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结尾能组哪些词
- 1 . 白叟黄童- 白头发的老人和黄头发的孩子。泛指老老少少。 
- 2 . 傲童- 1.遨游的儿童。 
- 3 . 阿童- 1.晋王浚的小字。 
- 4 . 榜童- 1.船家之子。 
- 5 . 安童- 1.童仆。 
- 6 . 报童- 在街头卖报的儿童。 
- 7 . 白首黄童- 白首:老人;黄童:儿童。指老老少少。 
- 8 . 巴童- 1.巴渝之童,善歌舞。 
- 9 . 嬖童- 1.见"嬖僮"。 
- 10 . 成童- 1.年龄稍大的儿童。或谓八岁以上,或谓十五岁以上,说法不一。 2.引申指神童。 
- 11 . 龀童- 1.儿童。亦指童年。 
- 12 . 村童- 1.乡村儿童。 2.指粗俗的年轻人。 
- 13 . 尺豁头童- 豁:缺口;童:原指山无草木,比喻人秃顶。头顶秃了,牙齿稀了。形容人衰老的状态。 
- 14 . 传诏童- 1.小太监。 
- 15 . 齿豁头童- 齿缺发秃。指老态。 
- 16 . 冲童- 1.幼童。 
- 17 . 丹童- 1.侍候方士炼丹的童子。 
- 18 . 道童- 1.亦作"道僮"。 2.为修道者执役的童子。 
- 19 . 颠童- 1.形容老人头发稀少。童,秃发。 
- 20 . 反老成童- 反:同“返”,归,还。道教语,由衰老恢复青春。形容老年人充满了活力。 
- 21 . 反老还童- 反:回。由衰老恢复青春。形容老年人充满了活力。 
- 22 . 繁华童- 1.美少年。 
- 23 . 疙童- 1.长黄癣的未成年人。 
- 24 . 儿童- 较幼小的未成年人(年纪比‘少年’小):~读物。 
- 25 . 返老归童- 由衰老恢复青春。形容老年人充满了活力。同“返老还童”。 
- 26 . 返老还童- 由衰老恢复青春。形容老年人充满了活力。 
- 27 . 宫童- 1.帝王宫中的童仆。 
- 28 . 歌童- 1.亦作"歌僮"。 2.以歌唱为生的儿童。 
- 29 . 孤童- 1.孤儿。 
- 30 . 耕童- 1.耕田的奴仆。 
- 31 . 黄童- 1.幼童。 2.指黄香。 
- 32 . 孩童- 儿童:三尺~。 
- 33 . 海童- 1.传说中的海中神童。 
- 34 . 红树歌童- 1.唐时对黄莺的美称。 
- 35 . 还童- 1.恢复青春。 
- 36 . 家童- 1.见"家僮"。 
- 37 . 金童- 1.仙人的侍童。 
- 38 . 津童- 1.船家的孩子。 
- 39 . 经童- 1.金有经童科,其制,凡士庶子年十三以下,能诵二大经﹑三小经,又诵《论语》﹑诸子及五千字以上,府试十五题通十三以上,会试每场十五题,三场共通四十一以上,为中选。见《金史.选举志一》。 
- 40 . 狡童- 1.姣美的少年。 2.《诗.郑风》有《狡童》篇,讥刺公子忽。后以"狡童"借指壮狡昏乱的国君。亦作"狡僮"。 3.指霸占一方的割据者。 4.未成年的童仆。 
- 41 . 结童- 1.见"结僮"。 
- 42 . 开君童- 1.道教语。肝神的别称。 
- 43 . 橘童- 1.指僮仆。 
- 44 . 狂童- 1.轻狂顽劣的少年。 2.指狂悖作乱的人。童,奴才。此为鄙称。 
- 45 . 乐童- 1.奏乐的童子。 
- 46 . 老童- 1.也称耆童。古代神话中的神名。 
- 47 . 娈童- 1.被当作女性玩弄的美男。 
- 48 . 灵童- 1.仙童。 2.即童真。受过十戒的沙弥。 3.神童﹐聪明的儿童。 
- 49 . 蛮童- 1.亦作"蛮僮"。 2.南方的童仆。 
- 50 . 马童- 1.戏曲中扮演马夫的角色。 
- 51 . 牧童- 放牧牛、羊的孩童:牧童遥指杏花村。 
- 52 . 内童- 1.一种有毒的药物。 
- 53 . 蒙童- 1.知识未开的儿童。旧亦以指开始读书识字的儿童。 
- 54 . 门童- 1.年幼未冠的弟子﹑学生。 
- 55 . 冥童- 1.指灵座前纸糊或泥塑的金童玉女。 
- 56 . 梅童- 1.小梅鱼。 
- 57 . 迷童- 1.走失的儿童。 
- 58 . 女童- 1.谓少女。 2.称未成年女子。 
- 59 . 搒童- 1.摇船的童子。 
- 60 . 牛童- 1.牧童。 
- 61 . 弄童- 1.娈童。指被侮弄的美貌男童。 
- 62 . 棋童- 1.侍棋的女僮仆。 
- 63 . 仆童- 1.未成年的仆人。 
- 64 . 青童- 1.神话传说中的仙童。 2.引申为修炼有素的道士。 3.即青童君。 4.指少年。 
- 65 . 奇童- 1.才能优异的儿童。 
- 66 . 耆童- 1.即老童。古代神话中的神名。详"老童"。 
- 67 . 樵童- 1.打柴的童子﹑童仆。 
- 68 . 琴童- 1.侍琴的童仆。 
- 69 . 儒童- 1.明清科举制度,凡应秀才孝试的士子,不论年龄大小,皆称童生,别称儒童或文童。 
- 70 . 孺童- 1.儿童。 
- 71 . 壤童- 1.年轻的农人。 
- 72 . 却老还童- 指返老还童。 
- 73 . 神童- 1.指特别聪明﹑才能非凡的儿童。 2.谓仙童。 3.唐宋时所设童子科举的别称。 
- 74 . 任圣童- 1.汉任延的别号。 
- 75 . 三角童- 1.头挽三髻的童稚。 
- 76 . 山童- 1.山村儿童。 2.僧道或隐士的侍者。 3.谓山无草木。参见"山童石烂"。 
- 77 . 生童- 1.生员和童生。 2.泛指学童。 
- 78 . 少童- 1.男少年。 
- 79 . 神鸡童- 1.唐玄宗时驯鸡小儿贾昌的绰号。据唐陈鸿《东城老父传》载,贾昌,长安宣阳里人。唐玄宗出游,见昌弄木鸡于云龙门道旁,遂召入为鸡坊小儿。昌入鸡群,如狎群小,壮者,弱者,勇者,怯者,水谷之时,疾病之候,悉能知之。举二鸡,鸡畏而驯,使令如人。开元十四年,昌衣斗鸡服,会玄宗于温泉,当时天下号为"神鸡童"。时人为之语曰:"生儿不用识文字,斗鸡走马胜读书。贾家小儿年十三,富贵荣华代不如。" 
- 80 . 圣童- 1.犹神童。 
- 81 . 书童- 1.见"书僮"。 
- 82 . 髫童- 1.幼童。 
- 83 . 私童- 1.家童。 
- 84 . 文童- 1.科举时代童生的别称。即应秀才考试的士子。也称儒童。 
- 85 . 亭童- 1.羽饰纷披貌。 
- 86 . 童童- 1.茂盛貌;重叠貌。 2.光秃貌。 
- 87 . 宛童- 1.寄生树。 2.或曰为女萝。 
- 88 . 头童- 1.头发脱落。指年老。 
- 89 . 顽童- 1.愚钝无知的人。 2.愚妄﹑顽皮的孩童。 3.指娈童。 
- 90 . 五尺之童- 指尚未成年的儿童。古尺短,故称。 
- 91 . 问题儿童- 在身心方面有障碍且经常表现出来的儿童。表现为缺乏道德感,常有偷窃、斗殴等不良行为,焦虑,消沉,逃学,不愿与人交往,违逆,倔强,有多动症,甚至精神分裂症等。 
- 92 . 奚童- 1.亦作"奚僮"。 2.未成年的男仆。 
- 93 . 武童- 1.见"武童生"。 
- 94 . 狎雉驯童- 以之誉人政绩。 
- 95 . 丫童- 1.挽着丫髻的儿童。 
- 96 . 香童- 1.寺庙里的侍童。 
- 97 . 仙童- 1.见"仙僮"。 
- 98 . 行童- 1.供寺院役使的小和尚。 
- 99 . 学童- 1.年幼的学生。 
- 100 . 小童- 1.幼童﹐小孩。 2.亦作"小僮"。年幼的男仆。 3.古代国君夫人的自称。 4.古代国君居丧时自称。 
- 101 . 孝童- 1.卓有孝行的孩童。 
- 102 . 幸童- 1.贴身的童仆。 
- 103 . 野童- 1.村野的儿童。 
- 104 . 妖童- 1.亦作"妖僮"。 2.美少年。多指男色。 3.邪恶的小子。对兴兵作乱者或侵略者的蔑称。 
- 105 . 阳童- 1.没有成年而死的庶子。 
- 106 . 玉童- 1.仙童。 2.美貌少女。 3.小童的美称。 
- 107 . 优童- 1.犹娈童。美好的童子。 2.卖艺的童子,指年幼的优伶。 
- 108 . 阴童- 1.没有成年而死的宗子。《礼记.杂记上》"有父母之丧尚功衰﹐而附兄弟之殇﹐则练冠﹐附于殇﹐称'阳童某甫'﹐不名神也"汉郑玄注﹕"阳童谓庶殇也﹐宗子则曰阴童。童﹐未成人之称也。"一说为没有成年而死的女子。见孙希旦集解。 
- 109 . 幼童- 1.小孩。 
- 110 . 浴童- 1.戏水的小孩。 
- 111 . 嚚童- 1.犹顽童。借指愚昧无知的人。 
- 112 . 舆童- 1.犹舆隶。泛指操贱役者。 
- 113 . 游童- 1.嬉游的小孩。 
- 114 . 渔童- 1.渔家小孩。 2.唐朝诗人张志和的童仆。 
- 115 . 斋童- 1.书僮。 
- 116 . 终童- 1.《汉书.终军传》载:终军,济南人。字子云。少好学,年十八选为博士弟子。武帝任为谒者给事中,累擢谏议大夫。后奉命赴南越(今两广地区)说南越王入朝。南越王愿举国内属而其相吕嘉不从,举兵杀王及终军。死时年仅二十馀,时称"终童"。《汉书》有传.后因用以为称颂少年有为的典故。 
- 117 . 芝童- 1.仙童。 
- 118 . 稚童- 1.幼童;孩童。 
- 119 . 重童- 1.犹童童。树木枝叶下垂覆盖貌。 
- 120 . 子童- 1.后妃﹑仙女的自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