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结尾能组哪些词
1 . 盎齐
1.一种白色的酒。
2 . 北齐
北朝之一,公元550-577,高洋所建。参看〖南北朝〗。
3 . 保不齐
〈方〉保不住①。
4 . 笔且齐
1.蒙语"必阇赤"的音译。元代司文书之官。其职掌略同于清代的笔帖式。
5 . 变齐
1.谓改变耕耘方法,使禾苗整齐。
6 . 伯夷叔齐
1.商末孤竹君之二子。相传其父遗命要立次子叔齐为继承人。孤竹君死后,叔齐让位给伯夷,伯夷不受,叔齐也不愿登位,先后都逃到周国。周武王伐纣,二人叩马谏阻。武王灭商后,他们耻食周粟,采薇而食,饿死于首阳山。见《吕氏春秋.诚廉》﹑《史记.伯夷列传》。《论语.公冶长》:"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邢昺疏引《春秋少阳篇》:"伯夷姓墨,名允,字公信。伯,长也;夷,谥。叔齐名智,字公达,伯夷之弟,齐亦谥也。"封建社会里把他们当作抱节守志的典范。
7 . 参差不齐
参差:长短、高低不齐。形容水平不一或很不整齐。
8 . 参齐
1.先后齐集。
9 . 采齐
1.见"采荠"。
10 . 陈大齐
心理学家。曾留学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后任北京大学教授、代理校长,国民党政府考试院考选委员会委员长。1948年后任台湾大学教授。1917年在北京大学创建中国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1918年出版中国最早的心理学专著之一《心理学大纲》。是中国现代心理学先驱者。主要著作还有《现代心理学》、《迷信与心理》等。
11 . 彻齐
1.撤去祭祀斋物。
12 . 达噜噶齐
1.即达鲁花赤。清时改译此名。
13 . 舛错不齐
参差错杂。
14 . 大概齐
1.方言。亦作"大概其"。犹言大致;大体。
15 . 处齐
1.亦作"处剂"。 2.开列治疗某一疾病的各种药物及分量。
16 . 大齐
1.犹大同。谓使完全齐同。
17 . 斗重山齐
像北斗星一样令人敬仰,如泰山一样崇高。形容人德才兼备,享有很高的威望。
18 . 错落不齐
形容极不整齐。
19 . 大时不齐
大时:天时。指天时生杀万物不在同一时令。
20 . 东齐
1.指周朝时齐国。因地处周之东,故称。
21 . 等身齐
1.与身高相等。
22 . 耳齐
1.谓凭听觉调整。
23 . 等齐
1.平等;齐等。 2.约齐﹐整齐。
24 . 地丑德齐
丑:同类。地相等,德相同。比喻彼此条件一样。
25 . 董齐
1.谓征伐之使归一统。 2.统率;领导。
26 . 对齐
1.使两个以上事物配合或接触得整齐。2.将[两个或更多的机器部件,尤指应互相平行或成行的部件]排到正确的位置或方向。如:把轮子对齐。
27 . 调齐
1.调剂﹔适当的调整。
28 . 督齐
1.督率整顿。
29 . 分齐
1.古时祭祀,将斋祭之物分献于各祖宗,谓之分斋。齐,"斋"的古字。
30 . 发齐
1.古代结婚时﹐父先为子行以酒祭神之礼﹐然后命之迎亲。也称发醮。
31 . 二齐
1.指战国时齐国所在地域。今山东省大部地区。
32 . 饭齐
1.指饭和肉酱﹑腌菜之类。齐,通"齑"。
33 . 福与天齐
形容福气极好。
34 . 贵齐
1.谓以齐同万物为贵。 2.谓贵在疾速。
35 . 刚齐
1.药性猛烈的药剂。
36 . 汞齐
以汞为主要成分的合金。如汞与钠组成的合金称为“钠汞齐”,汞和锌组成的合金称为“锌汞齐”。广泛用作催化剂、还原剂等。
37 . 归齐
〈方〉①到底;结果:说了~,今天的事不能怨他丨他张罗了好几天,~还是没去成。 ②拢共:连去带回,~不到一个星期。
38 . 和齐
1.谓调配口味。齐,通"剂",调味品。语本《周礼.天官.食医》:"食医掌和王之六食……八珍之齐。"郑玄注:"和,调也。" 2.谓调配剂量。
39 . 火齐
1.火候。 2.即火齐汤。 3.即火齐珠。
40 . 混齐
1.混同;统一。
41 . 后齐
1.即北齐。高洋代东魏称帝,国号齐,史称北齐,又称后齐(公元550年-577年)。
42 . 酱齐
1.指酱类食品和酱醋拌的小菜。齐,通"韲"。
43 . 彗齐
1.彗,通"慧"。齐,通"疾"。聪敏,聪明,敏捷。
44 . 积甲山齐
兵甲堆叠如山。极言其多。
45 . 见德思齐
见到德才兼备的人就想赶上他。同“见贤思齐”。
46 . 汇齐
1.齐集;聚齐。
47 . 会齐
聚齐:各村参加集训的民兵后天到县里~。
48 . 浑齐
1.犹混同。
49 . 见贤思齐
贤:德才兼备的人;齐:相等。见到德才兼备的人就想赶上他。
50 . 姜齐
1.对"田齐"而言,指周太公望吕尚所传姜氏一姓的:齐国。太公佐武王灭商,封于齐,传至康公,为田氏所代。
51 . 截齐
1.形容异常整齐。
52 . 酒齐
1.酒曲。亦指酿酒。
53 . 敬齐
1.恭敬严肃。
54 . 均齐
1.均衡;齐整。
55 . 聚齐
(在约定地点)集合:参观的人八时在展览馆门口~。
56 . 浚齐
1.敏慧。浚,通"徇"。
57 . 看齐
①整队时,以指定人为标准排齐站在一条线上。 ②拿某人或某种人作为学习的榜样:向先进工作者~。
58 . 六齐
1.我国古代创制的六种铜锡比例不同的合金配方。
59 . 拉齐
1.拉平。
60 . 醴齐
1.醴酒,甜酒。
61 . 稂莠不齐
有好人也有坏人,好的坏的混在一起。
62 . 锣齐鼓不齐
比喻人到不齐或条件不具备。
63 . 良莠不齐
莠:狗尾草,很象谷子,常混在禾苗中。好人坏人都有,混杂在一起。
64 . 明齐
1.见"明粢"。
65 . 闹了归齐
1.方言。原来,结果。
66 . 眯齐
1.眼睛微合成缝的样子。
67 . 七方十齐
1.泛指中医的各种方剂。齐,方剂。
68 . 钠汞齐
化学式naxhgx。通常为含钠2%~10%的钠汞合金。银白色,在空气中与氧和水作用,使表面覆盖一层氢氧化钠薄膜而成灰色。随着含钠量的递增,逐渐由液体变成固体。遇水易分解放出氢气。将汞加热到200°c左右,慢慢加入小块金属钠即得。主要用作还原剂。
69 . 南齐
1.南朝朝代名。公元479年萧道成(南齐高帝)建,都建康(今南京),统治的地区西到现在的四川,北到淮河﹑汉水,史称南齐。公元502年为南朝梁所灭。
70 . 品齐
1.齐等;并排。
71 . 期齐
1.亦作"朞齐"。 2.齐衰一年的丧服。
72 . 齐齐
1.一齐;全部。
73 . 乞拉朋齐
世界年降水量最多地区之一。印度东北部一村镇。海拔1313米。因坐落在长西丘陵南坡的一袋形山坳中,面迎强烈西南季风,降雨特多,平均年降水量为11430毫米。绝对最高年降水量26461毫米(1961年)和月降水量9300毫米(1961年7月),均居世界首位。
74 . 嗛齐
1.犹美味。《晏子春秋.谏上五》:"公出舍,损肉撤酒,马不食府粟,狗不食飦肉,辟拂嗛齐,酒徒减赐。"吴则虞集释引王念孙曰:"此所云'嗛齐'者,谓齐和之嗛于口者也。"一说减省所给之禄养。吴则虞集释引于省吾曰:"'辟拂'犹言辅拂,刘师培谓'齐'﹑'资'古通,是也;'辟拂嗛资'与'酒徒减赐'对文,言辅拂损于资给,酒徒减于赏赐也。"
75 . 散齐
1.亦作"散斋"。 2.古礼于祭祀父母前七日不御不乐不吊,谓之"散斋"。齐,后多作"斋"。 3.谓斋戒期满。
76 . 柔齐
1.药性平和的方剂。齐,"剂"的古字。
77 . 取齐
1.聚齐;集合。 2.使数量﹑长度或高度相等。
78 . 权均力齐
双方权势相当,不相上下。
79 . 权钧力齐
钧:通“均”,平均,平等;力齐:协力。齐心协力用权,不专权。
80 . 三酿五齐
1.泛指醇酒。
81 . 三齐
1.三倍于齐国的势力。 2.秦亡,项羽以齐国故地分立齐﹑胶东﹑济北三国,皆在今山东东部,后泛称"三齐"。
82 . 摄齐
1.亦作"摄"。 2.提起衣摆。古时官员升堂时谨防踩着衣摆﹐跌倒失态。表示恭敬有礼。
83 . 叔齐
1.商孤竹君之子﹐名智(或作致)﹐字公达﹐齐为谥号。
84 . 上齐
1.指青铜(铜锡合金)中含锡量少于四分之一者。 2.上等饮料。
85 . 沈齐
1.五齐之一。指糟滓下沉的清酒。
86 . 时运不齐
齐:同“济”。遭遇逆境,命运不好。亦作“时运不济”。
87 . 食齐
1.调剂﹑配制的饭食。
88 . 田齐
1.周初,齐国原为姜姓。春秋末,田氏夺得政权,世称田齐。其先人陈完为陈国厉公之子,因陈国发生变乱投奔齐国,改姓田。后田氏子孙世代为齐卿,逐渐夺得齐国政权。周安王时列为诸侯。见《史记·田敬仲完世家》。
89 . 噬齐
1.见"噬脐"。
90 . 舒齐
1.方言。齐备。 2.方言。犹舒服。
91 . 涚齐
1.浊酒过滤成的清酒。齐,浊酒。
92 . 说不齐
1.说不定。
93 . 醍齐
1.红酒。
94 . 田氏代齐
春秋齐景公时,田桓子攻灭执政的栾氏和高氏(齐惠公后代)。到齐晏孺子时,田厘子灭国氏、高氏(齐文公后代)和晏氏,此后杀晏孺子,立齐悼公,旋又杀齐悼公,立齐简公。公元前481年,田成子杀齐简公,专国政。前391年,田和迁齐康公于海上。后周安王正式承认田氏为诸侯。
95 . 思齐
1.《诗.大雅.思齐》:"思齐大任,文王之母。"毛传:"齐,庄也。"郑玄笺:"常思庄敬者,大任也,乃为文王之母。"后因以"思齐"赞美母教及内助之词。
96 . 肃齐
1.安靖整饬。 2.谓整齐完备。
97 . 万类不齐
万类:指一切东西。指世上一切事物并不整齐划一而是各有各的特殊情况。
98 . 缇齐
1.酒名。
99 . 天年不齐
指命运和流年不相配合,以致运道不好。
100 . 天齐
1.谓天使整齐。 2.泉水名。 3.唐玄宗封泰山神为天齐王﹐后称东岳为天齐。
101 . 同齐
1.方言。犹一齐,同时。
102 . 铜齐
1.指铜在合金中的剂量﹑比例。齐﹐后通作"剂"。
103 . 五齐
1.亦作"五"。亦作"五齑"。 2.亦作"五"。古代按酒的清浊,分为五等,合称"五齐"。后亦泛指酒。
104 . 王伯齐
1.汉第五伦。《后汉书.第五伦传》:"伦后为乡啬夫,平傜赋,理怨结,得人欢心。自以为久宦不达,遂将家属客河东,变名姓,自称王伯齐,载盐往来太原﹑上党,所过辄为粪除而去,陌上号为道士,亲友故人莫知其处。"后以为隐者的典实。
105 . 下齐
1.下衣的底边。
106 . 文齐
1.谓文章功力齐备﹐足以登第。
107 . 文齐福不齐
文:文才;齐:全。文才足够崭露头角,可是命运不济。
108 . 限齐
1.检束。
109 . 萧齐
1.即南朝齐。因齐朝皇室姓萧,故称萧齐。
110 . 絜齐
1.整齐。
111 . 修齐
1.谓修身齐家。
112 . 徇齐
1.疾速。引申指敏慧。徇,通"侚"。
113 . 训齐
1.教化﹑齐一。 2.训练整治。
114 . 一斩齐
1.平齐;整齐。
115 . 一齐
1.相等;均衡。 2.统一;使一律。 3.副词。同时。表示不同主体同时做一件事。 4.副词。表示同一主体对若干事物采取同一处置方式。
116 . 燕齐
1.指战国时燕国和齐国。后亦泛指其所在地,即今河北﹑山东一带。
117 . 药齐
1.见"药剂"。
118 . 叶齐
1.协力一致。
119 . 夷齐
1.伯夷和叔齐的并称。
120 . 壹齐
1.齐一,划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