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组词
  3. 虞组词
  4. 【虞】开头能组哪些词

【虞】开头能组哪些词

更新:
  • 1 .

    1.指尧子丹朱。因虞以宾礼待之﹐故称。丹朱不肖﹐国亡。后因以喻失位之君。

  • 2 .

    1.古职官名。《周礼.地官》有山虞﹑泽虞。虞部盖古虞人之遗职。三国魏尚书有虞曹郎中。晋因之。梁﹑陈﹑后魏﹑北齐并由祠部尚书领之。北周有虞部下大夫﹐隋有虞部侍郎﹐属工部。唐宋因之﹐改为虞部郎中﹐掌山泽﹑苑囿﹑草木﹑薪炭﹑供顿等事。明初改为虞衡司﹐掌山泽﹑桥道﹑舟车﹑织造﹑券契﹑衡量等事。清末始废。参见"虞衡"﹑"虞曹"。

  • 3 .

    1.古职官名。

  • 4 . 初新志

    短篇小说集。清代张潮编。二十卷。多选自明末清初诸家文集。如王士fc23《剑侠传》、陈鼎《烈狐传》、徐喈凤《会仙记》等;有些则是实录史传,如侯方域《郭老仆墓志铭》等。

  • 5 . 初志

    短篇小说集。明代陆采编。八卷。收作品三十一篇。除南朝梁吴均的《续齐谐记》外,余皆唐人传奇作品,包括《莺莺传》、《李娃传》、《柳毅传》、《虬髯客传》、《南柯太守传》、《任氏传》等名篇。

  • 6 .

    1.指唐代书法家虞世南与褚遂良。

  • 7 . 褚欧颜

    虞世南、褚遂良、欧阳询、颜真卿,古代四位书法家。泛指楷书的各种流派。

  • 8 .

    1.指《书.虞书》。

  • 9 .

    1.谋虑。

  • 10 .

    1.指虞祭与祔祭。虞为葬后之祭﹐祔为合于先祖庙之祭。

  • 11 .

    1.见"虞歌"。

  • 12 .

    1.亦作"虞哥"。 2.虞舜时代的歌曲。 3.即虞殡。

  • 13 .

    1.指虞舜。语出《书.尧典》:"有鳏在下曰虞舜。"

  • 14 .

    1.古代掌山林川泽之官。

  • 15 .

    1.古官名。守望山泽之官。 2.古官名。宇文泰相西魏﹐始置虞候都督﹐后因设虞候之官﹐职掌不尽相同。隋为东宫禁卫官﹐掌侦察﹑巡逻。唐代后期有都虞候﹐为军中执法的长官﹐五代时都虞候为侍卫亲军的高级军官。宋代沿置﹐殿前司﹑侍卫亲军马军司﹑步军司均置都虞候﹐位次于都指挥使和副都指挥使。此外又有将虞候﹑院虞候等低级武职。 3.宋时官僚雇用的侍从。南宋时在临安可向"行老"雇用。参阅宋吴自牧《梦粱录.雇觅人力》。

  • 16 .

    1.娱欢。虞﹐通"娱"。

  • 17 .

    元代文学家、学者。字伯生,号道园,世称邵庵先生,祖籍仁寿(今属四川),迁居崇仁(今属江西)。官至奎章阁侍书学士,参与《经世大典》的编写。有《道园学古录》。

  • 18 .

    1.古祭名。既葬之后的祭祀。

  • 19 .

    1.即虞旗。

  • 20 .

    1.娱乐。虞﹐通"娱"。

  • 21 .

    1.狩猎之军卒。

  • 22 .

    1.原指掌山泽之虞人所张设的网罗。泛指渔猎者设置的网罗。

  • 23 . 美人

    ①词牌名。原为唐代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双调,五十六字或五十八字。上下阕均两仄声韵转两平声韵。 ②曲牌名。南曲南吕宫、北曲正宫均有。南曲较为常见,字句格律与词牌半阕相同,用作引子。

  • 24 . 美人

    词篇名。五代南唐李煜作。当时作者被俘住在汴梁(今河南开封)。篇中抒发故国之思和俘囚生涯的苦恨,感慨人生有尽而愁苦无穷。名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最为人传诵。

  • 25 .

    1.虞人在汇集所获猎物时用的旗帜。

  • 26 . 洽卿

    中国买办资本家。浙江镇海(今宁波)人。早年在外国银行任买办。后独资创办惠通银号、三北轮船公司。1918年发起组织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曾任上海总商会会长。1927年从财政上支持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抗日战争期间,以救济难民为由大发国难财。后病死于重庆。

  • 27 .

    1.见"虞渊"。

  • 28 .

    1.古掌山泽苑囿之官。

  • 29 .

    1.周初二国名。相传两国有人曾因争地兴讼﹐到周求西伯姬昌平断。《诗.大典.绵》:"虞芮质厥成,文王蹶厥生。"《史记.周本纪》:"于是虞芮之人有狱不能决,乃如周。入界,耕者皆让畔,民俗皆让长。虞芮之人未见西伯,皆惭,相谓曰:'吾所争,周人所耻,何往为,祗取辱耳。'遂还,俱让而去。"后因以"虞芮"指能谦让息讼者。

  • 30 .

    1.谓虞舜时的《韶》乐。

  • 31 .

    1.古掌山泽的官。

  • 32 . 世南

    唐代书法家。字伯施,越州余姚(今属浙江)人。官至秘书监,封永兴县公。世称“虞永兴”。工文辞,编有《北堂书钞》。精书法,与欧阳询、褚遂良、薛稷并称“初唐四家”。所书外柔内刚,笔致圆融而遒劲。有碑刻《孔子庙堂碑》等存世。

  • 33 .

    1.谓伴侍而使愉悦。虞﹐通"娱"。

  • 34 .

    1.上古五帝之一。姓姚﹐名重华﹐因其先国于虞﹐故称虞舜。为古代传说中的圣君。

  • 35 .

    1.娱悦。虞﹐通"娱";说﹐同"悦"。

  • 36 .

    1.亦作"虞庭"。 2.指虞舜的朝廷。相传虞舜为古代的圣明之主﹐故亦以"虞廷"为"圣朝"的代称。

  • 37 .

    1.见"虞廷"。

  • 38 .

    1.指有虞氏之世和夏代。

  • 39 .

    1.语本《礼记.乐记》:"昔者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后因以"虞弦"指琴。

  • 40 .

    1.周代学校名。

  • 41 .

    1.希冀之心;侥幸之心。 2.怡悦心情。虞﹐通"娱"。

  • 42 .

    1.亦称"虞泉"。 2.传说为日没处。

  • 43 .

    1.古代虞人为戒田猎而作的箴谏之辞。

  • 44 .

    1.古代葬后虞祭时所立的神主。

  • 45 .

    1.古代帝王狩猎时﹐担任围合禽兽的士兵。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