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组词
  3. 羽组词
  4. 【羽】结尾能组哪些词

【羽】结尾能组哪些词

更新:
  • 1 . 八

    1.见"八佾"。

  • 2 . 白

    1.白色羽毛。 2.借指白色的鸟。 3.古代军中主帅所执的指挥旗。又称白旄。亦泛指军旗。 4.指羽箭。 5.借指士兵。 6.指羽扇。 7.指羽书。又名羽檄。古代征调军队的文书﹐插鸟羽示紧急﹐故名。 8.古邑名。在今河南省西峡县。

  • 3 . 便

    1.指托便人带的书信。

  • 4 . 葆

    1.仪仗名。以鸟羽为饰。

  • 5 . 璧

    1.古代钟鼓横架上的装饰物。

  • 6 . 被

    1.负着羽旗。 2.以羽为衣。指禽类。

  • 7 . 变

    1.五音中羽为变声,故称"变羽"。

  • 8 . 豺

    1.中药蒺藜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五.蒺藜》。

  • 9 . 垂头铩

    形容受挫后萎靡不振的样子。

  • 10 . 插

    1.古代军书插羽毛以示迅急。

  • 11 . 尘

    1.尘土和羽毛。喻极微之物。

  • 12 . 车

    1.《孟子.告子下》:"金重于羽者,岂谓一钩金与一舆羽之谓者?"本谓一大车羽毛,后以"车羽"比喻数量虽多,但价值不大。

  • 13 . 毳

    1.指羽毛。

  • 14 . 翅

    1.翅膀。 2.泛指鸟类昆虫等动物。

  • 15 . 促鳞短

    指小鱼小鸟。

  • 16 . 赤

    1.赤色羽毛。 2.指羽毛赤色的禽鸟。 3.羽箭名。铁镞。 4.赤色旗帜。

  • 17 . 大

    1.即大羽箭。 2.指大鸟。

  • 18 . 翠

    1.翠鸟的羽毛。古代多用作饰物。 2.翠鸟。 3.绿色的羽毛。 4.指鸟翼。 5.比喻青葱的树叶。 6.借指珍宝。

  • 19 . 簇

    1.指箭。簇﹐箭头;羽﹐箭尾。

  • 20 . 斗

    1.亦作"斗羽"。 2.鸟类自相争斗。

  • 21 . 丹

    1.赤色的羽毛。古代用以装饰旌旗或车盖。 2.指赤乌的羽毛。古代以赤乌为祥瑞之鸟。

  • 22 . 大白

    1.装有白羽毛的长箭。

  • 23 . 蝶

    1.蝶翅。指蝴蝶。

  • 24 . 德輶如

    指施行仁德并不困难,而在于其志向有否。同“德輶如毛”。

  • 25 . 党

    指恶势力集团内的羽翼:土匪头目及其党羽常出没其间。

  • 26 . 冬

    1.鸟类于春秋两季更换体表的羽毛。秋季更换的新羽称冬羽。

  • 27 . 貂

    1.用貂尾制成的冠饰。因状如鸟羽,故称。

  • 28 . 调

    1.调弄羽翼。亦指飞翔。

  • 29 . 掉

    1.即上古时代的《羽舞》。舞者持鸟羽而舞,故称。用于祭祀。

  • 30 . 反

    1.见"反宇"。

  • 31 . 顿

    1.谓停止飞翔。

  • 32 . 泛商流

    1.亦作"泛商流羽"。 2.指乐音流转。

  • 33 . 凡

    1.普通的鸟。比喻平庸的人。

  • 34 . 高

    1.高飞的鸟。

  • 35 . 钩金舆

    钩金:三钱多的金子;舆:车;羽:羽毛。金子比羽毛重,但不能说三钱多重的金子比一车羽毛还重。比喻二者悬殊太大,不可作比。

  • 36 . 蜉蝣

    1.《诗.曹风.蜉蝣》:"蜉蝣之羽﹐衣裳楚楚。"毛传:"蜉蝣﹐渠略也﹐朝生夕死﹐犹有羽翼以自修饰。"朱熹集传:"此诗盖以时人有玩细娱而忘远虑者﹐故以蜉蝣为比而刺之。"后因以"蜉蝣羽"比喻只顾目前﹑不图将来的人。

  • 37 . 飞

    1.指鸟类。 2.比喻轻微。 3.飞箭。 4.宫殿名。 5.张飞和关羽的并称。

  • 38 . 丰

    1.《战国策.秦策一》:"毛羽不丰满者,不可以高飞。"后以"丰羽"谓毛羽丰满,可以自立。

  • 39 . 风

    1.矢羽。

  • 40 . 凤

    1.凤凰的羽毛。借指凤凰,仙鸟。

  • 41 . 负

    1.背负羽箭。谓从军﹑出征。

  • 42 . 干

    1.古代舞者所执的舞具。文舞执羽,武舞执干。 2.指文德教化。

  • 43 . 缟

    1.白羽。

  • 44 . 怪

    1.奇异的鸟。

  • 45 . 皓

    1.白色的羽毛。

  • 46 . 关

    三国蜀汉大将。字云长,河东解县(今山西临猗西南)人。东汉末随刘备起兵。曾被曹操俘获,甚受优待。后仍回到刘备军中。赤壁之战后,刘备派他镇守荆州,屡破曹军。但因后方空虚,孙权乘机袭取荆州,他败走麦城(今湖北当阳东),被擒杀。宋代以后,他的事迹渐被渲染神化,尊为“关公”、“关帝”。

  • 47 . 观凤一

    观:看:凤:凤凰;羽:羽毛。只看见凤凰的一根羽毛。比喻只看到事物的一小部分,并不全面。

  • 48 . 鹤

    1.鹤的羽毛。喻指雪花。

  • 49 . 戢

    1.敛翅止飞。

  • 50 . 家

    1.家养的鸟。

  • 51 . 鸿

    1.鸿雁的羽毛。比喻轻微之物。 2.借指鸿雁。以其善高飞,故比喻腾达的仕途。 3.《汉书.苏武传》载有鸿雁传书之事,故比喻信使。

  • 52 . 挥

    1.鼓翅。 2.挥动羽扇。 3.谓指挥统率军旅。羽,军旗。

  • 53 . 还

    1.指归鸟。

  • 54 . 羁

    1.犹羁鸟。

  • 55 . 积

    1.古地名。

  • 56 . 吉光凤

    吉光与凤凰的毛羽。比喻艺术珍品。

  • 57 . 吉光片

    吉光:古代神话中的神兽名;片羽:一片毛。比喻残存的珍贵文物。

  • 58 . 旌

    1.旌旗。因有羽饰﹐故称。

  • 59 . 解

    1.羽毛脱落。亦指禽鸟死去。

  • 60 . 箭

    1.加在箭杆末梢部分的羽毛。

  • 61 . 惊

    1.犹言惊弓之鸟。

  • 62 . 芥

    1.《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季郈之鸡斗,季氏介其鸡,郈氏为之金距。"孔颖达疏引郑司农曰:"介,甲也,为鸡着甲。"《史记.鲁周公世家》作"季氏芥鸡羽"。裴骃集解引服虔曰:"捣芥子播其鸡羽,可以坌郈氏鸡目。"后因以"芥羽"指用以角斗的鸡。

  • 63 . 锦

    1.指羽毛美丽的鸟。

  • 64 . 楛

    1.楛木箭之箭翎。

  • 65 . 鹫

    1.鹫的羽毛。可制箭羽。 2.借指箭。

  • 66 . 决

    1.折断羽翼。借指断了翅膀的鸟。

  • 67 . 嚼

    1.谓调弄音律。借指吟诗作赋。

  • 68 . 括

    1.箭末羽毛。亦喻修学益智,增进才力。括,通"栝"。语本《孔子家语.子路初见》:"子路曰:'南山有竹,不柔自直。斩而用之,达于犀革。以此言之,何学之有?'孔子曰:'括而羽之,镞而砺之,其入之不亦深乎!'"

  • 69 . 鳞

    1.鳞与羽。 2.代称鱼和鸟。 3.代称鱼和雁。借指书信。 4.比喻行迹。

  • 70 . 刘白

    小说家,散文家。北京人。1938年参加延安文艺工作团。建国后参加过抗美援朝斗争。后曾任中国作协副主席、文化部副部长、总政文化部部长。著有短篇小说集《五台山下》、《政治委员》、《无敌三勇士》等,散文集《红玛瑙集》、《芳草集》等。

  • 71 . 零光片

    比喻珍贵事物的一小部分。

  • 72 . 没石饮

    后用以喻指功力精湛。

  • 73 . 流

    1.流矢,飞箭。

  • 74 . 灵

    1.神鸟。

  • 75 . 翎

    1.鸟羽。

  • 76 . 六

    1.古代诸侯的乐舞。有六列﹐每列六人﹐持羽而舞﹐故名。 2.即六翮。

  • 77 . 落

    1.指受伤坠地的鸟。 2.羽毛摧落。比喻失意。

  • 78 . 鹭

    1.白鹭的羽毛。古人用以制成舞具。 2.借指白鹭。

  • 79 . 绵

    1.亦作"绵羽"。 2.《诗.小雅.绵蛮》:"绵蛮黄鸟,止于丘阿。"以"绵蛮"形容黄鸟,后因以"绵羽"为黄鸟之别称。

  • 80 . 没金铩

    指射箭入石,箭镞和箭杆后的雕翎全都隐没不见。同“没金饮羽”。

  • 81 . 没金饮

    指射箭入石,箭镞和箭杆后的雕翎全都隐没不见。

  • 82 . 毛

    1.兽毛和鸟羽。羽﹐鸟翼上的长毛。 2.鸟的羽毛。 3.借指鸟类。 4.指翅膀。 5.鸟羽的一种。散生在眼缘﹑喙基部和正羽的下面。有护体﹑感觉等作用。又称线羽﹑纤羽。

  • 83 . 旄

    1.牦牛尾和雉羽。

  • 84 . 没卫饮

    指连箭的翎都射没在物体中。极言射力之大。

  • 85 . 没

    1.箭名。 2.谓连箭翎都射入物体。形容射箭用力之大。

  • 86 . 片

    1.传说中神马吉光的小片毛。喻指残存的少量珍贵品。

  • 87 . 木

    1.仙人名。

  • 88 . 暮

    1.指日暮之鸟。

  • 89 . 穆

    1.谓声细如五音之羽﹐穆然相和。

  • 90 . 呢

    1.泛指毛织品与丝织品。清中叶以后多指自国外输入者。

  • 91 . 片光零

    比喻零星的珍贵品。

  • 92 . 七

    1.古代燕乐中的羽声七调。

  • 93 . 契苾

    1.古族名。即契苾。

  • 94 . 琼

    1.指箭尾的白羽。

  • 95 . 欺

    1.鸟名。《逸周书.王会》:"都郭生生欺羽。生生若黄狗﹐人面能言。"朱右曾校释:"欺羽当是鸟名。《灵光殿赋》云:'仡欺偲以鵰?'﹐欺盖鸟类。"一说﹐国名。

  • 96 . 染

    1.将羽毛染彩。古代用以饰旌旗及王后之车。

  • 97 . 潜鳞戢

    指隐藏形迹。

  • 98 . 轻

    1.指蝉翼。 2.指羽扇。

  • 99 . 瑞

    1.指凤凰。

  • 100 . 绒

    1.也称羽绒。鸟羽的一种。生在雏鸟的体表或成鸟的正羽基部,柔软细小,有护体﹑保温作用。可制御寒的被服等。

  • 101 . 日

    1.指太阳的光芒。

  • 102 . 弱

    1.谓羽毛未丰。指飞行力弱的小鸟。 2.喻指势孤力单者。 3.谦词。喻才浅力薄。

  • 103 . 全

    1.完整的彩色鸟羽。 2.旌旗。指军队﹑甲士。

  • 104 . 鹊

    1.鹊之羽毛。 2.借指用鹊的羽毛做成的扇子。 3.指喜鹊。

  • 105 . 铩

    1.摧落羽毛。常比喻不得志。

  • 106 . 树

    1.插置五彩羽毛作为装饰。 2.指立羽葆。

  • 107 . 沙

    1.指婆娑起舞的凤凰。沙,婆娑,舞状;羽,鸟类的代称。

  • 108 . 商

    1.五音中的商声和羽声,亦泛指曲调。

  • 109 . 拾翠

    1.词牌名。取自三国魏曹植《洛神赋》"或拾翠羽"句。双调六十八字,前后片各七句,四仄韵。参阅《词谱》卷十六。

  • 110 . 射石饮

    饮:隐没;羽:箭尾的羽毛。箭射到石头里,隐没了箭尾的羽毛。原形容发箭的力量极强。后也形容武艺高强。

  • 111 . 沈

    1.指不能浮羽毛的弱水。 2.指羽毛入水下沉。

  • 112 . 饰

    1.亦作"餙羽"。 2.修饰羽毛。比喻刻意追求文采。

  • 113 . 讨

    1.杂羽。

  • 114 . 弯弓饮

    形容勇猛善射。

  • 115 . 刷

    1.禽类以喙整刷羽毛,以便奋飞。

  • 116 . 顺

    1.手贴着矢羽由上而下,将矢羽理齐。

  • 117 . 突

    1.疾飞的箭。

  • 118 . 素

    1.白色羽毛。

  • 119 . 宿

    1.指夜晩栖息的鸟。

  • 120 . 铜

    1.即铜乌。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