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组词
  3. 録组词
  4. 【録】结尾能组哪些词

【録】结尾能组哪些词

更新:
  • 1 . 跋

    1.题跋收录。

  • 2 . 宝

    1.珍藏。 2.帝位。

  • 3 . 班朝

    1.记载朝中官员职位﹑姓名的册子。

  • 4 . 板

    1.登记户籍。

  • 5 . 不

    1.不检束。 2.不任用。 3.不抄录。

  • 6 . 别

    1.分别撰述。 2.目录解题式的文体。始于汉刘向。建始中,朝廷征集图书文献,命刘向等校勘整理。每校一书,由刘向加以编次﹐写出提要,抄录上报,因成《七略别录》。参阅《隋书·经籍志》。 3.指礼品清单。

  • 7 . 标

    1.着录。

  • 8 . 编

    1.依次着录之文。 2.编集着录。 3.指编集着录之书。

  • 9 . 笔

    1.笔记一类的著作。 2.用笔记录。 3.指记录下来的文字。

  • 10 . 簿

    1.登记财物的账目。 2.谓查抄财产﹐将其登记入册。 3.典籍的目录。

  • 11 . 采

    1.采纳录用;采纳。 2.搜求摘录。

  • 12 . 材馆

    1.宋虞允文记载人才的名录。

  • 13 . 参

    1.参与总领。录,总领。东汉尚书之权超过三公,自安帝顺帝后,大将军及三公执政的都加录尚书事。后来帝后家专政,三公仅得参预,故称"参録"。

  • 14 . 谶

    1.谶书的目录。

  • 15 . 抄

    1.抄写。

  • 16 . 钞

    1.抄写誊录。

  • 17 . 齿

    1.收录;录用。 2.科举时代,汇刻同榜者姓名﹑年龄﹑籍贯﹑三代等的册籍。也称同年录。

  • 18 . 传

    1.转抄,传抄。

  • 19 . 大

    1.总录﹑总领。 2.指国史。

  • 20 . 道

    1.负责道教事务的官员。

  • 21 . 逮

    1.逮捕;拘囚。

  • 22 . 撮

    1.采录;摘录。

  • 23 . 脞

    1.犹杂录。亦用作书名。如清孙志祖着有《读书脞录》。

  • 24 . 登科

    1.即登科记。

  • 25 . 存

    1.存恤录用。 2.收录﹑载录。

  • 26 . 剟

    1.摘录,选录。

  • 27 . 登

    1.刊登。 2.指登记录用。

  • 28 . 点鬼

    1.同"点鬼簿"。

  • 29 . 点将

    1.明宦官魏忠贤擅权,阉党王绍徽用《水浒》一百零八将绰号,配以所恶东林诸人,编集成册,名《点将录》,献于魏,为构陷依据。

  • 30 . 都

    1.犹录事。

  • 31 . 掇

    1.选取记录在案的有功之人。 2.选录。

  • 32 . 督

    1.正式记录;讯视记录。

  • 33 . 翻

    1.转相抄写。 2.从原录音带或录相带等转录。

  • 34 . 符

    1.见"符箓"。

  • 35 . 防

    1.防范和管束。

  • 36 . 高

    1.指科举中式。

  • 37 . 骨

    1.谓载入仙人名籍,具有仙风道骨。

  • 38 . 附

    1.将与正文有关的文章或资料缀于正文的后面。 2.附在正文后面与正文有关的文章或参考资料。

  • 39 . 干

    1.指帝王的著作。

  • 40 . 顾

    1.顾念收纳。

  • 41 . 觥

    1.见"觥録事"。

  • 42 . 含俱

    1.唐时回纥语。犹偻啰。谓伶俐能干。

  • 43 . 回忆

    1.文体的一种。用文学形式记叙个人所经历过的生活或所熟悉的历史事件。

  • 44 . 鬼

    1.亦作"鬼箓"。 2.迷信者所谓阴间死人的名簿。 3.指在鬼录﹐死亡。

  • 45 . 横

    1.谓无端定罪。

  • 46 . 过

    1.检阅簿录。 2.把一个本子上的文字抄写在另一个本子上。

  • 47 . 后

    1.称某些以"録"为书名的著作的续篇。如:《文献通考.经籍四四》着录有《闻见后录》二十卷。系宋邵博继邵伯温《闻见前录》之作。宋王明清《挥麈录》之续集亦称《后录》。

  • 48 . 记

    1.载录﹐记载。 2.史册﹔记载的材料。 3.指记名在册﹐以备录用或治罪。 4.做记录的人。 5.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以内记载下来的最高成绩。

  • 49 . 纪

    1.纪,通"记"。记录,用文字记载。 2.纪,通"记"。记载事情的文字。 3.纪,通"记"。指做记录的人。 4.纪,通"记"。官吏有功绩或犯有罪过,记录在案,以为其后升迁﹑黜罚之依据。 5.纪,通"记"。记载下来的最高成绩。

  • 50 . 辑

    1.收集﹑摘录有关的资料或著作,编成书刊。

  • 51 . 集

    1.汇辑抄录。

  • 52 . 旌

    1.表彰叙录。

  • 53 . 籍

    1.登记录用。

  • 54 . 衿

    1.旧时指入泮的簿籍。

  • 55 . 兼收并

    1.把不同的说法都一并载录下来。

  • 56 . 拘

    1.拘束谨慎。一说为勤劳。 2.拘禁;逮捕。

  • 57 . 搢绅

    1.清代记载京朝及外省职官履历的书,由书坊逐年刊行,详载各职官的姓名﹑籍贯﹑出身等。取古代官吏缙绅垂笏之义为书名。亦称《爵秩全函缙绅全书》。

  • 58 . 缙绅

    1.旧时书坊刊印的全国职官录。亦省作"缙绅"。

  • 59 . 钧

    1.犹重用。

  • 60 . 节

    1.从整篇文字里摘取重要的部分。

  • 61 . 酒

    1.酒纠。

  • 62 . 课

    1.谓征收赋税。録﹐征收赋税的簿册。

  • 63 . 令

    1.宋代指县令﹑录事参军一级的地方官吏。

  • 64 . 乐

    1.记载音乐的册籍。

  • 65 .

    1.碌碌。平庸。録﹐通"碌"。

  • 66 . 历

    1.文采貌。

  • 67 . 冥

    1.迷信传说中阴间鬼的户籍簿。

  • 68 . 领

    1.总领,全面掌管。

  • 69 . 旁

    1.广泛抄录。

  • 70 . 漫

    1.随笔记录。宋吴曾有《能改斋漫录》十八卷。

  • 71 . 梅

    1.见"梅禄"。

  • 72 . 秘

    1.珍奇的典册。

  • 73 . 内

    1.古官制有录尚书事,"内録"为其省称。

  • 74 . 摹

    1.用依样描画的方法过录。

  • 75 . 名

    1.犹名册。

  • 76 . 农

    1.指《神农本草经》。传说神农氏尝百草为医药以治疾病,并编录为书。

  • 77 . 目

    1.按照一定次序编排,记录图书的书名﹑作者﹑出版﹑内容与收藏等情况,或列出书刊的篇章等目次,以供读者检索之用的工具。前者按形式可分为卡片式目录和书本式目录两种;后者多载于书刊的正文前面。

  • 78 . 劬

    1.亦作"劬禄"。 2.勤劳;劳苦。

  • 79 . 品

    1.品鉴收录。

  • 80 . 讫

    1.见"讫箓"。

  • 81 . 裒

    1.收集辑录。

  • 82 . 谱

    1.即谱牒。 2.中国古代图书分类中的一个类目。创始于宋尤袤的《遂初堂书目》。专收图谱之书﹐颇为庞杂﹐为后来的目录学家所沿用。《四库全书》列于子部杂家之前﹐下分器物﹑食谱﹑草木鸟兽虫鱼三门。

  • 83 . 缮

    1.誊写。

  • 84 . 钦

    1.指皇帝亲自录选。

  • 85 . 囚

    1.拘系;关禁。

  • 86 . 铨

    1.铨选录用。

  • 87 . 日

    1.史书记事的一种体例。记其事并记其时日。 2.指史官按日的记录。 3.犹日记。

  • 88 . 驱

    1.驱逼查抄。

  • 89 . 僧

    1.僧官名。

  • 90 . 曲

    1.亦作"曲录"。 2.弯曲貌;屈曲貌。

  • 91 . 全国纪

    1.某些运动项目的全国最好成绩。这些运动成绩通常是能由时间﹑距离﹑重量等客观标准来确定的。我国的全国纪录,经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运动委员会审定并公布。

  • 92 . 雀

    1.见"雀箓"。

  • 93 . 审

    1.犹审讯。

  • 94 . 省

    1.省察。 2.视察并登记。 3.记忆;注意。

  • 95 . 述

    1.叙述,着录。

  • 96 . 赏

    1.赏赐财物和把功劳记录在案。 2.欣赏录用。

  • 97 . 实

    1.符合实际的记载。 2.如实记载;真实地记录。 3.中国封建时期编年史的一种,专记某一皇帝统治时期的大事。最早见于记载的有南朝梁周兴嗣等的《梁皇帝实录》,记载武帝事。已散佚。见《隋书.经籍志二》。至唐初由史臣撰已故皇帝一朝政事为实录,成为定制。后世沿之。明清两朝,设有实录馆,所存实录较多。今存最早的有唐韩愈的《顺宗实录》。 4.私人记载祖先事迹的文字,有时也称实录。如唐李翱有《皇祖实录》。

  • 98 . 摄

    1.拘捕。

  • 99 . 收

    1.收集抄录。 2.指文章的被采用。 3.收取。 4.接纳;收容。 5.收捕。

  • 100 . 试

    1.明清时﹐将乡试﹑会试中试的举子姓名籍贯名次及其文章汇集刊刻成册﹐名曰试录。

  • 101 . 史

    1.历史的文字记录。

  • 102 . 司

    1.官名。晋时置录事参军,为公府官,非州郡职,掌总录众曹文簿,举弹善恶。北周称司录参军,属相府;同时州之刺史有军而开府者亦置之。唐开元初改为京尹属官,掌府事。参阅《通典.职官十五》﹑王仲荦《北周六典》卷十。

  • 103 . 手

    1.亲手抄录。

  • 104 . 书

    1.图书目录。《新唐书.艺文志》着录唐毋煚《古今书录》四十卷。宋陈振孙撰《直斋书录解题》。 2.书法家名录。宋董史撰《皇宋书录》三卷﹐记宋代书法家一百六十一人的名氏。

  • 105 . 图

    1.同"图箓"。

  • 106 . 天

    1.谓载名于典籍﹑图书。

  • 107 . 题名

    1.科举时代刻有同榜中式者姓名﹑年龄﹑籍贯的名册。有的也在录前载有主考﹑同考官等的姓名。

  • 108 . 算

    1.择取。

  • 109 . 同年齿

    1.指以年龄大小为序排列的同年录。

  • 110 . 同年

    1.科举时代记载同年登科者姓名﹑年龄﹑籍贯﹑履历的册子。

  • 111 . 通讯

    1.记载他人通信地址及电话号码﹑电报挂号﹑传真号码等的簿册。

  • 112 . 同学

    1.记载同班或同校同学的姓名﹑籍贯﹑简历与通讯处等内容的小册子。

  • 113 . 誊

    1.用工楷誊清抄录。科举时试卷校阅前的手续之一。

  • 114 . 同

    1.谓一同收入。

  • 115 . 同门

    1.科举时代同科者的花名册。 2.指同学姓名录。

  • 116 . 详

    1.详尽记载。

  • 117 . 戊申

    1.旧时称阴间记录人在世所行善恶的簿册。

  • 118 . 武

    1.武举及第人的名册。

  • 119 . 系

    1.记录一姓世系的谱牒。

  • 120 . 写

    1.书写;抄录。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