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结尾能组哪些词
1 . 八贤
1.八个贤人。
2 . 宝贤
1.珍爱贤才。
3 . 博弈犹贤
后指不要饱食终日无所事事。
4 . 蔽贤
1.埋没贤能的人。
5 . 避贤
1.犹让贤。
6 . 朝贤
1.朝中的贤人。常用以泛指朝臣。
7 . 表贤
1.表彰贤明。
8 . 不贤
1.不贤明;无才能。 2.不贤惠;无德行。 3.不善,不好。
9 . 草贤
1.对善作草书者的美称。
10 . 才贤
1.有品德才能的人。 2.才德兼备。
11 . 材贤
1.贤才。
12 . 长贤
1.年长而贤明。
13 . 东阁待贤
特地开东门接待贤人。
14 . 传贤
1.谓将帝王之位传给贤能的人。古史传说夏禹以前帝王都是举贤以自代。儒家以传贤与传子为统治者传移王位的两种方式。
15 . 待贤
1.谓礼遇贤者。
16 . 道远知骥,世伪知贤
骥:良马。路途遥远才可以辨别良马,世间的虚伪狡诈才能鉴别贤才。比喻经过长久的磨练,才能看出人的优劣。
17 . 达贤
1.德才兼备﹑声望卓著的人。 2.荐举贤人。
18 . 大贤
1.才德超群的人。
19 . 登贤
1.举用有道德有才干的人。
20 . 妒能害贤
贤、能:有德有才的人;害:陷害。嫉妒有才能的人,陷害贤明的人。指容不下才能、品德比自己高的人。
21 . 钓贤
1.求取贤才。
22 . 东林十八贤
1.晋慧远法师与刘遗民﹑雷次宗﹑宗炳等十八人发起结白莲社于庐山东林寺,因称"东林十八贤"。
23 . 独贤
1.谓独劳。 2.特别贤良。
24 . 访贤
1.访求贤能之士。
25 . 二贤
1.称誉唐颜真卿﹑宋范仲淹。
26 . 妨贤
1.谓阻碍贤者登进。
27 . 高贤
1.以之为高尚﹑贤良。 2.高尚贤良。 3.指高尚贤良的人。
28 . 古贤
1.古代贤人。
29 . 辅贤
1.辅佐贤能。
30 . 龚贤
明末清初画家。一名岂贤,字半千,号野遗、柴丈人,昆山(今属江苏)人。善画山水,取法董源、吴镇,重视写生,喜层层用墨,创造浓郁苍润的境界。与樊圻等并称“金陵八家”。有《夏山过雨图》等存世。著有《香草堂集》。
31 . 古圣先贤
圣:学识或技能有极高成就的人;贤:有德行的人。古时候的圣人和贤人。
32 . 害忠隐贤
忠:足以保国之人;隐:埋没;贤:德才兼备之人。残害忠良,埋没贤才。
33 . 贡贤
1.荐举贤人。
34 . 关圣贤
1.指三国蜀关羽。
35 . 豪贤
1.指有地位有名望的人。 2.才德兼备,声望出众。
36 . 嫉贤
1.嫉妒有才德的人。
37 . 侯孝贤
电影编导。广东梅县(今梅州)人。台湾艺术专科学校影剧科毕业。1974年从影,执导影片《风柜来的人》、《冬冬的假期》、《尼罗河女儿》、《童年往事》等,曾在不同的国际电影节上获奖,其中《悲情城市》获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金狮奖。
38 . 后贤
1.后世的贤人。
39 . 急贤
1.重贤;急于求贤。
40 . 简贤
1.轻慢贤能。 2.选用贤能。参见"简贤任能"。
41 . 九贤
1.九个贤人。指尧舜时九官:禹﹑皋陶﹑契﹑后稷﹑伯夷﹑夔﹑龙﹑倕﹑益。 2.九个贤人。指尧﹑舜﹑禹﹑文王﹑皋陶﹑启﹑契﹑史皇﹑羿等九人。见《淮南子.修务训》。
42 . 旌贤
1.亦作"旍贤"。 2.表彰贤人。
43 . 集贤
1.聚集贤人。 2.集贤殿书院的省称。
44 . 见贤
1.谓被称美。
45 . 降贤
1.使贤者屈居下位。典出《论语.卫灵公》﹕"子曰﹕'臧文仲其窃位者与!知柳下惠之贤﹐而不与立也。'"
46 . 举善荐贤
贤:有才能,有道德的。保举推荐品德好、有才能的人。
47 . 进贤
1.谓进荐贤能之士。 2.古冠名。 3.星名。
48 . 进谗害贤
谗:谗言,说他人的坏话;贤:贤良,指好人。说坏话,陷害好人。
49 . 敬老尊贤
尊敬年纪大的或品德高尚、才能出众的人。
50 . 俊贤
1.才德杰出的人。
51 . 倨贤
1.傲慢地对待贤士。
52 . 君圣臣贤
君主圣明,臣子贤良。形容君臣契合,政治清明。
53 . 巨贤
1.大贤﹐极有才德者。
54 . 隽贤
1.指才德杰出的人。
55 . 渴贤
1.迫切地慕求贤才。语本《孔丛子.公仪》:"君若饥渴待贤,纳用其谋,虽蔬食水饮,伋亦愿在下风。"
56 . 乐贤
1.《诗.小雅.南有嘉鱼序》:"《南有嘉鱼》,乐与贤也。"郑玄笺:"乐得贤者,与共立于朝,相燕乐也。"后因以"乐贤"谓乐于求贤。
57 . 礼士亲贤
尊敬亲近有才有德的人。
58 . 礼贤
1.礼遇贤者。
59 . 僚贤
1.贤能的僚佐。
60 . 猎贤
1.搜求贤人。
61 . 论贤
1.选拔贤者。论﹐通"抡"。
62 . 能贤
1.有才能而又有道德者。
63 . 媢贤
1.嫉妒贤能。
64 . 名贤
1.著名的贤人。
65 . 明贤
1.谓表彰贤人。 2.贤明的人。
66 . 耆贤
1.年高贤德之人。
67 . 曩贤
1.前贤。
68 . 纳士招贤
招:招收;贤:有德有才的人;纳:接受;士:指读书人。招收贤士,接纳书生。指网罗人才。
69 . 慕贤
1.思慕贤人。
70 . 内助之贤
妻子能够帮助丈夫,使丈夫的事业、学业、品格方面有了进展,增加丈夫在社会上的地位。
71 . 七十二贤
1.对孔子门下才德出众的学生的美称。
72 . 七贤
1.指魏晋时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阮咸﹑王戎七个名士。 2.指东汉袁秘﹑封观﹑陈端﹑范仲礼﹑刘伟德﹑丁子嗣﹑张仲然七人。 3.佛教指调心顺道的七个阶次或七贤人。 4.泛指七位贤人。
73 . 栖贤
1.隐居的贤士。
74 . 贫贤
1.贫寒的贤者。
75 . 亲贤
1.喜爱贤能的。 2.亲近贤人,爱慕贤才。 3.亲戚与贤臣。
76 . 聘贤
1.谓以礼征召贤能。
77 . 普贤
1.佛教菩萨名。梵名为Samantabhadra,也译为"遍吉"。与文殊菩萨并称为释迦牟尼佛之二胁士。寺院塑像,侍立于释迦之右,乘白象。以"大行"着称,其道场为四川峨眉山。
78 . 前贤
前代有才德的名人:西邻吊罢东邻贺,歌哭前贤较有情。
79 . 耆宿大贤
耆:老。指有名望有学问的老年人。
80 . 情贤
1.贤者中的多情人。
81 . 求贤
1.寻求贤能的人。
82 . 寝寐求贤
寝寐:躺在床上睡觉;贤:有才华的人。睡觉做梦都想着寻找有才华的人。比喻思贤若渴,求才心切。
83 . 清圣浊贤
汉代末年因饥荒严禁酿酒,饮者讳言酒,称酒之清者为圣人,浊者为贤人。用来指酒。
84 . 钦贤
1.敬贤。
85 . 清贤
1.清正贤良。
86 . 屈尊敬贤
放下架子。用尊敬的态度来对待有贤德的人。
87 . 儒贤
1.贤能的儒士。
88 . 塞贤
1.谓不用贤者。
89 . 任贤
1.委用德才兼备的人。
90 . 让贤
1.让位于贤者。
91 . 生贤
1.谓产生贤良的思想。 2.谓生养贤良之人。
92 . 群贤
1.亦作"群贤"。 2.众多的德才兼备的人。
93 . 仁贤
1.即仁且贤。 2.仁人与贤人。
94 . 任人唯贤
贤:有德有才的人。指用人只选有德有才的人。
95 . 容贤
1.容纳贤人。
96 . 三贤
1.佛教语。指十住﹑十行﹑十回向。 2.三个贤人。
97 . 神贤
1.神奇美善。
98 . 十室容贤
只有十户人家的小地方也有贤人。
99 . 时贤
1.当时有德才的人。
100 . 十八高贤
1.十八贤的敬称。
101 . 十八贤
1.指晋庐山白莲社中十八贤人:慧远法师﹑刘遗民﹑雷次宗﹑周续之﹑宗炳﹑张野﹑张铨﹑西林觉寂大师﹑东林普济大师﹑慧持法师﹑罽宾佛驮耶舍尊者﹑罽宾佛驮跋陀罗尊者﹑慧睿法师﹑昙顺法师﹑昙恒法师﹑道炳法师﹑道敬法师﹑昙诜法师。
102 . 上贤
1.推崇有德才的人。上,通"尚"。 2.德才超着的人。 3.谓德才超人。
103 . 识才尊贤
能识别并尊重有才能的人。
104 . 淑贤
1.善良贤惠。亦指善良贤惠的人。
105 . 授职惟贤
授于职位只限有才德的人。
106 . 噬贤
1.嫉害贤能。
107 . 圣贤
1.圣人和贤人的合称。亦泛称道德才智杰出者。 2.圣君和贤臣的合称。 3.泛称神﹑仙﹑佛﹑菩萨等。 4.清酒与浊酒的并称。亦泛指酒。
108 . 硕贤
1.大贤。
109 . 适贤
1.器重贤能之士。
110 . 遂贤
1.荐举贤能之士。
111 . 搜贤
1.访求贤才。隋文帝有《搜贤诏》。
112 . 宿贤
1.素有声望的贤士。
113 . 贪贤
1.渴求贤才。
114 . 往贤
1.前贤;先贤。
115 . 通贤
1.通达贤能之人。
116 . 推贤
1.推荐贤人。
117 . 下贤
1.屈己以尊贤。
118 . 五贤
1.五位贤臣。指春秋晋文公之臣狐偃﹑赵衰﹑颠颉﹑魏武子﹑司空季子。 2.五位贤臣。指宋王十朋﹑冯方﹑胡宪﹑查钥﹑李浩。 3.谓五个方面胜于人。
119 . 魏忠贤
明朝宦官。河间肃宁(今属河北)人。熹宗即位,被任为司礼秉笔太监,后又兼掌东厂。他勾结熹宗乳母客氏,专断国政,自称九千岁。掌握厂卫特务机构,爪牙遍布各地,对上书弹劾他的东林党人则大肆捕杀。崇祯帝即位后,被放逐到凤阳,途中畏罪自杀。
120 . 诬贤
1.谓夸说有道德有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