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在中间组哪些词
1 . 百足之虫,至死不僵
1.比喻势力雄厚的集体或个人一时不易垮台。
2 . 百足之虫,至断不僵
百足:虫名,马陆,多足虫;僵:倒。比喻势力雄厚的集体或个人一时不易垮台。
3 . 百足之虫,至断不蹶
比喻势力雄厚的集体或个人一时不易垮台。同“百足之虫,至死不僵”。
4 . 百足之虫,至死不僵
百足:虫名,躯干计二十节,切断后仍能蠕动。僵:肢体僵硬不能活动。比喻势力雄厚的集体或个人一时不易垮台。
5 . 宾至如归
宾:客人;至:到;归:回到家中。客人到这里就象回到自己家里一样。形容招待客人热情周到。
6 . 谗言三至,慈母不亲
1.《史记.樗里子甘茂列传》﹕"鲁人有与曾参同姓名者杀人﹐人告其母曰'曾参杀人'﹐其母织自若也。顷之﹐一人又告之曰'曾参杀人'﹐其母尚织自若也。顷又一人告之曰'曾参杀人'﹐其母投杼下机﹐逾墙而走。夫以曾参之贤与其母信之也﹐三人疑之﹐其母惧焉。"后因以为典实﹐谓谗言多﹐使人惑乱。
7 . 不至紧
1.不要紧。
8 . 不至于
1.表示不会达到某种程度。
9 . 充类至尽
充类:推究同类事理;至尽:到极精密处。指就事理作充分的推论。
10 . 彻里至外
指从里到外。
11 . 齿至之车
1.《战国策.楚策四》:"夫骥之齿至矣﹐服盐车而上太行。"后用"齿至之车"指年齿适中之马所驾的车子。
12 . 诚至金开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13 . 寸而度之,至丈必差
度:量;至:到;差:误差。一寸一寸地量到丈,必然会有误差。
14 . 大中至正
极为公正,不偏不倚。
15 . 从头至尾
从开头至结尾。指某件事物的全过程或全部内容。
16 . 大成至圣先师
1.清代所定孔子尊号。明嘉靖九年﹐尊孔子为"至圣先师"。清顺治二年﹐更尊为"大成至圣文宣先师"。见《清史稿.礼志三》。后多省称为"大成至圣先师"。
17 . 大公至正
至:最;正:公正。完全秉公办理,毫不偏心。
18 . 得至宝
1.唐乐曲名,一名《康老子》。
19 . 奉为至宝
奉:信奉,敬奉;至宝:最珍贵的宝物。敬奉为最珍贵的宝物。
20 . 冬至点
黄道上最南的一点,冬至这天太阳经过这个位置。
21 . 冬至线
南回归线。参看〖回归线 〗。
22 . 二至圈
1.天球上通过天极和二至点的大圆。2.见“分至圈”。
23 .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指幸运事不会连续到来,祸事却会接踵而至。
24 . 纷至沓来
纷:众多,杂乱;沓:多,重复。形容接连不断的到来。
25 . 纷至踏来
形容接连不断的到来。
26 . 分至点
春分点、秋分点、夏至点、冬至点的合称。
27 . 感人至深
使人内心深深感动。
28 . 福至心灵
福:幸运。意思是人运气来了,心也变得灵巧了。
29 . 福不重至,祸必重来
福不会接连而来,祸灾却会接踵而至。
30 . 汗流至踵
汗出得多,流到脚跟。常形容极端恐惧或惭愧。
31 . 骨肉至亲
指关系最密切的亲属。
32 . 何至于
1.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至于。
33 . 何至于此
怎么能够到了这种境地?表示不会或不应该到这种地步。
34 . 积金至斗
北斗星。堆积起来的金子能触到北斗星。比喻积累的财富极多。
35 . 患至呼天
患:祸患;呼:喊。形容事前不作准备,灾祸临头,求天救助。
36 . 家至户察
到每家每户去察看。
37 . 家至户到
到每家每户;遍及每家每户。
38 . 家至户晓
晓:告知。到每家每户宣传,使每家每户都知道。
39 . 家至人说
传到每一家,人人都知道。
40 . 祸至无日
无日:没有几日。形容灾祸马上就要降临。
41 . 金石至交
比喻像金石一样牢不可破的交情。同“金石之交”。
42 . 渐至佳境
比喻境况逐渐好转或兴趣逐渐浓厚。同“渐入佳境”。
43 .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人的诚心所到,能感动天地,使金石为之开裂。比喻只要专心诚意去做,什么疑难问题都能解决。
44 . 麇至沓来
犹言群集纷至。
45 . 绝德至行
绝、至:极,尽。极为高尚的道德品行。
46 . 累土至山
比喻由小到大,积少成多。
47 . 摩顶至踵
犹摩顶放踵。形容不辞劳苦,不顾身体。
48 . 摩顶至足
犹摩顶放踵。形容不辞劳苦,不顾身体。
49 . 摩诃至那
1.古代印度人对我国的尊称。摩诃﹐犹言大。
50 . 末至客
1.南朝宋谢惠连《雪赋》:"梁王不悦,游于兔园。乃置旨酒,命宾召邹生,延枚叟。相如末至,居客之右。"后因以"末至客"为典实。
51 . 情至意尽
指对人的情谊已经到极点。
52 . 任重至远
愿意指负载沉重而可以到达远方。后比喻抱负远大,能闯出新的天地,做出宏伟的业绩。
53 . 事有必至,理有固然
事情是必然要发生的,道理本来就该这样。指某些事情无论怎样防止,还是要出现,这是按照事物固有的规律发生发展的,是无法改变的。
54 . 仁至义尽
至:极,最;尽:全部用出。竭尽仁义之道。指人的善意和帮助已经做到了最大限度。
55 . 如获至宝
至:极,最。好象得到极珍贵的宝物。形容对所得到的东西非常珍视喜爱。
56 . 如获至寶
1.好像得到最珍贵的东西。
57 . 如获至珍
形容对所得到的东西非常珍视喜爱。同“如获至宝”。
58 . 三至之谗
谗:谗言,坏话。形容经反复传播,影响恶劣的诽谤性言语。
59 . 神至之笔
形容艺术作品的技法非常奇妙。
60 . 甚至于
1.犹甚而至于。
61 . 甚而至于
1.用以提出突出的事例,表示更进一层达到某种程度。
62 . 甚或至于
1.同"甚而至于"。
63 . 甚且至于
1.同"甚而至于"。
64 . 实至名归
实:实际的成就;至:达到;名:名誉;归:到来。有了真正的学识、本领或功业,自然就有声誉。
65 . 实至名随
实:实际的成就;至:达到;名:名誉;随:跟随。有了真正的学识、本领或功业,自然就有声誉。
66 . 时至运来
时机来了,运气也有了转机。指由逆境转为顺境。
67 . 通前至后
从开头到结尾。全部,整个。同“通前彻后”。
68 . 四至八到
1.古代地理图书,用"四至"(东﹑西﹑南﹑北四正)或"八到"(合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四隅)表示州县方位距离,合称"四至八到"。元人始用四正表示四方州县地界距离,称"某方至某处界几里",名为"四至";合四正﹑四隅表示八方城关距离,称"某方到某城(关)几里",名为"八到"。"四至八到"连标始见于《太平寰宇记》,是泛指所至地界。"四至""八到"有确定义例。始见《大元大一统志》,但此后未被普遍采用。
69 . 四至八道
旧时标志土地界域的用语。表示四面八方所到之处及通往的道路。
70 . 水至清则无鱼
水太清,鱼就存不住身,对人要求太苛刻,就没有人能当他的伙伴。比喻过分计较人的小缺点,就不能团结人。
71 . 势位至尊
势:权势;位:地位。权势和地位极其尊贵。旧指帝王权势地位至高无上。
72 . 视为至宝
至宝:极珍贵的宝物。极其珍视,看成是最珍贵的宝物。
73 . 通首至尾
从开始到结尾。犹言原原本本。
74 . 物至则反
事物发展到极限就会向相反的方面转化。同“物极则反”。
75 . 以狸至鼠
比喻事情不能成功。同“以狸饵鼠”。
76 . 以貍至鼠
比喻事情不能成功。同“以貍饵鼠”。
77 . 一片至诚
形容十分真挚诚恳。
78 . 一秉至公
秉:掌握、主持;至:极、最。办事一切都出于公心。形容大公无私。
79 . 以至于
1.见"以至"。
80 . 一至于此
竟到如此地步。
81 . 一至于斯
竟到如此地步。同“一至于此”。
82 . 远至迩安
远方来归附,近民安居乐业。形容政治清明,国家大治。
83 . 止于至善
止:达到;至:最,极。达到极完美的境界。
84 . 自始至终
从开始到末了。表示一贯到底。
85 .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诗篇名。唐代韩愈作。公元819年,作者因谏迎佛骨,被贬为潮州刺史,途经蓝关(今陕西蓝田),侄孙韩湘来送行,于是作此诗赠之。诗中抒发了坚持正义、刚直不阿的情怀,也流露出英雄失意之悲。名句“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尤为后人传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