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结尾能组哪些词
1 . 阿茶
1.古代公主﹑郡主﹑县主的称呼。
2 . 焙茶
1.烘制茶叶。
3 . 痷茶
1.古代饮茶术语。
4 . 宝珠茶
1.见"宝珠"。
5 . 宝珠山茶
1.见"宝珠"。
6 . 熬茶
1.旧时喇嘛教信徒向寺庙布施酥油茶及金钱等物,称为熬茶。 2.一种加佐料煮成的茶。
7 . 白茶
1.一种名茶。
8 . 白鹤茶
1.茶名。
9 . 拜茶
1.请人喝茶的敬词。
10 . 饼茶
1.茶饼。
11 . 北苑茶
1.茶名。南唐禁苑有北苑使,善制茶,人以为贵,谓之北苑茶。其后建州凤凰山所产之茶,亦称北苑茶。
12 . 冰茶
1. 冰过的茶。
13 . 边茶
1.供应边地的茶。
14 . 茶茶
1.对少女的昵称。
15 . 柴米油盐酱醋茶
旧指开门七件事,指必备的生活用品。
16 . 草茶
1.烘烤而成的茶叶。相对于加工方法不同的团茶而言。
17 . 春茶
1.春季采制的茶叶。亦指这种茶叶沏成的饮料。
18 . 撤茶
1.逐客的表示。旧时官场﹐客来备茶。主人端茶请饮﹐表示送客﹐客当会意而辞去。"撤茶"则表示逐客。 2.讨茶。
19 . 吃茶
1.亦作"吃茶"。 2.喝茶。 3.旧指女子受聘。
20 . 吃讲茶
1.亦作"吃碗茶"。 2.旧时发生争执的双方到茶馆里请公众评判是非。
21 . 吃碗茶
1.见"吃讲茶"。
22 . 串茶
1.唐代茶名。近似今之砖茶。宋沈括《梦溪笔谈.杂志二》:"古人论茶,惟言阳羡顾渚天柱蒙顶之类,都未言建溪。然唐人重串茶粘黑者,则已近乎建饼矣。"
23 . 龊茶
1.宋代习俗。官府兵丁差役向街肆店铺点送茶水﹐借以乞求钱物,谓之"龊茶"。
24 . 大碗茶
1. 用大碗盛装供客饮用的廉价茶水。
25 . 的乳茶
1.宋代建州(今福建省建瓯县)特产茶饼之一。宋梅尧臣有《刘成伯遗建州小片的乳茶十枚》诗。
26 . 代茶
1.代替茶钱。表示微薄的馈赠。 2.旧时订婚以茶为礼,男家送给女家的聘金称茶金,亦称代茶。
27 . 待茶
1.谓请客人喝茶。
28 . 斗茶
1.亦作"斗茶"。 2.比赛茶的优劣。
29 . 锭子茶
1.砖茶。
30 . 点茶
1.犹泡茶。 2.指备办茶饭。 3.点抹茶食。
31 . 点花茶
1.宋时涉足歌馆赏给侍役的茶资。
32 . 调茶
1.泡茶。
33 . 分茶
1.烹茶待客之礼。 2.亦称"分茶店"。宋时指酒菜店或面食店。 3.宋元时煎茶之法。注汤后用箸搅茶乳,使汤水波纹幻变成种种形状。
34 . 功夫茶
福建广东一带的一种饮茶风尚,茶具小巧精致,沏茶、饮茶有一定的程序、礼仪。
35 . 干烘茶
1.未经揉制而直接烘干的粗茶。
36 . 甘茶
1.甘芳的茶。
37 . 棍儿茶
用茶树的叶柄或嫩茎制成的低级茶。
38 . 告茶
1.敬辞。犹奉茶。
39 . 工夫茶
1.见"功夫茶"。
40 . 高菓子茶
1.婚礼中的一种果食。杯内满盛各色蜜饯或白糖,上插小纸花为饰。
41 . 膏茶
1.犹今之砖茶。
42 . 枸杞茶
1.用枸杞子等加工制成的茶汤。
43 . 贡茶
1.充作贡品的茶叶。
44 . 果茶
1.犹茶点。
45 . 红茶
茶叶的一大类,是全发酵茶。色泽乌黑油润,沏出的茶色红艳,具有特别的香气和滋味。
46 . 官茶
1.由官府专卖的茶。
47 . 过茶
1.送订婚的礼物。
48 . 孩儿茶
1.药茶名。又名乌爹泥﹑乌垒泥。能清上膈热,化痰生津,止血去湿,生肌定痛,疗一切疮疡。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土·乌爹泥》。
49 . 火前茶
1.指寒食节禁火以前采制的新茶。
50 . 黄茶
1.茶礼,旧谓订婚时的聘礼。
51 . 煎茶
1.烹茶。
52 . 花茶
用茉莉花等鲜花熏制的绿茶。也叫香片。
53 . 会茶
1.会聚饮茶。
54 . 建茶
1.福建省建溪一带所产的名茶。
55 . 椒茶
1.加了香料的茶。
56 . 涧茶
1.用山涧流水煮的茶。
57 . 接茶
1.谓女家受聘允亲。旧时男女定亲,男家聘礼必备茶。
58 . 岕茶
1.亦作"茶"。 2.茶名。产于浙江省长兴县境内的罗岕山,故名。为茶中上品。
59 . 金花茶
1.植物名。常绿小乔木。叶子狭长圆形﹐花金黄色。是一种稀有的观赏植物。产于广西﹑云南等地。
60 . 鸠盘茶
1.犹鸠盘荼。
61 . 看茶
旧时吩咐仆人端茶招待客人的用语。
62 . 苦茶
1.即苦荼。茶字后出,唐陆羽始用之。
63 . 浪酒闲茶
指风月场中的吃喝之事。
64 . 畾茶
1.古代的一种茶汤。
65 . 蜡面茶
1.唐宋时福建所产名茶。
66 . 腊茶
1.茶的一种。腊﹐取早春之义。以其汁泛乳色﹐与溶蜡相似﹐故也称蜡茶。
67 . 漫思茶
1. 很想喝茶。漫,这里有“不由得”的意思。如:日高人渴漫思茶。
68 . 蜡茶
1.见"蜡面茶"。
69 . 龙井茶
一种绿茶。产于浙江杭州龙井,故名。叶片色翠绿、光润,状扁平。具有色绿、香郁、味甘、形美等特点,所含氨基酸、儿茶素、叶绿素及维生素c等,均较丰富。
70 . 龙湫茶
1.名茶名。雁荡山五珍之一。
71 . 没吃茶
1.谓女子尚末受聘,没有订婚。旧时男女订婚,男方须送茶作为聘礼之一。
72 . 绿茶
一种非发酵茶。由鲜茶叶经杀青、揉捻、干燥等工序制成。叶色青绿。水沏茶汁清香爽口,稍带苦涩味,回味甜。
73 . 麻茶
1.模糊﹑迷蒙貌。
74 . 柳眼茶
1.指新茶。因采嫩茶叶尖制成,故以为喻。
75 . 六安茶
1.茶名。产自安徽省霍山县的大蜀山。霍山旧属六安﹐故名。相传能消垢腻﹐去滞积。旧为贡品。解放后其种植﹑焙制工艺均有进一步发展。
76 . 六班茶
1.茶名。
77 . 龙茶
1.龙团茶。宋代贡茶名。
78 . 龙凤茶
1.即龙凤团茶。 2.泛指名茶。
79 . 龙凤团茶
1.宋时制为圆饼形贡茶,上有龙凤纹。
80 . 陆羽茶
1.唐隐逸陆羽﹐着有《茶经》﹐民间祀为茶神。后因称茶为"陆羽茶"。
81 . 闵茶
1.安徽省所产的上等茶。
82 . 緑茶
1.茶叶的一大类,与红茶相对而言。新鲜茶叶经杀青﹑揉捻﹑干燥等工序而制成。沏出的茶保持茶叶原有的绿色,故名。绿茶有龙井﹑旗枪﹑雨前﹑明前等不同品种,按产地又可分为屯绿﹑婺绿﹑杭绿﹑湘绿等。
83 . 蛮茶
1.南方地区所产的茶叶。
84 . 末茶
1.制成细末的茶砖。
85 . 闹茶
1.沏茶。 2.犹言闹新房。
86 . 毛茶
1.也称毛条。红茶或绿茶的原料茶。分称红毛茶和绿毛茶。
87 . 梅水茶
1.以黄梅季节雨水烹的茶。
88 . 面茶
1.食品。糜子面等加水煮成糊状,吃时加麻酱﹑椒盐等。
89 . 烹茶
1.煮茶或沏茶。
90 . 盼盼茶茶
1.泛指妇女。盼盼,原指唐名妓关盼盼;茶茶,金元时对少女的美称。
91 . 奶茶
1.搀和着动物奶汁的茶。
92 . 女儿茶
1.用青桐芽叶制成的饮料。 2.植物名。
93 . 片茶
1.茶名。
94 . 盘龙茶
1.一种加工精制的贡品茶名。
95 . 年茶
1.指年节聚会吃的果茶。
96 . 七品茶
1.七个等级的茶。 2.金曾规定,七品官以上,其家方许饮茶。见《金史.食货志四》。后因称茶叶为"七品茶"。
97 . 七椀茶
1.唐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诗:"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椀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言饮茶不须七碗即"通仙灵",极赞茶之妙用。后即以"七椀茶"作为称颂饮茶的典实。
98 . 泡茶
1.宋﹑元﹑明人喝茶,往往把干果﹑蜜饯等沏在茶里,叫做泡茶。后称以开水冲茶。
99 . 普洱茶
1.云南省西南部出产的一种茶,多压制成块。因产地中的部分地区在清代属于普洱府而得名。
100 . 品茶
1.品评茶味;饮茶。
101 . 七宝茶
1.宋代宫廷中用的名贵饮料。用茶与七种甘香佐料加工而成。
102 . 七家茶
1.杭州旧俗,立夏日烹新茶馈亲戚邻居,称七家茶。
103 . 骑火茶
1.茶名。清明前后采制。
104 . 起茶
1.上茶;端茶。
105 . 清茶
1.用绿茶泡成的茶水。 2.指只具茶水而不备其他点心食品。
106 . 搉茶
1.官府对茶叶的专卖。
107 . 榷茶
1.官府对茶叶实行征税﹑管制﹑专卖的措施。
108 . 榷酒征茶
征收酒茶税。亦泛指苛捐杂税。
109 . 乳茶
1.奶茶。
110 . 散茶
1.未压制成片﹑团的茶叶。
111 . 蜀茶
1.指蜀地所产的茶。 2.花名﹐可供观赏。
112 . 食茶
1.宋代百姓向主管机关购买的供日常饮用的茶叶。
113 . 山茶
双子叶植物,山茶科。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叶卵形或椭圆形,有光泽。冬春开花,红、粉红或白色。是著名观赏植物。种子可榨油,供食用和工业用。花是传统中药,能凉血止血。
114 . 试茶
1.品茶。
115 . 受茶
1.旧时指女子受聘。
116 . 私茶
1.未经官许私自贩卖茶。
117 . 剜刺挑茶
1.谓寻是生非,挑拨离间。
118 . 送茶
1.敬茶;献茶。 2.旧时婚俗,男方向女家送聘礼,叫"送茶"。后亦以"送茶"泛指送礼。 3.喝茶时以食物助饮。
119 . 头茶
1.指第一次摘取的春茶。
120 . 素分茶
1.卖素食品的饮食店。宋代称食店之大者为"分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