹳"。 2.《左传.昭公二十一年》:"丙戌,与华氏战于赭丘。郑翩愿为鹳,其御愿为鹅。"杜预注:"鹳﹑鹅皆陈名。"后即以"鹅鹳"并举指军阵。 3.水鸟天鹅与鹳鸟。 
- 29 . 鹅湖- 1.亦作"鹅湖"。 2.山名。亦为书院名。江西省铅山县北荷湖山,有湖,多生荷。晋末有龚氏者,畜鹅于此,因名鹅湖山。宋淳熙二年朱熹与吕祖谦﹑陆九渊兄弟讲学鹅湖寺,后人立为四贤堂。淳佑中赐额"文宗书院",明正德中徙于山巅,改名"鹅湖书院"。 3.指宋淳熙二年朱熹与陆九渊在鹅湖寺的辩论。 
- 30 . 鹅湖之会- 比喻具有开创性的辩论会。 
- 31 . 鹅黄- 像小鹅绒毛那样的颜色;嫩黄。 
- 32 . 鹅黄酒- 1.唐杜甫《舟前小鹅儿》诗:"鹅儿黄似酒,对酒爱鹅黄。"后因以"鹅黄酒"泛指好酒。 
- 33 . 鹅黄酥- 1.即鹅黄酒。 
- 34 . 鹅罽- 1.鹅毛织品。 
- 35 . 鹅经- 1.指王羲之为换鹅所写的《道德经》。 2.《黄庭经》的别称。 
- 36 . 鹅颈- 1.农具。即鹤嘴锄。 
- 37 . 鹅酒- 1.鹅和酒。旧时常用作馈赠品。 2.为旧俗婚礼纳币时所用的礼物,鹅代替古礼用的雁。 
- 38 . 鹅绢- 1.亦作"鹅绢"。 2.见"鹅溪绢"。 
- 39 . 鹅口- 1.即鹅口疮。 
- 40 . 鹅口白疮- 1.亦作"鹅口白疮"。 2.即鹅口疮。 
- 41 . 鹅口疮- 1.病名。患者多为幼儿,病原体是鹅口疮菌,症状是口腔粘膜发红并形成白膜。 
- 42 . 鹅栏- 1.亦作"鹅栏"。 2.饲养鹅的圈。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忿狷》﹕"桓南郡小儿时﹐与诸从兄弟各养鹅共斗。南郡鹅每不如﹐甚以为忿。乃夜往鹅栏闲﹐取诸兄弟鹅悉杀之。"后用以为典。 3.古桥名。在苏州阊门。 
- 43 . 鹅梨- 1.亦作"鹅梨"。 2.梨之一种。皮薄多浆,香味浓郁。 
- 44 . 鹅梨角儿- 1.一种发髻。顶端似梨柄,下部似梨身,故名。 
- 45 . 鹅梨旋风髻- 1.鹅梨角儿。 
- 46 . 鹅翎- 1.亦作"鹅翎"。 2.鹅的羽毛,色白。 3.比喻洁白的手腕。 
- 47 . 鹅笼- 1.见"鹅笼书生"。 
- 48 . 鹅笼书生- 比喻幻中生幻,变化无常。 
- 49 . 鹅卵石- 卵石的一种,直径40-150毫米左右,是一种天然的建筑材料。参看〖卵石〗。 
- 50 . 鹅毛- 鹅的羽毛。比喻极轻微的东西:千里送~,礼轻情意重。 
- 51 . 鹅毛大雪- 像鹅毛一样的雪花。形容雪下得大而猛。 
- 52 . 鹅毛片- 1.犹鹅毛雪。 
- 53 . 鹅毛扇- 1.用鹅羽制成的扇子。三国蜀军师诸葛亮在小说和戏典中的形象是羽扇(即鹅毛扇)纶巾,故后以"鹅毛扇"作为智囊人物的标志。 
- 54 . 鹅毛素- 1.洁白如鹅毛的绢帛。 
- 55 . 鹅毛脡- 1.亦作"鹅毛?"。 2.咸鱊鱼。 
- 56 . 鹅毛雪- 1.大雪。 
- 57 . 鹅帽- 1.亦作"鹅帽"。 2.鹅羽为饰的帽子。 
- 58 . 鹅目- 1.钱币名。 
- 59 . 鹅阙- 1.一种拌制的食品。 
- 60 . 鹅群- 1.成群的鹅。特指晋王羲之书《道德经》所换之群鹅。典出《晋书.王羲之传》:"又山阴有一道士,养好鹅,羲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群相赠耳。'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 2.即鹅群帖。 
- 61 . 鹅群帖- 1.见"鹅群帖"。 
- 62 . 鹅绒- 鹅的绒毛,细软,能保温,可以絮被褥等。 
- 63 . 鹅氄- 1.小鹅的绒毛。 
- 64 . 鹅笙- 1.亦作"鹅笙"。 2.鹅管笙。 
- 65 . 鹅素- 1.见"鹅溪素"。 
- 66 . 鹅帖- 1.见"鹅群帖"。 
- 67 . 鹅头- 1.指痴人。 2.病名。指脚背丰隆。 
- 68 . 鹅腿子- 1.诗律八病之一。 
- 69 . 鹅王- 1.佛教称佛有三十二相,其一为"鹅王"。其手指﹑足指之间﹐有缦网似鹅之足,故名。 
- 70 . 鹅王择乳- 比喻择其上乘精华。 
- 71 . 鹅溪- 1.水名。 2.地名。在四川省盐亭县西北,以产绢著名。 3.见"鹅溪绢"。 
- 72 . 鹅溪白- 1.即鹅溪绢。 
- 73 . 鹅溪蠒- 1.鹅溪绢。 
- 74 . 鹅溪绢- 1.亦作"鹅溪绢"。 2.产于四川省盐亭县鹅溪的绢帛。唐代为贡品,宋人书画尤重之。 
- 75 . 鹅溪素- 1.鹅溪绢。借指书信。 
- 76 . 鹅项懒凳- 1.一种狭长的凳子。因其长似鹅颈且不轻易搬动,故称。 
- 77 . 鹅项椅- 1.一种靠背椅。其靠背长似鹅颈,故称。 
- 78 . 鹅行- 1.形容步态迟缓而斯文。 
- 79 . 鹅行鸭步- 步:走。象鹅和鸭子那样的走路。比喻步行缓慢。 
- 80 . 鹅鸭- 1.鹅与鸭。皆水禽。 2.形容声音嘈杂,像鹅﹑鸭鸣叫一样。 
- 81 . 鹅鸭行- 1.形容步态蹒跚。 
- 82 . 鹅鸭之争- 1.指细小的矛盾。 
- 83 . 鹅研- 1.鹅状的砚台。 
- 84 . 鹅眼- 1.见"鹅眼钱"。 
- 85 . 鹅眼钱- 1.古代一种劣质的钱。 
- 86 . 鹅雁- 1.亦作"鹅雁"。 2.指鹅。 3.形容呼喊之声纷乱嘈杂。 4.天鹅。 
- 87 . 鹅胰- 1.鹅蛋形肥皂。 
- 88 . 鹅掌- 1.鹅的脚掌。为菜肴珍品。 
- 89 . 鹅掌菜- 1.亦作"鹅掌菜"。 2.即昆布。一种藻类,形似鹅掌,故名。 
- 90 . 鹅掌风- 中医指手癣。 
- 91 . 鹅掌楸- 落叶乔木,茎高17-20米,叶子大,形状像鹅掌,花黄绿色,果穗长纺锤形。是世界上珍贵的树种之一。产于我国江西、湖北等地。 
- 92 . 鹅珍- 1.鹅珠。 
- 93 . 鹅炙- 1.亦作"鹅?"。 2.烤鹅;烧鹅。 3.晋刘毅家在京口,初酷贫﹐尝与朋友向江州刺史庾悦借东堂共射,悦不许。众皆避去﹐唯毅留射如故。时庾悦食鹅,毅曰:"身今年未得子鹅,岂能以残炙见惠。"悦又不答,毅常衔之。毅显贵后,对悦报复,悦忿惧而死。事见《南史.庾悦传》﹑《晋书.刘毅传》。后遂以"鹅炙"为典实,指英雄或贵人尚未发迹。 
- 94 . 鹅珠- 1.亦作"鹅珠"。 2.据《大庄严论经》卷十一记载:昔有一和尚,乞食至穿珠家门口,珠师停止穿珠,为和尚入内取食。其时一鹅来,吞其珠,珠师持食来而不见珠,疑和尚而责之。和尚恐珠师杀鹅取珠,说偈讽之。珠师不听,遂缚和尚而拷打,和尚耳眼口鼻尽出血,这时鹅来食血,珠师怒,打杀鹅。和尚至此才说明真相,珠师开鹅腹而见珠,乃大哭,对和尚说:"汝护鹅命不惜于身,使我造此非法之事。"后以"鹅珠"作舍身护戒之典。 
- 95 . 鹅子- 1.亦作"鹅子"。 2.鹅蛋。 3.雏鹅;小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