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组词
  3. 斯组词
  4. 【斯】在中间组哪些词

【斯】在中间组哪些词

更新:
  • 1 . 阿尔卑山脉

    欧洲最高大的山脉。在欧洲南部。呈一弧形,东西延伸。长约1200多千米。平均海拔3000米左右,最高峰勃朗峰海拔4807米。山势雄伟,风景幽美,许多高峰终年积雪。欧洲许多大河都发源于此。水力资源丰富。为旅游、度假、疗养胜地。

  • 2 . 阿里托芬

    (aristophanes,约前446-前385)古希腊早期喜剧代表作家。雅典公民。相传写有四十四部喜剧,现存《阿哈奈人》、《骑士》、《和平》、《鸟》、《蛙》等十一部。有“喜剧之父”之称。

  • 3 . 奥古

    augustus,见“屋大维”。

  • 4 . 奥古

    见“屋大维”(656页)。

  • 5 . 奥利弗尔·退

    长篇小说。英国狄更斯作于1838年。孤儿奥利弗尔·退斯特出生在济贫院,后在棺材店当学徒。因不堪折磨逃到伦敦,却落入了贼窟。他历尽艰险,才得到好心的资产者勃朗罗和姨母一家的保护,最后发现自己原来是个有钱人的儿子,继承了一大笔遗产。

  • 6 . 爱基摩人

    居住在北美洲北冰洋沿岸的人,一小部分住在俄罗斯东北部楚克奇半岛一带,主要从事捕鱼和猎取海兽。[爱斯基摩,英Eskimo]

  • 7 . 阿姆特丹

    荷兰首都、最大城市和第二大港。人口69万(1989年)。全国最大工业、商业和金融中心。欧洲著名文化艺术城和旅游胜地。市内运河纵横交错,由六百多座桥梁相连,素有“北方威尼斯”之称。

  • 8 . 阿

    埃及东南部重要城市和河港。人口15万(1980年)。新兴工商业城市。有纺织、制糖、钢铁等工业。对苏丹、埃塞俄比亚等国的贸易要站。城南有著名的阿斯旺高坝和水电站。市内多古迹,旅游业较盛。

  • 9 . 阿特拉山脉

    非洲西北部山脉,属于阿尔卑斯山系的一部分。长约1800千米。大部分海拔1500~2500米,最高峰图卜卡勒山海拔4165米。水力资源丰富。矿藏有磷灰石、铁等。盛产阿尔法草,北坡特产栓皮栎。

  • 10 . 埃涅阿

    一译“伊尼特”。史诗。古罗马维吉尔作于公元前30年至前19年。共十二卷,约一万二千行。描写特洛伊被希腊军攻陷后,特洛伊英雄埃涅阿斯在天神护卫下携家出逃,辗转到了意大利,娶当地公主为妻,建立了罗马城,开始朱里安族的统治。

  • 11 . 比利牛山脉

    在欧洲西南部。东西延伸435千米,南北宽80~140千米。海拔大多在2000米以上,最高峰阿内托峰高3404米。有现代冰川发育。森林和矿藏丰富。多温泉。

  • 12 . 巴基

    南亚国家,临阿拉伯海。中国西南邻国。面积7961万平方千米。人口128亿(1995年)。首都伊斯兰堡。西北部为高原、山地,东南部为印度河平原。印度河纵贯南北。大部分地区气候干旱。世界重要的小麦、棉花生产国。工业以棉纺织为主。

  • 13 . 爱克

    1. 也称X射线、伦琴射线。是一种电磁波,有很强的穿透能力。广泛用于医疗和科技方面。

  • 14 . 爱克射线

    波长很短的电磁波,有很大穿透能力,能使照相胶片感光,使某些物质发荧光,并能使气体游离,对机体细胞有很强的破坏作用。广泛应用于科学技术和医疗方面。是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发现的,所以又叫伦琴射线。也叫爱克斯光。通常写作X射线。

  • 15 . 安第山脉

    南美洲西部科迪勒拉山系主脉。长约8900千米,是世界最长的山脉之一。海拔多在3000米以上,最高峰汉科乌马山海拔7010米。山顶终年积雪。多火山、地震。有茂密森林。铜、锡、硝石、石油等矿藏丰富。

  • 16 . 奥卡奖

    亦称“金像奖”、“学院奖”。1928年起由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颁发。奖品为一尊双手紧握长剑,站在电影胶片盘上的男性人体青铜塑像。设最佳影片、导演、男女主角等二十余个奖项。是世界上最有影响的电影奖。

  • 17 . 奥

    挪威首都,全国最大工商业城市。人口483万(1995年)。工业产值和商业零售额占全国25%以上。航运业发达,有一百三十多家航运公司及一流的造船厂。市区有航海博物馆、民俗博物馆等。定期举行挪威国际博览会和毛皮交易会。

  • 18 . 奥曼帝国

    奥斯曼土耳其人建立的伊斯兰教军事封建国家。13世纪末兴起于小亚细亚西北部。后迅速扩张,1453年灭东罗马帝国;至16世纪时已占有小亚细亚、西亚、北非和欧洲东南部广大地区,成为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首都在伊斯坦布尔。统治者称苏丹,16世纪初又兼哈里发。17世纪后开始衰落,19世纪成为欧洲列强争夺的对象。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参加同盟国一方,作战失败。1922年在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中被推翻。

  • 19 . 奥特里茨战役

    1805年12月法国拿破仑军队与俄国、奥地利联军在奥斯特里茨(在今斯洛伐克境内)进行的决战。结果法军获得大胜,奥地利被迫求和,第三次反法联盟瓦解。

  • 20 . 奥特洛夫

    ①亚历山大·尼古拉耶维奇·奥斯特洛夫斯基(александр николаевич островский,18231886)。俄国剧作家。大学肄业后在法院任书记官。创作剧本近五十部,对封建农奴制社会予以暴露和谴责。主要有《肥缺》、《大雷雨》、《没有陪嫁的女人》、《无辜的罪人》等。 ②尼古拉·阿列克赛耶维奇·奥斯特洛夫斯基(николай алексеевич островский,1904-1936)。苏联作家。1919年参加红军,次年在前线负重伤。1924年起担任乌克兰边境共青团的领导工作。1927

  • 21 . 奥特实验

    奥斯特所做的证实电流附近存在磁场的实验。1820年奥斯特在导体附近放一小磁针,发现当导体通电时,小磁针偏转,表明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

  • 22 . 奥维辛集中营

    1940年6月法西斯德国在波兰克拉科夫以西的奥斯维辛建立的集中营。设有大毒气室和焚尸炉,一次可关押二十五万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先后有四百多万人在此遭杀害。1945年1月数千名幸存者被苏军解救。战后在原址建立陈列馆。

  • 23 . 贝开湾

    1. 大西洋的一部分,在欧洲伊比利亚半岛和法国布列塔尼半岛之间。一般译为比斯开湾。

  • 24 . 巴勒

    西亚国家。在地中海东岸。整个巴勒斯坦地区面积为27万平方千米。人口575万(1993年)。1947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巴勒斯坦地区实行分治,成立犹太国(现为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其后整个巴勒斯坦先后被以色列占领。1988年巴勒斯坦国成立,其疆界尚未确定。并宣布定都耶路撒冷。

  • 25 . 巴

    1. (1822—1895) 法国著名微生物学家、化学家,近代微生物学的奠基人。

  • 26 . 白俄罗

    白俄罗斯的主体民族。另有部分分布在邻近的独联体各国,少数在欧美等地。约996万人(1985年)。讲白俄罗斯语。部分信俄罗斯正教,有些信天主教。主要从事农业和工业。

  • 27 . 博普鲁海峡

    见“黑海海峡”(1260页)。

  • 28 . 博腾湖

    中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在新疆中部。面积960平方千米(主体大湖约980平方千米)。新疆最大渔业基地,全国重点芦苇产区。

  • 29 . 鲍里·戈东诺夫

    剧本。俄国普希金作于1825年。权臣鲍里斯·戈东诺夫谋杀皇子,夺得皇位后受到良心谴责。修道士葛里高利伪称皇嗣,在波兰贵族支持下起兵讨伐。鲍里斯面对人民的不满,服毒自杀。

  • 30 . 别林高晋海

    太平洋南部的边缘海。在南极洲南极半岛的西侧。气候严寒多变,多大风暴和浓雾。沿岸的冰层厚达4~5米。俄国探险家别林斯高晋在1819-1821年的南极探险中首先到此,故名。

  • 31 . 比开湾

    北大西洋东部的海湾。面积223万平方千米。海岸平直,多沙滩。渔业发达。

  • 32 . 波

    1.即菠菜。

  • 33 . 波

    1.亦作"波斯店"。亦作"波斯馆"。 2.隋唐时期波斯等地商人开设于长安西市,供外来进贡的人进行珠宝古董交易的处所。

  • 34 . 波帝国

    古代波斯人建立的奴隶制国家。公元前550年,居住在今伊朗高原西南部的波斯人,在首领居鲁士领导下,灭掉北方的米底王国后建国。后不断对外扩张,相继征服小亚细亚、两河流域、叙利亚、埃及等地。大流士一世在位时,又入侵印度和欧洲东南部,形成历史上第一个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后在希波战争中失败。前330年被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所灭。

  • 35 . 波

    1.见"波斯邸"。

  • 36 . 波

    1.见"波斯邸"。

  • 37 . 波

    1.旧称波斯人。借指识宝之人。

  • 38 . 波

    1.菊花名。一年或二年生草本植物。叶细,花白色或红色。 2.指波斯菊的花。

  • 39 . 波

    1. 一种毛色纯白,瞳孔一个蓝色、一个黄色的猫。

  • 40 . 波尼亚和黑塞哥维那

    东南欧国家。在巴尔干半岛上。有小段海岸临亚得里亚海。面积511万平方千米。人口43645万(1991年)。首都萨拉热窝。地形多山。大部分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采矿业和农业较重要。

  • 41 . 波

    也称“伊朗人”。伊朗的主体民族。另有少数分布在美国和伊拉克等国。约2100万人(1985年)。讲波斯语。信伊斯兰教。主要从事农业,兼营畜牧业;部分从事石油和毛、棉纺织工业。

  • 42 . 波托伊纳溶洞

    世界最长、最大溶洞之一。在斯洛文尼亚西南部喀斯特高原上。洞长24千米,深入地下达200米。洞内套洞,有隧道相连,形成曲折幽深的山洞长廊。洞内多石钟乳和石笋,千姿百态,并有可容千人的大厅。洞内建有小铁路和电动游览车。为世界旅游胜地。

  • 43 . 波

    简称“海湾”。印度洋阿拉伯海伸向西北的海湾。地处亚、非、欧三大洲的连接地带,地理位置十分重要。面积241万平方千米。波斯湾地区以蕴藏丰富的石油闻名于世,石油储量约占世界总储量的一半,产量占世界25%以上,有“世界油极”之称。

  • 44 . 波细密画

    流行于中世纪波斯的手抄本插图。始于《古兰经》的边饰图案。多以人物为主要对象,内容涉及历史、爱情、狩猎、战争等。构图丰满,色彩艳丽,强调装饰性。14-16世纪为全盛期。

  • 45 . 波

    1.波斯商人多经营珍宝古董,善于识别其真伪。因以"波斯眼"借指识别力很强的眼睛。

  • 46 . 波

    1.海枣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果三.无漏子》。参见"海枣"。

  • 47 . 布加勒

    罗马尼亚首都,全国最大城市。人口206万(1994年)。有八条铁路和多条公路通向全国各地。北郊有大型国际机场。全国最大工业中心,以机械、化学、电子工业为主。有布加勒斯特大学和艺术、历史博物馆等。

  • 48 . 布加勒特大学

    罗马尼亚的国立大学。1864年创建于布加勒斯特。设有哲学、法律、历史、罗马尼亚语和文学、斯拉夫语、罗曼语以及东方和古典语文、德语、数学和力学、物理、生物、地质和地理等学科。

  • 49 . 布拉迪拉发

    斯洛伐克首都。人口42万(1993年)。工业以炼油、化学、造船为主。水陆交通枢纽,多瑙河重要港口。有著名的夸美纽斯大学和国家博物馆等。市内多建筑古迹。

  • 50 . 布列特和约

    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苏维埃俄国与德国及其盟国缔结的和约。1918年3月在布列斯特(今属白俄罗斯)签订。依约,苏俄失去大片土地,并缴付巨额赔款。但苏俄因此而退出了战争,赢得了巩固新生政权的时机。11月德国战败,苏俄宣布废除这一条约。

  • 51 . 达累萨拉姆

    坦桑尼亚首都和最大城市,东非著名天然良港。人口15738万(1992年)。工业占全国大半,主要有炼油、水泥、剑麻加工等。全国铁路的起点。有国际航空站。附近有著名的热带植物园。1973年决定在多多马另建新都,部分政府机构已迁至新都。

  • 52 . 底格里

    亚洲西南部重要河流。源于土耳其东南部,在伊拉克与幼发拉底河汇成阿拉伯河。长2045千米,流域面积375万平方千米。为西南亚水量最大的河流。中下游从古代起即以灌溉农业著名。

  • 53 . 道琼平均指数

    美国道琼斯公司(查尔斯·道和爱德华·琼斯于1882年建立)所编制的股票价格指数。它是由选择的三十种工业公司股票、二十种运输业公司股票和十五种公用事业股票,分别以简单算术平均数计算三种平均数后汇编成综合平均指数的。不同时期平均价格的高低,以“点”来表示。如从2010上升到2020,即上升10个点。

  • 54 . 迪

    源于英语。①一种起源于美洲的现代爵士舞,特点是身体摇摆扭动,动作自由放松。 ②指迪斯科舞曲或歌曲,特点是节奏感强。

  • 55 . 迪尼乐园

    美国游乐园。由美国迪斯尼创建于加利福尼亚州的阿纳海姆市。1955年建成,占地约30万平方米。内有“未来世界”、“小小世界”、“幻想世界”、“鬼魂世界”等游览区。1971年第二个游乐园“迪斯尼世界”在佛罗里达州的奥兰多市附近建成。

  • 56 . 风在下

    斯:语助词。是因为大风在它下面。指大鹏鸟凭借风力而高飞。比喻超越前贤。

  • 57 . 俄罗

    1.俄罗斯人的斯拉夫语;俄罗斯的官方语言。俄罗斯人的三种斯拉夫语,笼统地包括白俄罗斯语和乌克兰语。

  • 58 . 俄罗

    俄罗斯的主体民族。少数分布在独联体各国和欧美等地。约14亿人(1985年)。讲俄罗斯语。大部分信俄罗斯正教。主要从事农业和工业。

  • 59 . 耳鬓

    鬓:面颊两旁近耳的头发;厮:互相。形容亲密相处的情景(多指小儿女)。

  • 60 . 恩

    (maxernst,1891-1976)德国画家、雕塑家。超现实主义画派代表人物。1924年与法国作家布雷东等人一起签署超现实主义宣言,并合办《超现实主义的革命》杂志。创作受凡·高、戈雅和马蒂斯影响,题材奇异荒诞,追求梦幻般的意境。作品有《都市全景》、《雨后的欧洲》等。曾发明拓印画法。

  • 61 . 鄂尔多高原

    内蒙古高原的一部分。西、北、东三面黄河环绕,南面至长城一线。海拔1000~1500米。河流稀少,沙丘分布广。东部多草原,西、北、南部多沙漠。煤炭蕴藏丰富,有东胜、准格尔等煤矿。

  • 62 . 俄罗

    ①我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新疆。 ②俄罗斯联邦的人数最多的民族。

  • 63 . 俄通社塔

    俄罗斯国家通讯社。前身为塔斯社,1925年设立,为苏联国家通讯社。1992年改现名。

  • 64 . 额尔齐

    中国唯一属北冰洋流域的河流,新疆唯一外流河。源于阿尔泰山南坡,经新疆北部,流入哈萨克斯坦,在俄罗斯境内和鄂毕河汇合。全长2969千米。

  • 65 . 福

    ①斯蒂芬·柯林斯·福斯特(stephencollinsfoster,1826-1864)。美国作曲家。早年当过仓库管理员。作有通俗流畅、具有民歌特色的歌曲约二百首,并自撰歌词,以《故乡的亲人》、《哦!苏珊娜》、《我的肯塔基老家》、《老黑奴》等流传最广。 ②爱德华·摩根·福斯特(edwardmorganforster,1879-1970)。英国小说家。剑桥大学毕业。曾任报刊编辑。两次游历印度。1921年受聘为印度德瓦斯大君的秘书。代表作为长篇小说《霍华德庄园》和《印度之行》。

  • 66 . 佛兰德美术

    16-18世纪尼德兰南部(今比利时及法国一小部)美术的通称。原为尼德兰美术的一部分。1579年荷兰独立后,即称佛兰德斯美术。既带有民主性倾向,又保留着明显的贵族性和宗教性,追求富丽堂皇的装饰风格。代表人物有勃鲁盖尔、鲁本斯、凡·戴克等。对欧洲美术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 67 . 法西

    意大利的反动政党。“法西斯”为拉丁文的音译,原意为“束棒”,象征权威。1919年,墨索里尼创立“法西斯战斗团”,1921年改组为政党,称“国家法西斯党”。次年夺取政权,建立独裁统治,随之在国内推行法西斯化。1926年,该党成为唯一合法政党。1943年,意大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败后瓦解。

  • 68 . 法西

    指法西斯主义的组织或成员。[意fascisti(fascista的复数)]

  • 69 . 法西细菌

    话剧剧本。夏衍作于1942年。正直的科学家俞实夫整日埋首实验室,认为科学与政治无关。九一八炮火迫使他终止研究,从日本回沪;七七炮火又使他携家避居香港。日军占领香港后,凌辱了他和他的日本夫人,毁坏了实验室,杀害了他的友人。他终于醒悟,参加了反法西斯斗争。

  • 70 . 法西主义

    一种最反动最野蛮的独裁制度和思想体系。对内实行恐怖统治,对外实行武力侵略和民族压迫。起源于意大利独裁者墨索里尼的法西斯党。

  • 71 . 哥达黎加

    北美洲国家。在中美洲地区南部,临太平洋和加勒比海。面积511万平方千米。人口3191万(1994年),首都圣何塞。多山地和高原。地处热带。农业占重要地位。主产咖啡和香蕉,并为重要出口商品。

  • 72 . 方蔑如

    方:比;斯:此;蔑:没有。与此相比,没有比得上的。多指为人的情操。

  • 73 . 负乘

    指才德不称其职会招致祸患。

  • 74 . 符拉迪沃托克

    中国传统名称为“海参崴”。俄罗斯远东区太平洋沿岸最大港市。人口60万(1985年)。西伯利亚大铁路和北冰洋航线的终点。工业以造船、鱼类加工为主。原属中国,1860年被帝俄割占。

  • 75 . 冈底山脉

    中国青藏高原主要山脉之一。横贯西藏西南部。为内陆水系和印度洋水系分水岭。北为高寒的藏北高原,南为温凉的藏南谷地。海拔5500~6000米。最高峰冷布岗日峰,海拔7095米。其他著名高峰还有冈仁波齐峰(6656米)等。

  • 76 . 福尔摩探案全集

    英国柯南道尔所作侦探小说的总称。其中《血字的研究》,通过助手华生的回忆,叙述福尔摩斯如何侦破一起奇异的凶杀案件;《四签名》描写围绕阿格兰宝物而展开的一场勾心斗角的争斗所引起的惨案。著名的还有《巴斯克维尔的猎犬》、《空屋》、《恐怖谷》等。

  • 77 . 否终

    1.见"否终则泰"。

  • 78 . 痕都

    1.即印度。

  • 79 . 河汉

    河汉:银河,此比喻言论夸张荒诞;斯:此。把这番话看作是虚夸不实的言论。比喻大而无当,不可置信的话。

  • 80 . 光

    1.犹光棍。

  • 81 . 赫之怒

    赫:怒意。形容帝王盛怒。

  • 82 . 赫之威

    赫:显耀;斯:语助词;威:威严。指帝王或显耀人物威武奋发的样子。

  • 83 . 哈布堡王朝

    欧洲王朝。1273年德意志的哈布斯堡家族的鲁道尔夫一世当选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开创此王朝。后夺得奥地利,成为王朝主要领地。1438年起一直拥有神圣罗马帝国皇位。因联姻继承关系,至查理五世时,在欧洲已有庞大领地。后主要分为西班牙和奥地利两大支系。1700年在西班牙的一系终结。1804年建立奥地利帝国,1867年改为奥匈帝国。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于1918年灭亡。

  • 84 . 哈萨克

    中亚国家。世界最大的内陆国。东邻中国。面积27173万平方千米。人口1700万(1995年),民族众多。首都阿克莫拉。中部为丘陵,北部、西部分别为平原、低地,东、东南边缘为山地。温带大陆性气候。矿物种类多且储量大。有色金属工业和煤炭工业发达。盛产小麦和羊毛。

  • 85 . 荷属安的列群岛

    荷兰在北美洲属地的总称。一组在委内瑞拉北部沿海,一组在小安的列斯群岛北部,两组岛屿相距约900千米。面积800平方千米。人口1889万(1993年)。首府威廉斯塔德。经济以石油提炼为主,有大型炼油厂。旅游业发达。

  • 86 . 贺拉兄弟之誓

    油画。法国大卫作于1784年。描绘贺拉斯三兄弟在出征前向父亲宣誓的情景,而在画面右角则是三兄弟的母亲、妻子和姐妹,妇女的哭泣与勇士们的激昂气概形成了鲜明的对照。画家通过人物心理状态的多侧面揭示,使这幕悲壮的戏剧场面更具有丰富的内涵。

  • 87 . 惠通电桥

    用比较法测量电阻的仪器。最简单的是滑线式惠斯通电桥,如图所示。图中ac为滑线电阻线,r0为已知电阻、rx为待测电阻。闭合电键k后,移动滑动触头d,直到电流计g中恰无电流通过时,b、d两点等势,电桥达到平衡,即得r0rad=rxrdc,rx=l2l1r0。

  • 88 . 吉尔吉

    吉尔吉斯斯坦人数最多的民族。其余分布在中亚各国和阿富汗、巴基斯坦等国。约248万人(1985年)。讲吉尔吉斯语。信伊斯兰教。主要从事工业和农业,养羊业发达。

  • 89 . 吉尔吉

    中亚内陆国。东邻中国。面积1985万平方千米。人口45468万(1995年)。首都比什凯克。境内多山。属温带大陆性气候。经济以采矿业和畜牧业为主。

  • 90 . 佳木

    在黑龙江省东部、松花江下游沿岸,牡佳、哈佳、佳富、佳鹤等铁路相交于此。1937年设市。人口78.64万(1995年)。为黑龙江省东部地区的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工业有机械、木材加工、造纸、纺织(亚麻)等。

  • 91 . 加拉帕戈群岛

    即“科隆群岛”(1071页)。

  • 92 . 捷克洛伐克

    旧国名。在欧洲中部。1918年由捷克和斯洛伐克两个地区组成。1993年1月1日起,联邦解体,捷克和斯洛伐克分别成为独立的共和国。

  • 93 . 喀

    指岩溶。由亚得里亚海岸的喀斯特(Karst)高地而得名。

  • 94 . 喀特地貌

    又称“岩溶地貌”。由喀斯特作用(碳酸盐类等可溶性岩石受水的溶蚀作用)形成的地貌。地表往往奇峰林立、崎岖不平,常见有石芽、石沟、石林、峰林、溶沟等,地下则有地下河、溶洞。欧洲巴尔干半岛喀斯特高原这种地貌分布广,故名。中国广西、贵州、云南等省区广为分布。

  • 95 . 喀特高原

    世界著名岩溶地形区。在巴尔干半岛西北部。地面岩石嶙峋,地下溶洞发育,岩溶地形典型。因此,国际上采用“喀斯特”(原意为“岩石裸露的地方”)作为岩溶地形的通用名称。

  • 96 . 康坦察

    罗马尼亚最大海港。人口315万(1983年)。现代化大型海港,全国对外贸易一半经此。有造船、纺织、石油加工等工业。渔业基地。海滨疗养和旅游胜地。

  • 97 . 库

    秘鲁历史名城。人口82万(1981年),大多是印第安人。美洲最古老的城市之一,长期为印加帝国首都。保存有印加古城堡、宫殿、庙宇、石墙等大量遗迹和殖民时期的大教堂等建筑。曾屡遭地震破坏,后重建。

  • 98 . 库尔克战役

    苏联卫国战争时期的一次重大战役。1943年7月,希特勒为夺回战略主动权,集中九十万兵力,在库尔斯克地区发起重点进攻。经一个多月的阵地战,苏军取得胜利,从而彻底掌握了战略主动权。

  • 99 . 卡特桥市长

    长篇小说。英国哈代作于1886年。打草工亨查德酒醉后将妻女卖与水手纽孙,酒醒后发誓不再沾酒。他发奋致富,二十年后当选为卡斯特桥市长。妻子以为纽孙葬身海底,携女归来。但亨查德因与合伙人反目而破产,出卖妻女的丑闻也被泄露。妻子死后,女儿又被突然归来的纽孙领走。众叛亲离的亨查德终于孤独地死去。

  • 100 . 凯恩主义

    英国凯恩斯的经济理论和政策主张。形成于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性经济危机之后。认为失业是由工人的消费需求和资本家的投资需求不足所造成;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不可能通过市场调节,保持充分就业。主张加强国家干预和调节经济的职能,用政府的开支举办公共工程,来弥补私人投资和消费的不足,以维持充分就业。

  • 101 . 李狗枷

    1.秦李斯锁犬用过的枷。此为嘲笑滥收古董的趣语。

  • 102 . 拉贾坦人

    印度的民族之一。另有少数分布在巴基斯坦。约1730万人(1985年)。讲拉贾斯坦语。多信印度教。主要从事农业和畜牧业,城镇居民主要是手工业者和小商贩。

  • 103 . 拉美西二世

    古代埃及第十九王朝法老。在位时,亲率大军与小亚细亚的强国赫梯王国作战,争夺叙利亚。公元前1300年双方在卡迭石(在今叙利亚境内)发生古代历史上著名的大战,不分胜负。后与赫梯缔结和约,为今天所知最古老的国际条约。

  • 104 . 漫条

    慢条斯理,形容动作缓慢,不慌不忙。

  • 105 . 里

    葡萄牙首都,全国最大城市和海港。人口659万(1991年)。重要海空军基地。综合性工业中心。西南欧国际铁路干线的终点。特茹河大桥是欧洲最长吊桥之一,中心跨距1013米。市内有古老的教堂、钟楼和城堡。

  • 106 . 马达加

    南非岛国。在印度洋西南侧,隔莫桑比克海峡与非洲大陆相望。面积627万平方千米。人口13126万(1995年)。首都塔那那利佛。中部为高原,两侧东陡西缓,热带气候。经济以农业为主。丁香、胡椒、华尼拉果产量居世界前列。主要出口咖啡和香料。

  • 107 . 马达加加岛

    世界第四大岛。在印度洋西部,隔莫桑比克海峡与非洲大陆相望。是马达加斯加领土的主要组成部分。

  • 108 . 马达加加暖流

    南印度洋西部的暖流。印度洋南赤道洋流向西流动,其中一支在马达加斯加岛附近转向沿岛东岸自北向南流,形成马达加斯加暖流。

  • 109 . 马尔萨主义

    英国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认为如无任何限制,人口将以几何级数增长,而生活资料最多只能按算术级数增长;战争、瘟疫、贫困是使人口与生活资料保持平衡的决定性因素。把资本主义制度造成的人口过剩和劳动人民失业说成是自然规律的作用。但又说明生活资料生产与人类自身生产的关系,主张从道德上限制人口增长。

  • 110 . 马尔维纳群岛

    也叫“福克兰群岛”。南大西洋上的群岛。在南美大陆南端以东,距阿根廷500多千米。面积约12万平方千米。群岛原属阿根廷,1833年被英国占领。阿、英两国对其归属有争议,曾于1982年爆发战争。

  • 111 . 马克思恩格全集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集。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翻译。中文第1版根据俄文第2版并参照德文版翻译。共五十卷。1956-1985年出版。收入著作二千多篇、书信四千多封、文献资料四百多件。每卷卷末附有注释、人名索引等。中文第2版1995年开始陆续出版。

  • 112 . 马克思恩格选集

    马克思恩格斯的主要著作集。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辑。中文第1版共四卷。1966年出版。包括1843-1895年的著作和书信。每卷卷末附有注释、人名索引等。中文第2版共四卷。1995年出版。

  • 113 . 马顿荒原战役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一次重要战役。1644年7月,国会军与王军在马斯顿草原展开激战,克伦威尔指挥骑兵大败王军。这次战役是国会军转败为胜的转折点。

  • 114 . 马河谷烟雾事件

    一次严重的大气污染事件。1930年12月发生在比利时列日市西部人烟稠密的马斯河谷。当地工厂排放的多种有害气体与浓雾混合在一起笼罩地面,使数千人发生呼吸系统疾病,有六十多人病故,许多家畜死亡。据推测是二氧化硫等几种有害气体和粉尘的综合作用所致。

  • 115 . 马喀特

    阿曼首都。人口549万(1994年)。深水港口,扼波斯湾出入印度洋的门户,地理位置重要。有传统手工业。新兴工业有海水淡化厂、炼油厂、发电厂等。

  • 116 . 马特里赫特

    荷兰历史名城。人口113万(1983年)。产煤,有冶金、化学、橡胶、玻璃等工业。中欧和北欧间交通枢纽。市内多名胜古迹,有建于5世纪的教堂以及欧洲巴罗克建筑的市政厅和现代艺术博物馆。《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签订于此。

  • 117 . 马特里赫特条约

    全名《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和政治联盟条约》。简称“欧洲联盟条约”。1991年12月10日在荷兰的马斯特里赫特欧洲共同体的首脑会议上通过。规定了实现欧洲联盟的目标和步骤。1993年10月各成员国最终完成批准程序,欧共体第十次特别首脑会议上宣布该条约于同年11月1日起正式生效。

  • 118 . 摩硬度计

    奥地利矿物学家摩斯提出的矿物相对硬度标准。选取自然界中常见的10种矿物作为标准,将硬度分为10级,从小到大为:(1)滑石;(2)石膏;(3)方解石;(4)萤石;(5)磷灰石;(6)正长石;(7)石英;(8)黄玉;(9)刚玉;(10)金刚石。用标准矿物刻划未知硬度的矿物,便可确定该矿物的硬度。

  • 119 . 南拉夫

    ①旧国名。在欧洲东南部。由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马其顿、黑山六个共和国组成的联邦共和国。1991年联邦解体,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马其顿四国先后宣告独立。1992年,塞尔维亚、黑山两国宣布联合成立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 ②东南欧国家,在巴尔干半岛上。临亚得里亚海。面积1022万平方千米。人口10482万(1993年)。首都贝尔格莱德。地形以丘陵、山地为主,北部多瑙河流经地区为平原。大部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工业以机械制造最重要。玉米和小麦为主要农产

  • 120 . 罗

    太平洋南部深入南极洲的大海湾。面积约96万平方千米,一般水深500~700米。全年覆有冰层。南端有著名的罗斯冰障。多冰山。1841年英国航海家罗斯首先到此,故名。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