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组词
  3. 玉组词
  4. 【玉】结尾能组哪些词

【玉】结尾能组哪些词

更新:
  • 1 . 哀

    1.指如玉声凄清的音响。 2.比喻诗文的清妙。

  • 2 . 币

    1.帛和玉,古代用以祭祀的礼品。

  • 3 . 宝

    1.珍贵的玉。

  • 4 . 仓

    1.青玉。仓,通"苍"。

  • 5 . 贝

    1.贝和玉。泛指珍宝财货。

  • 6 . 白

    1.白色的玉。亦指白璧。 2.喻指豆腐。

  • 7 . 抱

    1.见"抱璞"。 2.谓怀抱德才,深藏不露。语本《老子》:"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怀玉。"

  • 8 . 碧

    1.矿物名。含铁的石英石,呈红色﹑褐色或绿色。可作装饰品。也称碧石。 2.人名。南朝宋汝南王妾。 3.人名。唐乔知之妾。一名窈娘。 4.借指年轻貌美的婢妾或小家女。 5.比喻澄净﹑青绿色的自然景物。 6.乐曲名。

  • 9 . 璧

    1.上等美玉。 2.喻人的品格高洁。

  • 10 . 被褐怀

    身穿粗布衣服而怀抱美玉。比喻虽是贫寒出身,但有真才实学。

  • 11 . 比

    1.《晋书.郄诜传》:"﹝却诜﹞以对策上第……累迁雍州刺史。武帝于东堂会送,问诜曰:'卿自以为何如?'诜对曰:'臣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后称士人得中进士高科为"比玉"。 2.玉带名。

  • 12 . 冰

    1.冰和玉。常用以比喻高尚贞洁的人品或其他洁净的事物。 2.岳父和女婿的代称。"冰清玉润"的省称。

  • 13 . 菜

    1.次等玉石,其色如菜。

  • 14 . 不吝珠

    吝:舍不得。不要舍不得好的东西。恳切希望别人给予指教的谦词。

  • 15 . 餐

    1.服食玉屑。古代传说仙家以此延寿。

  • 16 . 柴天改

    指改朝换代。柴天,烧柴祭天;改玉,改换佩玉。

  • 17 . 常香

    豫剧演员。原名张妙玲,河南巩县人。女。九岁学艺,初习小生、须生,后改旦脚。原唱豫西调,后广泛吸收其他剧种之长,并融合豫东、祥符、沙河各调,创造新腔。擅演《花木兰》、《拷红》、《大祭桩》等剧。1948年组建香玉剧校。历任河南豫剧院院长、河南省戏曲学校校长、中国剧协副主席。

  • 18 . 尺

    1.直径一尺的宝玉。常用以比喻大而珍贵的东西。语本《尹文子.大道上》:"魏田父有耕于野者,得宝玉径尺,弗知其玉也。"

  • 19 . 冲激

    1.即冲龙玉。鼻神。

  • 20 . 楚

    1.指楚国宝玉和氏璧。亦用以比喻才能﹑才华。

  • 21 . 冲龙

    1.亦作"冲龙玉"。 2.鼻神。

  • 22 . 炊金馔

    炊:烧火做饭;馔:饮食,吃。形容丰盛的菜肴。

  • 23 . 炊

    1.以昂贵如玉的米﹑粟做饭。形容物价高﹑生活困难或饭食珍贵。

  • 24 . 摧兰折

    摧:摧残,毁掉。毁坏兰花,折断美玉。比喻摧残和伤害女子。

  • 25 . 爨桂炊

    爨:炊。柴禾难得如桂木,米价贵得如珠玉。形容物价昂贵,生活艰难。

  • 26 . 鏦金戛

    1.指演奏音乐。

  • 27 . 丛

    1.古时测风所用。以玉石为之,悬于檐下,风吹动则相触成声。也称"风马"。后改用铜铁,称"铁马"。唐李贺《有所思》诗:"鸦鸦向晓鸣森木﹐风过池塘响丛玉。"一说丛玉指竹。

  • 28 . 大

    1.华山出产的美玉。

  • 29 . 翠

    1.绿色的玉石。

  • 30 . 抵

    1.犹抵鹊。比喻大材小用。

  • 31 . 鼎

    1.鼎与玉玺。皆传国之宝。多借指帝业或政权。

  • 32 . 断香零

    比喻女子的尸骸。

  • 33 . 钓

    1.比喻选擢人才。

  • 34 . 雕

    1.刻有花纹之玉。

  • 35 . 椟

    1.谓藏于匣中之美玉。比喻怀藏之才。

  • 36 . 东西

    1.原指玉酒杯。代指酒。

  • 37 . 断手续

    断:砍下;续:接上。砍下手来再接上一块玉。比喻得不偿失。

  • 38 . 堆金迭

    形容财富极多。

  • 39 . 堆金叠

    形容财富极多。

  • 40 . 堆金积

    金玉多得可以堆积起来。形容占有的财富极多。

  • 41 . 飞金走

    金:金乌,传说日中有三足乌,因指太阳;玉:玉兔,传说月中有玉兔,因指月亮。形容时光飞逝。

  • 42 . 鹅管

    1.鹅管石。

  • 43 . 浮

    1.见"浮玉山"。

  • 44 . 封金刊

    1.古时帝王封禅,在玉版上刻字涂金,用金绳系联,并以金泥加封。

  • 45 . 燔

    1.古代祭天神之玉。祭毕,焚之而升烟,故名。《旧唐书.王起传》:"梁代崔灵恩撰《三礼义宗》云:'凡祭天神,各有二玉,一以礼神,一则燔之。礼神者,讫事却收;祀神者,与牲俱燎。'"

  • 46 . 饭

    1.古丧礼中用以纳于死者之口的碎玉杂米。

  • 47 . 公

    1.复姓。汉代有公玉带。见《汉书.郊祀志下》。

  • 48 . 改步改

    步:古代祭祀时祭者与尸相距的步数,以地位排列。改变步数,改换玉饰。指死者身份改变,安葬礼数也应变更。

  • 49 . 飞珠溅

    形容水的飞溅犹如珠玉一般。

  • 50 . 丰年

    1.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世称庾文康为丰年玉,稚恭为荒年谷。"刘孝标注:"谓亮有廊庙之器,翼有匡世之才,各有用也。"后多用以比喻可贵的人才。

  • 51 . 告珠

    1.向人索取诗文的敬辞。

  • 52 . 风

    1.唐代岐王宫中,于竹林内悬碎玉片子,每夜闻玉片相触之声,即知有风,号为占风铎,又名"风玉"。

  • 53 . 冯

    1.语出《汉书.西域传赞》:"天子负黼依,袭翠被,冯玉几,而处其中。"玉几,贵重之几。后用以象征称帝封王。

  • 54 . 瓜子

    1. 一种巨斑安山岩,是灰白色像瓜子一样大的斜长石斑岩,散落在黝黑色致密的安山岩基质中,产地为中国北京市门头沟灵山一带。

  • 55 . 服

    1.佩玉;冠饰之玉。

  • 56 . 合

    1.犹合璧。谓日月同出。

  • 57 . 改

    1.见"改步改玉"。

  • 58 . 刚

    矿物,成分是三氧化二铝,晶体,有玻璃光泽,硬度仅次于金刚石。红色透明的叫红宝石,蓝色透明的叫蓝宝石,是贵重的装饰品。刚玉可用作精密仪器的轴承,也用作研磨材料。

  • 59 . 贯

    1.成串的珠玉。形容文章之美。 2.形容容颜体态之美。

  • 60 . 冠

    1.装饰帽子的美玉。 2.形容男子的美貌。 3.指美男子。

  • 61 . 祼

    1.祼祭时酌香酒器具上所用的玉柄。亦借指这些酌酒器,如圭瓒﹑璋瓒之类。

  • 62 . 攻

    1.谓将玉石琢磨成器。 2.喻匡正过错。

  • 63 . 和

    1.卞和之玉。喻稀世之宝。 2.卞和之玉。喻不为世重的贤才。

  • 64 . 皓

    1.白玉。比喻洁白润泽的肌肤。

  • 65 . 虹

    1.彩色的美玉。

  • 66 . 谷

    1.美好的玉。

  • 67 . 观日

    1.古代玉名。

  • 68 . 罐子

    1.一种人工制造的白色假玉。

  • 69 . 珪

    1.即玉圭。 2.泛指美玉。

  • 70 . 桂

    1.桂玉之地。指京师。 2.喻昂贵的柴米。

  • 71 . 桂枝片

    “桂林一枝、昆山片玉”的省言。指登科及第。

  • 72 . 横

    1.指笛子。玉,玉笛。

  • 73 . 含

    1.蕴藏着宝玉。 2.形容颜色洁白如玉。

  • 74 . 寒

    1.玉石。玉质清凉,故称。 2.比喻清冷雅洁的东西,如水﹑月﹑竹等。 3.比喻容貌清俊。

  • 75 . 汉白

    一种白色的大理石,可以做建筑和雕刻的材料。

  • 76 . 火

    1.传说能发热的一种红色宝玉。

  • 77 . 鬟

    1.插戴于鬟髻的玉饰。

  • 78 . 横金拖

    指官服盛装。

  • 79 . 红

    1.红色宝玉。古常以比喻美人肌色。 2.比喻红色而有光泽的东西。

  • 80 . 积金累

    金玉堆积。形容财富很多。

  • 81 . 怀珠抱

    珠、玉:比喻美德和才华。比喻人具有高尚的品德和杰出的才能。

  • 82 . 怀珠韫

    用以比喻怀藏才德。

  • 83 . 怀

    1.谓怀抱仁德。 2.犹怀璧。

  • 84 . 嘉

    1.指用于祭祀的美玉。

  • 85 . 戛

    1.亦作"戞玉"。 2.敲击玉片。形容声音清脆悦耳。

  • 86 . 黄

    1.黄色的玉饰。 2.比喻栗肉。

  • 87 . 积

    1.指精华所聚。

  • 88 . 浑金白

    比喻天然美质,未加修饰。多用来形容人的品质淳朴善良。同“浑金璞玉”。

  • 89 . 浑金璞

    比喻天然美质,未加修饰。多用来形容人的品质淳朴善良。

  • 90 . 霍

    1.即霍小玉。唐蒋防有《霍小玉传》。

  • 91 . 检

    1.指封禅。古封禅有金策﹑石函﹑金泥﹑玉检之封。

  • 92 . 吉

    1.彩色的玉。

  • 93 . 兼葭倚

    蒹葭:初生的芦苇。玉:仙树。芦苇倚在仙树上。①比喻两个品貌极为悬殊的人在一起,显得很不协调。 ②比喻地位卑微的人依附高贵的人。亦作“蒹葭倚玉树”、“蒹葭

  • 94 . 蒹葭倚

    蒹、葭:价值低微的水草,比喻微贱。表示地位低的人依附地位高的人。

  • 95 . 祭

    1.祭祀时所用之玉。

  • 96 . 解

    1.谓辞官。《文选.鲍照<升天行>》:"冠霞登彩阁,解玉饮椒庭。"吕向注:"冠霞,谓从仙也。解玉,谓去仕也。"一说,谓服玉屑。参阅清何焯《义门读书记》卷三。

  • 97 . 精金良

    精金:精炼的金;良玉:美玉。纯金美玉。比喻人品纯洁或物品精美。

  • 98 . 精金美

    精金:精炼的金。纯金美玉。比喻人品纯洁或物品精美。

  • 99 . 荆山之

    荆山:山名,此山产宝玉,据传和氏璧就出自此山。比喻极珍贵的东西。

  • 100 . 荆

    1.荆山之玉。即和氏璧。 2.喻美质贤才。

  • 101 . 铿金霏

    形容文词音节铿锵,不同凡响。

  • 102 . 铿金戛

    形容文词音节铿锵有力。

  • 103 . 鋗

    1.击玉发声。

  • 104 . 金

    〈书〉泛指珍宝,比喻华美贵重:~良言ㄧ~其外,败絮其中(外表很华美,里头一团糟)。

  • 105 . 阄金阋

    1.谓争夺贵重的东西。

  • 106 . 九华

    1.绚丽多采的玉石。

  • 107 . 丽

    1.美玉。 2.人名。朝鲜津卒霍里子高妻,善箜篌。

  • 108 . 怜香惜

    惜、怜:爱怜;玉、香:比喻女子。比喻男子对所爱女子的照顾体贴。

  • 109 . 咳珠唾

    比喻为文措辞优美。

  • 110 . 瑴

    1.玉名。

  • 111 . 料

    1.传说中的仙芝名。

  • 112 . 李

    明末清初戏曲作家。字玄玉,号苏门啸侣,吴县(今属江苏)人。明末副榜举人。作有传奇约四十种,今存《一捧雪》、《人兽关》、《永团圆》、《占花魁》(合称“一笠庵四种曲”,世称“一人永占”)以及《清忠谱》等十八种。还编订了《北词广正谱》。

  • 113 . 冷

    1.指围棋子。

  • 114 . 朗

    1.洁白之玉。

  • 115 . 冷暖

    1.传说中冬温夏冷的玉棋子。

  • 116 . 蓝田出

    蓝田:地名,在陕西省。比喻名门出贤子弟。

  • 117 . 蓝田生

    蓝田:地名,在陕西省,古时蓝田出产美玉。旧时比喻贤父生贤子。

  • 118 . 蓝田

    1. 指用蓝田产的玉制成的首饰。蓝田,在长安东南,有蓝田山,以产玉著称。

  • 119 . 蓝田种

    原指杨伯雍在蓝田的无终山种出玉来,得到美好的婚配。后用来比喻男女获得了称心如意的美好姻缘。

  • 120 . 蓝

    1. 蓝田生玉的省称。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