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组词
  3. 降组词
  4. 【降】结尾能组哪些词

【降】结尾能组哪些词

更新:
  • 1 . 逼

    1.被迫投降。 2.逼迫敌人投降。

  • 2 . 颁

    1.犹颁布。

  • 3 . 贬

    1.贬官降职。

  • 4 . 差

    1.按等第递降。

  • 5 . 比

    单位距离的落差。比降等于某河段上下游落差与河段长度的比值。

  • 6 . 拨

    1.拨下;发下。

  • 7 . 播

    1.播下种子。《楚辞.天问》:"何后益作革,而禹播降?"王逸注:"播,种也;降,下也。"一说为藩衍昌隆。参阅姜亮夫《屈原赋校注》。

  • 8 . 出

    1.投降;归顺。

  • 9 . 黜

    1.斥退;降级。

  • 10 . 冲

    1.即冲隆。

  • 11 . 叠

    1.不断下移。

  • 12 . 从天而

    降:下落。比喻出于意外,突然出现。

  • 13 . 诞

    1.谓从天而降。 2.降生﹔产生。

  • 14 . 打

    1.以武力降服对方。 2.犹打行。

  • 15 . 登

    1.增减。 2.引申为改革。 3.犹进退。指登阶下阶进退揖让之礼。 4.上下。指从低处到高处﹐从高处到低处。 5.起伏。一起一落。 6.升降。 7.立即降下。

  • 16 . 地面沉

    地面大面积下沉的现象。因地壳的构造运动和自然压实等天然原因,或大量开采地下水、石油和天然气等人为原因而产生。会引起构筑物的损坏、海水倒灌等危害,是许多大城市面临的工程地质问题。采用地下水回灌的方法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地面下沉。

  • 17 . 递

    1.依次降低;逐渐降低。

  • 18 . 笃

    1.犹笃生。谓得天独厚。

  • 19 . 反空

    1.歼灭空降之敌的作战。包括反机降和反伞降。分为战术反空降、战役反空降和战略反空降。应力求歼敌于空中和着陆立足未稳之际。

  • 20 . 而

    1.以下﹐以来。

  • 21 . 番

    1.即降真香。香木名。

  • 22 . 服

    1.屈服投降。 2.谓使之服降。

  • 23 . 贵

    1.称人生日的敬语。

  • 24 . 拱手而

    拱手:两手在胸前合抱,表示恭敬。恭恭敬敬地俯首投降。

  • 25 . 光

    1.犹惠赐。 2.光临。

  • 26 . 归

    投降。

  • 27 . 鸿飞霜

    鸿雁为候鸟,每年深秋归飞,其时开始霜降,因用以指时序的变化和年岁的更换。

  • 28 . 缓

    1. 逐渐降低(拱形物或拱顶的支架),以使拱形物或拱顶安全达到最终平衡安放状态。

  • 29 . 还

    1.归顺投降。

  • 30 . 机

    1.空降种类之一。空降部队及其装备、物资乘载飞机或直升机、滑翔机直接降落于地面。2.把部队或物资空降到一个地区。

  • 31 . 贱

    1.谦称自己的生日。

  • 32 . 减

    1.减轻降低。

  • 33 . 祸从天

    降:落下。比喻突然遭到了意外的灾祸。

  • 34 .

    1.烟火盛貌。

  • 35 . 家

    1.谓家庭内部相争;内讧。降,通"哄"。汉扬雄《百官箴.宗正》:"昔在夏时,太康不恭,有仍二女,五子家降。"一说,谓太康失邦,五子皆降而为家。见《古文苑》章樵注。

  • 36 . 节

    1.递减。

  • 37 . 枃

    1.清理解除。

  • 38 . 镌

    1.谓免官降职。

  • 39 . 坑

    1.活埋已经投降的兵将。

  • 40 . 九

    1.台湾海峡的九月风信。

  • 41 . 厘

    1.本谓尧女嫁舜事。《书.尧典》:"厘降二女于妫汭,嫔于虞。"孔传:"降,下嫔妇也,舜为匹夫,能以义理下帝女之心。"段玉裁撰异:"厘,整治之意;降,下也,整治下二女于妫汭。"一说,厘谓治迹。见《汉书.外戚传上序》颜师古注。后多用以指王女下嫁。

  • 42 . 科

    1.谓减少征税数额。

  • 43 . 宽

    1.从宽减刑。

  • 44 . 考

    1.升降。《仪礼.士丧礼》:"哀子某,来日某卜葬其父某甫,考降无有近悔?"郑玄注:"考,登也;降,下也。言卜日葬魂神上下,得无近于咎悔者乎。"一说,谓父亡故。

  • 45 . 空

    利用飞机、降落伞由空中着陆:~部队。

  • 46 . 卖

    1.叛卖降敌。

  • 47 . 沦

    1.坠落;沦落。

  • 48 . 纳

    1.接受投降。 2.投降。

  • 49 . 昴

    1.《初学记》卷一引《春秋佐助期》:"汉相萧何,长七尺八寸,昴星精"。后因以"昴降"为称颂显贵之词。

  • 50 . 鸾

    1.对公主生日的敬称。

  • 51 . 明

    1.谓明白的裁决﹑决定﹑指示﹑意旨。 2.特指皇帝的诏旨。 3.明白;清楚。

  • 52 . 明升暗

    指表面上升官,而实际上被削去权力。

  • 53 . 内

    1.谓不按常规经中书等省议定,而由宫内直接发出诏令。

  • 54 . 叛

    1.叛变投敌。

  • 55 . 逆

    1.谓古代丧礼中后升阼阶者先下的仪式。

  • 56 . 迫

    ①飞机因特殊情况不能继续飞行时的被迫降落。如飞机发动机发生严重故障,或气象条件恶化等都可造成迫降。 ②强迫非法飞越国境或严重违犯飞行纪律的飞机在指定机场降落。

  • 57 . 曲

    1.犹曲赦。 2.犹俯降。

  • 58 . 谦

    1.犹谦下。不自高自大。

  • 59 . 普

    1. 雨雪大范围地普遍降下。如:普降瑞雪。如:普降喜雨。

  • 60 . 乞

    1.请求降低。 2.请求降下。

  • 61 . 起

    1. [飞机]起飞和降落。如:机场上每10分中有一架飞机起降。

  • 62 . 侵

    1.侵入而使降服。

  • 63 . 请

    1.乞降。

  • 64 . 求

    1. 请求屈从于另一人的权力之下;请求谈判接受投降的条件。

  • 65 . 劝

    1. 规劝敌方投降。

  • 66 . 入

    1.归顺降服。

  • 67 . 霜

    1.二十四节气之一﹐在公历10月23日或24日。这时中国黄河流域一般出现初霜﹐大部分地区多忙于播种三麦等作物。

  • 68 . 升

    1.上升下降。 2.盛衰。 3.指数量的增减。 4.评议高低优劣。 5.谓忐忑不安。

  • 69 . 生

    1.投降。

  • 70 . 收

    1. 接受投降。

  • 71 . 受

    1.接受敌人投降。 2.见"受降城"。 3.投降。

  • 72 . 崧生岳

    称出身高贵的大臣,或喻天赋特异者。

  • 73 . 势

    1. 两等势线之间的压力之差。

  • 74 . 投

    1.停止抵抗,向对方屈服。

  • 75 . 澍

    1.指降雨。

  • 76 . 嵩生岳

    嵩:指嵩山;岳:高大的山;降:降生。比喻大人物的出生。

  • 77 . 腾

    1.升降﹐消长。

  • 78 . 逃

    1.逃跑投降。

  • 79 . 望风而

    风:踪影。降:投降。看见敌人的影子便缴械投降。形容军队毫无士气。

  • 80 . 文

    1.以虚文归降。犹言表面投降。

  • 81 . 无条件投

    战败一方向战胜一方不附任何条件的投降,表示战败方的彻底失败。战败国必须在无条件投降书上签字,并执行投降书所规定的条款。战胜国可取消战败国的政府,对其承担战争责任的政府官员进行审判。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法西斯德国和日本即为无条件投降。

  • 82 . 下

    1.向低处移动;降下。 2.指公主出嫁。 3.敬词。犹言光临。 4.指程度﹑数量的降低﹑减少。

  • 83 . 喜从天

    喜事从天上掉下来。比喻突然遇到意想不到的喜事。

  • 84 . 叙

    1.亦作"叙降"。 2.谓推测凶祸所降的地方。

  • 85 . 以

    1.犹言以后,表示时间在后。 2.犹言以下,表示等第或位置在下。

  • 86 . 心

    1.犹心服。

  • 87 . 胁

    1.迫使降服;被迫投降。

  • 88 . 挹

    1.谦抑。

  • 89 . 厌

    1.古丧礼,母亡,子服三年丧;父在母亡,则减一年,称厌降。

  • 90 . 已

    1.犹以来。

  • 91 . 迎

    1.迎接并投降对方。

  • 92 . 原

    1.原宥而减轻其罪。

  • 93 . 诱

    1.引诱敌方投降﹑归顺。

  • 94 . 缘绳下

    1. 在登山运动中,把绳子上端套住山上一个突出的东西,然后缘着绳子下降的动作。

  • 95 . 岳

    1.亦作"岳降"。 2.《诗.大雅.崧高》:"维岳降神,生甫及申。"郑玄笺:"﹝四岳﹞德当岳神之意而福兴,其子孙历虞夏商,世有国土,周之甫也,申也﹑齐也﹑许也,皆其苗胄。"后遂以"岳降"称颂诞生或诞辰。

  • 96 . 招

    1.号召﹑劝谕敌人投降。

  • 97 . 约

    1.约请投降。

  • 98 . 责

    1.贬官降职。

  • 99 . 诈

    1.假装投降。

  • 100 . 谪

    1.古代官吏被降职并调至边远之地。 2.迷信说法﹐谓仙人获罪而贬降﹑托生人世。

  • 101 . 骤

    1.指雨雪等突然落下。

  • 102 . 陟

    1.升降﹐上下。《诗.大雅.文王》﹕"文王陟降﹐在帝左右。"朱熹集传﹕"盖以文王之神在天﹐一升一降﹐无时不在上帝之左右﹐是以子孙蒙其福泽﹐而君有天下也。"马瑞辰通释﹕"《集传》之说是也……古者言天及祖宗之默佑﹐皆曰陟降。《敬之》诗曰﹕'无曰高高在上﹐陟降厥土﹐日监在兹。'此言天之陟降也。《闵予小子》诗曰﹕'念兹皇祖﹐陟降庭止。'《访落》诗曰﹕'绍庭上下﹐陟降厥家。'此言祖宗之陟降也。天陟降﹐文王之神亦随天神为陟降。故曰'文王陟降﹐在帝左右'。"后因以为祖宗神灵暗中保佑之义。 2.犹往来。 3.谓中晷影

  • 103 . 紫

    1.即降真香。也称降香。可入药。烧之其烟直上,传说能降神。

  • 104 . 左

    1.由左面台阶而下。 2.贬官。多指京官降职到州郡。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