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组词
  3. 头组词
  4. 【头】结尾能组哪些词

【头】结尾能组哪些词

更新:
  • 1 . 把

    1.犹开头,入手。 2.旧时称把持一方或某一行业的行帮头目。

  • 2 . 宝盖

    1.亦作"宝头儿"。 2.汉字的偏旁之一,形状是"宀"。

  • 3 . 鼻

    〈方〉鼻子。

  • 4 . 梆子

    1.形体像促织的一种昆虫。

  • 5 . 百尺竿

    桅杆或杂技长竿的顶端。比喻极高的官位和功名,或学问、事业有很高的成就。

  • 6 . 财政寡

    1.帝国主义国家中掌握了金融资本的少数垄断资本家。也叫金融寡头。

  • 7 . 榜

    1.榜首。谓考试发榜名列前茅。

  • 8 . 拔

    1.披头。

  • 9 . 鼻子

    1.指追究的对象。

  • 10 . 报

    报纸第一版、壁报、黑板报等上头标报名、期数等的部分。

  • 11 . 白

    1.犹白发。形容年老。 2.谓夫妇互相敬爱﹐共同生活到年老。 3.指年老的尊亲。 4.清代豪绅富户组织领导的乡勇。头裹白布﹐故称。 5.鸟名。即白头翁。

  • 12 . 巴巴

    1.方言。妇女梳的圆形发髻。

  • 13 . 白乳

    1.即白乳。

  • 14 . 岸

    1.岸边。

  • 15 . 案

    书桌上;几案上:案头放着文房四宝。

  • 16 . 暗点

    1.朱衣点头。传为宋欧阳修主考阅卷事。后"暗点头"遂成科举中选的代称。

  • 17 . 扒

    1.方言。未包网巾头发的青年壮年人。

  • 18 . 粑粑

    1. [方]∶旧时妇女梳的圆髻。也叫“粑粑髻”。

  • 19 . 仓

    1.汉代对奴仆的称呼。汉时奴仆以深青色布包头,故称。仓,通"苍"。

  • 20 . 伧

    1.孱头,懦夫。

  • 21 . 扳错

    1.方言。寻错处,找岔子。

  • 22 . 包

    ①裹在头上的装束用品(多用于少数民族):青~。 ②(~儿)附在鞋头起保护作用的橡胶、皮革等:打~儿。

  • 23 . 遨

    1.宋代成都自正月至四月浣花,太守出游,士女纵观,称太守为"遨头"。

  • 24 . 熬出

    1. 忍耐支撑到了情况好转的时候。如:解放了,穷人总算熬出头了。

  • 25 . 熬日

    1.谓消极怠工,拖延时间。

  • 26 . 鳌

    1.亦作"鳌头"。 2.唐宋时翰林学士﹑承旨等官朝见皇帝时立于镌有巨鳌的殿陛石正中,因称入翰林院为上鳌头。 3.借指状元。

  • 27 . 鏊

    1.方言。形容耐心。鏊﹐通"熬"。

  • 28 . 摆

    1.摇头。

  • 29 . 摆尾摇

    摆动头尾,形容喜悦或悠然自得的样子。

  • 30 . 霸

    1.把头。2.在某一领域或地区称霸的人。

  • 31 . 百丈竿

    佛教语,百丈高的竿子,比喻道行达到很高境界。

  • 32 . 败子回

    败家子回心转意,翻然悔悟。

  • 33 . 班

    1.班行之首。亦泛指领袖,第一人。 2.指衙门差役的头目。亦泛称差役。

  • 34 . 搬舌

    〈方〉搬弄是非。

  • 35 . 搬楦

    1.揭发丑事。

  • 36 . 板

    1.指过去刷印书籍雕板的板面数。 2.指零散的木板。

  • 37 . 半老

    1.不十分老的男子。

  • 38 . 变焦距镜

    能在一定范围内改变焦距的摄影镜头。在照相机、电影摄影机或摄像机位置不变时,也能摄下被摄体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的画面。

  • 39 . 棒打不回

    比喻认定主意,在强大压力面前也不动摇。

  • 40 . 棒

    1.方言。玉米。 2.棍子,棍棒。

  • 41 . 棒子骨

    1.方言。附着玉米粒的穗瓤子。

  • 42 . 稖

    1. [方]∶玉米。

  • 43 . 包工

    1. 包工的首领。

  • 44 . 不摸

    1.不了解情况。

  • 45 . 骲

    1.用骨或木制的箭头。 2.犹栗爆。

  • 46 . 暴力镜

    1. 对血腥暴力动作的描画(如于电影所见)。

  • 47 . 不律

    1.指不驯顺﹑不守法的人。

  • 48 . 箔

    1.养蚕用的竹席。头﹐词缀。

  • 49 . 鬓

    1.鬓角。

  • 50 . 避

    1.逃避,躲避。

  • 51 . 伻

    1.仆人。

  • 52 . 笔

    1.笔上用以书写的部分。 2.谓写作。 3.指书面。

  • 53 . 扯

    1.带头。

  • 54 . 兵

    1.带兵的头目。

  • 55 . 不断

    1.连续不断。

  • 56 . 杵

    1.即杵。舂捣用的棒槌。

  • 57 . 参

    1.佛教禅林中称熟习礼仪,负责指导来自四方云游僧侣之人。 2.泛指和尚或道人。

  • 58 . 不大对

    有了问题,出了毛病,指有失调的迹象。

  • 59 . 差科

    1.官府中征调赋役的头目。

  • 60 . 背

    男子头发由鬓角起都向后梳的发式:留~。

  • 61 . 被

    ①缝在被子盖上身那一头上的布,便于拆洗,保持被里清洁。 ②〈方〉被子。

  • 62 . 奔

    1.可追求的前途或希望。

  • 63 . 本

    1.奏章。 2.见"本头钱"。

  • 64 . 辟

    1.开头;起首。

  • 65 . 边

    1.边疆;边地。 2.旁边。 3.方言。临近某个时候。

  • 66 . 标准镜

    焦距长度和所摄画幅的对角线长度大致相等的摄影镜头。其视角一般为45°~50°。标准镜头所表现的景物的透视与目视比较接近。

  • 67 . 避风

    1.谓情势对自己不利时,出走躲匿,以免吃眼前亏。

  • 68 . 孱

    1.卑劣怯懦的人。形容人品下劣懦怯。

  • 69 . 孱

    方言。卑劣怯弱的人:这班孱头,真是没有骨力。

  • 70 . 变

    1.古人把《子夜警歌》称为《六变》之首,谓之"变头"。

  • 71 . 别

    1.见"别头试"。

  • 72 . 镖

    1. 镖客的头领;镖局的首领。

  • 73 . 表

    1. 仪器仪表的供读取测量数字的部分。

  • 74 . 丑话说在前

    不中听的话先说出来以免发生矛盾。

  • 75 . 床

    1.亦作"床头"。 2.坐榻或床铺的旁边。 3.床的一端。

  • 76 . 部

    1.宋代伶官乐师﹑教坊属下各部的头领。 2.指一部书或一部丛书的篇幅卷帙。

  • 77 . 彩

    赌博、对奖、竞赛等获利或获胜的预兆,泛指运气:好彩头。也指这种获利或获胜所得的物品:得了彩头。

  • 78 . 并

    1.头挨着头。比喻男女好合。

  • 79 . 拨

    1.唐代一种戴假面具的乐舞﹐来自西域。又名拔头﹑钵头。

  • 80 . 砵

    1.方言。一种陶制的容器。

  • 81 . 钵

    1.唐代乐舞节目。传自西域。 2.盛器。

  • 82 . 不剌

    1.短刀名。

  • 83 . 不来

    1.无端,没来由。

  • 84 . 不贤都

    1.不贤人的首领。指极不贤慧的人。

  • 85 . 捕

    1.巡捕的头目。

  • 86 . 不彻

    1.宋代指短柄竹骨扇。

  • 87 . 不对

    1.不符合,不合拍。 2.有问题;不正常。 3.不好。

  • 88 . 不防

    1.不提防;不留神。

  • 89 . 槎

    1.见"槎头鳊"。

  • 90 . 埠

    1.码头。 2.船行。

  • 91 . 锄

    1.即锄。松土和除草用的农具。

  • 92 . 侧

    1.歪斜其头。

  • 93 . 垂

    1.低头。 2.犹伸颈。

  • 94 . 草

    1.草端。 2.也叫草字头。汉字的偏旁。如芋﹑苗等字,顶端作"卄"者,概称草头。 3.草寇的头领。 4.万位数的隐称。旧时往往用以代"万"字。 5.我国有些农村地区对苜蓿的俗称。

  • 95 . 缠摩

    1.见"缠磨头"。

  • 96 . 缠磨

    1.纠缠。引申为缠住不放,一干到底。

  • 97 . 缠

    古代歌舞者常以锦帛裹头,以为装饰,后因以称赠给歌伎舞女的绸缎、财物:五陵年少争缠头|缠头百万醉青楼。

  • 98 . 成

    1.犹承头。承应,答应。 2.出头。

  • 99 . 不到

    1.不到尽头;没有收场。 2.金主完颜亮自制尖头靴名。

  • 100 . 不到乌江不尽

    犹不到黄河心不死。比喻不到实在无路可走的的境地不肯死心。

  • 101 . 查

    1.即查头鳊。 2.船头。

  • 102 . 不劣方

    劣:不好;方头:俗指不通时宜为方头。不以不通时宜为不好。形容人性格倔强、顽固。

  • 103 . 材

    1.棺材头。

  • 104 . 采

    1.指好运气。亦指意外得到的财物。 2.犹兆头。

  • 105 . 不是话

    1.不对头。

  • 106 . 不是

    1.情势不佳。 2.不对头。

  • 107 . 不是冤家不聚

    冤家:仇人;聚头:聚会。不是前世结下的冤孽,今世就不会聚在一起。

  • 108 . 不是冤家不碰

    指仇人或不愿意相见的人偏偏相逢,无可回避。

  • 109 . 不是寃家不聚

    1.谓仇人或不愿意相见的人偏偏相逢,无可回避。

  • 110 . 不转

    1.比喻不改变主张。

  • 111 . 步

    1.埠头。水边停船处或渡口。步,用同"埠"。

  • 112 . 怖

    1.谓迷失真性而惑于妄相。语本《楞严经》卷四:"汝岂不闻室罗城中演若达多,忽于晨朝以镜照面,爱镜中头,眉目可见,瞋责己头,不见面目,以为魑魅,无状怖走。"

  • 113 . 蚕

    1.一种状如蚕头的人参。古人认为是一种最好的人参。

  • 114 . 柴

    1.柴禾。

  • 115 . 苍

    ①古代用深蓝色布裹头的士兵。 ②也作“仓头”。古代指奴仆。

  • 116 . 槽

    1.给牲畜喂饲料的地方。 2.指猪颈部的肉。

  • 117 . 插

    1.谓鸟类把头插缩在翅膀下。 2.装在导线头上的电源接头。用以插到插座上接通电流。

  • 118 . 谄

    1.即孱头。懦弱不中用的人。

  • 119 . 铲

    1.方言。不强;不好。

  • 120 . 呈

    1.犹承当。呈,用同"承"。 2.清代对行会头目的别称。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