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在中间组哪些词
- 1 . 八景舆- 1.传说仙人所乘的车名。 
- 2 . 测景台- 1.古时为测量日影所建的台。 
- 3 . 不景气- 1.经济学名词。指经济萧条。 2.泛指不兴旺。 
- 4 . 陈景润- 数学家。福建福州人。厦门大学毕业。中科院数学研究所研究员,中科院院士。1966年证明了“每个大偶数都是一个素数及另一个不超过两个素数因子的乘积之和”,被国际数学界称为“陈氏定理”。在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上居世界领先地位。 
- 5 . 春和景明- 春光和煦,风景鲜明艳丽。 
- 6 . 冬景天- 1.方言。即冬天。 
- 7 . 触景伤怀- 被眼前的景物所触动而引起伤感。 
- 8 . 触景伤情- 被眼前的景物所触动而引起伤感。伤:悲哀。 
- 9 . 触景伤心- 被眼前的景物所触动而引起伤感。 
- 10 . 触景生怀- 看到眼前景象因而产生某种感情。同“触景生情”。 
- 11 . 触景生情- 受到眼前景物的触动,引起联想,产生某种感情。 
- 12 . 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 1.唐代基督教碑刻。唐德宗建中二年(公元781年)立。高2.36米﹐宽0.86米﹐厚0.25米。上刻十字架﹐碑文为景教士景净撰﹐吕秀岩书﹐概述大秦景教于唐贞观九年(公元635年)从波斯传入中国后的活动和基督教教义。碑底和两侧有古叙利亚文教士题名。为研究基督教在中国的传布和古代中西交通的珍贵资料。 
- 13 . 睹景伤情- 睹:看到。看到景物触发起伤感之情。 
- 14 . 顾景惭形- 看着身影,对自己的形体感到羞愧。指自认不配享受某种荣誉、称号等而感到惭愧。景,同“影” 
- 15 . 顾景兴怀- 看见眼前的景物而产生某种情怀。 
- 16 . 伏景天- 1.即伏天。一年中天气最热的时期。 
- 17 . 对景挂画- 比喻本身的举动恰恰和客观情形相应。 
- 18 . 对景伤情- 对景:对着眼前的景物。看见眼前熟悉的景物,因而联想到一些人和事,引起伤感。 
- 19 . 多景楼- 1.楼名。在今江苏省镇江市北固山甘露寺内。宋郡守陈天麟于唐临江亭故址修建。 
- 20 . 风景不殊- 殊:不同。用以悲叹国土破碎或沦亡。 
- 21 . 风景画- 以自然景观及村庄、都市为题材的绘画。中国传统绘画中的山水画本质上也是风景画,但通常所说的风景画,主要用于油画、水彩画等近代西方传入中国的画种。美术史上,风景画是由人物画的背景逐渐发展为独立画科的。 
- 22 . 风景摄影- 以自然景物为表现对象的摄影。一般可分自然风景、城市风景、工业风景、农业风景等。拍摄时要注意突出画面主体,表达景物的立体感、空间感和环境气氛。 
- 23 . 风景谈- 散文。茅盾作。1941年发表。作品摄取延安生活中的几个片断,运用联想、类比等艺术手法,借景写人,以表现革命根据地军民的新生活、新风采。 
- 24 . 风景线- 供浏览的风景优美的狭长地带,多比喻某种景观、景象:街头秧歌表演已成为都市里的一道亮丽的~。 
- 25 . 郭景飞仙- 1.《太平广记》卷十三引晋葛洪《神仙传.郭璞》:"郭璞字景纯……殡后三日,南州市人见璞货其平生服饰,与相识共语,非但一人。敦(王敦)不信,开棺无尸。璞得兵解之道,今为水仙伯。"后以"郭景飞仙"谓郭璞得道成仙。郭景为郭景纯的省称,即郭璞。 
- 26 . 抚景伤情- 接触到面前的景物而引起感情上的伤痛。 
- 27 . 高山景行- 高山:比喻道德崇高;景行:大路,比喻行为正大光明。指值得效法的崇高德行。 
- 28 .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高山:比喻道德崇高;景行:大路,比喻行为正大光明。指值得效法的崇高德行。 
- 29 . 好景不长- 景:境况,光景;长:长久。美好的光景不能永远存在。 
- 30 . 好景不常- 景:光景,时机。美好的光景不能永远存在。多用于对世事变迁的感叹。 
- 31 . 汉景帝- 即“刘启”。西汉皇帝。文帝子。公元前157年继位。继续推行“与民休息”政策,改田赋十五税一为三十税一。为巩固和加强中央集权进行“削藩”。平定吴楚七国之乱后,把诸侯王任免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他同文帝统治时期历史上并称为“文景之治”。 
- 32 . 急景凋年- 景:通“影”,光阴;凋:凋零。形容光阴迅速,一年将尽。也指年终的时候。 
- 33 . 急景流年- 形容光阴易逝。 
- 34 . 何景明- 明代文学家。字仲默,号大复山人,信阳(今属河南)人。弘治年间进士。官至陕西提学副使。“前七子”之一。与李梦阳同主张复古,但不尽相同。有《大复集》。 
- 35 . 侯景之乱- 南朝梁将侯景发动的叛乱。侯景原是北魏大将,又先后归附东魏、西魏,公元547年降梁,次年举兵叛变,攻破建康(今南京),囚死梁武帝,立简文帝,并发兵四出攻掠,长江下游地区遭严重破坏。551年废简文帝,立萧栋为梁帝,后又废梁帝自立,国号汉。次年为梁军所破,败死。 
- 36 . 环境背景值- 又称“环境本底值”。环境中固有的化学物质含量和能量分布。实际上指不受污染时环境要素的化学组分正常值以及环境中能量分布正常值。分大气、水体、土壤等单项环境背景值,以及城市环境背景值、区域环境背景值和自然保护区环境背景值等。 
- 37 . 黄景仁- 清代诗人。字汉镛、仲则,号鹿菲子,江苏武进人。早年科举不利,做过武英殿签书官、候补县丞。一生愁苦潦倒,诗作多抒发凄凉寂寞之苦。《笥河先生偕宴太白楼醉中作歌》为其名篇。有《两当轩集》。 
- 38 . 即景生情- 对眼前的情景有所感触而产生某种思想情感。 
- 39 . 见景生情- 看到眼前的景物,唤起某种感慨。亦指看到眼前的景物,想起应对的办法,即随机应变。 
- 40 . 旧景泼皮- 1.詈词。犹言老坏蛋。 
- 41 . 接景摄影- 电影合成摄影方法之一。在摄影机前放置图片或模型,代替实景或布景来拍摄,可有以小代大、以假代真的效果。 
- 42 . 借景生情- 借眼前的事物激发思想感情。 
- 43 . 看景生情- 指见机行事。 
- 44 . 流景扬辉- 形容太阳西沉时发出的光芒。 
- 45 . 灭景追风- 看不见影子,追得上风。形容马跑得极快。景,同“影”。 
- 46 . 美景良辰- 良:美好;辰:时辰。美好的时光和景物。 
- 47 . 暮景残光- 景:能“影”,日光。指夕阳残照。比喻风烛残年,余日无多。 
- 48 . 暮景桑榆- 夕阳斜照在桑树和榆树顶端,一派黄昏景象。比喻晚年的时光。桑榆,古人以为是日所入处。 
- 49 . 情景交融- 指文艺作品中环境的描写、气氛的渲染跟人物思想感情的抒发结合得很紧密。 
- 50 . 秋景天- 1.秋季里。 
- 51 . 全景电影- 由三台摄影机联接在一起,分别在三条35毫米胶片上,各摄取宽幅画面的三分之一。放映时,使用三台同步运转的放映机,将各占画面三分之一的三条影片,同时投映于银幕,合成整幅画面,提供观众146°的水平视野。 
- 52 . 取景器- 照相机和摄影机等用来观察和取舍景物范围、帮助摄影构图的部件。分框式取景器和光学取景器两类。前者简单直观,后者常与调焦等装置连动,操作方便。 
- 53 . 十景橱- 1.一种陈设橱,中分几个不同样式的层﹑格,可摆设各种器皿﹑古董﹑盆景等。 
- 54 . 铄景泣金- 1.谓消除阴影﹐熔化金属。 
- 55 . 事过景迁- 事情已经过去,情况也变了。同“事过境迁”。 
- 56 . 宋景诗- 清末黑旗军首领。山东堂邑(今属聊城)人。曾参加农民抗粮斗争。捻军入山东时,参加白莲教起义,领黑旗军。后降清,参与攻击捻军和回民军。1863年在山东重举义旗,抗击清军。后被捕遇害。 
- 57 . 四景山水图- 中国画。宋代刘松年作。绢本长卷。设色。共四幅。一为春景,湖堤前小桥通向庄院,主人携童仆游春归来。二为夏景,湖边凉台轩庭中,主人倚榻赏景。三为秋景,霜树环绕院墙,堂上主人掩卷小憩。四为冬景,积雪满山遍野,松后石桥有人骑驴而过。 
- 58 . 万流景仰- 为各方面的人所敬仰。 
- 59 . 宛景矛- 1.矛名。 
- 60 . 微波背景辐射- 从宇宙空间背景发出来的微波辐射。是温度近于276开的黑体辐射,习惯上称为“3开背景辐射”。一般认为来自宇宙早期原始火球的残余辐射。是20世纪60年代天文学上的四大发现之一。 
- 61 . 响和景从- 比喻两者紧密相连。同“响答影随”。 
- 62 . 岩溶景观- 又称“喀斯特景观”。喀斯特地貌区具有的独特的自然景色。地面往往崎岖不平,岩石嶙峋,奇峰林立;地表河流稀疏;地下则发育有地下河、溶洞等。中国广西的桂林山水即为典型的岩溶景观。 
- 63 . 移景法- 1.古代类似幻灯的传影方法。 
- 64 . 一景儿- 1.一样;同类。 2.一会儿。 
- 65 . 云合景从- 如云聚合,如影随形。比喻随从者之多。 
- 66 . 云集景从- 如云聚合,如影随形。比喻声势浩大,响应迅速。 
- 67 . 云集景附- 如云聚合,如影随形。比喻声势浩大,响应迅速。 
- 68 . 占景盘- 1.插花的盘子。 
- 69 . 振景拔迹- 1.谓提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