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斤】结尾能组哪些词
- 1 . 般斤- 1.古代巧匠鲁班的斧头。语本汉扬雄《法言.君子》:"般之挥斤,羿之激矢;君子不言,言必有中也。"后以"般斤"喻大匠的技能。 
- 2 . 鼻垩挥斤- 挥舞斧头削除鼻端之垩。比喻指正错误。 
- 3 . 鼻斤- 1.《庄子.徐无鬼》:"郢人垩漫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后以"鼻斤"比喻出众的才能。 
- 4 . 长戟八十斤- 1.《三国志.魏志.典韦传》﹕"韦好持大双戟与长刀等﹐军中为之语曰﹕'帐下壮士有典君﹐提一双戟八十斤。'"后用以形容勇武。 
- 5 . 秤铊虽小压千斤- 1.喻人虽小而志气大。 
- 6 . 秤砣虽小压千斤- 秤砣看来一小块却能压住千斤之重。比喻外表虽不引人注目,实际很起作用。 
- 7 . 成风斤- 1.《庄子.徐无鬼》:"郢人垩漫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后用为技艺高超的典故。 
- 8 . 赤斤- 1.蒙古语,谓耳朵。 
- 9 . 辍斤- 1.《庄子.徐无鬼》:"郢人垩慢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宋元君闻之,召匠石曰;'尝试为寡人为之。'匠石曰:'臣则尝能斫之,虽然,臣之质死久矣。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意谓自从搭档的人死后已不舞斧。后用"辍斤"指失去知己。 
- 10 . 大匠运斤- 比喻人技艺精湛或文笔娴熟高超。 
- 11 . 风斤- 1.指尖厉的寒风。 
- 12 . 斧斤- 1.亦作"斧釿"。 2.泛指各种斧子。 3.泛指工具﹑利器。 4.以斧子修削。亦喻指过分雕琢。 
- 13 . 釜斤- 1.斧斤。釜﹐用同"斧"﹐砍木工具。 
- 14 . 公斤- 1.也称"千克"。公制中计量质量的基本单位﹐习惯上也用作重量单位。一公斤等于二市斤﹐或等于一千克﹑千分之一公吨。 
- 15 . 赫斤- 1.见"赫哲族"。 
- 16 . 挥斤- 1.《庄子.徐无鬼》:"郢人垩慢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运斤,挥动斧头。后用为发挥高超技艺的典故。 
- 17 . 匠石运斤- 匠:匠人;石:人名;运:抡;斤:斧子。指木匠石抡斧砍掉郢人鼻尖上的白灰,而没有碰伤郢人的鼻子。形容技艺精湛超群。 
- 18 . 颉斤- 1.唐代突厥族官名,又译为"俟斤"。 
- 19 . 斤斤- 过分计较(琐细的或无关紧要的事物):不要~于表面形式,应该注重实际问题。 
- 20 . 煤斤- 1.用作燃料的煤的泛称。 
- 21 . 论斤- 1.按斤量计算。 
- 22 . 没眼斤- 1.没眼睛。谓不辨是非好歹。 
- 23 . 木斤- 1.即木冰。 
- 24 . 面斤- 1.见"面筋"。 
- 25 . 奇斤- 1.复姓。北魏有奇斤氏﹐后改为奇氏。见《魏书.官氏志》。 
- 26 . 千斤- 1.千斤顶的简称。参见"千斤顶"。 2.机器中防止齿轮倒转的装置,是由安置在轴上的有齿零件和弹簧组成的。 
- 27 . 肉重千斤- 1.讥讽肥胖无才的人。 
- 28 . 讪斤- 1.见"讪筋"。 
- 29 . 山斤- 1.佛教语。高山的斤数。谓以斤两衡量须弥山的重量。喻佛法广大或佛寿无量。 
- 30 . 市斤- 1.市制重量的主单位。一市斤合五百克。市斤以上有市担,以百进;市斤以下有市两﹑市钱﹑市分﹑市厘﹑市毫﹑市丝,均以十进。我国过去长期通行十六两制,一市斤等于十六市两。后改为十两制,一市斤等于十两。通称斤。 
- 31 . 俟斤- 1.突厥语irkin的音译。突厥部落首领之称。其先世官俟斤者﹐遂以为氏。参阅宋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辨证》卷二二。俟斤作为官名﹐亦为契丹等所沿用。参阅《周书·异域传上·库莫奚》﹑《北史·蠕蠕传》﹑《新唐书·北狄传·契丹》。 
- 32 . 丝斤- 1.指蚕丝。蚕丝以斤计量,故称。 
- 33 . 俟伏斤- 1.复姓。《魏书.官氏志》:"俟伏斤氏,后改为俟氏。"一说,后改为斤氏。参阅《通志.氏族五》。 
- 34 . 铜斤- 1.指一定份量的铜钱。 
- 35 . 盐斤- 1.亦作"盐斤"。 2.指盐。 
- 36 . 眼斤- 1.眼睛。借指眼光,眼力。 
- 37 . 郢匠挥斤- 比喻纯熟、高超的技艺。 
- 38 . 郢匠斤- 1.同"郢匠挥斤"。 
- 39 . 郢斤- 1.同"郢匠挥斤"。 
- 40 . 郢氏斤- 1.同"郢匠挥斤"。 
- 41 . 运斤- 1.亦作"运釿"。 2.挥动斧头砍削。 3.喻技艺的高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