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组词
  3. 观组词
  4. 【观】开头能组哪些词

【观】开头能组哪些词

更新:
  • 1 .

    ①怀着犹豫的心情观看事物的发展变化:意存~丨徘徊~。 ②张望:四下~。

  • 2 . 望不前

    不前:不敢上前。事情尚难确定时,怀着犹豫不定的心情,观察事物的发展,暂不前进。

  • 3 .

    1.即观阙。

  • 4 .

    1.观赏文采。 2.宋代观文殿学士的简称。

  • 5 .

    1.观看杂技﹑戏曲等的表演。 2.观看下棋。

  • 6 .

    1.反观回想。

  • 7 .

    1.观察卦爻之象。古人用以测吉凶。 2.观测天象。 3.谓取法,效法。

  • 8 . 象台

    观测天文、气象、地磁、地震等现象的机构,按其任务的不同,现已分别采用天文台、气象台、地磁台、地震台等名称。

  • 9 .

    1.看着好笑。

  • 10 .

    1.犹楼台。

  • 11 .

    1.观察心性。佛教以心为万法的主体,无一事在心外,故观心即能究明一切事(现象)理(本体)。

  • 12 .

    1.见"观衅"。

  • 13 . 衅而动

    衅:破绽、漏洞。探察对方的破绽、漏洞,乘机发动进攻。

  • 14 . 衅伺隙

    衅、隙:破绽、漏洞。探察对方的破绽、漏洞,以待时机。

  • 15 . 星台

    1.观察星象的高台。即古代的天文台。

  • 16 .

    1.观察行为。语出《论语.学而》:"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

  • 17 . 形察色

    观察脸色以揣测对方的心意。同“观貌察色”。

  • 18 .

    1.瞻仰。

  • 19 . 叶植物

    以观叶为主的植物。叶形奇特,叶色红艳或四季常青。可作室内装饰或点缀园林景色。如常春藤、橡皮树、龟背竹、吊兰、万年青、五针松、苏铁、棕竹、红枫、彩叶草等。

  • 20 .

    1.谓观察研究养生之道。

  • 21 .

    也称“观世音”。佛教大乘菩萨。佛教说他大慈大悲,救苦救难,有求必应。在中国佛教寺院中一般塑像和图像多作女相。女相观音的造像约始于南北朝,而盛于唐代以后。与阿弥陀佛和大势至合称为“西方三圣”。又与文殊、普贤、地藏合称“四大菩萨”。相传浙江普陀山是观音显灵说法的道场。

  • 22 . 音大士

    1.观世音的别称。

  • 23 . 音兜

    1.旧时妇女用的一种风帽。因帽子后沿披至颈后肩际,类似佛像中观音菩萨所戴的帽子式样,故称。

  • 24 . 音粉

    1.一种白色黏土。旧时灾民常用来充饥,食后不能消化,常因而致死。

  • 25 . 音菊

    1.植物名。即天竺花。自五月开至九月,花头细小,其色纯紫,枝叶如嫩柳,其色纯紫,枝叶如嫩柳,其干之长与人等。宋史铸《百菊集谱》有《观音菊诗》。

  • 26 . 音莲

    1.海芋的俗称。

  • 27 . 音柳

    1.柽柳的别称。

  • 28 . 音衲

    1.黄袍的别称。

  • 29 . 音手

    1.一种小贝壳。旧时浙江沿海的人将这种小贝壳用线串在一起,戴在孩子的手腕或脚踝上,认为可以避邪。

  • 30 . 音素

    1.旧时苏州地方风俗,自农历二月初一持斋至十九日观音生日为止,称为观音素。

  • 31 . 音土

    一种白色的黏土。也叫观音粉。

  • 32 . 音竹

    1.竹名。形小,可供盆栽。

  • 33 .

    1.观看杂戏。

  • 34 .

    1.亦作"观游"。 2.观赏游览。

  • 35 . 于海者难为水

    看过海的人,对一般的江河学觉得不值一看了。形容见的世面大,眼界高。

  • 36 .

    1.见"观渔"。

  • 37 .

    1.亦作"观鱼"。 2.春秋时鲁隐公故事。《左传.隐公五年》:"五年春,公将如棠观鱼者。"杨伯峻注:"鱼者意即捕鱼者。"《三国志.魏志.鲍勋传》:"昔鲁隐观渔于棠,《春秋》讥之。虽陛下以为务,愚臣所不愿也。"后泛指观看捕鱼或观赏游鱼以为戏乐。

  • 38 . 隅反三

    犹言举一反三。比喻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其他许多事情。

  • 39 .

    1.宫殿楼阁。亦指道观佛寺。

  • 40 .

    1.观摩效法。

  • 41 .

    ①具体的景象和景象给人的印象;外观和对外观发生的反应:以壮~丨有碍~。 ②瞻望;观赏:楼阁建成后,~者络绎不绝。

  • 42 . 瞻所系

    观瞻:外观以及对外观的反应。指人或具体物件的外观与人们的印象有很大的关系。

  • 43 .

    1.占卜。

  • 44 .

    从旁观看战争、战斗,自己不参加。也借指体育竞赛时从旁观看助兴。

  • 45 .

    原为美学术语,现也泛指仔细观察,审视:~传统文化|~现实,正视生活。

  • 46 . 者成堵

    形容观看人数众多。同“观者如堵”。

  • 47 . 者穈集

    穈:成群;穈集:聚集,群集。观看的人聚集在一起。形容观看的人很多。

  • 48 . 者如堵

    堵:墙壁。观看的人象一堵墙一样。形容观看人数众多。

  • 49 . 者如垛

    形容观看人数众多。同“观者如堵”。

  • 50 . 变沉机

    沉:深藏;机:机智。深藏机智,观察变化。形容头脑里办法多,有随机应变的才能。

  • 51 .

    1.显示兵力。

  • 52 .

    1.亦作"观采"。 2.观察采择;观赏采取。

  • 53 .

    ①观察并测量(天文、地理、气象、方向等):~风力。 ②观察并测度(情况):~敌情。

  • 54 .

    仔细察看(事物或现象):~地形丨~动静丨~问题。

  • 55 . 察家

    政治评论家。通常用做报刊上重要政治评论文章作者的署名。

  • 56 . 察力

    1. 物质上或思想上的观察能力。如:对事物本质的深刻观察力。

  • 57 . 察哨

    观察敌情的哨后兵或哨听。也叫瞭望哨。

  • 58 . 察使

    1.官名。唐于诸道置观察使,位次于节度使。中叶以后,多以节度使兼领其职。无节度使之州,亦特设观察使,管辖一道或数州,并兼领刺史之职。凡兵甲财赋民俗之事无所不领,谓之都府,权任甚重。宋观察使为虚衔,无定员。

  • 59 . 察所

    军队作战时,为观察战场而设置的场所,通常设在隐蔽而又视野开阔的地点。

  • 60 . 察员

    一个国家派遣的列席国际会议的外交代表,依照国际惯例,观察员只有发言权,没有表决权。

  • 61 .

    1.察看。

  • 62 .

    1.看热闹。 2.指赴乡试。

  • 63 . 场矮人

    指见识浅鄙者。

  • 64 .

    1.观赏涨潮。特指观赏钱塘江的大潮。每年以农历八月十八日为最盛。晋顾恺之有《观潮赋》。

  • 65 .

    1.看到成果。语出《诗.大雅.文王有声》:"遹观厥成。"

  • 66 .

    1.供游观的池沼。

  • 67 .

    1.观察德行。

  • 68 .

    1.观看花灯。旧有元宵观灯的风俗。

  • 69 .

    ①观察事物时所处的位置或采取的态度:生物学~丨纯技术~。 ②专指政治观点:没有正确的立场,就不会有正确的~。

  • 70 .

    1.谓觊觎王位。

  • 71 .

    1.阅读。

  • 72 .

    1.见"观睹"。

  • 73 .

    1.观察法度。 2.佛教语。指观心。参阅唐湛然《止观大意》。

  • 74 .

    望风。

  • 75 . 风察俗

    指观察国风民俗。

  • 76 . 风使

    1.官名。唐初遣官巡视天下,观风察俗,谓之"观风使"。亦称"巡察使"﹑"采访使"﹑"观风处置使"﹑"观察处置使"等。清雍正中仿唐制遣官巡省,谓之"观风整俗使"。 2.指清代的学政使。

  • 77 . 凤一羽

    观:看:凤:凤凰;羽:羽毛。只看见凤凰的一根羽毛。比喻只看到事物的一小部分,并不全面。

  • 78 .

    看到事物以后所产生的印象和感想:代表们畅谈访问农村的~丨就自己~所及,写些通讯。

  • 79 .

    1.楼阁。

  • 80 .

    1.瞻前顾后。

  • 81 .

    参观外国或外地的景物、建设等:~客丨有不少外宾前来桂林~丨他陪同我们在上海各处~了一番。

  • 82 . 光农业

    旅游农业。

  • 83 .

    1.指观察国情。引申为从政。

  • 84 . 果植物

    以观果为主的植物。果实色彩艳丽,形态奇异,经久不落。如小石榴、金橘、枸杞、冬珊瑚、火棘、南天竹等。

  • 85 . 过知仁

    察看一个人所犯过错的性质,就可以了解他的为人。

  • 86 .

    1.语出《孟子.尽心上》:"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后用以比喻所观者大。

  • 87 .

    1.犹美观。 2.观察其长处。

  • 88 .

    1.古传说禹临河而得《河图》。 2.佛教故事。谓波斯匿王观看恒河,自伤发白面皱,而恒河不变。佛谓变者受灭,不变者原无生灭。见《首楞严经》卷二。后用以比喻佛性永恒。

  • 89 . 花植物

    以观花为主的植物。其花色艳丽,花朵硕大,花形奇异,并具香气。春天开花的有水仙、迎春、春兰、杜鹃花、牡丹、月季、君子兰等;夏、秋季开花的有米兰、白兰花、扶桑、夹竹桃、昙花、珠兰、大丽花、荷花、菊花、一串红、桂花等;冬季开花的有一品红、腊梅、银柳等。

  • 90 .

    1.观察变化;观察造化。 2.引申为死亡的婉辞。 3.观察教化。

  • 91 . 化听风

    指希望看到良好的政治教化。

  • 92 .

    1.比喻观察事物明白清楚。

  • 93 . 机而动

    时:时机。等待时机然后行动。

  • 94 . 机而作

    等待时机然后行动。同“观机而动”。

  • 95 .

    1.观看庄稼。

  • 96 .

    1.看见。

  • 97 . 今宜鉴古

    宜:应该;鉴:镜子。观察当今的社会,应以古代为镜子加以借鉴。

  • 98 .

    1.相传为彭祖故事。宋苏轼《代滕甫论西夏书》:"俗言彭祖观井,自系大木之上,以车轮覆井,而后敢观。"后用以比喻遇事谨慎小心。

  • 99 .

    特意地看;参观;观察:~景物丨~动静丨~足球比赛。

  • 100 .

    1.观众。

  • 101 .

    1.犹窥视。

  • 102 .

    1.观察;视察。 2.观赏;观看。 3.阅览。

  • 103 .

    1.观赏玩乐。

  • 104 .

    (被邀请)参观典礼:~台丨国庆~。

  • 105 .

    1.察访。

  • 106 . 貌察色

    观察脸色以揣测对方的心意。

  • 107 . 眉说眼

    比喻挑眼,说闲话。

  • 108 .

    1.古占法。指宋代邵雍所作的梅花数。

  • 109 .

    1.观察美好的事物。 2.外观美。

  • 110 .

    1.观察民风。 2.检阅民力。 3.显示于民。

  • 111 .

    观看,多指观看彼此的成绩,交流经验、互相学习:~演出。

  • 112 .

    1.指外观。

  • 113 .

    ①思想意识:破除旧的传统~。 ②客观事物在人脑里留下的概括的形象(有时指表象)。

  • 114 . 念形态

    意识形态。

  • 115 . 念艺术

    一译“概念艺术”。20世纪70年代西方流行的艺术流派。观念艺术排除传统艺术的造型性,认为真正的艺术作品是概念或观念的组合。在这类作品中,他们将未加工的材料直接作为艺术品展现给观众,或将自己作为一个“艺术品”送上展厅等。他们企图让观众经自己的想像,与艺术家进入同一“审美领域”。

  • 116 .

    1.观看驱逐疫鬼的仪式。

  • 117 .

    1.瞧看。

  • 118 .

    1.观看,观赏。

  • 119 .

    1.见"观觑"。

  • 120 .

    1.古代帝王宫门前的两座楼台。 2.代称宫殿。 3.指庙宇。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