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组词
  3. 鸡组词
  4. 【鸡】结尾能组哪些词

【鸡】结尾能组哪些词

更新:
  • 1 . 白斩

    1. 白切鸡,鸡肉白水煮熟蘸佐料食用的一种菜肴。

  • 2 . 抱

    1.孵化小鸡。 2.抱着鸡去和别人的鸡斗。 3.喻唆使别人争吵。

  • 3 . 宝

    1.古传说中的神鸡。谓得之可成王霸之业。陕西省宝鸡县之名本此。

  • 4 . 白

    1.白色的鸡。 2.指不祥之年(辛酉年)。

  • 5 . 棒棒

    1.著名川菜。为凉菜。制法:鸡煮熟去骨,用棒将鸡肉敲松,扯成丝,淋以麻酱﹑醋﹑糖﹑酱油﹑红油﹑葱花等调成的佐料。由于鸡肉被棒敲松了,调味易于渗入,酸甜香辣,甚为可口。

  • 6 . 碧

    1.亦作"碧鸡"。 2.传说中的神物。 3.山名。在今云南省昆明市西南。 4.山名。在今四川省西昌市。 5.汉王褒《碧鸡颂》的省称。 6.一种会报更的林鸟。

  • 7 . 晨

    1.亦作"晨鸡"。 2.报晓之雄鸡。

  • 8 . 长鸣

    1.啼声长的鸡。

  • 9 . 博

    1.斗鸡。

  • 10 . 辟

    1.肉酱。

  • 11 . 哺

    1.母鸡孵卵。 2.指孵卵的母鸡。

  • 12 . 朝

    1.亦作"朝鸡"。 2.早晨报晓的雄鸡。

  • 13 . 柴

    1.指体小肉瘦﹑腿部没有茸毛的鸡。

  • 14 . 雏

    1. 刚孵出的小鸡。

  • 15 . 鸧

    1.鸧鸹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禽一.鸧鸡》。

  • 16 . 草

    1.方言。母鸡。 2.方言。比喻怯弱畏缩。

  • 17 . 潮

    1.一种潮来即啼的鸡。又名伺潮鸡﹑石鸡。

  • 18 . 翠

    1.鸡的一种。

  • 19 . 村

    1.亦作"村鸡"。 2.农家饲养的鸡。

  • 20 . 蠢若木

    形容神貌呆笨。

  • 21 . 赤

    1.羽毛呈红色的鸡。 2.指红色鸡毛。 3.即槐耳。生在槐树上的一种菌类植物。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菜三.木耳》。

  • 22 . 传

    1.俗谓鸡生传染病后,蔓延开来。

  • 23 . 犨

    1.虫名。莎鸡。

  • 24 . 打野

    1.方言。旧社会指嫖宿在马路上拉客的私娼。 2.指妇女秘密卖淫。

  • 25 . 虫

    1.唐杜甫《缚鸡行》:"小奴缚鸡向市卖﹐鸡被缚急相喧争。家中厌鸡食虫蚁﹐不知鸡卖还遭烹。虫鸡于人何厚薄﹐吾叱奴人解其缚。鸡虫得失无了时﹐注目寒江倚山阁。"后以"虫鸡"比喻不足计较的微小得失。

  • 26 . 楮

    1.指楮树上所生之菌。

  • 27 . 樗

    1.虫名。居樗树上,翅有彩纹。

  • 28 . 呆如木

    呆得象木头鸡一样。形容因恐惧或惊异而发愣的样子。

  • 29 . 呆若木

    呆:傻,发愣的样子。呆得象木头鸡一样。形容因恐惧或惊异而发愣的样子。

  • 30 . 呆似木

    呆得象木头鸡一样。形容因恐惧或惊异而发愣的样子。

  • 31 . 驐

    1.阉鸡。

  • 32 . 蛋

    1.蛋用鸡。相对"肉用鸡"而言。

  • 33 . 丹

    1.亦作"丹鸡"。 2.古俗盟誓和祭祀所用的赤毛雄鸡。 3.借指誓约。

  • 34 . 地

    1.菌类。 2.即鼠妇。虫名。

  • 35 . 斗酒只

    斗:酒器。古人祭亡友,携鸡酒到墓前行礼。后作为追悼亡友的话。

  • 36 . 断尾雄

    断尾:断去尾巴。雄鸡因怕做祭祀的贡品而自残其身。比喻人怕被杀而自尽或装傻。

  • 37 . 雕

    1.鱼鹰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禽三.鹗》。

  • 38 . 斗

    ①使公鸡相斗的一种游戏。 ②一种游戏,一只脚站立,另一条腿弯曲着,两手捧住脚,彼此用弯着的腿的膝盖互相冲撞。

  • 39 . 斗

    传统游戏。以鸡相斗。起源甚早。战国时《庄子·达生篇》中即有记载。后世渐盛,唐宋时代达到高潮。斗鸡者多养鸡爪坚硬、鸡冠高耸、尾巴上扬、勇猛好斗的雄鸡。民间每至节日,都有斗鸡比赛。

  • 40 . 伏

    1.孵卵的母鸡。 2.谓孵鸡卵。

  • 41 . 风

    腌制风干的鸡。鸡杀后不褪毛,除去内脏,在腹内抹上花椒、盐等风干。

  • 42 . 风信

    1.测定风向的仪器。形如鸡。常比喻见风使舵,善于钻营投机的人。

  • 43 . 凤

    1.凤凰和鸡。比喻杰出者与平庸者。

  • 44 . 甘

    1.肥鸡。

  • 45 . 冠

    1.戴公鸡形状的帽,表示好勇。

  • 46 . 皋

    1.亦作"皐鸡"。 2.鸟名。似凫﹐有文彩。

  • 47 . 割

    1.杀鸡。 2.常以比喻处理小事。 3.子游为武城宰,提倡礼乐,孔子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后因以"割鸡"指县令之职。

  • 48 . 官

    1.官家所养的斗鸡。

  • 49 . 鹳

    1.即鹍鸡。

  • 50 . 裹

    1.东汉徐稺尝为太尉黄琼所辟,不就。及琼卒归葬,稺乃预炙鸡一只,"以一两绵絮渍酒中,暴干以裹鸡",负粮徒步径至琼墓前,以水沾絮使有酒气,陈鸡为祭,"哭毕而去,不告姓名"。事见《后汉书.徐稺传》。后遂用作吊祭友人的典故。

  • 51 . 汉

    1.汉王充《论衡.道虚》:"淮南王学道……奇方异术,莫不争出。王遂得道,举家升天,畜产皆仙,犬吠于天上,鸡鸣于云中。"后因以"汉鸡"为典。

  • 52 . 画

    1.画鸡的形象。亦指所画的鸡的图像。古人正月初一有贴画鸡于门之俗,以示吉祥。

  • 53 . 骇

    1.亦作"骇鸡"。 2.即骇鸡犀。

  • 54 . 槐

    1.即槐耳。参见"槐?"。

  • 55 . 毼

    1.即鹖鸡。毼﹐通"鹖"。鸟名。似雉﹐善斗。

  • 56 . 鹖

    褐马鸡。

  • 57 . 诃梨怛

    1.即诃梨勒。

  • 58 . 禾

    1.一种生活在稻田里的野禽。

  • 59 . 鸿鹄与

    形容认真考察身边的有用之材。

  • 60 . 火

    1.驼鸟的古称。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禽四.驼鸟》。 2.吐绶鸡的通称。

  • 61 . 褐马

    鸟,体长约一米,羽毛大部分黑褐色,尾羽基部白色,末端黑而有紫蓝色光泽,可作装饰品,是我国特有的珍禽。也叫鹖鸡。

  • 62 . 鹤

    1.鹤与鸡。比喻卓异和平庸两种不同的人物。

  • 63 . 纪渻木

    纪渻:人名。纪渻养的斗鸡,看上去就象一只木鸡。比喻一个人的修养超过了一般人的境界。

  • 64 . 慌脚

    1.形容人行动慌忙,不稳重,毛手毛脚。

  • 65 . 荒

    1.指三更前啼叫的鸡。旧以其鸣为恶声,主不祥。

  • 66 . 黄

    1.黄羽毛鸡。

  • 67 . 嫁

    比喻女子出嫁后只能顺从丈夫。

  • 68 . 家

    1.亦作"家鸡"。 2.家中饲养的鸡。 3.喻指家传的书法技艺。 4.借指自己诗文的技法和风格。 5.喻指妻。 6.喻指亲生子女。 7.动物学术语。即鸡。因由其始祖原鸡长期驯养而成,故称。

  • 69 . 见卵求

    看到鸡蛋,就希求蛋化为鸡,而来司晨报晓。比喻言之过早。

  • 70 . 江

    1.一种黄色小蜻蜓。

  • 71 . 金

    1.传说中的一种神鸡。《神异经.东荒经》:"盖扶桑山有玉鸡,玉鸡鸣则金鸡鸣,金鸡鸣则石鸡鸣,石鸡鸣则天下之鸡悉鸣,潮水应之矣。"后为报晓雄鸡的美称。 2.一种金首鸡形。古代颁布赦诏时所用的仪仗。《太平御览》卷九一八引《三国典略》﹕"齐长广王湛即皇帝位﹐于南宫大赦﹐改元。其日将赦﹐库令于殿门外建金鸡。宋孝王不识其义﹐问于元禄大夫司马膺之﹕'赦建金鸡﹐其义何也?'膺之曰﹕'案《海中星占》曰﹕天鸡星动﹐当有赦。由是帝王以鸡为候。'"《新唐书.百官志三》﹕"赦日﹐树金鸡于仗南﹐竿长七丈﹐有鸡高四尺﹐黄金饰首﹐衔

  • 72 . 茭

    1.水鸟名。即鵁鶄。大如凫,高脚长喙,群栖泽畔,为我国鹭类中之常见者。

  • 73 . 椒

    1.见"椒鸡"。

  • 74 . 叫

    〈方〉公鸡。

  • 75 . 锦

    鸟,形状和雉相似,雄的头上有金色的冠毛,颈橙黄色,背暗绿色,杂有紫色,尾巴很长,雌的羽毛暗褐色。多饲养来供玩赏。

  • 76 . 金马碧

    传说中的两个神仙,形状象马的金块和形状象鸡的碧玉。今云南昆明市有金马山,西有碧鸡山,相传就是汉代祭金马碧鸡的地方。

  • 77 . 荆

    1.即越鸡。体型较小的鸡。 2.比喻矮小。

  • 78 . 井蛙醯

    醯鸡:昆虫名,即蠛蠓,常用以形容细小的东西。比喻眼界不广,见识浅薄。

  • 79 . 灵

    1.犹金鸡。古颁赦诏日﹐设金鸡于竿﹐以示吉辰。

  • 80 . 黧

    1.亦作"黧鸡"。 2.鸟名。通体黑色,身短尾长,凶猛善斗。

  • 81 . 马

    1.亦作"马鸡"。 2.一种形体大的鸡。主要产于我国西北地区。

  • 82 . 腊

    1.元明时京中称南方人的谑语。

  • 83 . 昆

    1.鸟名。

  • 84 . 鹍

    1.亦作"鹍鸡"。 2.鸟名。似鹤。 3.古曲名。

  • 85 . 鲲

    1.即《鹍鸡》。琴曲名。属古相和歌。

  • 86 . 狼山

    1.我国著名的卵肉两用鸡种之一。原产江苏南通的狼山一带。羽毛通常是黑色的,多为单冠,体高腿长,公鸡体重可达八斤,母鸡下蛋多,壳褐色。

  • 87 . 连

    1.亦作"连鸡"。 2.缚在一起的鸡。喻群雄相互牵掣,不能一致行动。 3.指联盟。

  • 88 . 龙

    1.见"龙鵄"。

  • 89 . 鲁

    1.大鸡。

  • 90 . 笼里抓

    1.歇后语。喻极有把握。

  • 91 . 鸾

    1.鸾鸟。

  • 92 . 落汤

    比喻落水或浑身湿透的人。

  • 93 . 露

    1.指露栖之鸡。

  • 94 . 卵用

    1.以产蛋为主要目的而饲养的鸡种。这种鸡不适合肥育,但产卵较多。如来亨鸡。

  • 95 . 毛脚

    1.喻指做事粗疏﹑轻率的人。

  • 96 . 梅家

    1.指五代画家梅行思所画的鸡。

  • 97 . 鸣

    1.啼鸣的雄鸡;雄鸡啼鸣。

  • 98 . 木

    1.《庄子.达生》:"纪渻子为王养斗鸡,十日而问曰:'鸡已乎?'曰:'未也,方虚憍而恃气。'……十日又问,曰:'几矣,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成玄英疏:"神识安闲,形容审定……其犹木鸡不动不惊,其德全具,他人之鸡,见之反走。"后因以"木鸡"喻指修养深淳以镇定取胜者。 2.木制能飞的鸡。 3.用以比喻呆笨或发愣之态。

  • 99 . 牛刀割

    杀只鸡用宰牛的刀。比喻大材小用。

  • 100 . 牛鼎烹

    用煮一头牛的大锅煮一只鸡。比喻大材小用。

  • 101 . 箐

    1.竹林中生长的鸟名。

  • 102 . 牝

    1.母鸡。比喻专权的妇人。

  • 103 . 青头

    1.鸭的别名。

  • 104 . 气锅

    1. 云南佳肴。用气锅蒸熟的鸡,蒸时配以虫草、三七、党参、茯苓等中草药,汁醇味鲜。

  • 105 . 攘

    1.《孟子.滕文公下》:"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曰:'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后以"攘鸡"为未能及时改正错误的典故。

  • 106 . 爇

    1.《晋书.江逌传》:"时羌及丁零叛,浩军震惧。姚襄去浩十里结营以逼浩,浩令逌击之……﹝逌﹞乃取数百鸡以长绳连之,系火于足。群鸡骇散,飞集襄营。襄营火发,因其乱,随而击之,襄遂小败。"后用为以计谋破敌之典。

  • 107 . 杉

    1.见"杉鸡"。

  • 108 . 莎

    纺织娘:六月莎鸡振羽。

  • 109 . 驱

    1.赶鸡。 2.喻作官御民。

  • 110 . 犬

    1.狗和鸡。 2.指鸡鸣狗盗之技。

  • 111 . 肉用

    1.主要供食用的鸡品种﹐如九斤黄。

  • 112 . 汝南晨

    即汝南鸡。

  • 113 . 汝南

    1.古代汝南所产之鸡,善鸣。

  • 114 . 山

    1.鸟名。形似雉。雄者羽毛红黄色,有黑斑,尾长;雌者黑色,微赤,尾短。古称鸐雉,今名锦鸡。传说自爱其羽毛,常照水而舞。 2.方言。雉的别称。

  • 115 . 三足金

    1.传说中的神鸡。扶桑有玉鸡,玉鸡鸣则金鸡鸣,金鸡鸣则石鸡鸣,石鸡鸣而后天下之鸡皆鸣。见《神异经.东荒经》。

  • 116 . 桑

    1.桑耳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菜五.木耳》。

  • 117 . 沙

    1.亦作"沙鸡"。 2.即莎鸡。昆虫名。生活于草地上。雄的前翅部有发声器官,发出像旧式手摇纺车的声音。又名络丝娘﹑纺织娘。 3.我国北方的一种小鸟。 4.鸟名。形似鸽,嘴小,翅尖长,脚短,只有三趾。生活于草原地带,主要吃植物种子。为不定性的冬候鸟。肉可食。

  • 118 . 石

    1.野鸡的一种。 2.一种大蛤蟆。

  • 119 . 沈明石

    1.亦作"沉明石鸡"。 2.传说中的奇鸡。

  • 120 . 蜀

    1.大鸡。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