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组词
  3. 炭组词
  4. 【炭】结尾能组哪些词

【炭】结尾能组哪些词

更新:
  • 1 . 白

    1.一种经过炭窑炭化后﹐再在空气中燃烧片刻进行高温炼炭﹐然后用湿沙等焖熄制成的木炭。因在空气中燃烧后外表带灰白色﹐故称。可用于食品加工及冶炼稀有金属等。也称刚炭﹑硬炭。

  • 2 . 焙笙

    1.古代熏焙笙簧的炭。

  • 3 . 鞴

    1.鼓风囊和木炭。泛指冶具。

  • 4 . 爆

    1.唐代妓女假母的俗称。 2.燃烧正旺﹑毕剥作声的炭火。比喻性情急躁,遇事极易发作的人。

  • 5 . 冰

    冰寒炭热,比喻互不相容的双方:冰炭不同器而久。

  • 6 . 熛

    1.燃烧的炭火。

  • 7 . 草

    1.主要由古代的水草和藻类形成的泥炭。也叫草煤。

  • 8 . 柴

    1.木炭。

  • 9 . 苍生涂

    涂:泥淖。形容老百姓像陷入泥坑、掉进火坑那样痛苦。

  • 10 . 打醋

    1.旧时把炭烧红放醋钵中,以蒸气熏屋子驱逐邪气。

  • 11 . 麸

    1.即木炭。

  • 12 . 伐

    1.伐木烧炭。

  • 13 . 锋

    1.兵乱﹑灾祸。

  • 14 . 鸽

    1.青黑色木炭。其色如鸽羽,故称。

  • 15 . 钢

    1.一种木炭。

  • 16 . 浮

    1.即桴炭。一种质轻而松,极易着火燃烧的木炭。

  • 17 . 桴

    1.轻而易燃的木炭。

  • 18 . 骨

    把兽骨密闭、加热、脱脂所得的活性炭,能吸收溶液中的杂质。

  • 19 . 黑

    1.指在炭化完毕时闷窑熄火制成的木炭。外表呈黑色。含挥发物质较多,发火点低,着火容易。可用于制造活性炭﹑二硫化碳和黑火药等。

  • 20 . 骸

    1.即骨灰。

  • 21 . 灰

    1.火后余烬。 2.犹尘灰。

  • 22 . 火

    燃烧中的木炭或木柴。

  • 23 . 活性

    吸附能力很强的炭,把硬木、果壳、骨头等放在密闭容器中烧成炭再增加其孔隙后制成。防毒面具中用来过滤气体,工业上用来脱色、使溶液纯净,医药上用来吸收胃肠中的毒素、细菌或气体。

  • 24 . 践冰履

    踩冰踏炭。比喻历经各种艰险。

  • 25 . 将军

    1.旧时北京风俗,用红箩炭末塑制成将军形,岁暮植于门之两旁。后亦名"彩妆"。

  • 26 . 焦

    一种固体燃料,质硬,多孔,发热量高。用煤高温干馏而成。多用于炼铁。

  • 27 . 炬

    1.炽热的炭火。

  • 28 . 黎庶涂

    形容人们处于水深火热的境地。

  • 29 . 炼

    1.把未烧透的木炭再行烧炼使之安全炭化。 2.指炼熟了的炭。

  • 30 . 炉

    1.炉中的炭火。

  • 31 . 民生涂

    涂:泥沼;炭:炭火。人民陷在泥塘和火坑里。形容人民处于极端困苦的境地。

  • 32 . 履

    1.比喻经历艰难。

  • 33 . 木

    1.木材在不通空气的条件下加热所得到的无定形碳。黑色,质硬,具有很多细孔,可做燃料,也可用于过滤液体和气体,制造黑色火药等。 2.指绘画用的炭条。参见"木炭画"。

  • 34 . 煤

    1.即煤。用作燃料和化工原料的一种黑色固体矿物。

  • 35 . 泥

    也称“泥煤”、“草炭”。煤的前身。大多在沼泽环境中,植物死亡后经复杂的生物化学作用转化为腐殖酸、腐殖酸盐及沥青等合成物质,与尚未分解或部分分解的植物遗体及泥沙等混合而成。质地疏松无光泽,一般为黄褐色或黑褐色。可用作燃料、肥料及化工原料等。

  • 36 . 漆身吞

    漆身:身上涂漆为癞;吞炭:喉咙吞炭使哑。指故意变形改音,使人不能认出自己。

  • 37 . 樵

    1.木炭。

  • 38 . 枘凿冰

    比喻事物尖锐对立,互不相容。参见“枘凿方圆”。

  • 39 . 石

    1.即煤。

  • 40 . 烧

    1.将树木枝干烧制为炭。

  • 41 . 山

    1.煤的古称。

  • 42 . 生灵涂

    生灵:百姓;涂:泥沼;炭:炭火。人民陷在泥塘和火坑里。形容人民处于极端困苦的境地。

  • 43 . 生民涂

    形容人民处于极端困苦的境地。

  • 44 . 蜃

    1.即蜃灰。一说﹐蜃灰与木炭。 2.借指石灰。

  • 45 . 生人涂

    生人:百姓;涂:泥沼;炭:炭火。人民陷在泥塘和火坑里。形容人民处于极端困苦的境地。

  • 46 . 兽

    1.做成兽形的炭。亦泛指炭或炭火。《晋书.外戚传.羊琇》:"琇性豪侈﹐费用无复齐限﹐而屑炭和作兽形以温酒﹐洛下豪贵咸竞效之。"

  • 47 . 势如冰

    就像冰块和炭火一样。形容两者不能相容。

  • 48 . 隧

    1.填在深及地下水的隧道中的炭。 2.喻指黄泉之路。

  • 49 . 汤

    1.滚水与炭火。比喻极端痛苦的处境或非常危险的境地。

  • 50 . 荼

    涂炭。比喻极困苦的境地:生人陷荼炭之艰。

  • 51 . 万民涂

    涂:泥淖;炭:炭火。万民如同陷入泥淖坠入火海一般。形容广大百姓陷入极端困苦的境地。

  • 52 . 掏

    1.方言。挖煤。

  • 53 . 吞

    1.指吞咽火炭毁嗓子。 2.谓报恩。用豫让吞炭事。

  • 54 . 涂

    陷入泥沼,坠入炭火。比喻极其艰难困苦:生灵涂炭。

  • 55 . 铁

    1.铁和炭。古代用于探测节候变化的仪器上。 2.一种用于冶锻的煤。火焰不高。

  • 56 . 土

    1.土与炭。古代冬至和夏至悬于衡器的两端用以测阴阳之气。

  • 57 . 煨

    1.火炭。

  • 58 . 熹

    1.亦作"熺炭"。 2.未全熄灭的炭火。

  • 59 . 香

    1.指燃烧成炭状的香料。

  • 60 . 衅面吞

    1.谓毁容变声。表示蓄志报仇。

  • 61 . 薪

    1.木炭。

  • 62 . 烟

    1.烟火。

  • 63 . 雪中送

    在下雪天给人送炭取暖。比喻在别人急需时给以物质上或精神上的帮助。

  • 64 . 朽

    1.谓作国画勾勒草图的炭笔。

  • 65 . 雪里送

    比喻在别人急需时给以物质上或精神上的帮助。同“雪中送炭”。

  • 66 . 雪里

    1.指急需之物。

  • 67 . 悬

    1.古代厌胜术之一。 2.古代测度夏至﹑冬至的方法。谓悬土﹑炭于衡器两端,轻重平均。冬至一阳生,则炭重而沉;夏至一阴生,则土重而沉。见《史记.天官书》。

  • 68 . 炀

    1.旧时畜养妓女营利的妇人。

  • 69 . 银骨

    1.一种优质木炭。

  • 70 . 银霜

    1.即银骨炭。

  • 71 . 坐于涂

    涂炭:比喻污浊的地方。坐在泥涂、炭灰上。比喻处于不干净的环境,自身也被玷污。

  • 72 . 竹

    1.用竹子烧制而成的一种黑色燃料。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