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开头能组哪些词
1 . 草坪
1.平坦的草地。今多指园林中用人工铺植草皮或播种草子培养形成的整片绿色地面。
2 . 草戚
1.见"草蹙"。
3 . 草签
也称“缩写草签”或“临时签署”。由谈判代表在条约的草案上签字。表示谈判双方对草案中的条款已取得了一致意见,但草签的条约并不等于双方政府已经同意,条约只有在正式签字后才能生效。
4 . 草窃
1.掠夺;盗窃。 2.草寇。 3.犹窃据。
5 . 草寝
1.谓在草野间歇宿。
6 . 草囷
1.一种草盖的圆形谷仓。
7 . 草扰
1.仓促纷乱。
8 . 草人
1.古官名。 2.扎成人形的草把。
9 . 草入牛口,其命不久
草进到牛嘴里,牛一定会把它吃掉。比喻难以逃脱厄运。
10 . 草蓐
1.草席;草垫子。 2.指产褥。(坐)月子。
11 . 草褥
1.草垫子。
12 . 草靸
1.用蒲草等编制的拖鞋。
13 . 草苫
1.草垫。 2.用草覆盖的屋顶。
14 . 草上飞
1.形容跑得飞快。 2.指跑得飞快的人。 3.旧指行驶在内河的一种小快船。
15 . 草上霜
1.羊毛皮的一个品种。其毛附皮处呈灰黑色,毫端则白色,圆卷如珠,若霜落草上,故名。参阅徐珂《清稗类钞.服饰类.翻毛外褂马褂》。
16 . 草蛇灰线
比喻事物留下隐约可寻的线索和迹象。
17 . 草舍
1.谓宿止于草野间。 2.茅屋。
18 . 草圣
1.对在草书艺术上有卓越成就的人的美称。如汉代张芝﹑唐代张旭等。
19 . 草食动物
1.指牛﹑羊﹑马等以植物为食料的动物。
20 . 草市
1.乡村集市。相对城市而言。
21 . 草室
1.草庐;草房。
22 . 草书
字体名。为书写简便快速而产生的书体。分章草和今草两大类。章草是隶书的草写,字形扁平有波笔,字字分离,相传因西汉史游作《急就章》而得名。今草由正楷的草化与章草的省改发展而来,上下笔势常相连,偏旁常互借,相传始于东汉张芝。唐代张旭、怀素将今草写得更放纵,成为狂草。
23 . 草疏
1.拟写奏章。
24 . 草蔬
1.粗蔬。
25 . 草刷儿
1.即草稕儿。
26 . 草榻
1.简易的床铺。 2.留人住宿的客套话。
27 . 草台
1.旧时在乡间为演戏而临时搭建的戏台。
28 . 草台班
临时搭设的戏台,习称“草台”。旧时经常在农村和集市临时搭台演出的戏曲班社,称“草台班”。一般演员较少,设备简陋,流动性大。
29 . 草台戏
1.指草台班子演的戏。
30 . 草炭
1.主要由古代的水草和藻类形成的泥炭。也叫草煤。
31 . 草堂
1.茅草盖的堂屋。旧时文人常以"草堂"名其所居,以标风操之高雅。
32 . 草堂体
1.明宁王朱权所定乐府体十五家之一。
33 . 草塘泥
1.也叫灰塘泥﹑塘草粪等。江浙农村积制较多的一种沤肥。先将河泥和稻草(或其他杂草)夹杂积置,使其发酵腐解。入春,常与厩肥﹑绿肥等一起作为水田的基肥。
34 . 草体
1.草书。 2.指拼音文字的手写体。
35 . 草剃禽狝
1.谓如刈割野草﹑搜捕禽兽似地予以歼灭。语出唐韩愈《送郑尚书序》:"至纷不可治,乃草剃而禽狝之,尽根株痛断乃止。"
36 . 草薙
1.亦作"艹剃"。 2.芟夷,像除草似的加以杀戮。
37 . 草薙禽狝
?O除草;狝:杀。如同割除野草,捕杀禽兽一般。比喻肆意屠戮,无所顾惜。
38 . 草田
1.谓未垦种的田地。
39 . 草帖
1.俗称"八字帖"。旧俗议亲时写明男方或女方的生辰八字等的帖子,相对于定帖而言。 2.指旧时打官司用的诉状。
40 . 草头
1.草端。 2.也叫草字头。汉字的偏旁。如芋﹑苗等字,顶端作"卄"者,概称草头。 3.草寇的头领。 4.万位数的隐称。旧时往往用以代"万"字。 5.我国有些农村地区对苜蓿的俗称。
41 . 草头露
1.草上的露水,稀少易干。比喻难以持久。
42 . 草头天子
强盗的头领,旧时亦指入山聚众起义的首领。
43 . 草图
1.初步画出的机械图或工程设计图。不要求很精确。
44 . 草土
1.指居亲丧。 2.指宜栽某些特定作物的土壤。
45 . 草土臣
1.官吏在居丧中对君上具衔时的自称。
46 . 草团标
1.见"草团瓢"。
47 . 草团瓢
1.亦作"草团标"。 2.圆形茅屋。
48 . 草洼
1.低洼积水﹑野草丛生的地方。
49 . 草莞
1.蒲草。亦泛指草茅。
50 . 草席
1.用柔韧的草茎编织的席子。
51 . 草檄
1.草拟檄文。亦泛指撰写官方文书。
52 . 草闲
1.见"草间"。
53 . 草贤
1.对善作草书者的美称。
54 . 草鞋
1.用稻秆或草茎等编制的鞋。 2.指清代民间某些秘密社团内司交通﹑谍报等职事的人员。
55 . 草鞋费
1.见"草鞋钱"。
56 . 草鞋钱
1.旧时公差衙役向案犯或当事人勒索的钱财,俗称"草鞋钱"。
57 . 草鞋亲
1.指穷亲戚。
58 . 草写
1.用草体所写的文字。参见"草体"。
59 . 草行
1.带草的行书。 2.在草野中行走。
60 . 草行露宿
走在野草里,睡在露天下。形容走远路的人艰苦和匆忙的情形。
61 . 草玄
1.指汉扬雄作《太玄》。《汉书.扬雄传下》:"哀帝时,丁﹑傅﹑董贤用事,诸附离之者或起家至二千石。时雄方草《太玄》,有以自守,泊如也。"后因以"草玄"谓淡于势利,潜心著述。
62 . 草偃
1.《论语.颜渊》:"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比喻在上者能以德化民,则民之向化,犹风吹草仆,相率从善。
63 . 草偃风从
像草随风倒伏一样,旧比喻政治清明,百姓服从统治。
64 . 草偃风行
比喻道德文教的感化人。同“风行草偃”。
65 . 草妖
1.因某种原因而引起草木变异的现象。古人以为妖孽。
66 . 草药
1.取材于普通植物的药材。对珍稀药材而言。亦指不见于药典的民间药材。
67 . 草野
乡野;引申为民间:退身于草野。
68 . 草叶集
诗集。美国惠特曼作。初版于1855年,仅收十二首诗。后不断增订重版,至1892年第九版,共收诗三百八十三首。作品讴歌民主自由、倡导人类平等、赞美大自然和人民的创造性劳动、谴责奴隶制等。其中著名的有《自己之歌》、《大斧之歌》、《通向印度之路》等。
69 . 草衣
1.编草为衣。 2.引申为粗劣的衣服。 3.隐者的衣着。 4.指一种藻类植物。生长在阴湿的地方,连带一层薄土铲下来可作肥料。
70 . 草衣木食
编草为衣,以树木果实为食。形容生活清苦。
71 . 草衣士
1.指隐遁不仕之人。
72 . 草异
1.犹草妖。
73 . 草茵
1.亦作"草裀"。 2.平整如茵的绿草(地)。
74 . 草木黄落
秋天以到,因草木的叶子呈枯黄而掉落。
75 . 草木灰
1. 草、木、树叶等烧剩的灰,含钾,常用作农家肥料,用来促使苗杆变硬、抽穗。
76 . 草木皆兵
把山上的草木都当做敌兵。形容人在惊慌时疑神疑鬼。
77 . 草木俱朽
象草木一样死去,世人并不知道。借喻人一生毫无建树。
78 . 草木荣枯
荣枯:繁茂和枯萎。草木的茂盛和干枯。
79 . 草木同腐
象草木一样腐烂。比喻人一生毫无建树。
80 . 草木萧疏
萧疏:冷落,稀稀落落。花草树木都已枯萎凋谢。形容深秋景象。
81 . 草木愚夫
旧时农民的谦称。象山野之中草木那样愚昧无知的人。也指人对农民的蔑称。
82 . 草木知威
连草木都知道他的威名。形容威势极大。
83 . 草拟
1.起草;初步设计。
84 . 草娘
1.鞑靼人称妓女为"草娘"。
85 . 草孽
1.草野。
86 . 草棚
1.指草盖的简陋住屋。
87 . 草皮
1.连带薄薄的一层泥土铲下来的草,可用来铺设草坪或防护堤岸,也可做肥料。
88 . 草裀
1.见"草茵"。
89 . 草缨
1.古代罪犯冠上加草带,以示羞辱。相传是虞舜时的一种象征性刑罚,用以代替割鼻的酷刑。
90 . 草鱼
又称“鲩”。鱼纲,鲤科。中国四大家鱼之一。体近似圆筒形,外形似青鱼,但吻较宽,体青黄色,背鳍无硬刺。栖息于江河湖泊的中下层,以水草为食,故名。体长达1米多,重达35千克以上。
91 . 草原
温带半干旱、半湿润气候下,由旱生或半旱生多年生草本植物组成的植被类型。受气候、地貌等因素的影响而造成的差异,草原又可分为典型草原、草甸草原和荒漠草原三个类型。广泛分布于温带内陆地区,在中国主要分布于内蒙古、新疆等地。
92 . 草约
1.亦作"艹约"。 2.未正式签字的契约或条约。 3.方言。以草绳子捆扎东西。
93 . 草泽
1.低洼积水野草丛生的地带。亦指荒郊。 2.草野;民间。 3.在野之士;平民。
94 . 草泽英雄
草泽:荒野地。指在山林出没的农民起义军首领。
95 . 草贼
1.旧时对起义农民的蔑称。
96 . 草札
1.写文章。
97 . 草诏
1.拟写诏书。 2.指拟定的诏书。
98 . 草止
1.谓栖身于草野中。 2.特指军队在草野宿息。
99 . 草纸
1.稿子;草稿。 2.用稻草等为原料制成的纸,质地粗糙,多用来做包装纸或做卫生用纸。
100 . 草制
1.草拟制书。
101 . 草螽
1.虫名。古又称负蠜﹑草虫﹑常羊。雄者鸣如织机声,俗称蝈蝈﹑织布娘。
102 . 草帚儿
1.即草稕儿。
103 . 草猪
1.方言。母猪。
104 . 草篆
1.汉字书体的一种。篆貌隶骨,笔势飞举,刚劲有力。汉魏宫阙题署多用之。
105 . 草稕儿
1.乡村酒店用作酒幌的草帘。
106 . 草酌
1.简便的筵席。多用作设宴请客的谦辞。
107 . 草子
1.草籽。草本植物的果实。 2.指紫云英等绿肥作物。 3.寒热时疫,即瘴。
108 . 草字
1.谓书写草率的字。 2.谦言自己写的字。 3.即草书。汉字字体的一种。《新唐书.艺文志一》着录裴行俭《草字杂体》。参见"草书"。 4.对自己表字的谦称。
109 . 草奏
1.草拟奏章。 2.草拟的奏章。
110 . 草座
1.用稻草蒲草等编制的坐垫。僧尼多用之。
111 . 草庵
1.见"草庵"。
112 . 草案
1.初步的方案;拟成而未经有关机构审定﹑公布的,或虽公布而尚在试行的法令﹑条例﹑规章等。
113 . 草跋
1.在山林中行走。语本《诗.墉风.载驰》"大夫跋涉,我心则忧"毛传:"草行曰跋,水行曰涉。"
114 . 草坂
1. 长满草的山坡。如:突然是绿茸茸的草坂,象一支充满幽情的乐曲。——刘白羽《长江三日》。
115 . 草包
1.比喻没有真才实学﹑说话行动莽撞粗鲁的人。 2.用草等编成的包袋。
116 . 草本
1.原稿﹑底木。 2.茎部为草质的植物。
117 . 草本植物
茎内木质部不发达的植物。通常植株矮小,茎秆柔软,容易折断。大多在生长期终了时,整个植株或地上部分死亡。根据生活期长短,可分为一年生草本植物(如水稻、黄瓜等)、二年生草本植物(如甜菜、萝卜等)和多年生草本植物(如薄荷、葱等)。
118 . 草鄙
1.草野鄙陋。多用作谦词。
119 . 草编
中国民间工艺品之一。用各种草本植物的茎或茎皮编制而成。在中国各民族中广泛流行。可用染色的草编织各种图案,也可编成后加印装饰纹样。产品主要是各种生活用品如篮、鞋、帽、席等。
120 . 草缏
1.亦称"草辫"。 2.用麦秆之类编成的扁平的带子,为制草帽﹑提篮﹑扇子等草制品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