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组词
  3. 商组词
  4. 【商】结尾能组哪些词

【商】结尾能组哪些词

更新:
  • 1 . 廒

    1.即场商。旧时盐商的一种。两浙盐场贮盐地方称廒,故名廒商。

  • 2 . 悲

    1.指凄厉的秋风声。

  • 3 . 边

    1.指边地的盐商。明弘治以后,凡凭引行盐的盐商分边商﹑内商﹑水商三类。边商缴纳盐课,领取盐引,并照官定引价将引售与内商;内商专买边引,下场收盐上堆,并照官定盐价将盐售与水商;水商多是销岸商贩,专收内商食盐在指定引岸行销。清代,以上三种名目均废。但四川引盐运销云南﹑贵州两省的运商则仍称"边商"。

  • 4 . 变

    1.犹少商。

  • 5 . 宾

    1.谓陈列宫商之音。《楚辞.天问》:"启棘宾商,《九辩》《九歌》。"王逸注:"宾,列也……言启能修明禹业,陈列宫商之音,备其礼乐也。"一说谓宾于天帝。商,通"上"。游国恩等纂义引郝懿行曰:"盖谓启三度宾于天帝,而得九奏之乐也。"

  • 6 . 成

    1.见"成汤"。

  • 7 . 缠

    1.我国西北部缠回之经商者。

  • 8 . 参

    1.参星和商星。参星在西,商星在东,此出彼没,永不相见。参见"参辰"。 2.喻彼此对立,不和睦。语本《左传.昭公元年》:"昔高辛氏有二子,伯曰阏伯,季曰实沈。居于旷林,不相能也。日寻干戈,以相征讨。后帝不臧迁阏伯于商丘,主辰,商人是因,故辰为商星。迁实沈于大夏﹐主参﹐唐人是因﹐以服事夏商。" 3.喻亲友隔绝,不能相见。 4.喻有差别;有距离。

  • 9 . 参

    参、商二星此起彼落,不会同时出现在天空,因比喻人无法相见或不和睦:隔如参商。

  • 10 . 厂

    1.工厂和商店(多指私营的)。2.开工厂的人。

  • 11 . 场

    1.旧时盐商的一种。在指定盐场向盐户收盐转卖于政府(以备官运)或行商的中间商。随产区不同而有异名,如长芦称坨商,两淮称垣商,两浙称廒商。其起源为明代内商。

  • 12 . 筹

    1.计划商议。

  • 13 . 贷

    1.谓向商人借贷。

  • 14 . 鹾

    1.盐商。

  • 15 . 磋

    1.互相商议;交换意见。

  • 16 . 典

    1.当铺商人。

  • 17 . 大

    1.指商王朝。 2.大商人。

  • 18 . 奉

    1.商量。多用作敬词。

  • 19 . 电

    1.用电报﹑电话商量问题。

  • 20 . 动如参

    参、商:均是二十八宿之一,二星此出彼没,不同时在天空中出现。比喻人分离后不能再见面。

  • 21 . 蠹

    1.亦作"蠧商"。 2.害民的商人;奸商。

  • 22 . 富

    钱财多的商人:~大贾。

  • 23 . 番

    1.指少数民族商人或外国商人。

  • 24 . 贩

    1.犹商贩。

  • 25 . 贵农贱

    1.犹言重农轻商。

  • 26 . 港

    1.香港商人。

  • 27 . 纲

    1.成批运销大量货物的商人。 2.特指运销纲盐的商人。

  • 28 . 高

    1.高秋,深秋。

  • 29 . 宫

    1.五音中的宫音与商音。 2.泛指音乐﹑乐曲。 3.泛指音律。 4.可借指诗律中的平仄和声韵中的四声。

  • 30 . 函

    1.通过书信商量。

  • 31 . 寒

    1.指秋风。因五音中的商音属秋,故称。

  • 32 . 官

    ①旧时指官办商业,也指从事这种商业的人。 ②现指有官僚作风的国营商业部门或这些部门的人员。

  • 33 . 管

    1.管仲和商鞅的并称。两人分别为春秋和战国时期的重要政治家。

  • 34 . 海

    1.从事海上贸易的人。

  • 35 . 豪

    1.大商人。

  • 36 . 奸

    用投机倒把、囤积居奇等不正当手段牟取暴利的商人。

  • 37 . 季

    1.农历九月。

  • 38 . 徽

    1.旧指徽州籍的商人。宋代逐渐形成﹐明清时其商业活动遍及全国﹐在长江中下游一带颇有势力。清末渐趋衰落。经营业务主要有盐﹑米﹑丝﹑茶﹑墨﹑木材﹑典当和对外贸易﹐其中以盐商﹑文具商和典当商为最着。

  • 39 . 呼吸

    1. 在一定时间内放出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的氧气量之比。

  • 40 . 护

    1.保护商人人身安全或护送商品安全到达目的地的一种行业。

  • 41 . 皇

    1.旧时专为皇家采购各种物品的商人。

  • 42 . 会

    双方或多方共同商量:~大计。

  • 43 . 翦

    1.谓剪灭商纣。借指剿灭无道,建立王业。

  • 44 . 贾

    1.商贩。

  • 45 . 金

    1.汉东京洛阳西门名。 2.指秋令﹔秋声。秋于五行为金﹐于五音为商﹐商为金音﹐其音凄厉﹐于时为秋。

  • 46 . 借

    1.谓向商人借钱。

  • 47 . 经

    经营商业:弃农~ㄧ~多年。

  • 48 . 巨

    1. 大商人。如:海外巨商。

  • 49 . 咀征含

    1.谓讲求音律,反复吟咏。

  • 50 . 捐

    1.旧时承包捐税的商人。

  • 51 . 客

    往来各地运货贩卖的商人:过往~ㄧ各国~齐集广州交易会。

  • 52 . 老

    1.复姓。古有老商氏﹐相传为列子之师。见《列子.黄帝》。

  • 53 . 良

    1.善于经营的商人。

  • 54 . 面

    1.当面商量。

  • 55 . 马

    1.指专营马匹的商人。

  • 56 . 密

    1.秘密商议。

  • 57 . 票

    1.明以后实行票法,凭官颁票引运销茶盐的商人称"票商"。

  • 58 . 木

    1.经营木材购销的商人。

  • 59 . 暮

    1.即暮秋。商音属秋。

  • 60 . 农

    1.农业和商业。

  • 61 . 七

    1.古代燕乐中的商声七调。

  • 62 . 弃农经

    1.放弃农业,经营商业。

  • 63 . 批发

    1. 经营批发生意的人。

  • 64 . 洽

    1.接洽商谈。

  • 65 . 钱井经

    1.谓租屋取利者。

  • 66 . 清

    1.商声,古代五音之一。古谓其调凄清悲凉,故称。 2.谓秋风。

  • 67 . 榷

    1.指从事盐﹑铁﹑酒等专卖品交易的商贾。

  • 68 . 情

    心理学上指人的情绪品质和对社会的适应能力。

  • 69 . 散

    1.指鸦片战争前广州的英国东印度公司以外的外国商人,即所谓"自由"商人,又称"港脚"。 2.清代官府于垄断行业特许商人中指定一二殷实商户为首领,称为总商,类似牙行行首,其余则称散商。

  • 70 . 少

    1.七弦古琴的第七弦。 2.经穴名。属手太阴肺经。位于拇指末节桡侧﹐距指甲根角0.1寸处。主治昏迷﹑休克等病。

  • 71 . 三

    1.犹言三刻。古代以漏刻计时,谓之商。《诗·齐风·东方未明》"狂夫瞿瞿"唐孔颖达疏:"《尚书纬》谓刻为商。郑作《士昏礼》目録云:'日入三商为昏',举全数以言耳。"后亦以"三商"指漏刻。明杨慎《梁白纻舞歌》之一:"高张洞越吹参差﹐二八递代三商移。"清惠周惕《再用衣字韵》:"年来无梦到彤扉﹐卧听三商玉漏稀。"一说﹐商为"啇"之讹字﹐"三商"应为"三啇"。明焦竑《焦氏笔乘·三啇》:"《士昏礼》:'漏下三啇为昏。'啇,音滴,与夏﹑商之商不同。苏易简文:'三啇而眠,高舂而起。'用其语也。今人多误读。"近人朱起凤亦持

  • 72 . 搉

    1.货物专卖。

  • 73 . 确

    1.商榷;磋商。

  • 74 .

    1.象声词。

  • 75 . 绅

    1.绅士和商人。

  • 76 . 申

    1.战国时申不害与商鞅的并称。两人均为法家的重要人物。 2.指申不害﹑商鞅的学说。

  • 77 . 诗

    1.诗章。商﹐通"章"。 2.像商人一样的诗人。

  • 78 . 士农工

    古代所谓四民,指读书的、种田的、做工的、经商的。

  • 79 . 私

    1.贩运私货的商人。 2.指为盗行劫。 3.以私人资本经营的商店。也指此类商人。

  • 80 . 司

    1.官名。掌赐族授姓。

  • 81 . 素

    1.秋季。《礼记.月令》孟﹑仲﹑季三秋皆云"其音商"。又五行以金配秋,其色尚白,故称秋为素商。

  • 82 . 算

    1.向商人征税。

  • 83 . 摊

    1. 摆摊子出售货物的商贩。如:这时也出现许多零售百货的坐商和摊商。

  • 84 . 通

    1.互易商货。 2.多指国与国之间进行贸易。

  • 85 . 铜

    1.富商。西汉邓通受宠于汉文帝﹐得赐蜀郡严道铜山﹐可自行铸钱﹐成为西汉大富商。见《汉书.佞幸传.邓通》。

  • 86 . 坨

    1.旧时盐商的一种。长芦盐场贮盐地方名坨,故场商称坨商。参见"场商"。

  • 87 . 外

    1.外地商人。 2.指外国商人。

  • 88 . 婉

    1. 婉言商量;慢慢商议。

  • 89 . 五口通

    1842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迫使中国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通称五口通商。它开创了帝国主义强迫中国开港的先例,中国主权遭到严重损害。

  • 90 . 舞

    1.舞蹈着的商羊。指下雨的预兆。

  • 91 . 晤

    1.见面商谈。

  • 92 . 西

    1.指西方。

  • 93 . 相

    1.彼此商量,商议。

  • 94 . 殷

    1.朝代名。其始祖契封于商;汤有天下﹐遂号为商。后来屡次迁都﹐到盘庚迁殷地后﹐改为殷﹐亦称殷商。

  • 95 . 小

    1.经营规模不大的商人。 2.今多指只有少量资金﹐购入商品转售给消费者﹐不雇工人或店员﹐自己从事商品流通过程中的劳动﹐以其收入为生活的全部或主要来源的人。亦称"小商人"。

  • 96 . 行

    1.经营商业。 2.外出经营的流动商人。"坐商"的对称。

  • 97 . 协

    1.共同商量。

  • 98 . 新

    1.新秋;初秋。商为五音之一﹐据阴阳五行之说﹐商属金﹐秋亦属金﹐故以商代秋。

  • 99 . 迅

    1.谓迅疾的西风。商,商风,即西风。

  • 100 . 盐

    1.经营食盐买卖的商人。旧时须纳税于官,官给票引,其引地需用之盐,即由他专卖。

  • 101 . 巡

    1.旧时盐务中负责巡缉私盐的官职名。因最初由商人兼充,故称。

  • 102 . 牙

    旧时替买卖双方说合并抽取佣金的经纪人。

  • 103 . 偃

    1.孔子弟子言偃(字子游)和卜商(字子夏)的并称。

  • 104 . 洋

    1.鸦片战争前,厦门﹑广州等处专营对外贸易的洋行商人的简称。 2.鸦片战争后,专指来我国经商的外国商人。

  • 105 . 一片宫

    宫、商:都是古代五音之一。一片和谐的音乐声。形容文辞如乐声一样优美、悦耳。

  • 106 . 淫

    1.以淫侈无益的货物牟利的商人。

  • 107 . 业

    1.犹经商。从事商业。

  • 108 . 邑

    1.地方上的商人。

  • 109 . 引

    1.指明清二代缴纳引税后取得地区专卖权的盐商。

  • 110 . 运

    1.清代盐商的一种。系取得运销食盐特权凭引在专岸运盐行销的盐商。

  • 111 . 有

    1.指商代﹐殷商。有﹐词头。

  • 112 . 游

    1.往来各地经商的人。

  • 113 . 驵

    1.奸商。

  • 114 . 渔

    1.渔业商贩。

  • 115 . 招

    用广告、展览等方式吸引商家(投资、经营):~引资。

  • 116 . 政治协

    在我国,指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以及无党派人士对国家和地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生活中的重要问题所作的协商。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一项基本内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进行政治协商的一种重要组织形式。

  • 117 . 征

    1.征收商业税。 2.往来贩卖。

  • 118 . 仲

    1.即仲秋。

  • 119 . 郑

    1.指春秋郑国商人弦高。秦师将侵郑,适高入周经商,遇秦师于滑。高以牛十二,谓奉郑君之命犒师。秦师以为郑国有备,灭滑而还。事见《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 120 . 中间

    1.在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专门从事商品分配的商人或商号。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