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组词
  3. 扬组词
  4. 【扬】在中间组哪些词

【扬】在中间组哪些词

更新:
  • 1 . 比萨

    一译“米沙鄢人”。菲律宾人数最多的民族。约2270万人(1985年)。讲比萨扬语。多信天主教。主要从事农业和渔业。

  • 2 . 白

    1.复姓。后魏有白扬提度汗。见《通志.氏族五》。

  • 3 . 蔽美

    蔽:遮蔽。指掩盖压抑好的,宣扬传播坏的。

  • 4 . 畅叫

    指大吵大闹。“暢叫”即“唱叫”,吵闹之意。“扬疾”犹嚷唧,亦吵闹之意。

  • 5 . 簸土

    指虚张声势。

  • 6 . 簸糠秕

    糠秕:谷皮和瘪谷,比喻无价值的东西。形容自己不如别人,无才而居前列。

  • 7 . 簸之之,糠秕在前

    1.谓扬米去糠﹐糠在米上。穅﹐同"糠"。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王文度﹑范荣期俱为简文所要,范年大而位小,王年小而位大,将前,更相推在前,既移久,王遂在范后。王因谓曰:'簸之扬之,糠秕在前。'范曰:'洮之汰之,沙砾在后。'"本为调侃之词,谓位卑而居前列。后亦用为谦词﹐谓无才而居前。穅﹐亦写作"糠"。 2.用为出任地方官之谦词。

  • 8 . 簸之之,糠秕在前

    糠秕:谷皮和瘪谷,比喻无价值的东西。形容自己不如别人。

  • 9 . 播土

    播:扬。指尘土飞扬。形容飞奔。

  • 10 . 阐光大

    发扬光大。指使美好的事物在原来基础上不断发展、扩大和提高。

  • 11 . 唱叫

    1.高声吵闹相骂。

  • 12 . 出丑

    暴露丑恶。

  • 13 . 挫骨

    死后将骨头挫成灰撒掉。形容罪孽深重或恨之极深。

  • 14 . 东海

    大海变陆地,扬起灰尘。比喻世事变化很大。

  • 15 . 奉仁风

    奉扬:颂扬;仁风:施行仁政如同风行。旧时用作颂扬德政。

  • 16 . 飞沙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17 . 飞砂

    形容风势很猛。同“飞沙走砾”。

  • 18 . 奋武

    振奋勇气,施展威风。

  • 19 . 东西荡

    指飘泊无定。

  • 20 . 分路

    扬镳:指驱马前进。分路而行。比喻目标不同,各走各的路或各干各的事。

  • 21 . 分道

    分路而行。比喻目标不同,各走各的路或各干各的事。

  • 22 . 遏恶

    遏:阻止;扬:宣扬。禁绝坏事,宣扬提倡好事。

  • 23 . 飞跋扈

    飞扬:放纵;跋扈:蛮横。原指意态狂豪,不爱约束。现多形容骄横放肆,目中无人。

  • 24 . 飞浮躁

    轻浮急躁。

  • 25 . 发踔厉

    原指周初《武》乐的舞蹈动作。手足发扬,蹈地而猛烈,象征太公望辅助武王伐纣时勇往直前的意志。后比喻精神奋发,意气昂扬。

  • 26 . 发蹈厉

    原指周初《武》乐的舞蹈动作。手足发扬,蹈地而猛烈,象征太公望辅助武王伐纣时勇往直前的意志。后比喻精神奋发,意气昂扬。

  • 27 . 发蹈励

    发:奋发,振作;扬:昂扬;蹈:跳、踏。后比喻精神奋发,意气风发昂扬。

  • 28 . 发光大

    发扬:发展,提倡;光大:辉煌而盛大。使好的作风、传统等得到发展和提高。

  • 29 . 发岩穴

    岩穴:山洞,引申为隐居之处或隐士。表彰提倡不求功名的人。

  • 30 . 斐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资产阶级君主立宪派。1791年7月从雅各宾俱乐部中分裂出去。因在斐扬修道院举行集会而得名。革命初期一度当政。1792年8月,巴黎人民第二次起义后停止活动。

  • 31 . 焚骨

    烧掉尸骨,扬弃骨灰。形容非常仇视。

  • 32 . 焚尸

    烧掉尸骨,扬弃骨灰。形容非常仇视。

  • 33 . 海不

    扬:升起,翻腾。海上不起波浪。比喻天下太平无事。

  • 34 . 鼓舌

    转动舌头,张开嘴唇。形容开口说唱。

  • 35 . 淈泥

    搅浑泥水,激起波浪。比喻没有主意,随俗沉浮。

  • 36 . 淮洁秋图

    中国画。清代原济(石涛)作。纸本立轴。设色。画面为淮扬一带江城秋景。中远景水势盘旋,洲渚苍茫,渔人荡舟波上;近景芦苇满汀,榆柳掩映于城郭屋宇间。多用点法,有鲜明特色。

  • 37 . 鹤背

    比喻利欲之心。

  • 38 . 滑泥

    滑:同“淈”,搅浑,搞乱;扬波:激起波涛。把泥水搅浑,激起波浪。比喻随波逐流,不知自洁。

  • 39 . 激浊

    激:冲去;浊:脏水;清:清水。冲去污水,让清水上来。比喻清除坏的,发扬好的。

  • 40 . 激清浊

    冲去污水,让清水上来。比喻清除坏的,发扬好的。同“激浊扬清”。

  • 41 . 洁浊

    犹激浊扬清。比喻清除坏的,发扬好的。

  • 42 . 救火

    沸:开水。比喻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也形容情况危急。

  • 43 . 卷

    一种起重装置,由卷筒、钢丝绳等构成,常用于采矿业和建筑工地。通称绞车。

  • 44 . 跨鹤

    1.南朝梁殷芸《小说.吴蜀人》:"有客相从,各言所志,或愿为扬州刺史,或愿多赀财,或愿骑鹤上升。其一人曰:'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欲兼三者。"后以"跨鹤扬州"指豪富冶游繁华之地。

  • 45 . 立身

    立身:使自己在社会上有相当地位;扬:传播。使自己立足于社会,名声远扬。

  • 46 . 流景

    形容太阳西沉时发出的光芒。

  • 47 . 露才

    露:显露;扬:表现。显露自己的才能。也比喻炫耀才能,表现自己。

  • 48 . 露己

    显露自己的才能。也比喻炫耀才能,表现自己。同“露才扬己”。

  • 49 . 眉目展

    展:伸张。形容神采飞扬,精神振奋。

  • 50 . 名四海

    四海:天下。名声传扬到天下。形容名声很大。

  • 51 . 名天下

    形容名声极大。

  • 52 . 明侧陋

    侧陋:之地位低下而才德兼备的贤人。明察荐举出身微贱而德才兼备的人。

  • 53 . 明仄陋

    明察荐举出身微贱而德才兼备的人。同“明扬侧陋”。

  • 54 . 闹

    1.犹言摆阔气。

  • 55 . 铺张

    原指竭力铺陈渲染,力求发扬光大。后多形容过分讲究排场。

  • 56 . 骑鹤更

    1.同"骑鹤上扬州"。

  • 57 . 骑鹤上

    后因以比喻欲集做官、发财、成仙于一身,或形容贪婪、妄想。

  • 58 . 骑鹤望

    比喻欲集做官、发财、成仙于一身,或形容贪婪、妄想。同“骑鹤上扬州”。

  • 59 . 骑鹤

    比喻欲集做官、发财、成仙于一身,或形容贪婪、妄想。同“骑鹤上扬州”。

  • 60 . 骑上州鹤

    比喻欲集做官、发财、成仙于一身,或形容贪婪、妄想。同“骑鹤上扬州”。

  • 61 . 骑州鹤

    比喻欲集做官、发财、成仙于一身,或形容贪婪、妄想。同“骑鹤上扬州”。

  • 62 . 沙娜拉

    副题《赠日本女郎》。诗歌。徐志摩作。1928年发表。全诗仅五行。逼真地勾勒出送别者日本女郎的形象和内心活动,表现出情态之美和离情之美,既有语言又有动作,更有缠绵不断的情意。语言简练、传神。

  • 63 . 水不

    扬:高举,往上升;波:波澜。水面很平静,没有波浪。

  • 64 . 树功

    树:建立;扬:称颂。建立功名,流芳于世。

  • 65 . 恃才

    自恃有才,骄矜自负。同“恃才矜己”。

  • 66 . 四川

    曲艺曲种。流行于四川成都、重庆等地。相传清乾隆年间形成。原为坐唱,分生、旦、净、丑等脚色,开头、结尾和段落间穿插第三人称的唱词交代情节。现有一人站唱和表演唱等形式。传统曲目多取戏曲故事。

  • 67 . 搜侧陋

    搜:搜寻;扬:荐举,选拔;侧陋:隐伏,卑微,引申指地位低微。寻找和荐举地位低微的贤能之士。

  • 68 . 搜仄陋

    搜:搜寻;扬:荐举,选拔;仄陋:隐伏,卑微,引申指地位低微。寻找和荐举地位低微的贤能之士。

  • 69 . 吐气

    形容受压抑的心情得以舒展而感到快意。

  • 70 . 无风

    犹言无风起浪。比喻无端生事。

  • 71 . 显亲

    显:显赫;亲:父母;扬:传扬。指使双亲显耀,名声传扬。

  • 72 . 显姓

    指显耀门第,传扬名声。

  • 73 . 显祖

    指使祖宗显耀,使名声传扬。

  • 74 . 显祖

    指使祖宗的名声显耀传扬。

  • 75 . 掩恶

    指对待别人讳言其过恶,称扬其好处。同“掩恶扬善”。

  • 76 . 掩恶

    指对待别人讳言其过恶,称扬其好处。

  • 77 . 挹斗

    指徒有虚名。

  • 78 . 言行举

    根据德行和名声来选择人才。

  • 79 . 掩过

    指对待别人讳言其过恶,称扬其好处。同“掩恶扬善”。

  • 80 . 养鹰

    1.比喻怀有野心的人不易控制﹐当其得意之时就不再为主人所用。语本《后汉书.吕布传》:"譬如养鹰,饥即为用,饱则扬去。"

  • 81 . 耀武

    耀:显扬。炫耀武力,显示威风。

  • 82 . 优贤

    指敬重贤才,表扬其事迹。亦作“优贤飏历”。

  • 83 . 游光

    流传荣誉,播扬名声。

  • 84 . 鹰

    1.隋开皇中置骠骑将军府,每府置骠骑﹑车骑二将军。大业三年(公元607年)改骠骑府为鹰扬府,改骠骑将军为鹰扬郎将,车骑将军为鹰扬副郎将(鹰击郎将),隶于各卫,统领府兵。唐代改称折冲府,其主官改称折冲都尉﹑果毅都尉。参阅《隋书.百官志下》。

  • 85 . 鹰虎视

    象鹰那样飞翔,如虎一般雄视。形容十分威武。

  • 86 . 鹰虎噬

    如鹰飞扬,似虎噬咬。形容耀武扬威,穷凶极恶。

  • 87 . 鹰

    1.科举制度中,武科乡试放榜后,考官和考中武举者共同参加的宴会。

  • 88 . 抑恶

    压制坏人坏事,表扬好人好事。

  • 89 . 抑顿挫

    抑:降低;扬:升高;顿:停顿;挫:转折。指声音的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

  • 90 . 隐恶

    隐:隐匿;扬:宣扬。不谈人的坏处,光宣扬人的好处。

  • 91 . 跃马

    跃:跳。跳上骏马,举起马鞭。形容扬鞭催马急驰而去的样子。也比喻热火朝天地进行建设。

  • 92 . 欲先抑

    要发扬、放开,先控制、压抑。

  • 93 . 竹

    1.一种农具。以竹制成﹐用于抛扬谷物。

  • 94 . 濯污

    濯:洗。洗去污垢,激扬清澈。比喻扬善除恶。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