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叹】结尾能组哪些词
- 1 . 哀叹- 1.见"哀叹"。 
- 2 . 白头之叹- 指妇女被遗弃而作晚景凄凉之叹。 
- 3 . 懊叹- 1.悔恨叹息。 
- 4 . 北门之叹- 北门:《诗经》中的一篇,有怀才不遇之意;叹:叹息。指怀才不遇而发出的叹息。 
- 5 . 悲叹- 悲伤叹息:老人~时光的流逝。 
- 6 . 长叹- 1.见"长叹"。 
- 7 . 惭叹- 1.亦作"惭叹"。 2.惭愧感叹。 
- 8 . 诧叹- 1.称奇赞叹。 
- 9 . 噌叹- 1.高声叹息。 
- 10 . 触目兴叹- 看到某种情况而引起感叹。 
- 11 . 长嘘短叹- 指叹息不已。 
- 12 . 长吁短叹- 吁:叹息。长一声、短一声不住地叹气。形容发愁的神情。 
- 13 . 称叹- 1.亦作"称叹"。 2.犹赞叹。 
- 14 . 唱叹- 1.形容诗文婉转,情韵悠长。 
- 15 . 楚妃叹- 1.乐府吟叹曲之一。晋石崇作辞。内容咏叹春秋时楚庄王贤妃樊姬谏庄王狩猎及进贤事。所咏之事见汉刘向《列女传·楚庄樊姬》。参阅《初学记》卷十六引晋石崇《<楚妃叹>序》﹑《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四·吟叹曲》。 
- 16 . 愁叹- 1.见"愁叹"。 
- 17 . 短吁长叹- 吁:叹气。长声、短声不住地叹息不止。 
- 18 . 悼叹- 1.见"悼叹"。 
- 19 . 诞叹- 1.夸大和叹惋。 
- 20 . 风木叹- 风木:同“风树”,比喻因父母亡故,不能奉养。指丧父母的悲伤。 
- 21 . 扼腕长叹- 用手握腕,长声叹息。形容情绪激动的神态。 
- 22 . 感叹- 有所感触而叹息。 
- 23 . 付之一叹- 叹一口气。多指对不满意的某件事表示无可奈何。 
- 24 . 愤叹- 1.愤慨叹息。 
- 25 . 废书长叹- 废:放下。因有所感而停止读书,发出感叹。形容读书时对其内容有所感触而置书兴叹。 
- 26 . 废书而叹- 废:放下。因有所感而停止读书,发出感叹。形容读书时对其内容有所感触而置书兴叹。 
- 27 . 顾叹- 1.回首叹息。 
- 28 . 歌叹- 1.歌颂赞叹。 
- 29 . 怪叹- 1.惊叹。 
- 30 . 含叹- 1.犹叹息。 
- 31 . 广武叹- 1.《三国志.魏志.阮籍传》"官至步兵校尉"裴松之注引晋孙盛《魏氏春秋》:"﹝阮籍﹞尝登广武,观楚汉战处,乃叹曰:'时无英才,使竖子成名乎!'"后常以喻怀才不遇。 
- 32 . 广武之叹- 广武:地名。为缺乏能人反使徒有虚名的人得意于一时而发出的感叹。 
- 33 . 浩叹- 大声叹息。 
- 34 . 骇叹- 1.见"骇叹"。 
- 35 . 鹤鸣之叹- 旧时比喻有才德、有名望而而没有出来作官的人,不能为当权者所重用的慨叹。 
- 36 . 欢叹- 1.欢乐和感叹。 
- 37 . 悔叹- 1.见"悔叹"。 
- 38 . 黄犬叹- 1.李斯临刑,慨叹不能再牵黄犬出猎。后因以"黄犬叹"为居官得祸之典。 
- 39 . 奬叹- 1.称颂﹐赞叹。 
- 40 . 嘉叹- 1.见"嘉叹"。 
- 41 . 金圣叹- 明末清初文学批评家。名采,字若采,明亡后改名人瑞,字圣叹,一说本姓张,吴县(治今江苏苏州)人。入清后因“哭庙案”被杀。好评点古书,称《庄子》、《离骚》、《史记》、《杜诗》、《水浒》、《西厢》为“六才子书”,并评点后两种。曾在批改《水浒》时将其删为七十回本。 
- 42 . 嗟叹- 〈书〉叹息:~不已。 
- 43 . 矜叹- 1.哀怜叹息。 
- 44 . 惊叹- 惊讶赞叹:精巧的工艺品令人~不已。 
- 45 . 愧叹- 1.谓自愧不如而叹服。 
- 46 . 忾叹- 1.见"忾叹"。 
- 47 . 絶叹- 1.极为感叹。 
- 48 . 慨叹- 有所感触而叹息:不胜~ㄧ~不已。 
- 49 . 可叹- 1.见"可叹"。 
- 50 . 雷叹- 1.亦作"靁叹"。 2.形容叹息声之大。语出汉王逸《九思.疾世》﹕"咤增叹兮如雷。" 
- 51 . 夸叹- 1.赞叹﹐称叹。 
- 52 . 喟然长叹- 喟然:叹气的样子。因感慨而深深地叹气。 
- 53 . 喟然而叹- 喟然:叹气的样子。形容因深有感慨而叹息。 
- 54 . 喟叹- 〈书〉因感慨而叹气:~不已。 
- 55 . 虑叹- 1.揣度未来,感叹过去。 
- 56 . 流叹- 1.亦作"流叹"。 2.长叹。 
- 57 . 鸾枳叹- 1.《后汉书.循吏传.仇览》:"时考城令河内王涣,政尚严猛,闻览以德化人,署为主簿。谓览曰:'主簿闻陈元之过,不罪而化之,得无少鹰鹯之志邪?'览曰:'以为鹰鹯,不若鸾凤。'涣谢遣曰:'枳棘非鸾凤所栖,百里岂大贤之路?今日太学曳长裾,飞名誉,皆主簿后耳。'"后称贤者屈就卑小官职的感叹为"鸾枳叹"。 
- 58 . 悯叹- 1.忧伤叹息。 
- 59 . 绵叹- 1.亦作"绵叹"。 2.犹长叹。 
- 60 . 闷叹- 1.烦闷叹息。 
- 61 . 默叹- 1. 默默的赞叹。 
- 62 . 慕叹- 1.仰慕叹服。 
- 63 . 牛山叹- 1.《晏子春秋.谏上十七》:"景公游于牛山,北临其国城而流涕曰:'若何滂滂去此而死乎?'"后以"牛山叹"﹑"牛山泪"﹑"牛山悲"﹑"牛山下涕"喻为人生短暂而悲叹。 
- 64 . 脾肉之叹- 脾:通“髀”,大腿。指痛惜光阴虚度,思欲有所作为。 
- 65 . 染丝之叹- 把绸缎放在颜料里,颜色发生了变化。比喻本来相同的事物,因受环境影响而变成不同的事物。 
- 66 . 切叹- 1.犹悲叹。 
- 67 . 三叹- 1.亦作"三叹"。 2.多次感叹,形容慨叹之深。 
- 68 . 钦叹- 1.嗟叹。 
- 69 . 人鼠之叹- 感叹人与人之间的地位悬殊。 
- 70 . 伤叹- 1.见"伤叹"。 
- 71 . 沈叹- 1.亦作"沉叹"。亦作"沈叹"。 2.深深地叹息。 
- 72 . 赏叹- 1.见"赏叹"。 
- 73 . 盛叹- 1.犹赞叹。 
- 74 . 颓叹- 1.悲愁叹息。 
- 75 . 耸叹- 1.肃然赞叹。耸﹐通"竦"。 
- 76 . 诵叹- 1.赞颂﹐赞叹。 
- 77 . 颂叹- 1.赞颂感叹。 
- 78 . 司马牛之叹- 比喻对孑然一身、孤立无援的感叹。 
- 79 . 惋叹- 1.见"惋叹"。 
- 80 . 亡羊之叹- 亡:丢失。叹:叹息。为丢失了羊而叹息。比喻探索学问,徘徊歧路,结果一无所得,空留遗憾。亦作“亡羊歧路”。 
- 81 . 痛叹- 1.悲伤叹息。 
- 82 . 涒叹- 1.同"涒滩"。 
- 83 . 王尼叹- 1.《晋书·王尼传》:"尼早丧妇,止有一子。无居宅,惟畜露车,有牛一头,每行,辄使子御之,暮则共宿车上。常叹曰:'沧海横流,处处不安也。'"后因以"王尼叹"喻落泊者之怨尤。 
- 84 . 望洋而叹- 比喻做事时因力不胜任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同“望洋而叹”。 
- 85 . 望洋兴叹- 望洋:仰视的样子。仰望海神而兴叹。原指在伟大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现多比喻做事时因力不胜任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 
- 86 . 嘻叹- 1.慨叹。 
- 87 . 晤叹- 1.叹息。 
- 88 . 笑叹- 1.见"笑叹"。 
- 89 . 寤叹- 1.睡不着而叹息。 
- 90 . 唏叹- 1.叹息。 
- 91 . 泫叹- 1.流泪叹息,伤叹。 
- 92 . 向若而叹- 比喻向高明者折服,而自叹不如。 
- 93 . 兴叹- 发出感叹声:望洋兴叹。 
- 94 . 啸叹- 1.犹长叹。 
- 95 . 欣叹- 1.欣喜赞叹。 
- 96 . 歆叹- 1.钦羡赞叹。 
- 97 . 嘘叹- 1.叹息。 
- 98 . 一倡三叹- 指一人歌唱,三人相和。后多用以形容音乐、诗文优美,富有余味,令人赞赏不己。倡,亦作“唱”。 
- 99 . 一唱三叹- 一个人领头唱,三个人和着唱。原指音乐和歌唱简单而质朴。后转用来形容诗婉转而含义深刻。 
- 100 . 仰屋窃叹- 窃:私自。仰望屋顶,私自叹息。形容处于困境,无可奈何。 
- 101 . 仰屋兴叹- 仰望屋顶长叹。指毫无办法,一筹莫展。 
- 102 . 邑叹- 1.忧悒嗟叹。 
- 103 . 吟叹- 1.见"吟叹"。 
- 104 . 忧叹- 1.见"忧叹"。 
- 105 . 壹倡三叹- 指一人歌唱,三人应和。 
- 106 . 遗叹- 1.前人留下的歌咏或感叹。 2.泛指留下感叹。 
- 107 . 咏叹- 1.见"咏叹"。 
- 108 . 永叹- 1.见"永叹"。 
- 109 . 余叹- 1.谓不尽的叹息。 
- 110 . 吁叹- 1.亦作"吁叹"。 2.叹息;哀叹。 
- 111 . 誉叹- 1.赞叹。 
- 112 . 赞叹- 1.亦作"赞叹"。 2.赞美感叹。 
- 113 . 怨叹- 1.怨恨叹息;悲叹。 
- 114 . 咤叹- 1.哀叹。 
- 115 . 芝焚蕙叹- 芝、蕙:同为香草名;焚:烧。芝草被焚,蕙草伤叹。比喻因同类遭到不幸而悲伤。 
- 116 . 轸叹- 1.痛惜而慨叹。 
- 117 . 朱弦三叹- 指称音乐的美妙。 
- 118 . 咨叹- 1.叹息。 
- 119 . 追叹- 1.谓追溯往事而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