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攘】在中间组哪些词
更新:
- 1 . 安内攘外- 攘:排除。原就药的疗效而言。后多指安定内部,排除外患。 
- 2 . 伐善攘羭- 伐善:夸耀自己的长处;攘羭:窃取肥美的绵羊。夸耀自己,掠人之美。 
- 3 . 奋袂攘襟- 奋袂:挥袖;攘襟:撩起衣襟。袖子一挥站起来。形容奋然而起。 
- 4 . 忍尤攘诟- 尤:罪过;攘:排除;诟:耻辱。暂时忍受罪过,等待将来除去耻辱。 
- 5 . 熙来攘往- 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拥挤。 
- 6 . 揎腕攘臂- 捋袖伸臂。一种粗暴的姿态。 
- 7 . 意攘心劳- 犹心慌意乱。心里着慌,乱了主意。 
- 8 . 争权攘利- 争夺权力和利益。同“争权夺利”。 
- 9 . 证父攘羊- 1.谓儿子告发父亲偷羊。典出《论语.子路》﹕"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 
- 10 . 尊王攘夷- 1.谓尊崇王室﹐排斥夷狄。春秋时代﹐居于中原地区的华夏族国家﹐称其他少数民族为"夷狄"。当时﹐周天子的地位已日趋衰微﹐但名义上仍然是诸侯的共主。齐晋等大国为了争取诸侯的领导权,在其主持会盟期间﹐都以"尊王室"﹑"攘夷狄"相号召。汉以后这种正统思想经过敷陈阐发﹐在封建社会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每当汉民族建立的政权受到异族侵略时﹐统治阶级就以"尊王攘夷"作为动员臣民拥护王室﹑团结御敌的口号。《论语.宪问》"晋文公谲而不正﹐齐桓公正而不谲"宋朱熹集注:"二公皆诸侯盟主﹐攘夷狄以尊周室者也。"