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结尾能组哪些词
- 1 . 颁赠- 1.犹颁赐。 
- 2 . 策赠- 1.以策书封赠官爵谥号。 
- 3 . 持赠- 1.持物赠人。 
- 4 . 册赠- 1.以册书对死者追加封赐。 
- 5 . 漕赠- 1.亦称"漕截"。 2.旧时指于征收漕粮正税外所加收的赠贴。 
- 6 . 酬赠- 1.以礼物﹑金钱等为赠以表谢意。 2.诗词唱和。 
- 7 . 宸赠- 1.皇帝的赏赐。 
- 8 . 宠赠- 1.指帝王赠与。 
- 9 . 充赠- 1.犹馈赠。 
- 10 . 辍赠- 1.谓取物相赠。辍,通"掇"。 
- 11 . 吊赠- 1.谓吊唁并赠送财物。 
- 12 . 奉赠- 敬辞,赠送。 
- 13 . 赙赠- 〈书〉赠送财物给办丧事的人家。 
- 14 . 诰赠- 1.明清对五品以上官员的曾祖父母﹑祖父母﹑父母及妻室之殁者﹐以皇帝的诰命追赠封号﹐叫诰赠。 
- 15 . 封赠- 1.封建时代推恩臣下﹐将官爵授予其父母。父母存者称封﹐死者称赠。封赠之制﹐起于晋与南朝宋﹐至唐始备。最初仅及于父母,唐末五代以后,始上追曾祖﹑祖﹑父母三代﹐往往以子孙的官位为赠。 2.泛指一般的封号。 
- 16 . 逢贤把赠- 1.汉刘向《新序.节士》:"延陵季子将西聘晋,带寶剑以过徐君。徐君观剑,不言而色欲之。延陵季子为有上国之使,未献也,然其心许之矣,致使于晋,故反则徐君死于楚,于是脱剑致之嗣君。从者止之曰:'此吴国之寶,非所以赠也。'延陵季子曰:'吾非赠之也。先日吾来,徐君观吾剑,不言而其色欲之。吾为有上国之使,未献也。虽然,吾心许之矣。今死而不进,是欺心也;爱剑伪心,廉者不为也。'遂脱剑致之嗣君。嗣君曰:'先君无命,孤不敢受剑。'于是季子以剑带徐君墓树而去。徐人嘉而歌之曰:'延陵季子兮不忘故,脱千金之剑兮带丘墓。'"后以 
- 17 . 回赠- 接受赠礼后,还赠对方礼物:~一束鲜花。 
- 18 . 惠赠- 敬辞,指对方赠予(财物)。 
- 19 . 贿赠- 1.谓以财物奉赠。 
- 20 . 华衮之赠- 华衮:古代皇帝的礼服。形容极为贵重的礼物。 
- 21 . 还赠- 1.谓皇帝收回授予已故臣子的追赠称号。 
- 22 . 贶赠- 1.馈赠。 
- 23 . 饯赠- 1.饯行以诗相赠。 
- 24 . 见赠- 1.赠送给我。 
- 25 . 解赠- 1.解囊赠送。 
- 26 . 郊赠- 1.指郊外送别时的馈赠。 
- 27 . 进赠- 1.谓官吏死后加赠官爵名号。 
- 28 . 赆赠- 1.送行时赠与的财物。 
- 29 . 敬赠- 1. 赠送礼物表示尊重、敬意、钟爱或钦慕。如:我买了一束鲜花敬赠给母亲,祝她生日快乐。 
- 30 . 捐赠- 赠送(物品给国家或集体):~图书。 
- 31 . 赉赠- 1.赠送。 
- 32 . 馈赠- 赠送(礼品):带些土产~亲友。 
- 33 . 奁赠- 1.陪嫁的财物。 
- 34 . 例赠- 1.循例赠予官爵。指朝廷推恩把官爵授给官员已去世的父祖辈。详"例授"。 
- 35 . 赂赠- 1.行贿。 
- 36 . 赔赠- 1.嫁妆。 
- 37 . 麦舟之赠- 麦:麦子;舟:船。以一船麦子作为赠品。指助人丧葬的费用。 
- 38 . 赏赠- 1.馈赠。 
- 39 . 田方赠- 1.指田子方赠狐白裘予子思事。汉刘向《说苑.立节》:"子思居于卫,缊袍无表,二旬而九食。田子方闻之,使人遗狐白之裘。恐其不受,因谓之曰:'吾假人,遂亡之;吾与人也,如弃之。'子思辞而不受。子方曰:'我有子无,何故不受?'子思曰:'伋闻之,妄与,不如遗弃物于沟壑;伋虽贫也,不忍以身为沟壑,是以不敢当也。'" 
- 40 . 堂赠- 1.古代年终驱送瘟疫和不祥的一种礼俗。 
- 41 . 腆赠- 1.厚赠。 
- 42 . 绨袍之赠- 绨袍:粗绨做的袍子。比喻不忘旧日的交情。 
- 43 . 贴赠- 1.封建时代,以漕运亏损为名,要民户补贴其损耗部分。 
- 44 . 投赠- 1.赠送。 
- 45 . 脱赠- 1.解物相赠。亦指以物相赠。 
- 46 . 显赠- 1.丰厚的封赠。 
- 47 . 貤赠- 1.谓将本身和妻室封诰呈请朝廷移赠给先人。 
- 48 . 恤赠- 1.抚恤封赠。 
- 49 . 贻赠- 1.馈赠,赠送。 
- 50 . 遗赠- 遗嘱中指明立遗嘱人于其死后把自己的财产赠给国家、集体或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 
- 51 . 指囷相赠- 囷:圆形的谷仓。指着谷仓里的粮食,表示要捐赠给他人。形容慷慨资助朋友。亦作“指囷相助”。 
- 52 . 转赠- 1.把收到的礼物赠送给别人。 
- 53 . 追赠- 1.死后赠官。 
- 54 . 祖赠- 1.祭奠,祭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