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组词
  3. 献组词
  4. 【献】结尾能组哪些词

【献】结尾能组哪些词

更新:
  • 1 . 币

    1.贡献礼物。

  • 2 . 白璧三

    楚人和氏得玉璞,两献楚王,两遭刖足。第三次王使治璞,得白玉,琢以为璧,世称“和氏璧”。比喻不识良材或怀才不遇。

  • 3 . 拜

    1.礼拜献祭。

  • 4 . 辩

    1.普遍献酒。古代宴饮或举行大典时的一种礼节。辩﹐通"徧"。

  • 5 . 朝

    1.古代祭礼仪节之一。向尸献爵。 2.唐宋之时称天子亲自祭告太清宫﹑景灵宫或太庙。 3.诸侯或属国朝觐时贡献方物。

  • 6 . 宾

    1.礼赐;飨赠。

  • 7 . 陈

    1.进献﹔上贡。

  • 8 . 呈

    1.犹敬献。

  • 9 . 琛

    1.献贡。

  • 10 . 酬

    1.相互劝酒。 2.献赠。

  • 11 . 俶

    1.古代把应时珍美新物献给国君,称俶献。

  • 12 . 初

    1.谓开始向神献演乐舞。 2.享客时首次敬酒。 3.祭祀时首次奠爵。

  • 13 . 大渊

    1.亥年的别称。古以太岁在天宫运转的方向纪年。太岁指向亥宫之年称大渊献。《尔雅.释天》:"﹝太岁﹞在亥曰大渊献。"后亦用作十二支中"亥"的别称。

  • 14 . 从

    1.谓古代祭祀或飨食献酒后,以燔肉或炙肝置于俎上从而荐之。凡献皆有从,加爵非献则无。

  • 15 . 赐

    1.赐予与进献。

  • 16 . 祷

    1.谓向神求福而进献祭品。

  • 17 . 大

    1.谓献捷于祖庙。 2.丰厚的供献。

  • 18 . 登

    1.谓进物献祭。

  • 19 . 递

    1.犹奉献。

  • 20 . 斗

    1.北斗星形的饰物。

  • 21 . 奉

    ①恭敬地交付;呈献:把青春~给祖国。 ②奉献出的东西;贡献 ②:她要为山区的建设做点~。

  • 22 . 奠

    1.献祭品以祀死者。

  • 23 . 俘

    1.作为俘虏而被进献。

  • 24 . 贵

    1.贵重的献礼。

  • 25 . 分

    1.古代祭祀,向配飨者行献爵献帛礼。与"正献"相对而言。

  • 26 . 负暄之

    暄:温暖。原指冬天晒太阳取暖当成一种好方法献给国君。后用来谦称自己的贡献很微小。也比喻所献出的东西并不贵重难得。

  • 27 . 盥

    1.灌祭进献。

  • 28 . 祼

    1.古代帝王﹑王后祭祀时,以香酒灌地﹑以腥熟之食献神的礼仪。亦泛指祼礼。

  • 29 . 羹

    1.古代祭祀宗庙所用之犬。

  • 30 . 供

    1.供奉;奉献。 2.指供品。 3.牺牲品。

  • 31 . 贡

    ①拿出物资、力量、经验等献给国家或公众:为祖国~自己的一切。 ②对国家或公众所做的有益的事:他们为国家做出了新的~。

  • 32 . 跪

    1.下跪奉献。

  • 33 . 合

    1.相互敬酒。

  • 34 . 计

    1.谓随年终上计献物于天子。

  • 35 . 河

    1.指汉河间献王刘德。

  • 36 . 贺

    1.朝贺贡献。

  • 37 . 荐

    1.祭献;向鬼神进献。

  • 38 . 赍

    1.持献,携物进献。

  • 39 . 九

    1.九次献酒。周天子接待上公朝聘的享礼。《周礼.秋官.大行人》:"上公之礼……飨礼九献。"贾公彦疏:"九献者,王酌献宾,宾酢主人﹐主人酬宾﹐酬后更八献﹐是为九献。"《国语.晋语四》:"﹝晋文公﹞遂如楚﹐楚成王以周礼享之九献。"韦昭注:"九献﹐上公之享礼也。"宗庙祭祀亦用此礼。唐褚亮《宗庙九德之歌辞》:"礼终九献﹐乐展四悬。"《宋史.礼志十一》:"古者宗庙九献﹐皇及后各四﹐诸臣一。自汉以来为三献﹐后无入庙之事﹐沿袭至今。"

  • 40 . 交

    1.古代祭祀仪式之一。帝﹑后交替献酒以祀神。

  • 41 . 祭

    1.祭祀供奉。

  • 42 . 镜台自

    自己把梳妆台奉献出来。比喻自己做媒。

  • 43 . 荩

    1.谓奉承,献殷勤。

  • 44 . 靖

    1.谓臣下尽忠于君。语出《书.微子》﹕"自靖﹐人自献于先王。"

  • 45 . 节

    1.逢节日向帝王敬献贡物。

  • 46 . 进

    1.进呈;呈献。

  • 47 . 谨

    1.敬献。

  • 48 . 酹

    1.犹祭奠。

  • 49 . 敬

    恭敬地献上:向烈士陵墓~花圈。

  • 50 . 捐

    拿出财物献给(国家或集体):他把全部藏书~给图书馆。

  • 51 . 恺

    1.军事胜利献功时奏恺乐。

  • 52 . 黎

    1.黎民中的贤者。

  • 53 . 馈

    1.赠送奉献。馈,通"馈"。

  • 54 . 礼

    1.以礼奉献之物。

  • 55 . 两

    1.西汉河间献王刘德和东汉沛献王刘辅的合称。

  • 56 . 灵

    1.东汉灵帝与献帝的并称。两帝当政时期﹐政治黑暗﹐国势衰微。

  • 57 . 民

    1.民之贤者。亦借指民众。

  • 58 . 赂

    1.贿赂献赠的财物。

  • 59 . 美芹之

    用以自谦所献菲薄,不足当意。

  • 60 . 赧

    1.指周赧王和汉献帝。因皆即位衰世,受制于人,卒致亡国,故并称。

  • 61 . 耆

    1.犹耆宿。

  • 62 . 七

    1.献酒七次。周代诸侯来朝时,天子举行享礼献酒的次数。《周礼.秋官.大行人》:"诸侯之礼……飨礼七献,食礼七举。"祭祀宗庙亦用七献。《礼记.礼器》:"一献质,三献文,五献察,七献神。"孔颖达疏:"七献神者,谓祭先公之庙,礼又转尊,神灵尊重也。"

  • 63 . 亲

    1.指帝王亲自进献。

  • 64 . 曝

    1.《列子.杨朱》:"昔者宋国有田夫,常衣缊黂,仅以过冬,暨春东作,自曝于日,不知天下之有广厦隩室,绵纩狐貉,顾谓其妻曰:'负日之暄,人莫知者,以献吾君,将有重赏。'"后以"曝献"为所献微薄而意诚的谦词。

  • 65 . 芹

    也作“献芹”。谦称自己送人的菲薄礼物:如不弃嫌,愿表芹献。

  • 66 . 禽

    1.把禽献给宾客。

  • 67 . 倾

    1.全部献出。

  • 68 . 曲

    1.私献。

  • 69 . 入

    1.入朝进献礼物。

  • 70 . 三

    1.古代祭祀时献酒三次,即初献爵﹑亚献爵﹑终献爵,合称"三献"。 2.三种祭品。 3.三次呈献。

  • 71 . 烧

    1.向神祇等焚化奉献品。

  • 72 . 时

    1.谓不断地敬酒。

  • 73 . 叔

    1.古代相传高辛氏八个有才德的人之一。

  • 74 . 熟

    1.指烹熟的上献祭品。

  • 75 . 升

    1.进献。

  • 76 . 送

    1.奉送,贡献。

  • 77 . 投

    1.进献礼物或进呈诗文。 2.谓将田产托在缙绅名下以减轻赋役。

  • 78 . 文

    原义指同历史、文化有关的典籍和人物。今指用文字、图像、符号、声频、视频等手段记录人类知识的各种载体。

  • 79 . 羲

    1.晋代书法家王羲之﹑王献之父子二人的并称。

  • 80 . 饩

    1.指禾﹑米﹑牲﹑肉和雉雁等。

  • 81 . 委

    1. 使自己屈服于人。

  • 82 . 五

    1.飨礼时献酒五次。古代飨礼,上公九献,侯伯七献,子男五献。

  • 83 . 羞

    1.进献食品。

  • 84 . 饷

    1.馈赠奉献。

  • 85 . 严

    1.犹奉献,献上。

  • 86 . 亚

    1.古代祭祀时献酒三次,第二次献酒称"亚献"。

  • 87 . 遗

    1.前朝留下的文献。 2.前朝留下的贤人。

  • 88 . 一

    1.古代祭祀和宴饮时进酒一次为一献。

  • 89 . 渊

    1.即大渊献。亥年的别称。 2.代称十二支中"亥"。

  • 90 . 玉

    1.执玉以致献。

  • 91 . 再

    1.古代祭祀时第二次献酒。

  • 92 . 赞

    1.谓进献祭品。

  • 93 . 兆

    1.祭奠。

  • 94 . 正

    1.古代祭祀,向受祭者行献爵献帛之礼。与向配飨者行献爵献帛之礼的"分献"相对而言。

  • 95 . 终

    1.古代举行祀典时,有三献之礼,第三次献爵称"终献"。

  • 96 . 汁

    1.即秬鬯。古代祭祀时用以求神的香酒。用黑黍和郁金草酿成。

  • 97 . 珍

    1.珍贵的贡品。

  • 98 . 贽

    1.献赠的礼物。

  • 99 . 酌

    1.谓酌酒献客。 2.谓设乐供神。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