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在中间组哪些词
1 . 不以成败论英雄
不能因事业的成功功失败来判断是不是英雄。
2 . 草泽英雄
草泽:荒野地。指在山林出没的农民起义军首领。
3 . 草莽英雄
草莽:草丛,草野。旧时指在山林出没的农民起义或强盗们中的著名人物。
4 . 逞英雄
1. 显示自己勇敢无畏,不怕事。
5 . 当代英雄
长篇小说。俄国莱蒙托夫作于1840年。彼得堡贵族青年军官毕巧林,因厌倦贵族社会生活而又无力摆脱,深感苦闷。最终采取玩世不恭的态度,成为悲观厌世的个人主义者。
6 . 啜英咀华
“啜”念chuò。比喻品赏、体味诗文的精华。
7 . 聪明英毅
聪明:智力高,天资好;毅:坚定而有决断。智力超人,英明果断。
8 . 东条英机
日本首相。出身于军阀家庭。曾任关东军参谋长。卢沟桥事变发生后,率日军侵占华北地区。1941年出任首相,兼陆相、内相,独揽军政大权。同年升为陆军大将,12月发动太平洋战争。日本投降后,自杀未遂。后被定为甲级战犯,处以绞刑。
9 . 迩英殿
1.见"迩英阁"。
10 . 迩英阁
1.宋代禁苑宫殿名。义取亲近英才,故名。
11 . 迩英合
1.见"迩英阁"。
12 . 独胆英雄
指不畏强敌,英勇奋战,以少胜多的杰出人物。
13 . 儿女情长,英雄气短
指男女之间恋情绵绵不断,而慷慨奋发的气概消沉不足。
14 . 儿女英雄
指感情丰富,年轻有作为的英雄人物。
15 . 儿女英雄传
长篇小说。清代文康作。原书五十三回,现存四十回并缘起首回。叙述侠女何玉凤(化名十三妹)济困扶危,偶救公子安骥与村女张金凤,并说合二人成亲,后何玉凤也嫁安骥,一夫二妻,荣华富贵。书中多宣扬名教纲常等封建思想。
16 . 蜚英腾茂
英:英华之声,指名声;茂:茂盛之实,指实际。称颂人的声名事业日盛。
17 . 盖世英雄
盖世:压倒当世。超出当代所有的人。用以形容非常杰出的英雄人物。
18 . 个人英雄主义
脱离人民群众,迷信个人力量而去完成某种社会任务的英雄主义思想和行为。与“革命英雄主义”相对。它以个人主义为原则,夸大或不适当地强调个人在社会生活和历史活动中的作用,否认人民群众的力量和智慧。表现为好图虚名,自以为是,居功自傲;往往违反革命纪律,犯自由主义和无政府主义错误。
19 . 古代英雄的石像
童话。叶圣陶作。1930年发表。一座矗立在市中心广场的石像,因受到市民的敬仰而骄傲起来,看不起脚下的石块。后来石像摔倒在地,也变成了一块块石块。市民就用这些石块铺成了一条路。作品讽刺了轻视群众的英雄观。
20 . 浩气英风
浩气:即正气,刚直不屈的气节;英风:英勇豪迈的气概。形容英勇刚直,气度非凡。
21 . 闺英闱秀
大户人家的才貌娇好的女子。
22 . 含英咀华
咀:细嚼,引伸为体味;英、华:这里指精华。比喻读书吸取其精华。
23 . 赫赫英名
赫赫:显著盛大的样子。英雄的大名,非常显耀,人人知晓。
24 . 慧眼识英雄
慧眼:佛教所说的“五眼”之一,今泛指敏锐的眼力。称赞人善于识别人才。
25 . 教皇英诺森十世肖像
油画。西班牙委拉斯开兹作于1650年。此画系应罗马教皇英诺森十世的请求而绘制。画面以鲜明的红色为底,具有一种威严感。画家准确地抓住人物在瞬间的复杂的内在精神状态,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凶狠残忍的性格特征。
26 . 巾国英雄
巾国:即巾帼,古代妇女配戴的头巾和发饰,后借指妇女。指女子中的英雄。亦作“巾帼英雄”。
27 . 巾帼英雄
巾帼:古代妇女配戴的头巾和发饰,后借指妇女。指女子中的英雄。
28 . 九英梅
1.蜡梅的一种。
29 . 咀嚼英华
咀嚼:用牙齿磨碎食物,比喻反复体会;英华:此指精华。比喻细细体会文章中的精华。
30 . 梁山伯与祝英台
戏曲传统剧目。叙祝英台女扮男装在杭州与梁山伯同窗三年,情谊深厚;回家前,托言为妹作媒而自许终身。祝父将英台许配马文才。英台抗婚无效,山伯悒郁病亡。马家迎亲之日,花轿途经山伯墓,英台墓前哭祭,墓裂,英台跃入墓穴,与山伯化成一对蝴蝶。
31 . 乱世英雄
乱世:动乱的不安定的时代;英雄:才能勇武超过常人的人。混乱动荡时代中的杰出人物。
32 . 满门英烈
满门:全家;英烈:英雄人物。全家人都是英雄人物。
33 . 緑英梅
1.即绿萼梅。
34 . 落英缤纷
形容落花纷纷飘落的美丽情景。
35 . 民族英雄
1.捍卫本民族的独立﹑自由和利益﹐对外来侵略者进行英勇顽强的斗争﹐作出贡献﹐令人钦敬的人。
36 . 吕梁英雄传
长篇小说。马烽、西戎作。1945年发表。1942年春,晋绥边区吕梁山一带常受日军骚扰。武工队员武得民组织康家寨农民成立民兵队。他们抓特务,灭汉奸,大摆地雷阵,瓦解“维持会”,深入虎穴捉日寇,并积极配合八路军作战,粉碎了敌人多次扫荡。
37 . 洛阳耆英会
1.宋文彦博与富弼﹑司马光等聚集洛阳高年者共十三人(一说十一人)置酒相乐,称"洛阳耆英会"。
38 . 茂实英声
茂:茂盛之实,指实际;英:英华之声,指名声。称颂人的声名事业日盛。
39 . 美英战争
1812-1814年间,美国同英国争夺殖民地的战争。在美国历史上被称为“第二次美国独立战争”。1812年6月,英国强行劫夺美国的船只,美国向英国宣战。战争中英军一度占领华盛顿,但没能彻底打败美国。1814年底,两国媾和,英国再次确认美国的独立。
40 . 耆英会
1.宋文彦博留守西都洛阳﹐集年老士大夫十一人﹐聚会作乐﹐当时谓之"洛阳耆英会"。见宋司马光《洛阳耆英会序》。一说﹐文彦博为"耆年会"﹐凡十三人﹐人为一诗﹐命画工郑奂图于妙觉佛寺。见宋沈括《梦溪笔谈.人事一》。明沈自晋演其事为《耆英会》传奇。后亦以"耆英会"指年高有德者的集会。
41 . 耆英社
1.年高望重者的会社。
42 . 穆桂英挂帅
又名《老征东》。戏曲传统剧目。北宋时西夏犯境,杨文广校场比武为其母穆桂英夺得帅印。时桂英已退隐二十年,深感朝廷刻薄寡恩,不愿挂帅。佘太君劝以国家为重,穆桂英乃挂帅出征。豫剧、京剧整理演出较有影响。
43 . 平英团
1.鸦片战争中,英国侵略军于1841年(道光二十一年)5月攻陷泥城﹑四方炮台,炮击广州。清将奕山乞和,订立《广州和约》。英军四出抢掠,三元里一带人民奋起反击,表现了中国人民反抗侵略﹑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当时人民武装曾竖立"平英团"大旗。
44 . 人民英雄纪念碑
纪念1840-1949年间为中国革命牺牲的人民英雄而建立的巨大石碑。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中央。1958年竣工。碑高3794米,碑基平台面积约3000平方米,四周围绕着两层汉白玉栏杆。碑身正面朝北,刻毛泽东题词:“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背面刻周恩来手书碑文。碑座四周镶嵌着十幅反映中国近百年来革命历史的巨大浮雕。纪念碑雄伟壮观,庄严肃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5 . 瑞英帘
1.相传为唐代宫中的珍贵帘子。
46 . 三十六英雄
1.指五代杨行密部下三十六员大将。 2.泛指南朝称名一时的豪杰,非实数。
47 . 群英会
借指英雄人物或先进人物的集会。
48 . 群英荟萃
英:才能出众的人;荟萃:聚集。许多才能出众的人聚集在一起。
49 . 群众英雄主义
即“革命英雄主义”(1236页)。
50 . 飒爽英姿
飒爽:豪迈矫健;英姿:英勇威武的姿态。形容英俊威武、精神焕发的样子。
51 . 三元里抗英斗争
鸦片战争中广东人民自发的抗英斗争。1841年5月29日,英军闯入广州城北郊三元里抢劫。次日,附近一百零三乡民众同英军在牛栏冈展开激战,打死打伤几十名英军。31日,广州附近几个县的数万民众乘胜进攻,围困英军盘踞的四方炮台。英军向广州官府求救,广州知府强迫村民解散。
52 . 射雕英雄传
长篇小说。金庸作。1958年发表。小说以东邪、西毒、南丐、北帝四雄闯荡江湖为背景,描写南宋义士后裔郭靖、杨康两人走上不同的人生道路,以及武林各派高手为夺取九阴真经所进行的追逐搏击,写出了剑侠、英雄、美女之间的恩仇,情节曲折,人物怪异,具有寓言性和哲理性。
53 . 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
竖子:小子,有轻蔑之意。时代无英雄,使无名之辈成了豪杰。指无能者侥幸得以成名。
54 . 神采英拔
指人的容貌、仪态英俊非凡。
55 . 淑质英才
淑:善良;英:非凡。善良的品质,非凡的才能。
56 . 时势造英雄
时势:一段时期内的客观形势。特定的历史条件,如社会动荡,使人的聪明才智显露出来,并相互作用,使之成为英雄人物。
57 . 收揽英奇
收揽:招纳。招纳英雄奇才。
58 . 石英玻璃
由高纯度(995%)二氧化硅制成的玻璃。分透明与不透明两种。前者以高纯度水晶或四氯化硅为原料,用沉积法制得;后者以纯净石英为原料,用熔融法制得。具有膨胀系数低,耐高温,热稳定性、化学稳定性和电绝缘性好,透紫外、红外线等性质。用以制化学仪器,光学、电学和医疗设备,光导纤维等。
59 . 石英电子表
用石英晶体组成振荡器的电子手表。主要由石英、振荡器、集成电路、电池等组成。年误差可小于半分钟。有指针式、数字式和双显式三种。
60 . 石英岩
由较纯的石英砂岩变质而成的岩石。变质后石英颗粒与胶结物合为一体,故质地坚硬致密,光泽较强,是良好的建筑材料。
61 . 石英钟
利用石英晶片的压电效应制成的精密计时仪器。主要部件为石英晶体振荡器。石英晶体产生的振荡高频率经分频器分为低频秒脉冲,通过同步时钟或电子计时装置来指示时间。
62 . 无名英雄
姓名不被人知道的英雄人物。也指埋头苦干的人。
63 . 文苑英华
总集名。宋太宗时李fc2d、扈蒙、徐铉等编,后由苏易简、王、范杲、宋白等续修。一千卷,分三十八类,选材上续《文选》,选录南朝梁至五代的诗文近二万首(篇),收录作家近二千二百家,为“宋四大书”之一。
64 . 五陵英少
指京都富豪子弟。同“五陵年少”。
65 . 武英殿
1.明清宫殿名。在今北京故宫博物院内。乾隆时曾在此校刻《十三经》﹑《二十四史》等书,名武英殿本,简称殿本。
66 . 武英殿聚珍版书
也称《武英殿聚珍版丛书》、《武英殿聚珍版全书》。丛书名。武英殿是清宫内殿名,设有修书处。1773年乾隆帝命从《永乐大典》中汇辑罕见著作,计一百三十八种,用木活字排版,定名“聚珍版”。
67 . 雄姿英发
姿容威武雄壮。
68 . 延英殿
1.亦省称"延英"。 2.唐代宫殿名。在延英门内。《唐六典·尚书·工部》:"宣政之左曰东上阁﹐右曰西上阁﹐次西曰延英门﹐其内之左曰延英殿。"肃宗时,宰相苗晋卿年老,行动不便,天子特地在延英殿召对,以示优礼。后沿为故事。唐白居易《寄隐者》诗:"昨日延英对,今日崖州去。"宋高承《事物纪原·朝廷注措·延英》:"《唐书》:'韩皋曰:延英之置,肃宗以苗晋卿年老难步,故设之耳。'后代因以为故事。《宋朝会要》:'康定二年八月,宋庠奏:唐自中叶已还,双日及非时大臣奏事,别开延英赐对,今假日御崇政﹑延和是也。'"一说"延
69 . 延英阁
1.即延阁。 2.即延英殿。
70 . 一文钱难倒英雄汉
比喻一个很小的困难却使一个很大的事情无法进行,无法完成。也指一个很有本事的人,面对一个小问题而束手无策。
71 . 议论英发
指崇论弘议,才华横溢。
72 . 战斗英雄
授予在作战中功勋卓著、有特殊贡献人员的荣誉称号。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人民武装警察和民兵的最高授奖等级。分二级。一级战斗英雄由中央军委、国防部授予。二级战斗英雄由总部、军区、军兵种授予。
73 . 浙江抗英战役
鸦片战争中战役之一。1841年9月,英军进犯定海,葛云飞等三总兵苦战牺牲,定海失陷。接着,英军又攻占镇海、宁波。道光帝派奕经率军援浙。次年3月,奕经反攻宁波、镇海失败,英军乘机攻陷慈溪、乍浦。由于浙江战败,道光帝决意妥协求和。
74 . 芝英书
1.书体名。
75 . 中英南京条约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1842年8月清政府代表与英国代表在南京签订。共十三款。主要内容为:割让香港给英国;赔款二千一百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准许英国在五处口岸派驻领事;中国海关税率由中英共同议定。次年又签订有关附件,英国又取得了建立租界的权利和“领事裁判权”以及片面的“最惠国待遇”。从此,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76 . 中英烟台条约
又称《芝罘条约》。英国借口马嘉理案强迫清政府订立的不平等条约。1876年9月在烟台签订。主要内容为:英国可派员入云南通商与调查;英人可经甘肃、青海、四川进入西藏,也可由印度进入西藏;增开宜昌、芜湖、温州、北海四处为通商口岸;外国商品在租界免征厘金,在内地只收子口税,免其他内地税。这个条约扩大了英国在华特权,并使英国得以侵入中国云南、西藏地区。
77 . 祝英台
1.相传为古代一女子,乔装男子,与梁山伯同往从师。三年后英台先返,后二年山伯归,往访之,始知祝为女子。梁求为婚配,而祝已许鄮城(今鄞县)马氏。后梁为鄮令,旋病卒。明年祝适马氏,过梁墓,风雨并作,祝临冢哀恸,忽地裂而并埋焉。梁祝故事流传甚广,有说春秋时人,有说五代梁时人,又据《宁波府志》谓祝东晋上虞人。今南方谓黄色蝴蝶为梁山伯,黑色为祝英台。戏曲中祝英台更成为妇女对爱情坚贞不渝的典型。 2.词牌﹑曲牌名。详"祝英台近"。
78 . 祝英台近
1.词牌名。又名《宝钗分》﹑《月底修箫谱》﹑《燕莺语》﹑《寒食词》。双调七十七字,有平韵﹑仄韵两体。 2.曲牌名。属南曲越调。字数与同名词调前半阙同。用作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