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组词
  3. 钧组词
  4. 【钧】开头能组哪些词

【钧】开头能组哪些词

更新:
  • 1 .

    1.对尊长阅览的敬称。

  • 2 .

    1.见"钧天广乐"。

  • 3 .

    1.谓待以平等之礼。

  • 4 .

    1.对上级命令的敬称。

  • 5 .

    1.犹重用。

  • 6 .

    1.对长官令牌的敬称。

  • 7 .

    1.对长官批示的敬称。

  • 8 .

    1.均等﹐相等。

  • 9 .

    1.乐调和谐的玉磬。

  • 10 .

    1.见"钧天曲"。

  • 11 .

    1.犹大权。

  • 12 .

    1.见"钧容直"。

  • 13 . 容班

    1.即钧容直。

  • 14 . 容直

    1.宋时从禁军中选拔组成的仪仗乐队。它们以骑吹形式在"御驾"出行时演奏教坊乐。

  • 15 .

    1.同时发出响声。

  • 16 .

    1.钧和石。古代重量单位。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 2.比喻数量多或分量重。

  • 17 .

    1.相等﹐相当。适﹐通"敌"。

  • 18 .

    1.指国事重任。

  • 19 .

    1.毛色纯一的驷马。

  • 20 .

    1.古台名。亦名夏台。在今河南省禹县南。 2.泛指帝王游乐的台观。

  • 21 .

    1.用钧制造陶器。比喻造就。 2.指秉持国政者。

  • 22 .

    1.天的中央。古代神话传说中天帝住的地方。 2.引申为帝王。 3."钧天广乐"的略语。指天上的音乐。

  • 23 . 天调

    1.指钧天广乐。

  • 24 . 天广乐

    钧天:古代神话传说指天之中央;广乐:优美而雄壮的音乐。指天上的音乐,仙乐。后形容优美雄壮的乐曲。

  • 25 . 天乐

    1.见"钧天广乐"。

  • 26 . 天梦

    1.谓梦闻钧天广乐。

  • 27 . 天曲

    1.指钧天广乐。

  • 28 . 天奏

    1.指钧天广乐。

  • 29 .

    1.古代对有身份的人的柬帖的敬称。

  • 30 .

    1.对尊长听闻的敬称。

  • 31 .

    1.重要职位。

  • 32 .

    1.亦作"钩弦"。 2.调弦。

  • 33 .

    1.考核校正。

  • 34 .

    1.均衡和谐。

  • 35 .

    1.全面安排。

  • 36 .

    1.对皇上或尊长威严的敬称。

  • 37 .

    1.古代著名瓷窑之一。窑址在今河南省禹州市。古代属钧州﹐故名。北宋﹑金﹑元都烧造。钧窑利用氧化铜﹑铁呈色不同这一特点﹐烧成蓝中带红或带紫的色釉。红﹑紫的色泽如玫瑰﹑海棠﹐非常艳丽。胎骨灰白色﹐釉细而润。其中佳品﹐底部刻有数目字﹐均出自禹州市钧台窑址﹐是北宋末为宫廷烧造的。除禹州市外﹐邻近的临汝﹑郏县﹑登封﹑新安﹑汤阴﹑安阳﹑鹤壁以及河北省磁县等瓷窑﹐都仿烧钧窑瓷器。

  • 38 .

    1.烧制陶器和冶炼金属。

  • 39 .

    书信中对尊长或上级指示的敬称:钧谕照办无误。

  • 40 . 折行仓

    1.古代平抑物价的一种方法。囤积﹑周转货物﹐贵时卖出﹐贱时买进。

  • 41 .

    1.钧和甄。均为制造陶器所用的转轮。比喻造就人才之所。

  • 42 .

    1.对帝王将相的命令的敬称。

  • 43 .

    1.钧以制陶﹐轴以转车。比喻国家政务重任。 2.喻指担负国家政务重任的人。

  • 44 .

    对长官的尊称:奉钧座令|钧座有虚怀下问之心。

  • 45 .

    与尊长或上级通信时问安的敬语:父母大人钧安。

  • 46 .

    1.大权。

  • 47 .

    1.尊长的教化。

  • 48 .

    1.谓同样的资质。

  • 49 .

    1.对上级裁决的敬称。

  • 50 .

    1.可以称量三十斤的秤。

  • 51 .

    1.指钧天广乐。

  • 52 .

    1.对帝王或长官的敬称。谓其仁厚慈爱。

  • 53 .

    1.谓功德相同。

  • 54 .

    1.均等。

  • 55 .

    1.势均力敌﹔对等。

  • 56 .

    1.均衡调和。

  • 57 .

    1.一钧半﹐合四十五斤。

  • 58 .

    1.钧轴和宰辅。指国家政务重任。亦指担负国家政务重任的人。

  • 59 .

    1.比喻国家政务重任。 2.喻指担负国家政务重任的人。 3.比喻平衡公正。

  • 60 .

    书信中敬请收信人阅知的敬辞,用于尊长或上级:军座钧鉴。

  • 61 .

    1.谓胜负不分﹐打成平局。

  • 62 .

    1.三十斤铜。

  • 63 . 金束矢

    1.铜三十斤﹐箭一束。古代狱讼双方致官之物。金者取其坚﹐矢者取其直。及断﹐胜者官司还其金﹑矢﹑败者则没入。语本《周礼.秋官.大司寇》﹕"以两造禁民讼﹐入束矢于朝﹐然后听之。以两剂禁民狱﹐入钧金﹐三日乃致于朝﹐然后听之。"孙诒让正义﹕"故《易.噬嗑》为狱讼之象﹐其九四爻辞云'得金矢'﹐又六五云'得黄金'﹐即谓讼得直而归其钧金束矢也。"

  • 64 .

    1.对豪门贵族的家眷或他人的亲属的尊称。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