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组词
  3. 雪组词
  4. 【雪】结尾能组哪些词

【雪】结尾能组哪些词

更新:
  • 1 . 皑

    1.白雪。比喻素服。

  • 2 . 傲霜斗

    傲视寒霜,抗击白雪。形容不畏严寒。比喻人身处逆境而不屈服。

  • 3 . 饱经霜

    饱:充分;经:经历;霜雪:比喻艰难困苦。形容经历过长期的艰难困苦的生活和斗争。

  • 4 . 报

    1.谓报仇雪恨。

  • 5 . 白鹤卧

    1.品种菊之一。

  • 6 . 白头迭

    1.见"白头蹀跇"。

  • 7 . 白

    1.洁白的雪。 2.比喻白色物。 3.古琴曲名。传为春秋晋师旷所作。 4.喻指高雅的诗词。 5.词调名。宋杨无咎创作。双调九十五字。 6.道教语。指水银。一说指唾液。

  • 8 . 白

    1.形容颜色雪白。

  • 9 . 暴风

    大而急的风雪。有的地区叫白毛风。

  • 10 . 辩

    1.辩白昭雪。

  • 11 . 鬓

    1.亦作"鬓雪"。 2.形容鬓发斑白如雪。

  • 12 . 残

    1.尚未化尽的雪。

  • 13 . 辨

    1.辩白昭雪。辨﹐通"辩"。

  • 14 . 冰

    1.冰和雪。 2.指冻雪。 3.形容心地纯净洁白或操守清正贞洁。 4.形容文章辞意高雅清新。

  • 15 . 蝉不知

    知了夏天生,秋天死,看不到雪。比喻人见闻不广。

  • 16 . 餐风啮

    形容野外生活的艰苦。

  • 17 . 餐风茹

    形容野外生活的艰苦。

  • 18 . 超

    1.谓洗雪冤枉。

  • 19 . 尺

    1.一尺厚的雪。指大雪。语本《左传.隐公九年》:"平地尺为大雪。"

  • 20 . 沉冤莫

    沉冤:长期得不到伸雪的冤案;莫雪:无法昭雪。长期得不到昭雪的冤屈。

  • 21 . 澄

    1.犹洗雪,昭雪。

  • 22 . 程门度

    程:宋代理学家程颐。比喻尊师重教。

  • 23 . 程门飞

    程:宋代理学家程颐。比喻尊师重教。

  • 24 . 程门立

    旧指学生恭敬受教。比喻尊师。

  • 25 . 初

    1.入冬后第一次下雪。

  • 26 . 楚

    1.战国楚宋玉《对楚王问》:"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后因以"楚雪"泛指高雅的乐曲。

  • 27 . 蹙

    1.形容巨浪簇聚如堆雪。

  • 28 . 丹

    1.指脂粉。

  • 29 . 大

    1.二十四节气之一﹐在阳历十二月六日﹑七日或八日。 2.指降雪量大的雪。

  • 30 . 迭

    1.重叠飞扬的雪花。 2.形容轻柔。

  • 31 . 斗霜傲

    形容在严酷的环境中敢于斗争,不屈不挠。

  • 32 . 顶风冒

    1.形容旅途艰苦辛劳。

  • 33 . 冻

    1.犹冰雪。

  • 34 . 霏

    1.纷飞的雪花。

  • 35 . 飞鸿踏

    鸿:大雁。大雁踩过的雪地。比喻事情经过所留下的痕迹。

  • 36 . 飞鸿印

    鸿:大雁。大雁踩过的雪地。比喻事情经过所留下的痕迹。

  • 37 . 鹅毛大

    像鹅毛一样的雪花。形容雪下得大而猛。

  • 38 . 鹅毛

    1.大雪。

  • 39 . 风卷残

    卷:收。大风把残存的雪卷走。比喻一下子把残存的东西扫荡干净。

  • 40 . 翻

    1.《宋书.符瑞志下》:"大明五年正月戊午元日,花雪降殿庭。时右卫将军谢庄下殿,雪集衣。还白,上以为瑞。于是公卿并作花雪诗。"后因用为典实。 2.形容白浪翻滚。 3.泛出白色。

  • 41 . 干

    1.腊月的雪。因其不易融化,故称。 2.喻白发。

  • 42 . 雰

    1.大雪。语本《诗.小雅.信南山》﹕"上天同云﹐雨雪氛氛。"

  • 43 . 吠

    1.岭南少雪,狗见之而吠。喻少见多怪。

  • 44 . 古

    1.经久未化的积雪。

  • 45 . 分

    1.辩白。

  • 46 . 风霜雨

    比喻经历了种种艰难困苦。

  • 47 . 高山滑

    滑雪运动项目之一。包括滑降、回转、大回转三个项目。比赛均在海拔1000米以上高山进行。滑降的起、终点的标高差:男子是800~1000米,女子为500~700米;回转项目的线路标高差:男子为140~220米,女子为120~180米;大回转的起、终点标高差:男子为250~400米,女子为250~350米。

  • 48 . 各人自扫门前

    比喻不要多管闲事。

  • 49 . 颔

    1.指颔下的白须。

  • 50 . 含霜履

    比喻品行高洁。

  • 51 . 皓

    1.白雪。

  • 52 . 寒

    1.天冷下雪。 2.寒冷的雪。

  • 53 . 浣

    1.谓洗刷罪名。

  • 54 . 火上弄

    雪遇火即溶。比喻一下子消失净尽。也比喻非常容易。

  • 55 . 鹤

    1.大雪。

  • 56 . 鸿

    1.大雪。 2.鸿鸟在雪泥上留下的爪印。比喻陈迹。

  • 57 . 肌肉玉

    肌:肌肤。形容皮肤洁白细嫩,如雪如玉。

  • 58 . 贺

    1.冬雪为丰年瑞兆,古代群臣每于雪后奉表献诗祝贺,称贺雪。

  • 59 . 回

    1.形容舞姿如雪飞舞回旋。

  • 60 . 湔

    〈书〉洗雪:~冤屈。

  • 61 . 红炉点

    1.红炉上着一点雪,立即融化。比喻一经点拨,立即悟解。

  • 62 . 红

    1.喻枝头红花。 2.犹红云。喻荔枝。 3.古代一种珍贵的化妆用品。犹今之护肤油脂之类。

  • 63 . 洪炉点

    大火炉里放进一点雪,马上就会融化。比喻对问题领会极快。

  • 64 . 滑

    脚登滑雪板,手拿滑雪杖在雪地上滑行。

  • 65 . 黄

    1.黄色的雪。 2.比喻黄色的花。

  • 66 . 肌

    1.指女子像雪那样白润的肌肤。

  • 67 . 花

    1.即霰。俗称雪珠。 2.指柳絮。

  • 68 . 花样滑

    也称“自由式滑雪”。滑雪运动项目之一。脚着可前后自行滑行的短滑雪板,做各种技巧性的滑降、旋转、跳跃、空翻等特技表演。分雪上芭蕾、技巧速降、空中特技三个项目。

  • 69 . 霁

    1.雪止放晴。

  • 70 . 稷

    1.即霰。下雪前或下雪时所下的小冰粒﹐因圆如稷粒﹐故称。

  • 71 . 积

    1.堆积如雪;堆积起来的雪。 2.积久下雪。

  • 72 . 降

    1. 指在一次风暴中或在一给定时期中的降雪量。

  • 73 . 煎盐叠

    煎盐:熬制精盐;叠雪:层层相积的白雪。像洁白的细盐和层层叠起的白雪。多用以形容奔腾翻滚的浪花。

  • 74 . 集萤映

    集萤:晋代车胤少时家贫,夏天以练囊装萤火虫照明读书;映雪:晋代孙康冬天常映雪读书。形容家境贫穷,勤学苦读。

  • 75 . 绛

    1.炼丹家丹药名。 2.比喻红色花朵。

  • 76 . 江

    诗篇名。唐代柳宗元作。全文为:“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诗在空旷凄清的背景下突出孤独的渔翁形象,意境寥廓高远,寄寓了作者自身傲世独立的形象,历来被人传诵。

  • 77 . 镜

    1.比喻白发。

  • 78 . 駃

    1.来势猛烈的大雪。

  • 79 . 聚萤积

    1.见"聚萤映雪"。

  • 80 . 聚萤映

    1.晋车胤家贫﹐不常得油﹐夏月以练囊盛集萤火虫以读书;晋孙康亦家贫﹐冬夜常映雪光读书。事见《晋书.车胤传》﹑《初学记》卷二引《宋齐语》。后遂以"聚萤映雪"形容勤苦攻读。

  • 81 . 凌

    1.冰雪。

  • 82 . 克

    1.洗雪。

  • 83 . 珂

    1.犹白雪。喻洁白。

  • 84 . 枯

    1.干雪。

  • 85 . 冷如霜

    冷得象霜雪一样。比喻待人接物毫无感情,象霜雪一样冷。也比喻态度严正,不可接近。

  • 86 . 腊

    1.冬至后立春前下的雪。

  • 87 . 梁苑

    1.南朝宋谢惠连为《雪赋》,曲尽描绘梁苑大雪景色,传为妙文。后用为赞美他人诗文的典故。 2.借喻白色的繁花。

  • 88 . 梨

    1.梨花。梨花色白﹑片小,犹如雪花,故称。

  • 89 . 凛如霜

    比喻待人接物毫无感情,象冰霜一样冷。也比喻态度严正,不可接近。同“凛若冰霜”。

  • 90 . 漫天风

    漫天:满天。满天的风雪。形容风雪很大,弥漫了天空。

  • 91 . 理

    1.犹申雪。

  • 92 . 立

    1.禅宗二祖慧可为求其师达摩广度众生而彻夜坚立大雪中﹐及晓﹐积雪过膝﹐师甚感动。事见《景德传灯录.慧可大师》。后遂以"立雪"为僧人精诚求法之典故。 2.北宋儒生杨时﹑游酢往见其师程颐﹐值颐瞑目久坐﹐二人侍立不去﹐颐既觉﹐门外雪已盈尺。事见《宋史.道学传二.杨时》。后以"立雪"为敬师笃学之典故。

  • 93 . 流风回

    形容婀娜多姿。

  • 94 . 连

    1.持续下雪。

  • 95 . 芦

    1.即芦花。因芦花色白如雪,故称。

  • 96 . 六月

    1.茜草科植物名。又称"白马骨"。常绿小灌木﹐夏秋间开白色漏斗形花。可供观赏﹐茎﹑叶可入药﹐治肝炎及风湿痛等。另种"六月雪"﹐也叫"满天星"﹐与白马骨相似﹐花冠较长﹐可供观赏。 2.京剧剧目名。由元关汉卿《窦娥冤》杂剧演变而成。又名《斩窦娥》﹑《金锁记》﹑《羊肚汤》。

  • 97 . 镂冰劚

    比喻构思新颖精巧。

  • 98 . 镂冰斸

    1.喻构思新颖精巧。

  • 99 . 眠霜卧

    卧于霜雪之中。形容在外奔波的劳苦。

  • 100 . 囊萤映

    囊萤:晋代车胤少时家贫,夏天以练囊装萤火虫照明读书;映雪:晋代孙康冬天常映雪读书。形容家境贫穷,勤学苦读。

  • 101 . 冥

    1.谓在阴间昭雪冤屈。

  • 102 . 眉

    1.白如雪的眉毛。

  • 103 . 米粒

    1.即米雪。

  • 104 . 米

    1.小雪珠。霰的俗称。

  • 105 . 梅

    1.梅与雪。 2.指盛开的白色梅花。

  • 106 . 面

    1.亦作"面雪"。 2.面粉。面粉细白如雪,故称。

  • 107 . 茗

    1.呈青白色的茶。

  • 108 . 旁

    1.普遍洗雪。

  • 109 . 瓯

    1.形容茶煮沸时瓯中泛起的雪白乳花。

  • 110 . 欺霜傲

    形容不畏霜雪严寒,外界条件越艰苦越有精神。比喻经过长期磨练,面对冷酷迫害或打击毫不示弱、无所畏惧。傲,傲慢、蔑视。

  • 111 . 酿

    1.空中水蒸气逐渐凝聚而形成为雪。

  • 112 . 啮

    1.谓嚼雪以止渴充饥。常比喻生活极端艰苦而坚贞不屈。

  • 113 . 喷

    1.形容白浪汹涌或水花飞溅。 2.形容白花怒绽。

  • 114 . 破

    1.冒雪。

  • 115 . 披

    1.犹昭雪。

  • 116 . 晴

    1.天晴后的积雪。 2.诗词中亦用以喻白色之物。

  • 117 . 秦

    1.秦地之雪。亦泛指白雪。

  • 118 . 瑞

    1.应时好雪。以能杀虫保温,多视为丰年的预兆,故称。

  • 119 . 清

    1.清洗,洗雪。

  • 120 . 如汤灌

    比喻事情非常容易解决。同“如汤沃雪”。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