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组词
  3. 居组词
  4. 【居】在中间组哪些词

【居】在中间组哪些词

更新:
  • 1 . 安乐俗

    居住舒适安逸,习俗称心乐意。

  • 2 . 安乐业

    安:安定;乐:喜爱,愉快;业:职业。指安定愉快地生活和劳动。

  • 3 . 比同势

    比:勾结。纠集亲信,互相勾结,形成势力。

  • 4 . 别异财

    指另立门户,各蓄家产。

  • 5 . 白

    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祖籍太原(今属山西),后迁居下b02c(今陕西渭南)。贞元年间进士。历任左拾遗,江州司马,杭州、苏州刺史,官至刑部尚书。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与元稹齐名,并称“元白”。作有重要诗论《与元九书》及体现其诗论主张的政治讽谕诗《秦中吟》、《新乐府》等。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为世人传诵。有《白氏长庆集》。

  • 6 . 辨物

    辨别众物的性质、条件等因素,使之各得其所。

  • 7 . 长安大不易

    本为唐代诗人顾况以白居易的名字开玩笑。后比喻居住在大城市,生活不容易维持。

  • 8 . 巢穴处

    栖身于树上或岩洞里。指人类未有房屋前的生活状况。

  • 9 . 巢

    1.泛指隐士。

  • 10 . 城市

    1. 居住在城市里的人。

  • 11 . 耻人下

    以地位在人之下为耻。

  • 12 . 耻王后

    指在文名上耻于处在不及己者之后。

  • 13 . 辞富

    辞:推辞,推却。原指拒绝厚禄,只受薄俸。现形容抛弃优厚待遇,甘于清贫的生活。

  • 14 . 乘高

    居:占据。占据高峻、险要的地势。

  • 15 . 处尊

    显:显要,显赫。指有声望有地位。形容职位高,权势大的人。

  • 16 . 鹑鷇食

    鷇:待母哺食的幼鸟,它不挑拣食物。如鹌鹑一样居无定所,象幼雏一样饥不择食。比喻生活俭朴,不求享受。

  • 17 . 鹑鷇饮

    比喻生活俭朴,不求享受。同“鹑居鷇食”。

  • 18 . 辞尊

    辞:推却。不受尊位,甘居卑下。

  • 19 . 大

    1.以恪守正道为贵。大﹐尊尚。

  • 20 . 二者必其一

    居:占。只能在两者中选择其中的一种。

  • 21 . 囤积

    囤、居:积聚;奇:稀少的物品。把稀少的货物储藏起来。指商人囤积大量商品,等待高价出卖,牟取暴利。

  • 22 . 囤积

    积存储藏大量货物,等待时机用高价出售以牟取暴利:不法商人囤积居奇,妄图操纵市场,那是徒劳的。

  • 23 . 恶下流

    恶:讨厌,憎恨;下流:即下游,引伸为卑下的地位。憎恨处于下游。原指君子不愿居于卑下的地位。现也指不甘居下游。

  • 24 . 定

    指牧民、渔民等定居的地点。

  • 25 . 东坡

    1.宋著名文学家苏轼之号。《宋史·苏轼传》:"以黄州团练副使安置。轼与田父野老,相从溪山间,筑室于东坡,自号东坡居士。"宋朱彧《萍州可谈》卷一:"苏子瞻谪黄州,居州之东坡,作雪堂,自号东坡居士。后人遂目子瞻为东坡。"一说,苏轼谪居黄州时慕唐白居易贬忠州刺史时尝闲步东坡,并有《东坡种花》﹑《步东坡》等诗,因自号东坡居士。

  • 26 . 蠹棊处

    蠹居:像蛀虫一样,深居在蛀坏的器物里。棊:同“棋”。像蛀虫一样深居,像棋子一样密布。形容坏人隐蔽很深,散布在各个要害地方。

  • 27 . 蠹棋处

    比喻坏人深入社会,散布各处。

  • 28 . 分异爨

    指兄弟分家过日子。

  • 29 . 分异劈

    居:居住;劈:劈柴。分开居住,分别劈柴。指兄弟分家过日子。

  • 30 . 恶湿

    厌恶潮湿却住在低洼的的地方。比喻行动跟愿望相违背。

  • 31 . 封狼

    1.原指汉大将霍去病登狼居山筑坛祭天以告成功之事。《汉书.霍去病传》:"票骑将军去病率师躬将所获荤允之士﹐约轻赍﹐絶大幕﹐涉获单于章渠﹐以诛北车耆﹐转系左大将双﹐获旗鼓﹐历度难侯﹐济弓卢﹐获屯头王﹑韩王等三人﹐将军﹑相国﹑当户﹑都尉八十三人﹐封狼居胥山﹐禅于姑衍﹐登临翰海。"颜师古注引张晏曰:"有大功﹐故增山而广地也。"后用以指建立显赫武功。

  • 32 . 废积贮

    废:出卖;居:囤积。大量地囤积物品,贱买贵卖。

  • 33 . 凫雁聚

    指群聚一处。

  • 34 . 富春山

    中国画。元代黄公望作。纸本长卷。水墨。画面为浙江桐庐富春江两岸初秋景色。岩壑幽深,山木疏秀,数十峰一峰一状,数百树一树一态。用草篆笔法挥写,干笔湿笔一体浑成,气清质实,骨苍神腴。

  • 35 . 腹

    1.位于中心地区的郡县。

  • 36 . 高深拱

    指高居帝位,垂拱而治。

  • 37 . 甘人后

    甘:自愿;居:在(某种位置)。指甘心落在他人之后。

  • 38 . 甘下流

    甘愿处于河流的下游。比喻甘居落后。

  • 39 . 后来

    后来的超过先前的。有以称赞后起之秀超过前辈。

  • 40 . 后来者

    后来的超过先前的。

  • 41 . 淮海士长短句

    又名《淮海词》。词集名。北宋秦观(号淮海居士)作。三卷。收入《淮海集》中。明代毛晋汲古阁刊本,题《淮海词》,一卷,收词八十七首。近人朱孝臧《fc28村丛书》本,附朱氏所撰校记一卷。

  • 42 . 火道士

    指有家庭妻儿的道士。

  • 43 . 寄

    1.指本为朝廷官员,而今返里家居的人。亦称"私居官"﹑"寄居官员"。

  • 44 . 寄官员

    1.见"寄居官"。

  • 45 . 寄

    1.节肢动物名。又称寄居虾。因寄居在空螺壳中得名。

  • 46 . 监视

    在我国,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公安机关限定某些犯罪嫌疑人、刑事被告人在指定的区域居住,并对其行动加以监视的强制措施。由公安机关执行。适用对象和取保候审的适用对象相同。

  • 47 . 鸠鹊巢

    比喻强占他人的居处或措置不当等。

  • 48 . 久人下

    现指处境或职务长期处于他人之下。

  • 49 . 来者

    后来居上。原指资格浅的新进反居资格老的旧臣之上。后亦用以称赞后起之秀超过前辈。

  • 50 . 两脚

    方言。犹言中间人。多指婚姻介绍人。

  • 51 . 雷

    1.指雷次宗。

  • 52 . 六一

    即“欧阳修”(927页)。

  • 53 . 狼

    1.山名。汉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霍去病出代郡塞击败匈奴,封狼居胥山。约为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肯特山。《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封狼居胥山,禅于姑衍,登临翰海。"后代诗文叙与异族战争常引用之,多非实指。

  • 54 . 六如

    1.明唐寅别号。寅字伯虎﹐一字子畏。长于诗文﹐擅书画﹐与沈周﹑祝枝山﹑文征明号称"江南四才子"。晩年皈依佛教﹐号六如居士。着有《六如居士全集》。参阅《明史》本传。

  • 55 . 木海处

    木居:依树而居。指外族或少数民族居住在深山海岛。

  • 56 . 木

    1.对木雕神像的戏称。

  • 57 . 耐辱

    1.唐司空图的自号。图隐居中条山王官谷﹐作亭名休休﹐作文以见志曰:"故量才﹐一宜休;揣分﹐二宜休;耄而聩﹐三宜休;又少也墯﹐长也率﹐老也迂﹐三者非济时用﹐则又宜休。"因自目为耐辱居士﹐作《耐辱居士歌》:"白日偏催快活人﹐黄金难买堪骑鹤。若曰:'尔何能?'答云:'耐辱莫。'"事见《旧唐书》﹑《新唐书》本传。

  • 58 . 片言

    用一言半语就能说清事情的要点或本质。

  • 59 . 耦无猜

    耦:通“偶”。住在一起,关系融洽,没有猜忌。

  • 60 . 平无事

    平居:时常,平素。时常没有事。

  • 61 . 平有思

    平居:时常,经常。指对平常的小事都想得很周到。

  • 62 . 平原

    1.指后汉祢衡。衡为平原人,因有此称。

  • 63 . 起舍人

    1.职官名。主修《起居注》。隋置,唐宋沿置之。

  • 64 . 起

    1. 住宅中住户从事一般社交活动的房间。

  • 65 . 起万福

    问安祝福的意思。晚辈致书尊长时多用此语。

  • 66 . 起无时

    起居:作息,日常生活。形容日常生活没有规律。

  • 67 . 起

    1.皇帝的言行录。两汉时由宫内修撰,魏晋以后设官专修。唐宋时凡朝廷命令赦宥﹑礼乐法度﹑赏罚除授﹑群臣进对﹑祭祀宴享﹑临幸引见﹑四时气候﹑户口增减﹑州县废置等事,皆按日记载。元明以后趋于简单。 2.职官名。负责侍从皇帝﹑记载皇帝的言行。魏晋及南北朝多以著作郎兼修《起居注》,北魏始置"起居令史",另有"修起居注","监起居注"等官。隋代于内史省设"起居舍人"。唐宋又于门下省设"起居郎"和"起居舍人"分掌其事。元代以给事中兼修《起居注》。明初曾专设起居注。清代以翰林﹑詹事等日讲官兼充,称"日讲起居注官"。参阅

  • 68 . 穷理

    1.宋儒提倡的一种认识方法和道德修养。谓穷究事物之理﹐自处以敬。

  • 69 . 青卞隐

    中国画。元代王蒙作。纸本立轴。水墨。画面为浙江吴兴(今湖州)卞山从山麓至山顶的全景,风壑幽深,云崖清峻,林木苍郁,涧流澹荡,隐士所居茅屋宛然可见。笔墨神妙,元气淋漓。

  • 70 . 青莲

    1.唐代诗人李白的别号。

  • 71 . 清音

    1.琴的别名。

  • 72 . 日衡茅

    晶:每天;衡茅:用衡木做门的茅草屋。每天居住在简陋的茅草屋中,不知天下大事。

  • 73 . 日月诸

    居:音“积”,语助词,同“乎”;诸:语助词。指光阴的流逝。

  • 74 . 曲

    1.指酒。

  • 75 . 群和一

    指和谐相处,协调一致。

  • 76 . 群穴处

    上古之人聚群而居,宿于山洞之中。比喻粗野无知,见闻不广。

  • 77 . 群终日,言不及义

    比喻整天成群地聚在一起,不讲正经事。

  • 78 . 食无求饱,无求安

    饮食不要求饱,居住不要求安逸舒适。指对生活要求不高。

  • 79 . 身言路

    言路:进言之路。旧指身居谏官之职。

  • 80 . 山秋暝

    诗篇名。唐代王维作。写秋晚雨后的山中清新气氛,语言精心雕琢而又自然流畅,是王维山水诗中的名篇。“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等句,对仗精工,写景动静对照,有声有色,尤为出色。

  • 81 . 石湖

    1.宋诗人范成大的号。参见"石湖"。

  • 82 . 深简出

    简:简省。原指野兽藏在深密的地方,很少出现。后指常呆在家里,很少出门。

  • 83 . 尸龙见

    居:静居;见:出现。静如尸而动如龙。

  • 84 . 尸余气

    余气:最后一口气。象尸体一样但还有一口气,指人将要死亡。也比喻人暮气沉沉,无所作为。

  • 85 . 同异爨

    异:分开;爨:烧火煮饭。在一起居住而不在一起吃饭。

  • 86 . 守约

    守约:保持节俭;居穷:处于穷困状态。指过着贫困简朴的生活。

  • 87 . 适其反

    恰恰得到与预期相反的结果。同“适得其反”。

  • 88 . 四休

    1.见"四休"。

  • 89 . 索离群

    索:孤单。离开集体或群众,过孤独的生活。

  • 90 . 泰然

    泰然:毫不在意很放心的样子。形容处理事情不慌不忙、沉着镇定或对待事情毫不在意。

  • 91 . 陶

    1.指晋陶潜。

  • 92 . 体元

    1.谓人君以天地之元气为本,常居正道以施政教。多指帝王即位。语出《春秋.隐公元年》"元年春王正月"。晋杜预注:"隐公之始年﹐周王之正月也。凡人君即位﹐欲其体元以居正﹐故不言一年一月也。"孔颖达疏:"元正实是始长之义﹐但因名以广之。元者﹐气之本也﹐善之长也。人君执大本﹐长庶物﹐欲其与元同体﹐故称元年。正者﹐直方之间语也。直其行﹐方其义﹐人君当执直心﹐杖大义﹐欲其常居正道﹐故月称正也。"

  • 93 . 推燥湿

    把干的地方让给幼儿,自己睡在湿的地方。形容抚育孩子的辛劳。

  • 94 . 屯积

    指把奇货储存起来,待机高价出售。

  • 95 . 王

    1.指明王冕。

  • 96 . 香山

    1.唐代诗人白居易晩年的别号。

  • 97 . 仙

    1.白术之一种。以产于浙江省仙居县得名。其根状茎,中医用以入药。

  • 98 . 岩川观

    居于岩穴而观赏川流。形容隐居生活悠闲自适,超然世外。

  • 99 . 岩谷饮

    住在深山洞穴中,饮食在山谷里。指隐居生活。

  • 100 . 岩穴处

    指隐居深山洞穴之中。

  • 101 . 行赍

    1.对行经或停居的人以财物相赠。谓封建时代贿赂过往官员。语出《汉书.食货志下》:"干戈日滋,行者赍,居者送,中外骚扰相奉,百姓抏敝以巧法,财赂衰耗而不澹。"

  • 102 . 穴

    1. 指史前历史阶段居住在洞穴中的人,其遗迹和用具发现于古代洞穴中。

  • 103 . 穴野处

    穴:洞;处:居住。居住在洞里生活在荒野。形容原始人的生活状况。

  • 104 . 褎然

    指出众,超出同辈而居首席。同“褎然举首”。

  • 105 . 圆通

    1.宋陶谷《清异录.圆通居士》:"比丘海光住庐山石虎庵。夜梦人,长,清瘦而斑衣,言舍身为庵中供养具。俄,窗竹生一笋,花紫箨,如梦者之衣。既成竹,六尺余,无节,黄緑莹凈……光乃用为拄杖,曰直兄。光来都下,予因见之,光云梦者自称圆通居士。"后因称竹为"圆通居士"。

  • 106 . 隐求志

    隐居不仕,以实现自己的志愿。

  • 107 . 云庄休自适小乐府

    简称《云庄乐府》。散曲集。元代张养浩(号云庄)作。不分卷。收录小令二十七调,一百五十八首,套数二套。

  • 108 . 斋蔬食

    斋居:家居,闲居;蔬食:粗食,素食。闲居在家,粗茶淡饭。形容生活俭朴。

  • 109 . 张

    明代政治家。字叔大,湖广江陵(今湖北荆州)人。1567年入阁,后为首辅。万历初年,神宗年幼,前后主持国事十年,进行改革:清丈土地;推行一条鞭法,把各项税役合并为一,按田征银;裁汰冗员,减少支出;用名将戚继光等练兵,加强武备;用潘季驯浚治黄河,均有成效。病死后被弹劾,尽夺官阶。改革措施逐渐被废。

  • 110 . 织帘

    1.指南朝齐沈驎士。驎士少好学,家贫,织帘诵书,口手不息。隐居不仕,不与人物通。见《南齐书.高逸传.沈驎士》。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