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组词
  3. 经组词
  4. 【经】开头能组哪些词

【经】开头能组哪些词

更新:
  • 1 .

    1.主干河流。

  • 2 .

    地球表面东西距离的度数,以本初子午线为,以东为东经,以西为西经,东西各18。通过某地的经线与本初子午线相距的度数,就是该地的经度,参看〖经线〗。

  • 3 . 度地带性

    指气候、水文、生物和土壤等自然要素以及自然带从沿海向内陆逐渐更替的分布规律。其变化规律常表现为大致沿经度方向变化,故名。以中纬地区较明显。因在一般情况下降水从沿海向内陆逐渐减少,也就是主要因水分条件的变化所致,又称“干湿度地带性”。

  • 4 . 多见广

    经历的多,知道的广。形容阅历深,经验多。

  • 5 .

    1.中医称汉代以前的方剂。

  • 6 .

    1.明清科举考试,协助主考分掌评阅试卷及有关事宜的官员。初按经书分类掌事,人数视考卷多寡略加调整,后为杜绝弊端,不再按经分房。

  • 7 .

    (机关、学校等)经常支出的费用。

  • 8 . 风雨,见世面

    经过许多磨难,见多识广。形容人的生活阅历丰富。

  • 9 . 风雨见世面

    比喻在实际生活、实际斗争中锻炼。

  • 10 .

    1.常规赋税。

  • 11 .

    1.绵亘。

  • 12 .

    1.营造。

  • 13 .

    1.经过官方。谓涉讼。

  • 14 . 官动词

    1.谓涉讼。

  • 15 . 官动府

    谓惊动官府,引起官府干涉。

  • 16 .

    经手管理:财务工作设专人~ㄧ由~人签字盖章。

  • 17 .

    1.治理国家。

  • 18 . 国大业

    经国:治理国家;大业:伟大的事业。极言文章有重要作用。

  • 19 . 国之才

    经:治理。有治理国家的才能。形容才能卓著。

  • 20 .

    ①通过(处所、时间、动作等):从北京坐火车到广州要~武汉 ㄧ屋子~打扫,干净多了ㄧ这件事情是~领导上缜密考虑的。 ②过程;经历 ②:厂长向来宾报告建厂~ㄧ说说你探险的~。

  • 21 .

    1.经营筹划。

  • 22 . 怀

    1.犹经心。

  • 23 .

    〈书〉①经书。 ②泛指图书(多指古代的)。

  • 24 .

    ①筹划并管理(企业);经营:不善~。 ②经纪人。 ③〈书〉料理:~其家。

  • 25 . 纪人

    ①为买卖双方撮合从中取得佣金的人。 ②在交易所中代他人进行买卖而取得佣金的人。

  • 26 .

    ①经济学上指社会物质生产和再生产的活动。 ②对国民经济有利或有害的:~作物 ㄧ~昆虫。 ③个人生活用度:他家~比较宽裕。 ④用较少的人力、物力、时间获得较大的成果:作者用非常~的笔墨写出了这一场复杂的斗争。 ⑤〈书〉治理国家:~之才。

  • 27 . 济表

    法国魁奈的主要著作。1758年发表。它用图表形式说明一国工农业两大部门生产的产品是怎样通过流通分配到社会各阶级手中,进入消费(包括生活上用和生产上用)的。是对社会再生产问题进行分析的最初尝试。

  • 28 . 济才

    1.治国安民的才能。

  • 29 . 济成分

    以一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为基础的、成为整个社会经济组成部分的经济形式。人类社会进入奴隶社会后,每个社会都有多种经济成分,其中一种经济成分占主导地位,在社会经济中起决定作用。在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存在着多种经济成分。

  • 30 . 济地理条件评价

    经济地理条件包括经济地理位置、地理环境、自然资源、建设条件、人口和劳动力资源、历史条件、技术水平和经济实力等发展生产及基本建设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总称。经济地理条件评价是指从生产发展和布局的要求出发,评定自然条件对生产发展和布局的适宜性和保证程度,分析社会经济条件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通过综合分析,为确定地区的生产发展和布局提供依据。

  • 31 . 济地理学

    人文地理学分支之一。运用综合和区域的观点,研究生产(或生产力)分布规律的科学。一般可分为综合经济地理学、部门经济地理学(如农业地理学、工业地理学等)、区域经济地理学(如世界经济地理学、中国经济地理学等)。

  • 32 . 济发展战略

    一国(或地区)根据自己的国情(或当地情况)确定的较长时期内经济发展的目标和部署。

  • 33 . 济法

    关于国民经济管理以及社会经济活动中所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包括计划法、会计法、统计法、计量法、标准化法、经济合同法、土地法、森林法、水法、矿产资源法、能源法、产品责任法、邮政法、电信法、商标法、专利法、基本建设法、商业法、海关法、保险法、海商法、银行法、公司法、破产法、环境保护法等等。

  • 34 . 济犯罪

    1. 与商品的生产、分配、消耗有关的犯罪,诸如雇员贪污、偷窃商店商品等。

  • 35 . 济范畴

    经济关系的理论表现。即人们对经济关系的理性认识所形成的概念。有各个社会都通用的共有经济范畴如“生产力”、“经济规律”和只适用于几个或一个社会的特有经济范畴如“价值”、“剩余价值”。

  • 36 . 济杠杆

    能够用来调节社会经济活动的经济手段。如价格、税收、信贷、利率、汇率等。一般由国家掌握。运用经济杠杆,要注意同步性和灵活性,防止作用相互抵消和僵化。是制约市场经济盲目性的有力工具。

  • 37 .

    1.纳藏佛教经咒文字而受人供奉的塔。 2.指刻有佛教经文的塔。

  • 38 .

    1.用于讽诵佛经的平台。

  • 39 .

    1.佛教称藏经之堂和诵经﹑做佛事之堂。

  • 40 . 体赞元

    1.谓赞襄元首,治理国家。

  • 41 . 天纬地

    经、纬:织物的竖线叫“经”,横线叫“纬”,比喻规划。规划天地。形容人的才能极大,能做非常伟大的事业。

  • 42 .

    1.金有经童科,其制,凡士庶子年十三以下,能诵二大经﹑三小经,又诵《论语》﹑诸子及五千字以上,府试十五题通十三以上,会试每场十五题,三场共通四十一以上,为中选。见《金史.选举志一》。

  • 43 .

    见〖痛经〗。

  • 44 .

    1.亦作"经途"。亦作"经涂"。 2.南北向的道路。 3.所历路程。

  • 45 .

    1.见"经涂"。

  • 46 .

    1.犹经筵。

  • 47 .

    1.犹经筵。古代君主研读经史之处。置儒臣侍读侍讲。

  • 48 .

    ①经度与纬度的合称:经纬度。 ②称织物上的直线和横线:经纬线编织匀密。 ③规范;准则:礼乃天地之经纬也。 ④治理管理国家:经纬其民。

  • 49 . 纬度

    经度和纬度的合称。某地的经纬度即该地的地理坐标。

  • 50 . 纬天地

    本指以天地为法度。后谓经营天下,治理国政。亦形容政治才识卓越不凡。

  • 51 . 纬天下

    经,纬:治理。指治理国家。

  • 52 . 纬万端

    比喻头绪极多。

  • 53 . 纬仪

    测量角度用的仪器,由绕水平轴旋转的望远镜、垂直刻度盘和水平刻度盘等构成。广泛应用在天文、地形和工程测量上。

  • 54 . 文纬武

    治理国家的本领,文的武的都具备。

  • 55 .

    1.犹经筵。

  • 56 .

    1.整治武备。

  • 57 . 武纬文

    1.见"经文纬武"。

  • 58 . 线

    ①编织品或织布机上的纵线。 ②假定的沿地球表面连接南北两极而跟赤道垂直的线。也叫子午线。国际上习惯用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子午线作本初子午线。参看〖经度〗。

  • 59 .

    1.佛像。

  • 60 .

    经售。

  • 61 .

    1.纸名。

  • 62 .

    在意;留心:漫不~。

  • 63 .

    1.妇女月经。

  • 64 .

    1.旧称二十八宿等恒星曰经星。与行星称纬星相对。因恒星相对位置不变,故称。 2.即岁星。

  • 65 .

    1.经术和品行。 2.行程中经过。 3.佛教语。谓旋绕往返或径直来回于一定之地。佛教徒作此行动,为防坐禅而欲睡眠,或为养身疗病,或表示敬意。

  • 66 .

    1.照料周济。

  • 67 .

    1.针灸学名词。指隶属于经脉的穴位。 2.针灸学名词。针灸穴位分类名。为五腧穴之一。十二经脉各有一个经穴,位置多在腕﹑踝关节附近。

  • 68 .

    把儒家经典当作研究对象的学问,内容包括哲学、史学、语言文字学等。

  • 69 .

    中医称月经。

  • 70 .

    1.经籍义理的解说。

  • 71 .

    1.汉唐以来帝王为讲论经史而特设的御前讲席。宋代始称经筵,置讲官以翰林学士或其他官员充任或兼任。宋代以每年二月至端午节﹑八月至冬至节为讲期,逢单日入侍,轮流讲读。元﹑明﹑清三代沿袭此制,而明代尤为重视。除皇帝外,太子出阁后,亦有讲筵之设。清制,经筵讲官,为大臣兼衔,于仲秋仲春之日进讲。

  • 72 .

    1.过目。

  • 73 .

    ①由实践得来的知识或技能:他对嫁接果树有丰富的~。 ②经历①;体验:这样的事,我从来没~过。

  • 74 .

    1.指佛教经文和忏悔文。 2.指请僧人或道士念经拜忏﹑祈福超生的仪式。

  • 75 .

    ①平常;日常:~费ㄧ积肥是农业生产中的~工作。 ②常常;时常:他俩~保持联系ㄧ要~注意环境卫生。

  • 76 . 厂本

    1.经厂刻印的书本。经厂是明代司礼监所属掌刻印书籍的机构。版本大,字体大,但主事者为太监,校勘不精,不为藏书家所重。

  • 77 .

    1.汉儒以经义文饰图谶之说,附会人事,预言吉凶,称为"经谶"。

  • 78 .

    1.继承。 2.清代各部院役吏的总称。有供事﹑儒士﹑经承三类。

  • 79 .

    1.饮器。

  • 80 .

    1.《汉书.儿宽传》:"带经而鉏,休息辄读诵。"后以"经锄"为耕读之典。

  • 81 .

    1.流动不息的河川。

  • 82 .

    原指经典和古人解释经文的传。泛指比较重要的古书:不见~。

  • 83 . 达权变

    达:通晓,懂得;权、变:权宜,变通。做理能适应客观情况的变化,懂得变通,不死守常规。

  • 84 .

    1.盛放佛事用物的担子。

  • 85 .

    ①指传统的具有权威性的著作:博览~。 ②泛指各宗教宣扬教义的根本性著作。 ③著作具有权威性的:马列主义~著作 ㄧ~作家 。

  • 86 . 典力学

    又称“牛顿力学”。以牛顿运动定律为基础的力学体系。适用于解决宏观物体的低速(远小于光速)运动问题,不适用于微观粒子的高速(与光速可比拟)运动问题。

  • 87 . 典物理学

    研究宏观物理现象的物理学分支学科。包括力学、声学、热学、分子物理学、电磁学、光学等。它的规律只适用于速度远小于光速、尺度远大于原子的领域。因在20世纪前就已发展得较完整,所以又称“古典物理学”。

  • 88 .

    1.刻印经文的雕板。

  • 89 .

    1.经手办理。

  • 90 . 邦论道

    指治理国家,谈论治国之道。比喻位居高层。

  • 91 . 邦纬国

    经、纬:本指丝织物的纵线和横线,引申为治理、规划。邦:国家。指治理国家。

  • 92 . 帮纬国

    经、纬:本指丝织物的纵线和横线,引申为治理、规划;邦:国家。指治理国家。

  • 93 .

    妇女月经停止的现象,有生理状态的,也有病理状态的。妇女在妊娠期、授乳期,或生殖器发育不健全以及由于疾病造成的子宫机能损害等,都会引起经闭。也叫闭经。

  • 94 .

    1. 针织中利用经纱纵行结圈连成织物的方法。

  • 95 .

    1.即变相。指据佛经故事所作的绘画﹑雕刻或说唱文学,用以宣传教义。

  • 96 .

    我国古代图书分类的一大部类。包括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和文字、音韵、训诂方面的著作。也叫甲部。参看〖四部〗。

  • 97 .

    1.梵文的意译。佛教经典的一大类。与律藏﹑论藏合称三藏。 2.寺院存放佛经处。

  • 98 .

    1.日月星辰运行度次,即指其行经的轨迹。

  • 99 . 产妇

    1. 曾经生过多于一个孩子的妇女。

  • 100 . 济关系

    即“生产关系”(1058页)。

  • 101 . 济管理

    对经济活动进行的组织、引导、调节、监督等管理工作的总称。分宏观经济管理和微观经济管理。前者是国家对整个国民经济的管理,后者是指一个部门、一个企业的管理。

  • 102 . 济规律

    也称“经济法则”。经济发展过程中内在的必然性。有对几个社会都发生作用的共有经济规律和仅在某一个社会起作用的特有经济规律。在某一个社会中起主导作用的规律,称为基本经济规律。在一定的经济条件下产生(如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产生价值规律),并随着经济条件的丧失而退出历史舞台。经济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违反经济规律,就要受到规律的惩罚。

  • 103 . 济合同

    当事人双方为实现一定经济目的,明确相互权利义务关系而订立的协议。一般采用书面形式。合同条款有:标的(指货物、劳务、工程项目);数量和质量;价款或酬金;履行的期限、地点和方式;违约责任。具体的有购销合同、建设工程承包合同、借款合同等形式。

  • 104 . 济核算

    企业经营管理的一种方式 ,用货币来衡量经济活动中的劳动消耗、物资消耗和劳动的经济效果,要求最充分、最合理地使用全部劳动力、机器设备、原料、材料和资源等,使它们能够发挥最大的经济效果。

  • 105 . 济活动人口

    劳动适龄人口中从事经济活动的自立人口。由在业和失业(求职)的全体人员构成。不包括劳动适龄人口中的在校学生、家庭妇女及其他依靠别人接济为生的人口。

  • 106 . 济机制

    一定经济体制中能产生特定作用的内在力。主要取决于经济利益的驱动。如中国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大幅度增长。起推动作用的称为经济动力机制,起调节作用的称为经济调节机制,起控制作用的称为经济控制机制等。

  • 107 . 济基础

    社会发展一定阶段上的社会经济制度,即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它是上层建筑的基础。简称基础。参看〖上层建筑〗。

  • 108 . 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指同物质生产力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上层建筑指由经济基础所产生和决定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社会制度的组织和设施的总和。经济基础主要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生产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分配关系三个方面。上层建筑包括思想上层建筑(政治法律思想、道德、宗教、文学艺术、哲学等意识形态)和政治上层建筑(军队、警察、法庭、监狱、政府机构和政党、社会集团等)两大方面。一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有机统一,构成特定的社会形态。经济基础派生和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又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两者互相联系、相互作

  • 109 . 济计量学

    即“计量经济学”(236页)。

  • 110 . 济技术开发区

    我国为吸收外资、引进先进技术、开发新产业而在中心城市设立的特定区域,在区域内实行一系列优惠政策。

  • 111 . 济监督

    政府经济管理部门对社会经济活动进行的检查和督促。旨在维护国家经济法律法规、政策和制度的实施,保证国民经济正常有序的运转。主要有财政预算监督,税收监督,银行信贷、结算和现金管理监督,财务会计监督,审计监督,物价和计量、质量监督等。

  • 112 . 济结构

    ①国民经济内部、社会生产各环节各种结构的统称。主要有:所有制结构、产业结构、分配结构、交换结构、消费结构、技术结构等。 ②“社会经济结构”的简称。即“经济制度”。

  • 113 . 济开发区

    1. 由国家划定适当的区域,进行必要的基础设施建设,集中兴办一两项产业,同时是给予相应的扶植和优惠待遇,使该区域的经济得以迅速发展。建立经济开发区,有的是为了推动科学研究,开发高技术产业,故又称为技术开发区。有的是为了引进外资,扩大出口,故又常常把这一类经济开发区与出口加工区相提并论。

  • 114 . 济昆虫

    在经济意义上有利或有害的昆虫,有利的如蚕、蜜蜂、白蜡虫等,有害的如蝗虫、蚜虫、红铃虫等。

  • 115 . 济利益

    即“物质利益”(881页)。

  • 116 . 济林

    生产木材、油料、干果或其他林产品的树林。狭义的经济林不包括生产木材的树林。

  • 117 . 济区划

    根据社会生产地域分工的特点对全国领土进行战略性划分,指明各地区在全国劳动地域分工中的地位,揭示各地区专业化发展方向和经济结构特征,以及彼此分工协作的关系。中国经济区划的主要原则是:(1)充分发挥地区优势与国民经济全面发展相结合;(2)地区经济现状与远景发展相结合;(3)地区经济中心与其经济吸引范围相结合;(4)经济区划与国民经济体制相适应;(5)利用国际市场促进经济发展。

  • 118 . 济实体

    具有法人资格,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自主地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组织。有公司、工厂、商店、银行、农场等形式。是社会经济活动的主体单位。

  • 119 . 济衰退

    西方经济学中泛指经济活动全面下降。如美国,当国民生产总值连续两个季度下降15%以上,同时失业率上升到6%以上,即称为经济衰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几次较轻的经济危机都称为“衰退”。

  • 120 . 济特科

    1.清末戊戌变法失败后特设的一种科举考试科目。由内外大臣荐举通晓时务者,以策论试时事。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