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组词
  3. 谒组词
  4. 【谒】开头能组哪些词

【谒】开头能组哪些词

更新:
  • 1 .

    1.谒见礼拜。

  • 2 .

    1.乞食。

  • 3 .

    1.莅任前晋谒辞行。 2.晋谒之辞。 3.请为文辞。

  • 4 .

    1.拜见用的名片。

  • 5 .

    1.参谒祭奠。

  • 6 .

    1.拜谒坟墓。

  • 7 .

    1.晋谒官府。

  • 8 .

    1.晋谒而有所求。

  • 9 .

    1.请假。

  • 10 .

    1.告假归里。

  • 11 .

    1.揭发罪过。

  • 12 . 后尘

    1.谓投见与追随。

  • 13 .

    1.恭迎问候。

  • 14 .

    1.请求玉环。事见《左传.昭公十六年》﹕晋韩起有一副玉环中的一只﹐另一只在郑国的商人手里。韩起趁聘问时向郑伯请求。子产不给﹐说﹕"夫大国之人令于小国﹐而皆获其求﹐将何以给之?一共一否﹐为罪滋大。大国之求﹐无礼以斥之﹐何餍之有?吾且为鄙邑﹐则失位矣。"后作为典故﹐指大国对小国的无理要求。

  • 15 .

    1.告急。

  • 16 .

    1.请病假。

  • 17 .

    1.请假。

  • 18 .

    1.通名刺进见。后泛指进见地位或辈分高的人。

  • 19 .

    1.参谒上供。

  • 20 .

    1.乞求茶水。唐孟棨《本事诗.情感》载:唐崔护尝于清明出游﹐酒渴求饮﹐遇一女子﹐仿佛有情。来岁清明﹐崔有往寻之﹐则门扃无人﹐因题诗于左扉:"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秪今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数日后﹐又去叩门﹐忽闻哭声﹐有老父出曰:"君非崔护邪……吾女笄知书未适人。自去年以来﹐常恍惚若有所失。此日与之出﹐及归﹐见左扉有字﹐读之﹐入门而病﹐遂絶食数日而死。"崔入门﹐哭而祝之。女复活﹐遂嫁崔。

  • 21 . 金门

    词篇名。五代南唐冯延巳作。写一闺中少妇在池边嬉戏的种种情态,结尾流露出思念行人之情。首二句“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最为后人传诵。

  • 22 .

    1.禁止接见请托者之条令。

  • 23 .

    1.谒见。

  • 24 .

    1.晋谒致敬。

  • 25 .

    1.虔诚拜谒。

  • 26 .

    1.传说之山名。

  • 27 .

    1.拜谒陵墓。

  • 28 .

    1.古时帝后等外出或遇有大事﹐例须谒告于祖庙﹐称"谒庙"。

  • 29 .

    1.拜谒告求。

  • 30 .

    1.山名。在山西省文水县西南﹐汾阳县北。山有石室﹐传为卜子夏退隐处。

  • 31 .

    1.客舍。

  • 32 .

    1.拜谒孔圣。

  • 33 .

    1.求借。 2.探望﹐访问。

  • 34 .

    1.投见求托。

  • 35 .

    1.文体的一种﹐类似祭文。

  • 36 .

    1.求托之言。 2.晋见问候。

  • 37 .

    1.进见谢罪。 2.晋见道谢。

  • 38 .

    1.官吏赴吏部应选。

  • 39 .

    1.进谏。 2.谒见而有所请求的话。

  • 40 .

    1.祈雨。

  • 41 .

    1.谒见赞拜。

  • 42 .

    1.官名。始置于春秋﹑战国时﹐秦汉因之。掌宾赞受事﹐即为天子传达。南朝梁置谒者台﹐掌朝觐宾飨及奉诏出使。陈及隋皆因之。唐改为通事舍人。 2.官名。东汉大长秋属官﹐有中宫谒者二人﹐主报中章。后魏﹑北齐有中谒者仆射﹐隋唐改称内谒者﹐概以宦官充任。宋以后废。 3.官名。使者的别称。汉哀帝置河堤谒者﹐即派往地方主管水利的官吏。 4.古时亦用以泛指传达﹑通报的奴仆。 5.星名。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