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组词
  3. 罔组词
  4. 【罔】开头能组哪些词

【罔】开头能组哪些词

更新:
  • 1 .

    1.无根据地称扬。

  • 2 .

    1.欺骗君主。辟﹐国君。

  • 3 .

    1.迷惘惆怅。

  • 4 .

    1.指二十八宿中的毕星。

  • 5 .

    1.喻无所适从;不知所措。

  • 6 .

    1.迷惘模糊。语本《论语.为政》:"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7 .

    1.虚妄的说教。

  • 8 .

    1.欺枉轻慢。

  • 9 .

    1.不法;违法。

  • 10 .

    1.犹枉费。

  • 11 .

    1.谓无所藏匿。语出《书.大禹谟》:"嘉言罔攸伏。"孔传:"善言无所伏,言必用。"

  • 12 .

    1.指渔猎的网具。

  • 13 .

    1.不惑。 2.欺枉蛊惑。

  • 14 .

    1.无穷尽。 2.《诗.小雅.蓼莪》:"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朱熹集传:"言父母之恩﹐如天无穷﹐不知所以为报也。"后因以"罔极"指父母恩德无穷。 3.指人子对于父母的无穷哀思。 4.不正。 5.《诗.小雅.青蝇》:"谗人罔极﹐构我二人。"谓谗人之言不止﹐则二人不和。后因以"罔极"指谗言或谗人。

  • 15 . 极之恩

    罔:无,没有;极:尽头。旧时用以颂扬父母养育子女的无穷无尽的恩德。

  • 16 .

    1.不尽。

  • 17 .

    1.泛指捕猎的网具。

  • 18 .

    1.无知。

  • 19 .

    1.见"罔两"。

  • 20 .

    1.见"罔?"。

  • 21 .

    1.犹渔利。语本《孟子.公孙丑下》:"以左右望而罔市利。"

  • 22 .

    1.亦作"罔阆"。 2.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精怪。 3.喻凶恶的坏人。 4.影子边缘的淡薄阴影。 5.心神恍惚﹐无所依据。

  • 23 .

    1.欺骗冒充。

  • 24 .

    1.失意忧疑貌。语本《楚辞.淮南小山<招隐士>》:"罔兮沕﹐憭兮栗。"王夫之通释:"罔沕,疑也。"

  • 25 .

    1.欺骗陷害百姓。《孟子.梁惠王上》:"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赵岐注:"是由张罗罔以罔民者也。"《汉书.刑法志》:"且除肉刑者,本欲以全民也;今去髡钳一等,转而入于大辟:以死罔民,失本惠矣。"明刘基《玉兔泉铭序》:"夫桧之罔民设诈,岂下于高莽哉!"清顾炎武《日知录.钱法之变》:"然今日行之,不免更为罔民之事。"一说,犹无民。

  • 26 .

    1.无不。

  • 27 .

    1.谓不思为善。

  • 28 .

    1.犹枉屈。

  • 29 .

    1.无缺。

  • 30 .

    1.同"惘然"。失意貌;心中若有所失貌。 2.犹茫然。恍惚不解貌。 3.窘急惶遽貌。 4.犹涣然。

  • 31 .

    1.欺骗他人。 2.欺诈之人。

  • 32 .

    1.欺骗君上。

  • 33 . 上虐下

    罔:欺骗;虐:侵害。指瞒上欺下。

  • 34 .

    1.犹苟活。

  • 35 .

    1.谓白白地死。

  • 36 .

    1.奸诈贪婪。

  • 37 .

    1.不更替;不废除。

  • 38 .

    1.犹惘惘﹐惶惶。心神不定貌。 2.衣服破敝貌。

  • 39 .

    1.亦作"罔像"。古代传说中的水怪。或谓木石之怪。 2.水盛貌。 3.虚无。 4.同"象罔"。《庄子》寓言中的人物。见《庄子.天地》。

  • 40 .

    1.见"罔象"。

  • 41 .

    1.不能报效。 2.没有效果。

  • 42 .

    1.指荒远处。

  • 43 .

    1.犹依违。

  • 44 .

    1.犹不尽。

  • 45 . 知所措

    面临窘危,茫然无所适从。形容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 46 .

    1.欺骗君主。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