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组词
  3. 台组词
  4. 【台】结尾能组哪些词

【台】结尾能组哪些词

更新:
  • 1 . 白

    1.战国时美女名。

  • 2 . 摆擂

    1.搭台招徕人比武。泛指邀请别人参加比赛。 2.豁拳饮酒的一种名目。又称摆庄。

  • 3 . 北京古观象

    原名“观象台”、“瞻象台”。世界现存最完整的古观象台之一。在北京建国门南泡子河旁。于明朝正统年间(1436-1449)兴建。至今留有清制的八件仪象:天体仪、赤道经纬仪、黄道经纬仪、地平经纬仪、象限仪、纪限仪、地平经仪和玑衡抚辰仪。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4 . 八风

    1.汉王莽所造台名。 2.泛指台观。

  • 5 . 吧

    酒吧里供应饮料等的柜台。

  • 6 . 靶

    1.打靶时射击者所在的位置。

  • 7 . 摆

    1.谓在餐馆摆设餐台。

  • 8 . 柏梁

    1.汉代台名。故址在今陕西省长安县西北长安故城内。 2.泛指宫殿。

  • 9 . 柏树

    1.即柏台。

  • 10 . 柏

    1.御史台的别称。汉御史府中列植柏树,常有野鸟数千栖其上。事见《汉书.朱博传》。后因以柏台称御史台。清时亦称按察使(臬台)为柏台。 2.柏梁台的省称。

  • 11 . 拜

    1.庙里或坟前供放祭品的台。 2.旧时谓演员于戏演完时由二人戴纱帽﹑穿红袍向台前台后作揖致礼。

  • 12 . 班

    1.古代以司马﹑司空﹑司徒为三台,故以泛称朝官之前列显要者。

  • 13 . 宝

    1.对佛寺﹑佛塔的美称。

  • 14 . 避责

    1.见"避债台"。

  • 15 . 悲

    1.汉武帝为悲思戾太子据无辜而自杀,乃建思子宫,筑归来望思之台,后世称为"悲台"。见《汉书.戾太子刘据传》。 2.悲风长号的高台。

  • 16 . 避债

    1.本名謻台,周景王所筑。后因周赧王避债于此,故称。

  • 17 . 璧

    1.《穆天子传》卷六:"天子乃为之台,是曰重璧之台。"郭璞注:"言台状如垒璧。"后用"璧台"形容华美的高台。

  • 18 . 朝

    1.台名。又称朝汉台。在广东省南海县东北。相传汉文帝遣陆贾出使南粤﹐晓之以义﹐感之以诚﹐其王赵佗遂称臣。因冈作台﹐北面朝汉﹐朔望升拜。故名。见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泿水》。

  • 19 . 冰

    1.冰人。

  • 20 . 层

    1.重台;高台。

  • 21 . 窗

    1.托着窗框的墙的平面部分。

  • 22 . 标准

    1.拖拉机的统一计算单位,每十五个牵引马力叫一标准台。如一台三十六个牵引马力的拖拉机就等于2.4个标准台。

  • 23 . 避风

    1.相传汉赵飞燕身轻不胜风,成帝为筑七宝避风台。

  • 24 . 表

    1.对表亲的敬称。

  • 25 . 补

    1.谓设法帮助以使事情成功,与"拆台"相对而言。

  • 26 . 冰井

    1.古台名。建安十八年魏武帝建于邺城西北。

  • 27 . 漕

    1.漕运总督。主管漕粮的取齐﹑上缴﹑监押﹑运输等。

  • 28 . 采油平

    又称“生产平台”。从事海上油、气等生产性开采、处理、储藏、监控、测量等的平台。有的是单个平台,具有多种功能;也有由若干不同用途的平台连以引桥组成平台群,成为海上集合式石油生产基地。可分为固定式和浮动式两大类。

  • 29 . 测景

    1.古时为测量日影所建的台。

  • 30 . 草

    1.旧时在乡间为演戏而临时搭建的戏台。

  • 31 . 朝汉

    1.即朝台。

  • 32 . 操作

    1. 工作人员用的工作台。

  • 33 . 蚕

    1.养蚕器具。用以安放团匾养蚕。

  • 34 . 查号

    1. 查电话号码的处所。

  • 35 . 禅

    1.古代帝王为祭祀天地山川而筑的祭坛。

  • 36 . 拆

    1.施行破坏手段使人或集体倒台,或使事情不能顺利进行。

  • 37 . 春

    1.春日登眺览胜之处。 2.饭桌。 3.礼部的别称。

  • 38 . 长途

    又称“长途交换台”。通过长途线路、海底电缆、卫星等连接两地或两国电话用户进行通话的场所。

  • 39 . 长啸

    1.指晋高士孙登长啸处。故址在今河南省辉县西北。

  • 40 . 长夜

    1.指坟墓。

  • 41 . 船

    置有移船下水或曳船上墩设施,专供修造船舶用的岸边场地。是船厂的主要生产设施,附有装焊设备、起重设备以及各种动力供应管道。按遮盖形式,可分为室内船台、露天船台和敞开船台;按地坪情况,可分为倾斜船台和水平船台。

  • 42 . 池

    1.池苑楼台。

  • 43 . 打圆

    1.犹打圆场。

  • 44 . 登春

    1.《老子》:"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后以"登春台"比喻盛世和乐气象。 2.曲名。宋太宗所制小曲小石角之一。

  • 45 . 登封观星

    中国现存最早的天文台建筑。世界重要天文遗迹之一。台址在河南省登封县告成镇。为元代郭守敬创建。主要用于测量圭表的表影长度,以定季节和回归年长。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46 . 吹

    1.犹告吹;垮台。

  • 47 . 出

    演员上场表演。喻指新的方针、政策、规定等正式公布实行:酝酿已久的改革方案终于出台了。

  • 48 . 丛

    1.台名。战国赵筑,在河北邯郸城内,数台相连,故名。 2.台名。战国楚筑,在今河南商水县。

  • 49 . 楚

    1.指楚王梦遇神女之阳台。后多指男女欢会之处。

  • 50 . 楚王

    1.台名。即阳台。在四川省巫山县,相传为楚襄王梦遇神女处。 2.台名。在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城内。

  • 51 . 楚望

    1.见"楚王台"。

  • 52 . 楚阳

    1.在四川巫山县城西的高都山上。相传为楚襄王与巫山神女幽会处。

  • 53 . 帝

    1.古代神话中的神仙名。 2.犹帝阙。

  • 54 . 丹

    1.道教指神仙的居处。 2.指吕洞宾炼丹台。在今杭州北高峰南。 3.《史记.货殖列传》载,秦时,蜀寡妇清守先人丹砂矿穴,擅其利而显富,秦始皇许为贞妇而客遇之,为筑女怀清台。后以"丹台"为寡妇而富有资产的典故。 4.红色的楼台。 5.指古代帝王为功臣绘制画象的台阁。汉有云台,唐有凌烟阁。

  • 55 . 道

    1.清代省以下﹑府以上一级的官员。主管范围有按地区分者如济东道,有按职务分者如盐法道。

  • 56 . 灯

    1.油灯的底座。亦指油灯。 2.灯塔。

  • 57 . 导航

    1. 为飞机引导方向的地面无线电台。

  • 58 . 电视

    播送电视节目的场所和机构。

  • 59 . 电

    ①无线电台的通称。 ②指广播电台。

  • 60 . 镫

    1.灯台。灯盏底座。

  • 61 . 打擂

    擂台:比武而专设的台子。参加摆擂台者的比武。比喻相互竞赛。

  • 62 . 打摞

    1.见"打擂台"。

  • 63 . 打闹

    1.戏曲术语。又称打通。旧时戏曲多在乡间野台演出,开演之前先用锣鼓和唢呐演奏,借以招徕观众。演奏分为三通,每通之间停息片刻。

  • 64 . 大宪

    1.明代称从三品巡抚为大宪台。详"大都宪"。

  • 65 . 登

    1.登上高台;登上舞台。 2.汉称尚书﹑御史﹑谒者为三台﹐后亦称三公﹐因称登上三公之位为"登台"。亦泛指充任高级官吏。 3.比喻登上政治舞台。

  • 66 . 淡

    1.复姓。春秋鲁有澹台灭明,孔子弟子。见《论语.雍也》。

  • 67 . 澹

    复姓。

  • 68 . 东

    1.官署名。唐高宗时曾改门下省为东台,后因以沿称门下省。 2.唐时东都御史台的省称。

  • 69 . 倒

    1.垮台;崩溃瓦解。

  • 70 . 敌

    1.城墙上用于防御敌人的楼台。 2.敌方的电台。

  • 71 . 颠

    1.倾危的高台。

  • 72 . 墩

    1.报警台。

  • 73 . 风

    1.指敞露透风的台榭。

  • 74 . 地

    1. 高于或低于海平面而至少有一边高出于附近邻域的平的或接近于平的地区,通常小于台地。

  • 75 . 都

    1.官署名,即尚书省。唐垂拱元年,武后改称尚书省为"都台"。

  • 76 . 断头

    执行斩刑的台,台上竖立木架,装着可以升降的铡刀,18世纪末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用过。现多用于比喻。

  • 77 . 钓

    1.见"钓台"。

  • 78 . 钓鱼

    1.水边之台。因可供人垂钓﹐故称。 2.北京著名亭台苑囿之一。

  • 79 . 电视差转

    利用外差法改变接收到的电视信号的载频并经放大再转发出去的装置。可使电视覆盖面增大,在山顶设差转台,可使山背后能收到电视节目。设备简单,能几次差转,起到中继接力作用。

  • 80 . 对空

    地面指挥部门对空中飞机进行指挥引导的电台。

  • 81 . 坟

    1.坟前用以供放祭品之台。

  • 82 . 鼎

    1.指三公之位。

  • 83 . 定王

    1.台名。相传汉景帝子长沙定王刘发为想望其母唐姬而建。在今湖南省长沙县东。

  • 84 . 斗鸡

    1.亦作"斗鸡台"。亦作"斗鸡台"。 2.即吴公台。

  • 85 . 阇

    1.城门上的台。

  • 86 . 繁

    1.古台名。在今河南省开封市东南禹王台公园内,相传为春秋时师旷吹台,汉梁孝王增筑,后有繁姓居其侧,故名。

  • 87 . 恩

    1.旧时对长官的尊称。

  • 88 . 翻

    1.旧时妓院酒宴,狎客再摆一次台面或另到一家再设一席。

  • 89 . 厄

    1.古迹名。在今河南省淮阳县南。相传为孔子行经陈蔡断粮处。本名弩台,唐开元九年移孔子庙于基上,故俗称"厄台"。事见宋庄季裕《鸡肋编》卷上﹑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河南二.开封府》。

  • 90 . 烽火

    1.古代边防举火报警的建筑。

  • 91 . 凤凰

    1.古台名。在今江苏省南京市南面。 2.古台名。在甘肃省成县东南的凤凰山。 3.指宫苑中的楼台。

  • 92 . 蜂

    1.蜂王居处。 2.借指佛塔。远望佛塔﹐状如蜂房﹐故称。

  • 93 . 凤

    1.古台名。 2.泛指华美的楼台。

  • 94 . 藩

    1.明清时布政使的俗称。

  • 95 . 二人

    ①流行于内蒙古自治区的一种曲艺,用笛子、四胡、扬琴等乐器伴奏,由二人对唱对舞。 ②由曲艺二人台发展而成的地方戏曲剧种。

  • 96 . 二

    1.指南朝宋徐羡之和傅亮。时二人职居台辅之位,故称。

  • 97 . 抚

    1.明清巡抚的别称。

  • 98 . 干溪

    1.楚国台名。

  • 99 . 法

    1.道教举行斋醮仪式的台桌。

  • 100 . 芳尘

    1.后赵石虎于太极殿前起楼,高四十丈,穷极珍奇,淫侈无度,碎异香为屑,数百人于台上扬散之,谓使尘雾生香,名为"芳尘台"。见晋王嘉《拾遗记.晋时事》。

  • 101 . 圪

    1.方言。土台;小土冈。

  • 102 . 高阳

    1.词牌名。取战国楚宋玉赋神女事以为名。又名《庆春泽慢》﹑《庆春宫》。双调一百字,平韵。 2.曲牌名。有二,均属南曲商调。其一字句格律与词牌全阕同,亦有只用半阕者,用作引子。另一与词牌全阕略异,用作过曲。

  • 103 . 格林尼治天文

    又称“格林尼治皇家天文台”。1675年英王查理二世创立。为国际经度起算点。1953年台址迁到苏塞克斯郡海尔夏姆附近的赫斯特蒙苏城堡,但仍沿用原名。

  • 104 . 宫

    1.宫殿台榭。 2.尚书省的别称。东汉以尚书辅佐皇帝,直接处理政务。因官署设在宫中,故称宫台。又称宫省。

  • 105 . 符

    1.明制﹐中央官署设有尚宝司﹐掌管宝玺﹑符牌﹑印章及其使用﹐别称符台。

  • 106 . 高

    1.高建楼台。 2.高的楼台。 3.比喻京师。 4.头之别称。

  • 107 . 封

    1.旧指戏馆年终停演。

  • 108 . 烽

    1.即烽火台。

  • 109 . 郭隗

    1.燕昭王为招贤强国,于易水东南筑台,置千金于上,以招贤士,旁有"小金台",相传即"郭隗台"。于是四方贤良,争趋归燕。后因以"郭隗台"指招良纳贤之处。

  • 110 . 凤女

    1.相传为秦人祭祀弄玉所筑的高台,台上建有凤女祠。台址在今陕西省宝鸡市东南。后亦借指公主和美女所居之处。

  • 111 . 杠

    1.抬。

  • 112 . 干

    1.指朝廷。

  • 113 . 姑胥

    1.见"姑苏台"。

  • 114 . 歌风

    1.汉高祖刘邦歌《大风歌》之处﹐后人因筑台﹐并立碑刻歌辞。台址原在今江苏省沛县东泗水西岸。1955年重建于沛县文化馆内。

  • 115 . 公

    1.古代以三台象征三公﹐因借指三公之位或泛指高官。

  • 116 . 锅

    灶上面放东西的平面部分。

  • 117 . 歌

    1.表演歌舞的楼台。

  • 118 . 姑苏

    1.亦作"姑胥台"。 2.台名。在姑苏山上,相传为吴王夫差所筑。

  • 119 . 汉武

    1.汉武帝为求仙所筑的高台。在沧州。其地俯临大海,长澜接天,巉岩峻石,颇为壮观。

  • 120 . 广播电

    用无线电波向外播送新闻、报刊文章、科学常识和文艺等节目的机构。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