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组词
  3. 竹组词
  4. 【竹】开头能组哪些词

【竹】开头能组哪些词

更新:
  • 1 .

    1.竹编圆形盛器。

  • 2 .

    1.《礼记.礼器》:"其在人也﹐如竹箭之有筠也﹐如松柏之有心也。"筠﹐坚韧的竹皮。后以"竹筠"喻坚贞。

  • 3 .

    1.竹笋。

  • 4 .

    1.竹丛深处。

  • 5 .

    中国民间工艺品之一。用刻刀在竹制器具上雕刻字、画,有浮雕、镂雕、阴刻等方法。以上海嘉定所产最著名。竹根雕有时也称“竹刻”。

  • 6 .

    1.方形的盛物竹器。

  • 7 .

    1.风吹动竹子发出的声音。 2.指笛声。

  • 8 .

    1.有提梁的竹编盛物器。

  • 9 . 篮打水

    比喻白费气力,劳而无功。

  • 10 . 篮打水一场空

    比喻费了力没有效果。

  • 11 .

    1.用竹篾绞成的粗索。常用以拴船。

  • 12 .

    1.即竹王。 2.竹的美称。

  • 13 .

    1.竹上的露滴。

  • 14 .

    1.用竹编的篱笆。

  • 15 . 篱茅舍

    常指乡村中因陋就简的屋舍。

  • 16 .

    1.用火炙烤淡竹或其他竹类后沥出的液汁。可入药。主治痰阻窍络﹑中风﹑癫狂等症。

  • 17 .

    1.竹丝或竹篾编成的笠帽。

  • 18 .

    1.用竹篾或竹丝编制的帘子。多用遮蔽门窗。

  • 19 .

    1.悬挂在壁间或柱上的竹制对联。

  • 20 . 练布

    1.见"竹疏布"。

  • 21 .

    1.竹子丛生处。 2."竹林七贤"的省称。 3.鸟名。

  • 22 . 林的故事

    短篇小说。冯文炳作。1925年发表。以竹林为背景,用第一人称手法,描述农家女阿三从童年到结婚几个生活片断,塑造出一个贤惠乖巧的女性形象。作品具有田园般的诗情画意,风格冲淡朴实。

  • 23 . 林精舍

    1.古代印度最初的寺院﹐在中印度迦兰陀村。本迦兰陀的竹林﹐迦兰陀归佛后﹐即以竹园奉佛立精舍﹐为如来说法的场所。

  • 24 . 林名士

    1.即竹林七贤。

  • 25 . 林七贤

    指魏晋间的嵇康、阮籍、山涛、向秀、阮咸、王戎、刘伶七人。他们相互友善,同游于竹林之中,故称。

  • 26 . 林七子

    1.见"竹林七贤"。

  • 27 . 林贤

    1.晋孙绰撰《僧史》﹐以七人配德三国魏嵇康﹑阮籍等竹林七贤﹐号竹林七僧﹐后以"竹林贤"泛指幽居寺庙的僧人。

  • 28 . 林游

    1.见"竹林之游"。

  • 29 . 林园

    1.指竹林精舍。亦泛指佛教寺院。

  • 30 . 林之游

    1.指魏晋间阮籍﹑嵇康等七人在竹林的宴游。 2.谓以竹制麻将牌博戏。

  • 31 .

    1.雷丸的别称。

  • 32 . 陵春

    1.酒名。

  • 33 .

    1.竹制的引水道。

  • 34 .

    1.一种上架版屋的巨型竹筏。 2.连接在一起的引水竹筒。 3.一种竹制民间工艺品。

  • 35 .

    1.用竹片编织的盛器。

  • 36 .

    傣族的传统民居。流行于云南西双版纳和德宏地区。用数十根柱子支撑,离地25米处铺木板或竹篾,顶上盖茅草。楼下关牲畜、舂米或作贮藏用。楼上为住屋。住屋外有阳台、走廊,并有木梯通地面。住屋分内外两间,外室有火塘,供吃饭、休息、会客用;里室为卧房,外人不能入内。

  • 37 .

    1.用竹篾编成的圆柱形盛器。

  • 38 .

    1.竹叶上的露水。

  • 39 .

    1.见"竹炉"。

  • 40 .

    1.亦作"竹垆"。 2.一种外壳为竹编﹑内安小钵﹑用以盛炭火取暖的用具。

  • 41 .

    1.竹林中的小路。

  • 42 .

    1.古代上元节挂的一种用竹丝编的彩灯。

  • 43 .

    1.指律管。古代候气之具。借指节候。

  • 44 .

    1.见"竹落"。

  • 45 .

    1.亦称"竹络"。 2.竹笼。

  • 46 .

    1.儿童游戏时当马骑的竹竿。《后汉书.郭伋传》:"始至行部,到西河美稷,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后用为称颂地方官吏之典。 2.即薅马。南方农村耘稻时所用的一种农具。

  • 47 . 马灯

    1.一种民间舞蹈形式。竹马一般用篾片扎成骨架﹐外面糊纸或布﹐分前后两截﹐系在舞者腰上如骑马状。舞时表现骑马徐行或疾驰﹑跳跃﹐动作轻松活泼﹐情绪热烈奔放。有的边舞边歌。

  • 48 . 马之好

    指少年时骑竹马为戏之友。

  • 49 . 马之交

    竹马:小孩当马骑的竹竿。童年时代就要好的朋友。

  • 50 . 马之友

    指儿童时期的朋友。

  • 51 . 马子

    1.即竹马灯。

  • 52 .

    1.竹制长柄直刺兵器。

  • 53 .

    1.方言。竹林。

  • 54 .

    1.竹制之门。

  • 55 .

    1.笋的别称。

  • 56 .

    1.即竹醉日。

  • 57 .

    1.竹篱。在养鱼荡中亦用以安置在流水出入口上﹐以防鱼逃走。

  • 58 . 笆篾

    1.指竹篾编的篱笆。

  • 59 .

    1.竹子杀去青皮的部分。 2.借指史乘。

  • 60 .

    1.谓竹与柏。 2.竹柏经冬不凋﹐因以喻坚贞。 3.柏树的一种。

  • 61 . 柏异心

    比喻志向不合或表象不同。

  • 62 .

    1.晋张华《博物志》卷八:"尧之二女﹐舜之二妃﹐曰湘夫人。舜崩﹐二妃啼﹐以涕挥竹﹐竹尽斑。"后诗文中常用作哀痛死者典实。

  • 63 .

    1.较宽的竹片。古代亦作为刑具﹐有一定的形制。 2.演唱快板或数来宝时使用的竹制打拍用具。

  • 64 . 板书

    1. 又称“快板书”。说书曲艺形式之一,表演时手打竹板,节奏明快地相伴和。

  • 65 . 苞松茂

    苞:茂盛。松竹繁茂。比喻家门兴盛。也用于祝人新屋落成。

  • 66 . 报平安

    凭借竹子报告平安。比喻报平安的家信。

  • 67 .

    1.爆竹。

  • 68 .

    1.竹制的杯珓。占卜用具。在神前问卜﹐将竹杯投空掷地﹐观其俯仰﹐以断休咎。

  • 69 .

    1.即竹闭。

  • 70 .

    1.古代用竹子制造的笔。

  • 71 .

    1.弓檠﹐保护弓的竹片。

  • 72 .

    1.亦作"竹笓"。 2.即批头棍。一种用竹片扎成的刑具。 3.竹制梳头用具。即篦子。

  • 73 .

    1.边笋。竹鞭末端长出的笋。

  • 74 .

    中国民间工艺品之一。经对竹子切丝、刮纹、打光、劈细等工序,将剖成一定粗细的篾丝编结起来制成。产品一般是各种生活日用品,工艺精者,所用篾丝细如绢纱。

  • 75 .

    1.用竹编的轿。

  • 76 .

    1.某些竹类的根状茎。竹鞭横卧地下﹐具较长的节间﹐节上有芽和不定根﹐由芽长成笋或新竹鞭。 2.用竹做成的鞭子。

  • 77 .

    1.古代蜀人以竹为弓矢﹐故称竹兵。兵﹐兵器。

  • 78 .

    竹简和白绢,古代可供书写。代指史册:功迹著于竹帛。

  • 79 .

    1.一种鱼栅。外荡养鱼常用竹片编成竹帘﹐用固定在水底的竹桩夹住﹐防止逃鱼﹐并装有箔门﹐便于船舶通行。

  • 80 .

    1.竹帘。

  • 81 .

    1.折竹占卜。

  • 82 .

    1.即竹疏布。 2.指淡蓝色的布纹致密的棉布﹐常用来做夏季服装。也有白色的﹐叫白竹布。

  • 83 .

    1.用竹篾编的笼子。

  • 84 .

    1.植物名。生竹林下﹐羽状复叶似水芹﹐茎叶皆细而可食。 2.鸭跖草的别称。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五.鸭跖草》。

  • 85 .

    1.册封大臣时所用的竹简。

  • 86 .

    1.竹杖。

  • 87 .

    1.清朱彝尊别号。因家有竹垞﹐故称。

  • 88 .

    1.竹子砍过后的残留竹茎。

  • 89 .

    1.竹绳。繵﹐同"缠"。

  • 90 .

    1.竹筏的美称。

  • 91 .

    1.竹制的安在檩条上支架屋面和瓦片的椽子。

  • 92 .

    1.见"竹床"。

  • 93 .

    1.竹扦。

  • 94 .

    1.见"竹村"。

  • 95 .

    1.竹制管乐器。横吹﹐有吹孔一﹐指孔六﹐近吹孔处另有膜孔﹐蒙以芦膜或竹膜。尾部常有二至四个出音孔﹐通常可吹奏四个调﹐是用于独奏﹑合奏或伴奏的重要民族乐器。

  • 96 . 殿

    1.洛阳古代宫殿名。 2.庭院植有竹林的宫殿。

  • 97 .

    1.竹席。

  • 98 .

    1.以竹子作材料的雕刻工艺。分竹刻﹑竹根雕﹑留青﹑翻簧等多种制作技法。

  • 99 .

    1.竹简。

  • 100 .

    1.竹林深处搭建的简陋竹屋。

  • 101 .

    1.一种有坐位而无轿厢的竹制的轿子。

  • 102 .

    1.用粗竹竿编排而成的渡水用具。

  • 103 .

    1.即竹夫人。

  • 104 .

    1.用竹子编造的门。

  • 105 .

    1.笋壳脱落时附着在竹节旁的白色粉末。

  • 106 .

    1.竹间之风。

  • 107 .

    1.凤凰。传说凤鸟非竹实不食﹐故称。

  • 108 . 佛子

    1.虫名。竹虱的别称。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虫三.竹虱》。

  • 109 . 夫人

    1.古代消暑用具。又称青奴﹑竹奴。编青竹为长笼﹐或取整段竹中间通空﹐四周开洞以通风﹐暑时置床席间。唐时名竹夹膝﹐又称竹几﹐至宋始称竹夫人。

  • 110 .

    1.竹的表皮。

  • 111 . 孚俞

    1.竹中的白色薄膜。

  • 112 .

    1.一种竹制的拂子。捶破小竹的一节而成﹐用以驱除蚊蝇。

  • 113 .

    1."竹使符"的省称。 2.泛指地方长官印符。

  • 114 .

    1.盛箭的竹器。

  • 115 .

    1.用竹子编作屋盖。比喻简陋的屋子。

  • 116 .

    1.竹箭。

  • 117 . 竿

    1.砍下来的削去枝叶的竹子。 2.竹子的主干。 3.指竹子。

  • 118 . 竿哨

    1.用竹竿报信警戒敌情的岗哨。

  • 119 .

    1.竹林茂盛的山脊。

  • 120 .

    1.旗杆;竹竿。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